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 华杉
- 1693字
- 2021-03-31 02:12:25
知行合一的三个层次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华杉详解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啊,可以说是儒家所有思想的基本原理,说的是先后次序。先后次序,就是选择的原则、决策的原则。但是,确立原则并不难,难的是始终按原则去做。要始终按原则去做,就要对事物运行的原理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知行合一。
原则和按原则去做,就是“知”和“行”。原则是“知”,按原则做是“行”。
知行合一,你觉得已经最了不起了吧?其实,知行合一还分三个层次——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上等气禀的人,天生就按原则做,这叫“生知安行”——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只要不按原则做,他心里就不安、不舒服,会自动矫正过来。
中等气禀的人,是“学知利行”——学而知之,利而行之。要知道了、理解了这样做对自己有利、能得,然后才去做。
下等气禀的人,是“困知勉行”——困而知之,勉而行之。得了教训,受到教育之后,再勉强自己去做。
以上这三种,都是知行合一,都“近道矣”。
当然,世上更多的是下下等气禀的人,栽多少跟头还是不明白,还是不去行。
朱熹注解说:“明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张居正讲解说:这一节是总结上面两节的意思。物,是指明德、新民而言;本,是根本;末,是末梢。“明明德”了才可以“新民”,所以“明德”是本,“新民”是末,就好像树先有树根,才能有树梢。事,是指知止、能得而言;终,是结束;始,是起头。“知止”了,方才“能得”,“知止”为始,“能得”为终,就如凡事有个头尾一般。这本与始,是最要紧的,该先做;末与终,是第二节功夫,该后面做。人能晓得这先后的次序,顺着去做,则自然可以“明德新民”,可以“知止能得”,而于大学之道,为不远矣。
“明明德为本,新民为末”,就是你要先自己“明明德”,然后才能去“新民”,去教化别人。这就是儒家领导力,或者说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率先垂范。我们常说的“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你在公司做领导也好,做小组长也好,总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因为自己做到是本,别人做到是末。在家里做父母也是一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但是我们很多人恰恰相反,给孩子的要求,都是去完成自己小时候没完成的任务,或者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就把孩子压垮了。所以你要管孩子,主要是管自己。这就是本末的逻辑。咱们这书算是“国学”,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去上“国学班”,觉得孩子应该学点“国学”,可是家长自己却不学,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知止为先,能得为后”。要先“知止”,之后能不能得呢?原理是能得。但是做的时候,不能“期必”,不能期待自己一定能得!因为你只能去做那个“先”,至于“后”,那是结果,不归你控制。最后没等来怎么办?孔子说了:“求仁得仁,又何怨?”
难就难在你有期待,求回报。知所先后,就是该干吗干吗,不问回报。能做到不问回报,“则近道矣”——就接近大学之道了!
再比如,我们常说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道理其实简单得不得了,因为只有耕耘,才有收获。耕耘是本,是先;收获是末,是后。知所先后,就是只问耕耘。但是,有人就是理解不了,他就要问:“你怎么可能不问收获呢?我就不信你不问收获!”
问收获,问得来吗?问收获没有用啊。问收获的唯一路径,就是问耕耘嘛。
本末先后,就是要我们不为利欲所牵引,不要利令智昏,让利欲蒙住了眼睛,乱了心智。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是要作出决策选择的嘛,那么我选择的逻辑,不应该是怎样对我有利。因为你判断对你有利的,不一定真有利,也可能弊大于利。所以你只需要管原则,哪头是本,哪头是末;哪头是先,哪头是后。然后就照那本、那先的地方去做,这不是活得很简单吗?
所以王阳明说:“我等用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这是何等洒脱!”这就是明明德,擦亮了,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扔掉了,只需要辨别一个本末先后,不是很洒脱吗?
应事接物待人,无论大事小事,都只要辨别一个孰是孰非、孰先孰后,就这么简单。这也是一种无我,不把自己的欲求掺杂进去考虑,就天人合一了。天人合一,总是要我们去合于天,不可能让天来合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