城市的衰落

大约在公元前18到前17世纪,印度河文明出现了明显的危机。城市迅速地衰落,城址被遗弃。对于印度河文明衰亡的原因,最初提出的解释是“雅利安人入侵说”。考古学家惠勒根据摩亨焦达罗城址最上层有一些格斗和暴力厮杀的场面以及在哈拉帕城的H号公墓和大城市最上层遗留的异族文化,判断这两座大城市毁于入侵者之手。而吠陀文献中提到过大神“因陀罗是城堡的摧毁者”,更使他相信印度河城堡是吠陀人摧毁的。随着对印度河流域的广泛发掘和考察,对这个文明认识的深化,这个解释已显得肤浅幼稚了。操印欧语的所谓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公元前三千纪末一直到两千纪末。前面已提到过,早在哈拉帕文明的高潮时期,印欧人的一些文化成分如火祭就已渗入到印度河城市中。然而如果入侵者竟是吠陀文学所代表的游牧人民的话,他们到达旁遮普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15世纪,而那时印度河大城市早已湮没几百年。

印度河文明的衰落是由于政治和文化统一因素遭到破坏,是城市经济向村落经济和游牧业退化的结果,而不是大规模的战争引起的人口灭绝。城市文化之后,在印度河平原上重新出现几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其划分与哈拉帕文明在文化上统一整个印度河流域之前基本相同。在这几个区域里的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前城市文明的特点,另一方面在经过城市文明的改造后又表现了新的特色,同时还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旁遮普地区就出现了受外来文化影响的H号公墓文化,信德地区则是在阿姆利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卡尔文化。

学者们对于造成印度河流域几座大城市衰亡的具体原因提出过各种解释。有人认为摩亨焦达罗曾遭到特大洪水,印度河的改道迫使人们放弃这座城市。即使如此,也无法解释印度河流域整个地区大城市的衰亡现象。还有人认为印度河流域靠洪泛耕作,洪水传染疟疾等疾病,疫疠广泛流行是造成哈拉帕文明衰亡的原因之一。对这个流域全面的生态学和水文学的分析证明,在城市文明的后期发生过剧烈的地质水文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导致和加重了这个文明的政治文化危机。例如加格尔河是一个居民点高度集中的地带,是重要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地。由于河水逐渐干涸,居民点消失了。在城市遗址的上层也出现了混乱局面。不仅建筑水平下降,而且私人住宅侵占了公用建筑的地面,说明城市的统治者已无力维持秩序。

不管是外来文化入侵造成的破坏还是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造成多大的影响,问题是哈拉帕文明为什么没有力量抵御这些天灾人祸,这就要从这个文明本身的局限性和弱点中去寻找,印度河的多层次经济体系构成一个立体的相辅相成关系。各层次间的交换和互相依赖形成一个巧妙的但是脆弱的经济平衡。由于各层次处于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包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一旦总的平衡失控,就会向各自的方向倾斜。尽管这个文明从事大规模的内外贸易和手工业生产,它的基础还是农业和牧业。而它的农业和牧业的生产力水平又是有限的。农民只能靠简陋的农具耕种河边的洪泛地,无力开垦远离河岸的地区,也没有修建过像样的灌溉系统。主要农业作物是小麦和大麦。一般情况下,在人口增加、城市文明高潮时期,经济发展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采用较为集约的耕作方式,一种是扩大耕地面积。鉴于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要提高作物产量需要灌溉。要建立灌溉系统则需要较先进的工具。然而,由于各种偶然或必然的因素,这个生产技术的突破没有及时地出现。印度河人民不仅没有发现铁器,在农业上就连铜或青铜工具的使用也不多。于是他们采用了后一种方式。农业网点和牧业人群开始从东北部向朱木拿河和恒河方向发展,东南部则向古吉拉特地区进展。然而,他们的扩展是有限度的。从生态学角度上看,印度河流域处于西亚生态系统的边缘。这个生态系统适于小麦、大麦等干旱作物和黄牛、羊、狮子等动物的生长,一旦他们的扩展延伸到这个生态系统的边缘,进一步发展就会遇到同样的生产技术问题。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属于南亚和东南亚生态系统,适于竹子、水稻等植物和水牛、老虎等动物的繁殖。印度河文明的居民没有铁制农具和在热带潮湿地区耕作的技术和知识是无法继续推进的。从印度河遗址的分布图来看,他们确实已发展到了印度河地区生态系统的最大限度。没有重大的生产技术上的突破,这个体系的发展只能停滞下来。在这个情况下,外来文化的冲击或自然灾害很容易动摇和破坏整个经济和政治体系。

面对这种情况,印度河流域的人民并不是束手待毙,他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斗争着。他们退而转向小型的村落农业经济和牧业。除了向东北和东南方向移民外,在核心的加格尔河两岸,纯手工业遗址减少,而营地式的遗址增加,说明畜牧和游牧业的重新兴起。在东南的古吉拉特地区,后期印度河文明的遗址突然大量增加,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个作物新品种,高粱(Jowar)和非洲黍(Bajar),都属谷类。其中一种来自非洲。现在无法证明这两种作物是原已存在,只是在这个时期得以推广,还是纯属全新品种。只知道它们比小麦、大麦更适于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更易于耕种,所以至今仍是这个地区的主要作物。由于这两种作物很耐旱,耕作条件可较为粗放,也就没有必要完全依赖河水的泛滥,而可以在广阔的区域种植。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公元前两千纪前期这个地区吸引了来自信德地区哈拉帕文化的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在移民的过程中,城市居民逐渐丢掉了不再有用的城市文化,而转向村落和游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