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圈层结构理论

170多年前,德国著名的经济家冯·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就已经指出,城市郊区的农业经济活动,将会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向心环状分布。从中心向外,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区、谷草农作区、三圃区畜牧业区。这种圈层空间结构模式就是著名的“杜能环”。

杜能的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一 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律”法则的制约,必然导致区域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的集聚和扩散的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同时,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城市在区域中起着中心作用的功能,并且对区域具有辐射和扩散的功能,城市对周边区域各个地方的辐射和扩散功能的强度是不同的,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各个地方离城市距离的远近。

二 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圈”意味着向心性,即以一个中心为集中点而聚拢。“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特征,即一种差异性。所以,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所以,综观世界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由内到外可以至少分为三个圈层,即内圈层、中圈层、外圈层。各个圈层的特征如下。

(一)内圈层的特征

内圈层,即中心城区或城市中心区,也称为城市的核心建成区。这个圈层是完全城市化的区域,基本没有种植业和其他相关的农业活动,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如商业、金融业、服务业在这个区域高度集中。同时,该圈层集聚了绝大多数的科技人才以及创新点,人口和建筑密度高度集中,地价十分昂贵。因此,内圈层是区域经济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向外辐射和扩散的发源地。

(二)中圈层的特征

中圈层又称为城市边缘区域,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中圈层既不同于中心城区即核心建成区,也不同于一般的乡村,所以它既有中心城区的特征,也有乡村的基本特征,还会保留乡村的某些景观。最终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半城市,半乡村。

其实,中圈层或者说城市边缘区就是城乡接合部,也可通俗地称为城中村。当然,可能部分居民的户籍是城镇户口,部分居民的户籍是农村户口。

中圈层的居民点密度相对内圈层来说较低,但是比外圈层的居民点密度高很多。因为该圈层除了本地的居民居住,还会有大量的外地人和外来务工者居住。主要原因是该圈层的土地价格较低廉,房租价格和商品房价格较低。一般该圈层以第二产业为主,城市工业园、新的住宅区、科研和文教区、公园、污水处理厂、大型的集贸市场、中转仓库、机场和港口等分布在该区域。[9]

(三)外圈层的特征

外圈层可称为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外圈层中也许会产生城市工业区、新居住区的“飞地”,并且一般在远郊区都有城市卫星镇或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

三 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

(一)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

城市圈层向外扩展往往表现出周期波动性的特征,这与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现象密切相关。所以,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使得城市圈层扩展出现相应的周期性变动,从而形成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萎缩时期、经济复苏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变化状态。

1.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在该时期,城市工业投资增加,居民住宅、工业小区和道路建设大规模展开,边缘区土地被征用,改变为工业、商业、文化、娱乐、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

2.经济萎缩时期

在该时期,基本建设项目少,大建设项目停建或缓建,投资减少,就业率下降,失业人员增多,厂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出现悲观情绪,城市人口规模停止增长甚至减少,城市圈层扩展基本上就停止下来,处于稳定状态。

3.经济复苏时期

该时期是城市社会经济从萎缩向增长的转折点,城市建设主要在原有圈层内进行结构调整,边缘区向外圈层扩展的能力极为有限,只有当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圈层结构才会产生变动,产生扩大、向外延伸等新的阶段。

(二)城市圈层扩展的方向性

城市圈层扩展是在城市张力和外围区域吸引力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城市张力和外围区域吸引力在边缘区和外圈层的各个方向并非均等。在城市对外交通干线方向上,引力最大,张力也最强,使城市圈层扩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因此,区域性的交通干线往往也成为城市对外扩展的伸展轴线,使城市圈层扩展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延伸。

四 对圈层结构理论的评述

圈层结构理论总结了城市扩展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圈层结构理论的局限性

圈层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但是,在分析其他因素对各个区位的影响时,运费成本却成为最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杜能未能考虑到或者是无法解决的时期,所以这就是该理论主要的局限性。

(二)圈层结构理论的优势

圈层结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可能性很强,可操作性也很强。这就是该理论最大的优势之处。我国以及各省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的进程和水平,对于我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该理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的实践中。比如,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经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市经济圈构造理论,已经远远超出了城市圈层结构的基本概念,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同时,还有部分学者和专家将该圈层理论应用于经济区的宏观研究,提出南中国海经济圈、东亚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等圈层结构模式。


[1] 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马国霞、甘国辉:《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2期。

[4] 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5]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 周起业、刘再兴:《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张文忠:《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郭腾云、徐勇、马国霞、王志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9]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地理科学》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