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是世界上最为突出的,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自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发表以来,可持续发展便迅速成为我国地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它的最高宗旨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而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自然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也因此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创办于1956年,1982年获得人文地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人文地理学研究基础雄厚。1996年,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开始在人文地理专业培养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又开始培养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为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智库单位。现在百度上搜寻“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第一条显示的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年来,该中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且为湖北省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武汉市的“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报告。应该指出,该中心的发展壮大以及在全国学术地位的提升,和现任中心主任龚胜生教授的长期不懈工作和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胜生教授本科攻读现代地理学,获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攻读历史地理学,获史学博士学位。他知识结构全面,研究领域宽广,在地理学交叉领域颇有建树。他既研究侧重过去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地理学,也研究侧重未来人地关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道路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胜生教授被誉为“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开创者”,是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疫灾历史地图集的研究与编制》的首席专家,2009年,他将其代表性历史地理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名曰《天人集:历史地理学论集》。这是一部50多万字的力作,收录胜生教授在长江中游历史地理、地理学史与环境变迁、中国历史医学地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34篇。胜生教授治学严谨,视野开阔,不仅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硕果累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也颇有建树,除《可持续发展基础》(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和“湖北可持续发展论丛”(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共4辑)外,现在大家看到的《天人集:可持续发展论集》,是他在这方面的又一力作。该文集收录论文30篇,约50万字,内容涉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四大方面。该文集既有理论探索,也有实证研究,有的论文理论性很强,发人深省,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系、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原则等论文,都是思维缜密之作;关于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于旅游犯罪学、关于旅游环境伦理学等论文,都有新的理论构建。有的论文实践性很强,给人启迪,如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协调、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关系协调、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机制、关于湖北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等论文,都是具有重要决策咨询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佳作。大家只要查查这些论文被引用量和下载量,就可以得知这部文集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了。

胜生教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切合时代需求的。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源于国际社会对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资源环境困境以及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当前,我国政府正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以及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长期以来,国际社会把“可持续”作为一种发展观念,这与我国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作为一种发展导向,如果从学理上认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两者在发展动因、主要目标、核心要素、作用方式以及发展进程等方面均具有一致性。一言以蔽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途。从这点上说,《天人集:可持续发展论集》的出版对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有所裨益的。

胜生教授1992年博士毕业来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工作,自此我们便是一个教研室的同事,25年来,我见证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成长。8年前,当胜生教授将刚刚出版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天人集:历史地理学论集》送到我手上的时候,我不禁为他取得的历史地理学成就感到由衷高兴;如今,胜生教授将《天人集:可持续发展论集》的清样送到我手上并请我为之作序,作为共事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同事,我岂不欣然应允并为其取得的可持续发展成就感到由衷高兴乎?在此,我衷心祝愿胜生教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7年8月12日于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