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于大脑

要做到将我们对大脑的认知及时、全面、有效地运用于同幼儿的互动之中,你不一定非要掌握所有大脑组织的学名,也不一定非得理解每一个神经元、神经突触和神经递质的工作方式。你只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脑是如何发育的,以及大脑成长为一个健康自主的认知器官需要哪些条件。

得益于医学成像技术,科学家们现在能观察活体人类大脑的内部,获得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医学诊断。研究者们同样能够以典型的、发育中的孩子为样本,记录不同年龄段大脑的神经联系分别产生于大脑的哪些区域。大脑是一个不断成长变化的器官,这一观念能为所有关爱幼儿的人士带来启示。

幼儿的大脑遵循一定的发育次序。了解这些次序有助于父母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调整自己的育儿重点。父母们应该注意:了解大脑的发育时间点非常重要,因为大脑的各个部分并非同时发育。大脑的某些区域发育得非常迅速,而另一些区域则发育得比较慢。

大脑是如何发育的

当你开始思索大脑的成长和发育时,了解几项与大脑有关的基本信息将对你有所帮助。大脑的发育次序有四个并行的动态规律:从后到前,从内到外,从下到上,从右到左。

总的来说,大脑有三个基本部分:脑干(Brain stem),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和新皮质(Neocortex)。

当你了解和思考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时,请记住一个重要的大脑发育原则:大脑结构发育成熟得越早,它就越难改变,但并非绝对不会改变。具体地说,大脑后部、内部和底部的某些区域发育得非常迅速。当这些区域基本成型之后,影响或改变它们就会相对较难。因此,居于大脑内部和底部的脑干以及居于大脑内部正中心位置的边缘系统较难发生变化。而位于大脑最外层区域的新皮质则始终处于成长和变化中,其过程伴随人的一生。

为了对大脑的发育次序有更清晰的认识,请观察插图中大脑的不同区域。下一部分我们将更详细地阐释大脑的发育次序。

大脑的发育次序

正如前面所说,大脑的发育次序有四个并行的、既定的规律:

1.从后到前——负责视力的大脑区域最先成型。尽管婴儿在出生时没有清晰的视力,但他们的视力很快就能发育到正常水平。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拥有与成人几乎同等的视力!之后发育的是听觉系统。婴儿在子宫中就能听得到声音,出生之后,他们立即能分辨得出语音模式和语调的差异。但新生儿无法分辨单个的语音要素。他们分辨较小的语音变体的能力发育得也十分迅速。在生命的头几年,他们依然对新语言的声调保持着敏锐的学习能力。

发育的区域继续向外向上延伸,大脑中负责收集和组合动态视觉及听觉信息的大片区域也逐渐成型,婴儿由此获得综合的感官体验。

前额后面的区域负责的是更为复杂的思考,例如制订计划、抽象思维及理解个人行为的后果等等。这一区域要经历相当漫长的成熟期,甚至当个体进入成年期之后仍在发育。

2.从内到外——大脑内部结构的发育早于外部结构。大脑的内部结构最终将与大脑皮层结合,从而获得处理和调节感情的能力。而大脑皮层则负责处理和储存大脑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制订计划。大脑的内部结构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而外部结构则属于大脑皮层的一部分。

3.从下到上——负责心跳、呼吸、体温等基本功能的脑干发育得非常早。而大脑皮层中负责情感、注意力和协调精细运动的区域则发育较晚。

4.从右到左——婴儿的早期发育阶段,大脑右半球比左半球更为活跃。在婴儿出生一年之后,随着负责接收和表达语言的区域逐渐固定或者说缓落于大脑左半球,左侧大脑的能力才慢慢得到彰显。正如玛莎·伯恩斯(Martha Burns)在其“科学学习(Scientific Learning)”网站上所概述的那样,新近的科学研究指出,一旦某种技巧被我们掌握之后,大脑中控制这些技巧的中心就会转移到左半球,但左右大脑半球的交流贯穿于个体生命的一生。一直保留在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包括面部识别能力、洞察情感的能力、处理语言结构和声调的能力及某些音乐能力。

了解大脑发育的四种规律非常有用,因为我们可以据此判断幼儿在不同阶段所学习的不同技能。这一信息能指导你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活动,也能帮助你理解为何某些简单的互动一定要选对时机。举例来说,在婴儿出生第一年增进与孩子的情感联系非常重要,因为大脑中控制情感的中心发育得非常早。因此,如果你正在照顾婴幼儿,请务必仔细阅读如何为婴儿提供安全感的“大脑金知”。孩子们若要在复杂的、较晚发育的系统上有良好表现,那么,他们简单的、较早发育的系统首先要得到健康成长。而且,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幼儿所体验到的安全感和爱的强度对他大脑其他区域的发育有直接影响。

大脑的组成部分

在你思考大脑的发育时,请留意大脑三大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这三大部分是:

·脑干。脑干由脊髓末端向上延伸,位于边缘系统的下方。脑干连接着脊髓与大脑中控制呼吸、心跳、体温等基本生命功能的区域。脑干还与睡眠唤醒及警觉性有关。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共同发挥着处理输入信息,将这些信息按情感重要度归类,将记忆归档及提取记忆等功能。这个大脑区域同样在动机机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大脑皮层。大脑最外层的区域主要由灰质构成。灰质的功能是处理和储存信息。大脑皮层就是当有人谈论“大脑”时,在你眼前浮现的那层布满褶皱的灰色组织。大脑皮层中的诸多结构共同承担着帮助个体集中注意力、管理情绪、形成与提取记忆、做出理性决定及采取行动等功能。大脑皮层有出色的适应能力,这一能力被称为“可塑性(Plasticity)”。不论在什么年龄,大脑皮层都具备学习能力,自然也会因输入大脑的新信息而改变。

尽管大脑皮层看起来很薄(“大脑皮层”的英文名cortex的意思就是“外皮”),但事实上它有六层,每一层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大脑皮层包含大量的神经元,我们在学校学到的大部分信息就存储在大脑皮层中,例如,我们对阅读、数学、科学、社会课程及第一、第二外语的记忆等。

大脑的发育节点及相关活动

说到大脑的分区,父母们最需要了解的是,我们提到的前两个大脑区域,即脑干和边缘系统,在孩子5岁前几乎就能完全发育成熟!这也正是父母负责带孩子的几年!如果你能理解大脑发育次序的重要意义,能理解最初发展迟缓的大脑区域稍后会发生改变,那么你就会清晰地认识到,对大脑的了解能帮助你为孩子提供优质的、个人化的、慈爱的关怀。

作为父母和教师,你可以选择当孩子的大脑皮层开始发育时(大脑皮层发育通常较慢),传授给他们易于被大脑皮层存储的信息,这样最为简单。但如果你想影响位于孩子大脑边缘系统中的情感核心区和记忆功能,那么越早开始越好。孩子的婴幼儿期和学前阶段是你能发挥最大影响力的时期。身为父母的你,置身于孩子一生中的最佳时段,你对孩子脑力的开发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下一次如果有熟人知道你的工作就是带孩子,并对你说“啊,原来你是个家庭主妇”时,你可以礼貌地纠正他,并自豪地对他说:“不,事实上,我的工作是塑造孩子的大脑!”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了自己在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你也将有动力去掌握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丰富知识。本节中大脑不同区域的插图,将为你理解本书的内容提供参考。

除了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大脑还包含其他组织。它们包括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小脑(Cerebellum)和边缘系统中的四种组织。

胼胝体是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纤维组织,它们的存在使信息得以在左右大脑半球之间来回传递。

小脑中集中了很多已习得的自动化功能,例如,维持身体平衡,骑自行车,在登台阶时本能地将脚抬到合适的高度等。

边缘系统中的四种组织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杏仁体(Amygdala)。杏仁体是大脑的警报系统。我们有两个杏仁体,分别位于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中。这一组织时刻监测着环境中对你的生存构成威胁的因素。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在面临威胁时,命令他们逃跑、战斗或等待的正是杏仁体。杏仁体启用之后就会在分配身体能量方面占据主导位置。

·海马体(Hippocampus)。海马体对储存新记忆起着关键作用。与杏仁体一样,我们有两个海马体。不管你现在多大,了解海马体对提升学习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马体像一个文档分类系统,它首先会决定一件事是否值得存入记忆,然后会决定把它放在哪里,以便以后重新提取这一记忆。父母应设法引起孩子的兴趣,让某些信息值得被他们记住。你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这样孩子的大脑将其归入记忆时就会更为顺利。重复是增强体验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重复,孩子的记忆也会越来越强。此外,你还应鼓励孩子在信息之间创建联系,这样孩子就能更有效地调用记忆中的信息。与边缘系统中的其他组织相比,海马体的发展较为缓慢,可能要等到3~5岁才会发育完全,具体时间取决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及感性记忆能力的强弱程度。

·丘脑(Thalamus)。这一组织无论外形还是大小,都很像一个核桃。进入大脑的信息会先由它进行初步处理。它就像一个中转站,负责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相应的组织做进一步处理。丘脑会持续地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测。

·下丘脑(Hypothalamus)。这一橄榄形的组织时时监测着身体内部环境对外界刺激的接受情况。下丘脑也负责管理多种荷尔蒙。

大脑的共有特性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大脑的发育次序,也了解了一些与大脑内部组织相关的有用事实及这些组织的不同功能。下面要介绍的大脑的六个特性将帮助你了解大脑的运作方式。大脑具备以下特性:

·适应性。为了维持生存,大脑具有与生俱来的适应性。生存本能非常强大。大脑会学习新信息,并将获得的经验存储于记忆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存几率。幼儿的大脑发育十分迅速,这让婴儿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他降生的环境、气候或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会发生物理变化。婴儿的学习能力极强,这是因为他必须探索和体验周围一切陌生事物,以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

·探索新奇之物的特性。探索陌生经验的特性与生存需要直接相关。在面对陌生的事物、景象、声音和人时,大脑最为仔细。这时它的关注点是判别敌我:“这个新东西是什么?”“我能吃它吗?它会不会吃我?”“我能拿它做什么?”每个幼儿在对新奇经验的关注上都是大师。一旦一个孩子熟悉了某种经验,他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到下一个事物上。

·寻求规律的特性。当你辨明某样事物的规律之后,就能更好地对它进行预测。大脑会本能地从所有陌生经验中寻找规律,对事物做出预测,包括判断你能否信任某个人,这些对生存都有重大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可以归结为大脑的决定:“这个人的行为有一定的规律。我认出了这一规律,并能预测接下来最可能发生的事。”当然,很多打理生活所需的重要技巧同样要借助规律。当我们听音乐、学习数学、阅读或处理更基本的事务时(如信任他人),发现规律这种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追求愉悦的特性。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人类喜欢愉悦胜过痛苦。我们会想方设法地满足自己的这一倾向。被体贴和关爱包围的幼儿不用太费力就能得到满足。微笑的面孔,柔和、熟悉的声音,暖呼呼的毯子或轻轻地摇摆,都能为他们带来愉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事物,这种探索本身以及对环境的支配感也能使他感到愉悦。神经学家们发现,愉悦感在大脑中有鲜明的标志物。愉悦感能促使大脑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这种现象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类身上。我们会一再寻求这种体验,我们对孩子“再来一次!”的欢呼声都很熟悉。这表明,对愉悦感的追求是大脑的驱动力之一,对任何年龄的人来说都是如此。

·保持能量的特性。大脑会自动将最多的能量分配给正在运行的身体系统。大脑还会尽可能地保存能量以备将来所需。在特定时间内,我们身体所拥有的能量是固定的。当一种身体系统占用了更多能量时,其余的身体系统得到的能量就会减少。这一能量守恒原理也能解释我们在学习新事物时身体能量的分配情况。

·寻求意义的特性。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大脑会尽力对每条信息都加以分类,以赋予其意义。一再重复的经验和感官体验为我们后来形成的概念、观点、信念及对世界运行方式的解释奠定了基础。最初,大脑只会注意同时发生的两样事物间纯粹而基本的联系(例如:“我一哭,妈妈就会过来”)。这种学习模式(联想型学习模式)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所拥有的很大一部分知识都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

另一种经验获得机制在婴儿7~12个月时开始发展。这一机制被称为“因果型学习模式”。婴儿会花无数时间探索事物的成因,并作出对自己而言合理的结论。“如果我从高脚椅上把玩具丢下去会发生什么?它每次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落地吗?”“是不是每次我一碰她的花瓶,她就会对我发脾气?”“如果把鸡蛋从桌面上滚下去,它是不是会碎?”婴儿会通过无数实验来证明“如果……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