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代词

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的作用。它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

第一节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替代人或事物名称的词。按称呼对象不同,人称代词可分为自称代词、对称代词、他称代词和己称代词四类。

一 自称代词

自称代词又称第一人称代词。它是说话者称呼自己的代词。《诗经》中自称代词有:我、予、余、朕、卬、伤等。

(一)我

“我”使用频率极高,共有三百七十余例。其生命力颇强,至今仍在沿用。它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兼语及同位语。

1.作主语。多作单句的主语,偶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1)我姑酌彼金罍。(《周南·卷耳》)

姑:副词,姑且。朱熹《诗集传》:“罍,酒器。……以黄金饰之。”我姑且斟满那饰金的酒器。

(2)我思古人。(《邶风·绿衣》)

余冠英《诗经选》:“古人,即故人,指故妻。”我思念亡妻。

(3)我有旨蓄。(《邶风·谷风》)

《毛传》:“旨,美。”陈奂《传疏》:“蓄菜,干苴之属也。”我有甜美的干菜。

(4)我闻有命。(《唐风·扬之水》)

命:指桓叔阴谋篡晋的密令。我听说有密令。

(5)我送舅氏。(《秦风·渭阳》)

我:代秦太子,即后来的秦康公。舅氏:指晋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我送舅父回故国。

(6)我有嘉宾。(《小雅·鹿鸣》)

《郑笺》:“嘉,善也。”我有好客人。

(7)我行不来。(《小雅·采薇》)

林义光《通解》:“来读为劳来之来。”我们出征无人慰劳。

(8)我是用急。(《小雅·六月》)

是用:因此。《盐铁论·徭役篇》引《诗》作“我是用戒”。我们因此要戒备。

(9)我独居忧。(《小雅·十月之交》)

独:副词,独自。居:音节助词。我独自忧愁。

(10)我视谋犹。(《小雅·小旻》)

谋犹:谋略、政策。我看这政策。

(11)我日斯迈。(《小雅·小宛》)

日:时间名词作状语,每天。斯:音节助词。迈:远行。我每天远行。

(12)我独于罹。(《小雅·小弁》)

于:音节助词。罹(lí):遭遇忧患。我独自遭遇忧患。

(13)我日构祸。(《小雅·四月》)

马瑞辰《通释》:“构祸,犹云遇祸也。”我每天遭遇祸殃。

(14)我征徂西。(《小雅·小明》)

朱熹《诗集传》:“征,行。徂,往也。”我出差前往西方。

(15)我虽异事。(《大雅·板》)

朱熹《诗集传》:“异事,不同职也。”我们虽然职务不同。

(16)我仪图之。(《大雅·烝民》)

马瑞辰《通释》:“仪、图二字同义,皆度也。”我揣度它。

(17)我求懿德。(《周颂·时迈》)

懿:美。我追求美德。

(18)我龙受之。(《周颂·酌》)

龙:通“”,恭敬。之:指代文王之师。我恭敬地接受了他们。

(19)我受命溥将。(《商颂·烈祖》)

马瑞辰《通释》:“按《楚辞》王注:‘将,长也。’”我接受天命广大而久长。

以上诸例“我”作单句的主语。

(20)何以速我狱?(《召南·行露》)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速:招致。狱:诉讼、打官司。凭什么招致我吃官司?

(21)微我无酒。(《邶风·柏舟》)

朱熹《诗集传》:“微,犹非也。”不是我没有酒。

(22)不如我所之。(《鄘风·载驰》)

之:往。不如我前往卫国。

(23)匪我愆期。(《卫风·氓》)

匪:不是。愆(qiān):拖延。不是我拖延婚期。

(24)我从事独贤。(《小雅·北山》)

从事:做事、工作。《毛传》:“贤,劳也。”我做事唯独辛劳。

(25)知我如此。(《小雅·苕之华》)

如此:这样。知道我这样。

(26)覆谓我僭。(《大雅·抑》)

覆:反。谓:说。僭(jiàn):不诚实。反而说我不诚实。

以上诸例“我”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2.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

(1)薄浣我衣。(《周南·葛覃》)

薄:音节助词。浣(huàn):洗。洗我的衣服。

(2)我仆痡矣。(《周南·卷耳》)

痡(pū):病。我的仆人病了。

(3)我心则降。(《召南·草虫》)

降(xiánɡ):放下。我的心才放下。

(4)何以穿我墉?(《召南·行露》)

墉(yōnɡ):墙。凭什么穿透我的墙?

(5)无感我帨兮。(《召南·野有死麇》)

感(hàn):同“撼”,触动。帨(shuì):佩巾。不要触动我的佩巾。

(6)我心匪鉴。(《邶风·柏舟》)

鉴:镜子。我的心不是镜子。

(7)实获我心。(《邶风·绿衣》)

获:得、合。实在合我的心意。

(8)毋逝我梁。(《邶风·谷风》)

毋:副词,不要。逝:往、去。梁:鱼坝。不要去我的鱼坝。

(9)遑恤我后。(《邶风·谷风》)

遑:闲暇。恤:忧虑。后:指后事。哪有闲暇忧虑我的后事?

(10)以写我忧。(《邶风·泉水》)

以: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写(xiè):宣泄。为了宣泄我的忧愁。

(11)实维我特。(《鄘风·柏舟》)

特:配偶。的确是我的好配偶。

(12)使我心痗。(《卫风·伯兮》)

痗(mèi):病。使我的心悲痛。“我心”作兼语。

(13)在我闼兮。(《齐风·东方之日》)

闼(tà):门内。在我的门内。

(14)展我甥兮。(《齐风·猗嗟》)

展:副词,的确。甥:外甥,这里是泛称。的确是我们的好后生。

(15)我朱孔阳。(《豳风·七月》)

朱:指红色麻线。孔阳:很鲜艳。我的红色麻线很鲜艳。

(16)我征聿至。(《豳风·东山》)

征:指征夫。聿(yù):音节助词。我的丈夫就要回来。

(17)我戍未定。(《小雅·采薇》)

戍:指驻地。我的驻地未固定。

(18)我车既攻。(《小雅·车攻》)

既:副词,已经。攻:整治、修理。我的田车已经修好。

(19)我辰安在?(《小雅·小弁》)

辰:时辰、命运。安:疑问代词,哪里。我的命运在哪里?

(20)烝我髦士。(《小雅·甫田》)

烝:召。髦士:英俊之士,指田官。召来我的田官。

(21)孔棘我圉。(《大雅·桑柔》)

棘:急。圉(yǔ):边疆。我们的边疆很危急。

(22)灭我立王。(《大雅·桑柔》)

立:同“位”,在位。《大雅·大明》“天位殷适”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按位、立古同字,金文位字皆作立。”毁灭我们在位的君王。

(23)置我鞉鼓。(《商颂·那》)

置:通“持”,握。鞉(táo)鼓:摇鼓。手握我的摇鼓。

(24)衎我烈祖。(《商颂·那》)

衎(kàn):乐。娱乐我们的先祖。

3.作宾语。或作述语的后置宾语,或作述语的前置宾语,或作双宾的间接宾语,或作介词的宾语。

(1)畜我不卒。(《邶风·日月》)

畜:通“慉”,爱。卒:终。丈夫爱我不长久。

(2)顾我则笑。(《邶风·终风》)

顾:看、见。见我就调笑。

(3)王事适我。(《邶风·北门》)

王事:指劳役之事。适(zhì):同“擿”,掷。劳役之事推给我。

(4)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

俟(sì):等待。城隅:城角。在城角等待我。

(5)期我乎桑中。(《鄘风·桑中》)

期:等候。乎:介词,于、在。桑中:桑林之中。在桑林之中等候我。

(6)投我以木瓜。(《卫风·木瓜》)

投:赠送。以:介词,把、将。木瓜:果类。将木瓜赠送我。

(7)知我者。(《王风·黍离》)

知:了解。者:特殊结构助词,兼有指代作用,表示“……的人”。了解我的人。

(8)右招我由房。(《王风·君子阳阳》)

马瑞辰《通释》:“由房当读为游放。”右手招我去游玩。

(9)遭我乎峱之间兮。(《齐风·还》)

遭:遇到。峱(náo):山名。遇到我在峱山之间。

(10)天之扤我。(《小雅·正月》)

扤(wù):摧残。上天摧残我。

(11)不入唁我。(《小雅·何人斯》)

唁:慰问。不进家慰问我。

(12)母兮鞠我。(《小雅·蓼莪》)

鞠(jū):养育。母亲养育我。

(13)假以溢我。(《周颂·维天之命》)

《毛传》:“假,嘉。”《郑笺》:“溢:盈溢之言也。……以嘉美之道,饶衍与我。”文王以美德充溢我们。

以上诸例“我”作述语的后置宾语。

(14)不我遐弃。(《周南·汝坟》)

遐(xiá):远。不要将我远弃。

(15)不我以。(《召南·江有汜》)

陈奂《传疏》:“不我以,不用我。”不要我。

(16)不我能慉。(《邶风·谷风》)

此句词序有误。陈奂《传疏》:“能字,各本在不我下,转写误耳。……能宁既则,皆为语词之转。《说文》引诗作‘能不我慉’。段注云与‘能不我知’‘能不我甲’,句法同也。……慉与好亦同义。”能:副词,表惊异,相当于“竟然”。竟然不爱我。

(17)宁不我顾。(《邶风·日月》)

宁:副词,表示惊异,相当于“竟然”。顾:眷念。竟然不眷恋我。

(18)宁不我报。(《邶风·日月》)

朱熹《诗集传》:“报,答。”竟然不报答我。

(19)不我活兮。(《邶风·击鼓》)

朱熹《诗集传》:“活,生。”统治者不让我生存。“活”用作使动。

(20)不我信兮。(《邶风·击鼓》)

《说文·言部》:“信,诚也。”统治者不让我守信用。“信”用作使动。

(21)既不我嘉。(《鄘风·载驰》)

既:副词,尽、都。嘉:赞同。都不赞同我。

(22)能不我知。(《卫风·芄兰》)

能:副词,竟然。闻一多《风诗类钞》:“知是男女间私自相爱恋。”竟然不爱恋我。

(23)能不我甲。(《卫风·芄兰》)

《毛传》:“甲,狎也。”竟然不亲昵我。

(24)亦莫我有。(《王风·葛藟》)

亦:副词,也。莫:没有谁。陈奂《传疏》:“有,犹友也。”也没有谁亲爱我。

(25)亦莫我闻。(《王风·葛藟》)

闻:通“问”,体恤。也没有谁体恤我。

(26)无我丑兮。(《郑风·遵大路》)

无:副词,不要。朱熹《诗集传》:“欲其不以己为丑。”不要以为我丑。“丑”用作意动。

(27)莫我肯顾。(《魏风·硕鼠》)

莫:副词,不。不肯照顾我。

(28)不我肯榖。(《小雅·黄鸟》)

马瑞辰《通释》:“按《广雅》:‘榖,养也。’”不肯养我。

(29)亦不我力。(《小雅·正月》)

马瑞辰《通释》:“不我力,即不我用。”不用我。

(30)则莫我敢葵。(《大雅·板》)

王夫之《稗疏》:“是葵在荫义,借为庇荫之旨。”没有谁敢庇护我。

以上诸例“我”在否定句中作述语的前置宾语。

(31)既诒我肄。(《邶风·谷风》)

诒(yí):赠送。肄(yì):嫩枝条。曾赠送我嫩枝条。

(32)贻我彤管。(《邶风·静女》)

贻(yí):赠送。余冠英《诗经选》:“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赠送我红管草。

(33)贻我佩玖。(《王风·丘中有麻》)

《毛传》:“玖,石次玉者。”赠送我佩戴的宝石。

(34)贻我握椒。(《陈风·东门之枌》)

握:一把。椒:花椒。赠送我一把花椒。

(35)示我周行。(《小雅·鹿鸣》)

姚际恒《诗经通论》:“周行,大路也。”指示我大道。

(36)锡我百朋。(《小雅·菁菁者莪》)

锡:通“赐”,赠送。百朋:百双贝钱,形容钱币之多。赠送我百双贝钱。

(37)不我告犹。(《小雅·小旻》)

《郑笺》:“犹,图也。……不复告其所图之吉凶。”龟甲不告示我吉凶。“我”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

(38)绥我眉寿。(《周颂·雍》)

绥:赐予。林义光《通解》:“绥,读为遗。”眉寿:长寿。赐予我长寿。

(39)示我显德行。(《周颂·敬之》)

显:光明。指示我光明的德行。

(40)怀我好音。(《鲁颂·泮水》)

怀:送给。送给我们好声音。

(41)绥我思成。(《商颂·那》)

绥:赐予。思:音节助词。成:福。马瑞辰《通释》:“成为备,即为福。”赐予我幸福。

以上诸例“我”作双宾的间接宾语。

(42)反以我为雠。(《邶风·谷风》)

反:副词,反而。以:介词,把。雠:同“仇”。反而把我当仇人。

(43)以我御穷。(《邶风·谷风》)

以:介词,用。御:抵挡。用我抵挡穷困。

(44)不与我戍申。(《王风·扬之水》)

与:介词,跟。戍:驻守。申:国名。不跟我驻守申国。

(45)不与我言兮。(《郑风·狡童》)

与:介词,跟。不跟我说话。

(46)自我人居居。(《唐风·羔裘》)

自:介词,对于。居居:通“倨倨”,傲慢无礼。对我们傲慢无礼。

(47)于我归处。(《曹风·蜉蝣》)

于:通“与”,介词,跟。跟我回家住宿。

(48)何求为我。(《大雅·云汉》)

何:哪。求:祈求。为:介词,为了。祈求哪是为了我?

以上诸例“我”作介词的宾语。

4.作兼语。“我”既为前一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为后一谓语的主语。

(1)不我以归。(《邶风·击鼓》)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以’犹‘使’也。”不让我回家。

(2)老使我怨。(《卫风·氓》)

老来使我怨恨。

(3)使我不能息兮。(《郑风·狡童》)

息:安睡。使我不能安睡。

(4)谓我来矣。(《小雅·出车》)

马瑞辰《通释》:“按《广雅》:‘谓,使也。’谓我来,即使我来也。”来:指出征。使我出征。

(5)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小雅·出车》)

朔方:北方。天子命令我们在北方筑城。

(6)助我举柴。(《小雅·车攻》)

举:获取。柴(zì):通“胔”,禽兽。王先谦《集疏》:“《鲁》柴作胔。……《鲁》柴作胔者,张衡《西京赋》‘收禽举胔’,即用鲁诗。”帮助我获取禽兽。

(7)胡俾我瘉?(《小雅·正月》)

胡:为何。俾(bǐ):使。瘉(yù):病困。为何使我病困?

5.作同位语。由两个指同一事物的词组成。

(1)谓我士也骄。(《魏风·园有桃》)

马瑞辰《通释》:“我士,即诗人自谓也。”说我骄狂。“我士”为同位语。

(2)哀我人斯。(《豳风·破斧》)

哀:可怜。斯:音节助词。可怜我们这些战士。“我人”为同位语。

(3)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食(sì):养活。养活我们这些农夫。“我农夫”为同位语。

(4)不宜空我师。(《小雅·节南山》)

宜:该。空:穷、困乏。师:民众。不该使我们民众穷困。“空”用作使动。“我师”为同位语。

(5)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小雅·雨无正》)

曾:副词,竟然。暬(xiè)御:侍臣。朱熹《诗集传》:“憯憯,忧貌。”我这个侍臣,竟然愁得一天天憔悴。“我暬御”为同位语。

(6)哀我惮人。(《小雅·大东》)

惮人:指劳苦之人。可怜我们这些劳苦之人。“我惮人”为同位语。

(7)以穀我士女。(《小雅·甫田》)

穀:养活。用以养活我们男女。“我士女”为同位语。

(8)立我烝民。(《周颂·思文》)

《郑笺》:“立,当作粒。烝,众也。”朱熹《诗集传》:“使我烝民得以粒食者。”使我们众民得有食粮。“立”用作使动。“我烝民”为同位语。

(二)予

“予”相当于“我”。在《诗经》中“予”使用频率较高,共有五十余例。其语法功能与“我”基本相同,只是使用频率低于“我”。它也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兼语及同位语。

1.作主语。多作单句的主语,偶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1)曷月予还归哉?(《王风·扬之水》)

曷:疑问代词,何、什么。什么时候我能回家乡呢?

(2)敝予又改为兮。(《郑风·缁衣》)

敝:破旧。衣服破旧了我再做一套。

(3)还予授子之粲兮。(《郑风·缁衣》)

授:供给。朱熹《诗集传》:“或曰‘粟之精凿者’。”回来我供给你佳肴。

(4)悔予不送兮。(《郑风·丰》)

送:随行。我后悔没有随行。为强调谓语“悔”而置于主语“予”之前。

(5)予所捋荼。(《豳风·鸱鸮》)

余冠英《诗经选》:“所,尚。”捋荼(luō tú):用手自上而下勒取芦苇花。我还要采摘那芦苇花来垫巢。

(6)曰予未有室家。(《豳风·鸱鸮》)

曰:音节助词。室家:指鸟巢。我还没有窝巢。

(7)予王之爪牙。(《小雅·祈父》)

爪士:武士。我是国王的武士。

(8)予慎无罪。(《小雅·巧言》)

《毛传》:“慎,诚也。”我的确没有罪过。

(9)后予极焉。(《小雅·菀柳》)

极:通“殛”,诛罚。《郑笺》:“极,诛也。”后来我遭到诛罚。

(10)予岂不知而作?(《大雅·桑柔》)

岂:副词,难道。而:你。《郑笺》:“我岂不知女所行者?”我难道不知道你的行为?

(11)访予落止。(《周颂·访落》)

访:咨询。《毛传》:“落,始。”陈奂《传疏》:“始者,始即政也。”我始即政咨询群臣。为强调谓语“访”而置于主语“予”之前。

(12)予其惩而毖后患。(《周颂·小毖》)

朱熹《诗集传》:“惩,有所伤而知戒也。”《毛传》:“毖,慎也。”我要警戒而谨防后患。

以上诸例“予”作单句的主语。

(13)谓予不信。(《王风·大车》)

谓:说。信:诚实。说我不诚实。

(14)具曰予圣。(《小雅·正月》)

具:俱。圣:圣明。都说我圣明。

以上两例“我”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2.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

(1)予子行役。(《魏风·陟岵》)

行役:从军。我的儿子从军。

(2)予美亡此。(《唐风·葛生》)

美:此指丈夫。朱熹《诗集传》:“妇人指其夫也。”我的丈夫死在这里。

(3)谁侜予美?(《陈风·防有鹊巢》)

侜(zhōu):欺骗。谁欺骗我的丈夫?

(4)予手拮据。(《豳风·鸱鸮》)

拮(jié)据:手病,指手不能屈伸。我的手不能屈伸。

(5)予羽谯谯。(《豳风·鸱鸮》)

谯(qiáo)谯:稀少的样子。我的羽毛稀少。

(6)顾予烝尝。(《商颂·那》)

顾:光顾。烝尝:冬祭为烝,秋祭为尝。光顾我们的祭祀。

3.作宾语。或作述语的后置宾语,或作述语的前置宾语,或作述语的倒装宾语。

(1)比予于毒。(《邶风·谷风》)

比:看待。于:通“如”。陈子展《诗经直解》:“或谓古于如字通。”看待我如同毒物。

(2)颠倒思予。(《陈风·墓门》)

颠倒:跌倒。跌倒了才想起我。

(3)或敢侮予。(《豳风·鸱鸮》)

或:有。有谁敢欺侮我?

(4)胡转予于恤?(《小雅·祈父》)

胡:何、为何。转:陷。恤:困境。为何陷我于困境?

(5)弃予如遗。(《小雅·谷风》)

朱熹《诗集传》:“如遗,忘去而不复存省也。”抛弃我如同扔东西一样。

(6)寘予于怀。(《小雅·谷风》)

寘:同“置”,搁、放。于:介词,在。搂我在怀中。

(7)虽曰匪予。(《大雅·桑柔》)

匪:通“诽”,指责、诽谤。林义光《通解》:“匪,读曰诽。”虽然指责我。

(8)胡宁忍予?(《大雅·云汉》)

胡:何。宁:竟然。忍:残忍。怎么竟然对我残忍?“忍”用作向动。

以上诸例“予”作述语的后置宾语。

(9)无庶予子憎。(《齐风·鸡鸣》)

无庶:即“庶无”的倒文,希望不要。严粲《诗辑》:“无庶,犹庶无。古人辞倒用也。”子:疑为衍文。希望不要恨我。

(10)莫予荓蜂。(《周颂·小毖》)

莫:没有谁。荓(píng)蜂:联绵词,牵引。陈奂《传疏》:“荓蜂双声,瘈曳双声。今俗所谓扯曳是也。”没有谁牵引我。

以上两例“予”在否定句中作述语的前置宾语。

(11)予之佗矣。(《小雅·小弁》)

之:音节助词。佗(tuó):加。《毛传》:“佗,加也。”朱熹《诗集传》:“加我以非罪。”把罪加给我。

(12)反予来赫。(《大雅·桑柔》)

反:副词,反而。来:音节助词。赫:通“吓(嚇)”,威吓。反而威吓我。

(13)维予胥忌。(《大雅·瞻卬》)

维:副词,只。胥:犹“相”,偏指一方。忌:怨恨。只怨恨我。

以上三例为了协韵的需要“予”作述语的倒装宾语。

4.作兼语。“予”既为前一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为后一谓语的主语。

(1)俾予靖之。(《小雅·菀柳》)

俾:使。靖:治理。吴闿生《诗义会通》:“靖,治也。”使我治理国事。

(2)相予肆祀。(《周颂·雍》)

《郑笺》:“助我陈祭祀之馔。”帮助我陈列祭品。

(3)将予就之。(《周颂·访落》)

将:扶助。就:靠近。之:指代武王之道。扶助我靠近武王之道。

5.作同位语。由两个指同一事物的词组成。

(1)无曰予小子。(《大雅·江汉》)

无:不要。曰:说。小子:宣王自称。不要说功劳是我的。“予小子”为同位语。

(2)闵予小子。(《周颂·闵予小子》)

《郑笺》:“闵,悼伤之言也。”小子:成王自称。可怜我。“予小子”为同位语。

(三)余

“余”相当于“我”。《诗经》中仅见一例。

伊余来塈。(《邶风·谷风》)

伊、来:皆音节助词。塈(jì):通“”,爱。马瑞辰《通释》:“是即古文爱字。此诗塈,疑即之假借。”曾经爱过我。“余”作述语“塈”的倒装宾语。

(四)朕

“朕”相当于“我”。秦以前为通称,至秦始皇时才作帝王的专称。《诗经》中仅见四例。一例作主语,三例作定语。

(1)朕未有艾。(《周颂·访落》)

艾:尽、止。朱熹《诗集传》:“艾,如‘夜未艾’之艾。”戴震《毛郑诗考正(清人说诗四种)》:“艾之言止也,有续未竟曰未艾?”我哪里能够追得上?“朕”作主语。

(2)莫扪朕舌。(《大雅·抑》)

莫:没有谁。扪(mén):按住。没有谁按住我的舌头。“朕”作定语。

(3)无废朕命。(《大雅·韩奕》)

废:背弃。不要背弃我的命令。“朕”作定语。

(4)朕命不易。(《大雅·韩奕》)

朱熹《诗集传》:“易,改。”我的命令不更改。“朕”作定语。

(五)卬

“卬”相当于“我”。《诗经》中仅见四例,均作主语。

(1)人涉卬否。(《邶风·匏有苦叶》)

否:不。别人过河我不过河。

(2)卬须我友。(《邶风·匏有苦叶》)

须:等待。我等待我的男友。

(3)卬烘于煁。(《小雅·白华》)

烘:烧。煁(chén):可移动的小灶。我把柴放在灶里烧。

(4)卬盛于豆。(《大雅·生民》)

豆:木盘。我把祭品盛在木盘里。

(六)伤

“伤”相当于“我”。《诗经》中仅见一例,作主语。

伤如之何。(《陈风·泽陂》)

伤:通“阳”。王先谦《集疏》:“鲁伤作阳者,《释诂》:‘阳,予也。’郭注:《鲁诗》云:‘阳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为阿阳。”闻一多《风诗类钞》:“诗人自称曰‘阳’,分明是位女子。”我对他无可奈何。

二 对称代词

对称代词又称第二人称代词。它是说话者称呼听话者的代词。《诗经》中对称代词有:尔、女、子、而、戎等。

(一)尔

“尔”相当于“你”。“尔”使用频率较高,共有一百五十余例。它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兼语及同位语。

1.作主语。既可作单句的主语,也可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1)昔尔出居。(《小雅·雨无正》)

昔:从前、往日。出居:离开京城到外地居住。从前你外出居住。

(2)尔之安行。(《小雅·何人斯》)

安:徐缓。你徐缓地行走。

(3)尔之亟行。(《小雅·何人斯》)

亟(jí):急速。你急速地行走。

(4)尔之远矣。(《小雅·角弓》)

远:疏远。你疏远兄弟。

(5)伴奂尔游矣。(《大雅·卷阿》)

伴奂:联绵词,无拘无束的样子。《郑笺》:“伴奂,自纵弛之意也。”黄焯《诗说》:“郑云纵弛,非放纵懈弛之意,意谓王宽舒不操切也。”你潇洒地游览。

(6)尔用忧谑。(《大雅·板》)

俞樾《群经平议》:“忧当为优。襄六年《左传》‘长相优。’杜注曰:‘优,调戏也。’‘尔用优谑’,言尔用我言相戏谑也。”用:介词,把。你把我的话当儿戏。

以上诸例“尔”作单句的主语。

(7)宴尔新昏。(《邶风·谷风》)

朱熹《诗集传》:“宴,乐也。”你俩新婚多快乐。“宴”作“尔新昏”的倒装谓语。

(8)视尔不臧。(《鄘风·载驰》)

臧:善、好。看你们不高明。“尔不臧”作“视”的宾语。

(9)视尔如荍。(《陈风·东门之枌》)

荍(qiáo):荆葵花。朱熹《诗集传》:“荍……又名荆葵。”看你像朵荆葵花。“尔如荍”作“视”的宾语。

(10)谁谓尔无羊?(《小雅·无羊》)

谓:说。谁说你没有羊?“尔无羊”作“谓”的宾语。

(11)尔受命长矣。(《大雅·卷阿》)

你接天命长久。“尔受命”作“长”的主语。

以上诸例“尔”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2.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尔”作定语用例较多,这里只列举二十例如下。

(1)毋金玉尔音。(《小雅·白驹》)

王先谦《集疏》:“金玉者,珍重爱惜之意。恐其别去之后,不通音问。”不要珍惜你的音信。

(2)尔羊来思。(《小雅·无羊》)

思:音节助词。你的羊来了。

(3)相尔矛矣。(《小雅·节南山》)

相:看。看着你的矛戟。

(4)式讹尔心。(《小雅·节南山》)

式:音节助词。《郑笺》:“讹,化。”要改变你的心。

(5)无弃尔辅。(《小雅·正月》)

辅:车两旁的厢板。不要抛弃你的厢板。

(6)毋忝尔所生。(《小雅·小宛》)

忝(tiǎn):辱、有愧于。所生:指父母。朱熹《诗集传》:“各求无辱于父母而已。”不要辜负你的父母。

(7)尔居徒几何?(《小雅·巧言》)

居:音节助词。徒:党徒。几何:多少。你的党徒有多少?

(8)靖共尔位。(《小雅·小明》)

靖:恭谨。共:供奉。恭谨供奉你们的职责。

(9)絜尔牛羊。(《小雅·楚茨》)

孙颖达《正义》:“乃鲜絜尔王所祀之牛羊。”使你的牛羊清洁。“絜”用作使动。

(10)尔酒既旨。(《小雅·弁》)

《郑笺》:“旨、嘉,皆美也。”你的酒真醇厚。

(11)各奏尔能。(《小雅·宾之初筵》)

奏:进献。陈奂《传疏》:“奏,献也。能,技能也。”各自进献你们的技能。

(12)既愆尔止。(《大雅·荡》)

愆(qiān):过失、罪过。止:举止。你的举止已乖错失常。

(13)谨尔侯度。(《大雅·抑》)

侯:音节助词。谨慎你的法度。

(14)我图尔居。(《大雅·崧高》)

图:考虑。我考虑你的住地。

(15)虔共尔位。(《大雅·韩奕》)

朱熹《诗集传》:“虔,敬。”恭敬供奉你的职责。

(16)舍尔介狄。(《大雅·瞻卬》)

孙颖达《正义》引王肃曰:“舍尔大道远虑。”废弃你的大道和远虑。

(17)无封靡于尔邦。(《周颂·烈文》)

《毛传》:“封,大也。靡,累也。”胡承珙《后笺》:“盖靡累皆系缀之义,引申为羁縻,为罪累。”在你的国内不要犯大罪。

(18)骏发尔私。(《周颂·噫嘻》)

骏:迅急。发:颁发。郭沬若说:“其实只是指各人所有的家私道具,而且可能也就是‘耜’字的错误。”[1]孙作云说:“此‘私’为‘耜’字之误。”[2]赶快颁发你们保管的农具。

(19)耆定尔功。(《周颂·武》)

耆:致、达到。定:实现。尔:指代文王。功:事业。实现了你伟大的理想。

(20)式固尔犹。(《鲁颂·泮水》)

式:音节助词。固:坚持。谋:策略。坚持你的策略。

3.作宾语。或作述语的后置宾语,或作述语的前置宾语,或作述语的倒装宾语,或作双宾的间接宾语,或作介词的宾语。

(1)天保定尔。(《小雅·天保》)

上天保佑安定你。

(2)言就尔宿。(《小雅·我行其野》)

言:音节助词。就:走近、靠近。靠近你住宿。

(3)以诅尔斯。(《小雅·何人斯》)

诅(zǔ):赌咒、发誓。斯:音节助词。对你发誓。“诅”用作向动。

(4)好尔无射。(《小雅·车舝》)

《郑笺》:“射,厌也。”朱熹《诗集传》:“悦慕之无厌也。”喜欢你不厌倦。

(5)鲜我觏尔。(《小雅·车舝》)

《郑笺》:“鲜,善。觏,见也。”我有幸遇见你。

(6)诲尔谆谆。(《大雅·抑》)

谆谆:恳切。恳切地教导你。

(7)既昭假尔。(《周颂·噫嘻》)

朱熹《诗集传》:“昭假尔,犹言‘格汝众庶。’”高亨《诗经今注》:“昭,明也。假,读为嘏,告也。”既已明白告谕你们这些农官。

以上诸例“尔”作述语的后置宾语。

(8)岂不尔思?(《卫风·竹竿》)

难道不思念你?

(9)岂不尔受?(《小雅·巷伯》)

朱熹《诗集传》:“上好谮,则固将受汝。”难道不接受你?

(10)莫匪尔极。(《周颂·思文》)

《毛传》:“极,中也。”引申为“准则”之意。杨任之《今译今注》:“尔,指后稷。极,准则。”没有不以你后稷为准则的。“极”用作意动。

以上三例“尔”在否定句中作述语的前置宾语。

(11)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

具:副词,皆、都。老百姓都看着你。

此例为了协韵的需要,“尔”作述语的倒装宾语。

(12)君曰卜尔,万寿无疆。(《小雅·天保》)

马瑞辰《通释》:“卜报二字双声,则此诗卜尔,犹云报尔。”先王说赐你万寿无疆。“尔” “万寿无疆”为双宾。

(13)诒尔多福。(《小雅·天保》)

诒(yí):赐。赐你多福。“尔”“多福”为双宾。

(14)卜尔百福。(《小雅·楚茨》)

《郑笺》:“卜,予也。”赐你多福。“尔”“百福”为双宾。

(15)永锡尔极。(《小雅·楚茨》)

严粲《诗辑》:“陈氏曰‘极,中也。’中者,五福之所聚。”永远赐给你多福。“尔”“极”为双宾。

(16)锡尔纯嘏。(《小雅·宾之初筵》)

《郑笺》:“纯,大也。嘏,谓尸与主人以福。”赐你大福。“尔”“纯嘏”为双宾。

(17)介尔景福。(《大雅·既醉》)

《郑笺》:“介,助。景,大也。”赐你大福。“尔”“景福”为双宾。

(18)介尔昭明。(《大雅·既醉》)

《郑笺》:“昭,光也。”赐你光明。“尔”“昭明”为双宾。

(19)永锡尔类。(《大雅·既醉》)

朱熹《诗集传》:“类,善也。”永远赐你美德。“尔”“善”为双宾。

(20)天被尔禄。(《大雅·既醉》)

被:加给。上天赐你福禄,“尔”“禄”为双宾。

(21)釐尔女士。(《大雅·既醉》)

《毛传》:“釐,予也。”赐你男女。“尔”“女士”为双宾。

(22)告尔旧止。(《大雅·抑》)

吴闿生《诗义会通》:“旧,旧章也。”止:音节助词。告诉你旧章程。“尔”“旧”为双宾。

(23)告尔忧恤。(《大雅·桑柔》)

《郑笺》:“恤亦忧也。”告诉你忧国恤民。“尔”“忧恤”为双宾。

(24)锡尔介圭。(《大雅·崧高》)

严粲《诗辑》:“盖介之言大也。”赐你大瑞玉。“尔”“介圭”为双宾。

(25)用锡尔祉。(《大雅·江汉》)

严粲《诗辑》:“我用此赐汝以福。”因此赐你福禄。“尔”“祉”为双宾。

(26)釐尔圭瓒。(《大雅·江汉》)

孙颖达《正义》:“今赐汝以圭柄玉瓒。”赏赐你圭柄玉瓒。“尔”“圭瓒”为双宾。

(27)王釐尔成。(《周颂·臣工》)

朱熹《诗集传》:“言王有成法来赐女。”王赐你成法。“尔”“成”为双宾。

以上诸例“尔”作双宾的间接宾语。

(28)及尔如贯。(《小雅·何人斯》)

贯:穿成串的东西。和你两小无猜忌。

(29)及尔同寮。(《大雅·板》)

同寮:即“同僚”,同朝做官。和你同朝做官。

(30)及尔游衍。(《大雅·板》)

马瑞辰《通释》:“游衍,即放散之意。”和你一道去游逛。

以上三例“尔”作介词的宾语。

4.作兼语。“尔”既为前一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为后一谓语的主语。

(1)俾尔单厚。(《小雅·天保》)

单厚:富有。使你富有。

(2)俾尔多益。(《小雅·天保》)

使你获得很多好处。

(3)俾尔戬穀。(《小雅·天保》)

戬(jiǎn)穀:福禄、幸福。使你享受福禄。

(4)谓尔迁于王都。(《小雅·雨无正》)

马瑞辰《通释》:“按《广雅》:‘谓,使也。’谓尔迁于王都,即使尔迁于王都也。”使你迁回王都。

(5)俾尔弥尔性。(《大雅·卷阿》)

姚际恒《通论》:“弥,《释文》:益也。弥尔性,谓充足其性,使无亏间也。”使你充足你的品性。

(6)俾尔炽而昌。(《鲁颂·宫》)

使你兴旺又昌盛。

(7)俾尔寿而臧。(《鲁颂·宫》)

臧:善、健康。使你长寿又健康。

(8)俾尔耆而艾。(《鲁颂·宫》)

耆:老。艾:久。使你年高而寿长。

5.作同位语。由两个指同一事物的词组成。

(1)尔公尔侯。(《小雅·白驹》)

公、侯:对伊人的尊称。余冠英《诗经选》:“尔公尔侯,指伊人。”你这高贵的客人。“尔”“公”为同位语,“尔”“侯”为同位语。

(2)嗟尔君子。(《小雅·小明》)

唉,你们这些君子。“尔”“君子”为同位语。

(二)女

“女”相当于“你”。《诗经》中用例较少,只有十七例。它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及同位语。

1.作主语。既可作单句的主语,也可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1)女兴是力。(《大雅·荡》)

马瑞辰《通释》:“女兴是力,犹云女助是力。”力:指暴徒。你帮助这些暴徒。

(2)女虽湛乐从。(《大雅·抑》)

王引之《经义述闻》引其父王念孙之说:“虽读为惟。女虽湛乐从,言女惟湛乐之从也。《书·无逸》曰:‘惟耽乐之从。’文意正与此同。”你只寻求欢乐。

以上两例“女”作单句的主语。

(3)谁谓女无家?(《召南·行露》)

谁说你没有家室?

(4)说怿女美。(《邶风·静女》)

说怿:同“悦怿”,喜欢。喜欢你的美丽。

(5)匪女之为美。(《邶风·静女》)

不是荑草长得美。

以上三例“女”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2.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诗经》中仅见一例。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邶风·绿衣》)

女:指代亡妻。所治:治理的东西。绿色的丝线啊,这是你的治理之物。“女”作“所治”的定语。

3.作宾语。或作述语的后置宾语,或作述语的前置宾语,或作述语的倒装宾语。

(1)戒其伤女。(《郑风·大叔于田》)

戒:警惕。其:指老虎。警惕老虎伤害你。

(2)三岁贯女。(《魏风·硕鼠》)

《毛传》:“贯,事也。”女:指代硕鼠,比喻统治者。多年侍奉你。

(3)逝将去女。(《魏风·硕鼠》)

逝:通“誓”,发誓。去:离开。发誓将离开你。

(4)王欲玉女。(《大雅·民劳》)

朱熹《诗集传》:“玉,宝爱之意。”君王啊我热爱你。

(5)既之阴女。(《大雅·桑柔》)

严粲《诗辑》:“予既覆盖于汝。”我既已庇护你。

(6)上帝临女。(《鲁颂·宫》)

临:监视。上帝监视你。

(7)亦其福女。(《鲁颂·宫》)

福:赐福。将赐福给你。

以上诸例“女”作述语的后置宾语。

(8)亦不女从。(《召南·行露》)

也不顺从你。

此例“女”在否定句中作述语的前置宾语。

(9)既其女迁。(《小雅·巷伯》)

迁:抛弃。不久将抛弃你。

此例为了协韵的需要,“女”作述语的倒装宾语。

4.同位语。由两个指同一事物的词组成。《诗经》中仅见两例。

(1)咨女殷商。(《大雅·荡》)

《毛传》:“咨,嗟也。”哼,你这殷商末代王。

(2)维女荆楚。(《商颂·殷武》)

你这荆楚之地。

(三)子

“子”相当于“你”。《诗经》中用例较多,共有三十六例。它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及兼语。

1.作主语。既可作单句的主语,也可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1)子无良媒。(《卫风·氓》)

你没有好媒人。

(2)子兴视夜。(《郑风·女曰鸡鸣》)

兴:起来。你起来看看夜色。

(3)子惠思我。(《郑风·褰裳》)

《毛传》:“惠,爱也。”你爱我想我。

(4)子不我思。(《郑风·褰裳》)

你不想我。

(5)子不我即。(《郑风·东门之》)

即:接近、靠近。你不接近我。

(6)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

宁:副词,难道、怎么。嗣:通“贻”,寄。你怎么不来信?

(7)子宁不来?(《郑风·子衿》)

你怎么就不来?

(8)子之还兮。(《齐风·还》)

还(xuán):通“旋”,敏捷。《毛传》:“还,便捷之貌。”你多么敏捷。

(9)子之茂兮。(《齐风·还》)

茂:健美。你多么健美。

(10)子之昌兮。(《齐风·还》)

昌:强壮。你多么强壮。

(11)子有衣裳。(《唐风·山有枢》)

你有衣裳。

(12)子有车马。(《唐风·山有枢》)

你有车马。

(13)子有廷内。(《唐风·山有枢》)

廷:通“庭”。你有庭院和房屋。

(14)子有钟鼓。(《唐风·山有枢》)

你有钟鼓。

以上诸例“子”作单句的主语。

(15)畏子不敢。(《王风·大车》)

怕你胆小。

(16)畏子不奔。(《王风·大车》)

怕你不私奔。

(17)知子之来之。(《郑风·女曰鸡鸣》)

来:通“”,殷勤。知道你对我殷勤。

(18)知子之顺之。(《郑风·女曰鸡鸣》)

顺:和顺。知道你对我情挚柔顺。

(19)知子之好之。(《郑风·女曰鸡鸣》)

知道你对我真心好。

(20)乐子之无知。(《桧风·隰有苌楚》)

知:知觉。羡慕你没有知觉。

(21)乐子之无家。(《桧风·隰有苌楚》)

羡慕你没有家庭。

(22)乐子之无室。(《桧风·隰有苌楚》)

羡慕你没有家室。

以上诸例“子”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2.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

(1)掺执子之袪兮。(《郑风·遵大路》)

掺(shǎn):执、持。袪(qū):衣袖。拉着你的袖口。

(2)掺执子之手兮。(《郑风·遵大路》)

拉着你的手。

(3)青青子衿。(《郑风·子衿》)

衿(jīn):衣领。青青的你的衣领。

(4)青青子佩。(《郑风·子衿》)

佩:佩玉。青青的你的佩玉带。

3.作宾语。偶作述语的后置宾语,多作介词的宾语。

(1)从子于沃。(《唐风·扬之水》)

从:跟随。沃:地名,曲沃。跟随你到曲沃。

(2)从子于鹄。(《唐风·扬之水》)

鹄(hú):古地名。跟随你到鹄地。

以上两例“子”作述语的后置宾语。

(3)与子宜之。(《郑风·女曰鸡鸣》)

《毛传》:“宜,肴也。”跟你把野禽做成美肴。

(4)与子偕老。(《郑风·女曰鸡鸣》)

跟你白头到老。

(5)甘与子同梦。(《齐风·鸡鸣》)

甘:情愿。情愿跟你同床共梦。

(6)行与子还兮。(《魏风·十亩之间》)

行:副词,将。将跟你一道回家。

(7)与子同袍。(《秦风·无衣》)

跟你共穿战袍。

(8)与子同仇。(《秦风·无衣》)

跟你共同对敌。

以上诸例“子”作介词的宾语。

4.作兼语。“子”既为前一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为后一谓语的主语。

(1)送子涉淇。(《卫风·氓》)

涉:徒步蹚水过河。淇:水名。送你过淇水。

(2)将子无怒。(《卫风·氓》)

将(qiānɡ):请。怒:性急。请你不要性急。

(四)而

“而”相当于“你”。《诗经》中仅见两例,一例作主语,一例作定语。

(1)而月斯征。(《小雅·小宛》)

朱熹《诗集传》:“而,汝。”征:远行。你每月远行。

此例“而”作主语。

(2)予岂不知而作?(《大雅·桑柔》)

我难道不知道你的作为?

此例“而”作定语。

(五)戎

“戎”相当于“你”。《诗经》中仅见三例,两例作主语,一例作定语。

(1)戎虽小子。(《大雅·民劳》)

《郑笺》:“戎,犹女也。”你虽然年轻。

(2)戎有良翰。(《大雅·崧高》)

翰(hàn):骨干、栋梁。你有好栋梁。

以上两例“戎”作主语。

(3)缵戎祖考。(《大雅·烝民》)

缵(zuǎn):继承。严粲《诗辑》:“缵继汝先祖先考。”继承你先祖的事业。

此例“戎”作定语。

三 他称代词

他称代词又称第三人称代词。它是说话者称呼第三者的代词。《诗经》中他称代词有:彼、其、维、厥、是、之、旃等。

(一)彼

“彼”相当于“他(她)”。《诗经》中只有九例,均作主语。

(1)逢彼之怒。(《邶风·柏舟》)

逢:遇到、碰到。碰到他发怒。

(2)彼采葛兮。(《王风·采葛》)

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她采长葛去了。

(3)彼采萧兮。(《王风·采葛》)

萧:香蒿。她采香蒿去了。

(4)彼采艾兮。(《王风·采葛》)

艾:艾蒿。她采艾蒿去了。

(5)彼有旨酒。(《小雅·正月》)

旨:味美。他有美酒。

(6)佌佌彼有屋。(《小雅·正月》)

佌(cǐ)佌:渺小、卑微。渺小者他们有大屋。

(7)彼何人斯?(《小雅·巧言》)

他是什么样的人呢?

(8)彼作矣。(《周颂·天作》)

彼:指代百姓。作:筑宫室。他们营建宫室。

(9)彼徂矣。(《周颂·天作》)

徂(cú):往。他们纷纷归往。

(二)其

“其”在《诗经》中使用频率颇高,共有一百六十余例。它偶作主语,多作定语。

1.作主语。“其”作主语,相当于“它”或“他”。《诗经》中仅见五例,显得弥足珍贵。

(1)其黄而陨。(《卫风·氓》)

其:指代“桑”。它枯黄而飘落。

(2)其未醉止。(《小雅·宾之初筵》)

其:指代“宾客”。他们没有喝醉。

(3)其飞戾天。(《小雅·采芑》)

其:指代“隼(sǔn)”,即鹰类猛禽。《毛传》:“戾,至也。”它飞翔到天上。

(4)其究安宅。(《小雅·鸿雁》)

其:指代“流民”。朱熹《诗集传》:“究,终也。”他们终究有了安身之所。

(5)其为飘风。(《小雅·何人斯》)

其:指代“弃妇的丈夫”。《毛传》:“飘风,暴起之风。”他像一阵暴风。

2.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其”一般置于名词之前,即使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这动词、形容词也活用为名词。它相当于“他的”或“它的”。“其”作定语用例特多,这里只列举四十例如下。

(1)其鸣喈喈。(《周南·葛覃》)

其:指代“黄鸟”。孔颖达《正义》:“其鸣之声喈喈然远闻。”动词“鸣”在“其”后活用为名词“鸣之声”。它的叫声喈喈作响。

(2)其叶蓁蓁。(《周南·桃夭》)

其:指代“桃”。《毛传》:“蓁蓁,至盛貌。”它的叶子非常茂盛。

(3)其鱼唯唯。(《齐风·敝笱》)

其:指代“敝笱”,即破鱼篓。朱熹《诗集传》:“唯唯,行出入之貌。”它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出入。

(4)其泣喤喤。(《小雅·斯干》)

其:指代“婴儿”。孔颖达《正义》:“其泣之声大喤喤然。”动词“泣”在“其”后活用为名词“泣之声”。他的哭声多响亮。

(5)其角濈濈。(《小雅·无羊》)

其:指代“羊”。濈(jí)濈:聚集的样子。它们的角儿密集在一起。

(6)其流汤汤。(《小雅·沔水》)

其:指代“流水”。动词“流”在“其”后活用为名词“流势”。汤(shānɡ)汤:水势浩大貌。它的流势浩浩荡荡。

(7)其实离离。(《小雅·湛露》)

其:指代“桐”“椅”。它的果实累累。

(8)其甘如荠。(《邶风·谷风》)

其:指代“荼”。朱熹《诗集传》:“荠,甘菜。”它的甜味如同荠菜。

(9)其则不远。(《豳风·伐柯》)

其:指代“柯(斧柄)”。则:准则、榜样。它的榜样在手上。

(10)其大有颙。(《小雅·六月》)

其:指代“四牡(四匹公马)”。“大”疑为“天”。“天”有“首”义。《说文·一部》:“天,颠也。”《毛传》:“颙,大貌。”它们的头硕大。

(11)其德不回。(《小雅·鼓钟》)

其:指代“淑人君子”。《毛传》:“回,邪也。”他们的道德不邪曲。

(12)其叶有沃。(《小雅·隰桑》)

其:指代“隰桑”。朱熹《诗集传》:“沃,光泽貌。”它的叶子绿油油。

(13)其命维新。(《大雅·文王》)

其:指代“周”。陈奂《传疏》:“维,犹乃也。”它的国运从此更新。

(14)其会如林。(《大雅·大明》)

其:指代“殷商之旅”。会:通“”,旌旗。吴闿生《诗义会通》:“会,《说文》作。《左传》:动而鼓。”它的旌旗如同森林。

(15)其政不获。(《大雅·皇矣》)

其:指代“商周”二国。姚际恒《通论》:“获,得也。商周之政,大不相得。”它们的政治大不相同。

以上诸例“其某”作主语。

(16)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灼(zhuó)灼:鲜艳的样子。其:指代“桃”。华:花。它的花朵鲜艳。

(17)泄泄其羽。(《邶风·雄雉》)

泄(yì)泄:舒散的样子。其:指代“雄雉”。羽:翅膀。它的翅膀舒展。

(18)湜湜其沚。(《邶风·谷风》)

湜(shí)湜:水清澈的样子。其:指代“渭水”。沚:当作“止”。马瑞辰《通释》:“《毛诗》旧本,盖本作止。……诗意谓水之流虽浊,而止则清。”动词“止”在“其”后活用为名词“止水”。它的止水清澈。

(19)泛泛其景。(《邶风·二子乘舟》)

泛(fàn)泛:漂流的样子。其:指代“二子”。景:同“影”。他俩的身影漂浮不定。

(20)泛泛其逝。(《邶风·二子乘舟》)

动词“逝”在“其”后活用为名词“远逝的身影。”他俩远逝的身影漂浮不定。

(21)熠耀其羽。(《豳风·东山》)

《郑笺》:“羽鲜明也。”其:指代“仓庚”,即黄鹂。它的翅膀鲜明。

(22)哙哙其正。(《小雅·斯干》)

哙(kuài)哙:宽敞明亮。其:指代“宫室”。严粲《诗辑》:“其正寝哙哙然明快也。”形容词“正”在“其”后活用为名词“正寝”。它的正室宽敞明亮。

(23)哕哕其冥。(《小雅·斯干》)

哕(huì)哕:深邃宽广。其:指代“宫室”。冥:指内室。形容词“冥”在“其”后活用为名词“内室”。它的内室深而广。

(24)驿驿其达。(《周颂·载芟》)

驿(yì)驿:连绵不断的样子。其:指代“藉田”。达:指破土之苗。动词“达”在“其”后活用为名词“破土之苗”。它的幼苗不断冒出地面。

(25)斤斤其明。(《周颂·执竞》)

斤斤:通“昕昕”,昭明显著。其:指代“武王”。明:成就、功业。吴闿生《诗义会通》:“言其功业之休明也。”他的功业昭明显著。

(26)有其实。(《周南·桃夭》)

(fén):果实圆大的样子。其:指代“桃”。它的果实圆大。

(27)有莺其羽。(《小雅·桑扈》)

有莺:鸟羽有文采。《毛传》:“莺然有文章。”其:指代“桑扈”。它的羽毛美丽。

(28)有实其猗。(《小雅·节南山》)

有实:广大的样。其:指代“南山”。猗:通“阿”,山坡。马瑞辰《通释》:“猗、阿,古同音通用。……言有山之阿突然广大也。”它的坡广大。

(29)有颁其首。(《小雅·鱼藻》)

有颁:头大的样子。其:指代“鱼”。它的头硕大。

(30)有那其居。(《小雅·鱼藻》)

有那:安宁。《郑笺》:“那,安貌。”其:指代“王”。他的居室安宁。

(31)有俶其城。(《大雅·崧高》)

有俶(chù):壮美。马瑞辰《通释》:“有俶为城缮修之貌。”其:指代“谢邑”。它的城墙壮美。

(32)有其香。(《周颂·载芟》)

(bì):芬芳。其:指代“酒醴”。香:指香气。它的香气芬芳。

(33)有椒其馨(《周颂·载芟》)

有椒:浓郁。马瑞辰《通释》:“椒与俶古音并从尗声,故通用。俶又通作淑。”其:指代“酒醴”。馨(xīn):香气。它的香气浓郁。

(34)猗傩其枝。(《桧风·隰有苌楚》)

《毛传》:“猗傩,柔顺也。”其:指代“苌楚”。它的枝条柔嫩。

(35)差池其羽。(《邶风·燕燕》)

朱熹《诗集传》:“差池,不齐之貌。”其:指代“燕燕”。它的翅膀参差不齐。

(36)蔽芾其樗。(《小雅·我行其野》)

蔽芾:茂盛。其:指代“野”。樗(chū):臭椿树。它的臭椿树茂盛。

(37)皇驳其马。(《豳风·东山》)

皇:黄。驳:赤。其:指代“婿家”。他的马赤黄。

以上诸例“其某”作倒装主语。

(38)狼跋其胡。(《豳风·狼跋》)

跋:踩。其:指代“狼”。胡:颔下悬肉。狼踩着它的颔下悬肉。

(39)以启其毛。(《小雅·信南山》)

启:割开。其:指代“骍牡(红牛)”。割开它的毛。

(40)帝度其心。(《大雅·皇矣》)

度(duó):揣测。其:指代“王季”。上帝揣测他的心。

以上三例“其某”作宾语。

(三)维

“维”相当于“其”。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惟’犹‘其’也。字通作‘维’。《诗·葛覃篇》:‘维叶萋萋。’《节南山篇》:‘维石岩岩。’”《诗经》中“维”作他称代词共有十三例。

(1)维叶萋萋。(《周南·葛覃》)

维:指代“葛覃”。《毛传》:“萋萋,茂盛貌。”它的叶子郁郁苍苍。

(2)维叶莫莫。(《周南·葛覃》)

维:指代“葛覃”。朱熹《诗集传》:“莫莫,茂密貌。”它的叶子绿油油。

(3)维莠骄骄。(《齐风·甫田》)

维:指代“甫田”。莠(yǒu):狗尾草。朱熹《诗集传》:“莠,害苗之草也。”骄骄:高大的样子。它的狗尾草高大。

(4)维莠桀桀。(《齐风·甫田》)

维:指代“甫田”。桀桀:义同“骄骄”。它的狗尾草高大。

(5)维石岩岩。(《小雅·节南山》)

维:指代“南山”。《毛传》:“岩岩,积石貌。”它的石头堆积险峭。

(6)维足伎伎。(《小雅·小弁》)

维:指代“鹿”。伎伎:通“歧歧”,疾行的样子。马瑞辰《通释》:“又通作歧。《字林》:‘歧歧,飞行貌。’是伎伎实速行之貌。”它的足迅急如飞。

(7)维尘冥冥。(《小雅·无将大车》)

维:指代“道路”。朱熹《诗集传》:“冥冥,昏晦也。”它的尘土昏昏暗暗。

(8)维尘雍兮。(《小雅·无将大车》)

维:指代“道路”。《郑笺》:“雍,犹蔽也。”它的尘土遮天蔽日。

(9)维水泱泱。(《小雅·瞻彼洛矣》)

维:指代“洛水”。泱泱:水深广的样子。洛水一片汪洋。

(10)维叶泥泥。(《大雅·行苇》)

维:指代“苇”。泥泥:通“苨苨”,茂盛的样子。马瑞辰《通释》:“按《广雅》:‘苨苨,盛也。’泥即苨之假借。”它的叶子茂盛。

以上诸例“维某”作主语。

(11)三百维群。(《小雅·无羊》)

三百:虚数词,只是极言其多。维:指代“牧主”。群:指羊群。他的羊群众多。

(12)三十维物。(《小雅·无羊》)

三十:虚数词,只是极言其多。维:指代“牧主”。物:牛羊的毛色。他的牛羊毛色各种各样。

(13)十千维耦。(《周颂·噫嘻》)

十千:虚数词,只是极言其多。维:指代“藉田”。耦:双耜犁。《周礼·考王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它的双耜犁成千上万。

以上三例“维某”作倒装主语。

(四)厥

“厥”相当于“其”。“厥”作他称代词共有十九例。只有两例作主语,其余诸例均作定语。

1.作主语。相当于“他”“他们”。

(1)厥作祼将。(《大雅·文王》)

厥:指代“殷士”。作:举行。祼(guàn)将:酌酒浇地降神之礼。他们举行献酒降神之礼。

(2)虞芮质厥成。(《大雅·绵》)

虞、芮(ruì):古国名。相传两国之君相与争田,争讼久而不决,于是去请文王公断。结果文王之德感动了虞、芮二君,终于平息了这场争田风波。质:公断。厥:指代虞、芮二君。成:和解。虞、芮二君请文王公断,结果他们和解。

2.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的”“他们的”。

(1)厥犹翼翼。(《大雅·文王》)

厥:指代“多士”。犹:谋略。翼翼:深远。他们的谋略深远。

(2)聿修厥德。(《大雅·文王》)

聿:音节助词。厥:指代“臣”。要修养他们的品德。

(3)厥德不回。(《大雅·大明》)

厥:指代“文王”。朱熹《诗集传》:“回,邪也。”他的品德不邪曲。

(4)肆不殄厥愠。(《大雅·绵》)

肆:于是。殄(tiǎn):断绝。厥:指代“混夷”。愠:怨恨。于是不能断绝他们的怨恨。

(5)亦不陨厥问。(《大雅·绵》)

亦:也。陨:损害。厥:指代“文王”。问:声誉。也不能损害他的声誉。

(6)文王蹶厥生。(《大雅·绵》)

蹶(guì):感动。厥:指代虞、芮二君。生:通“性”,天性、本性。文王感动了他们的本性。

(7)天立厥配。(《大雅·皇矣》)

立:设立。厥:指代“天”。配:指配天命者。上天设立他的配天命者。

(8)诒厥孙谋。(《大雅·文王有声》)

诒(yí):留给。陈奂《传疏》:“诒,遗也。”厥:指代“武王”。谋:谋略。留给他的子孙谋略。

(9)进厥虎臣。(《大雅·常武》)

进:使前进。厥:指代“宣王”。虎臣:猛如虎的将士。使他的虎臣前进。

(10)单厥心。(《周颂·昊天有成命》)

单(dān):通“殚”,竭尽。严粲《诗辑》:“苏氏曰:‘单,尽也。’”厥:指“成王”。竭尽他的心。

(11)克昌厥后。(《周颂·雍》)

克:能。昌:昌盛。厥:指代“文王”。能使他的后代昌盛。

(12)克开厥后。(《周颂·武》)

开:开创。厥:指代“文王”。能为他的后代开创事业。“开”用作为动。

(13)保有厥士。(《周颂·桓》)

保:拥有。厥:指代“武王”。士:指将士。拥有英勇的兵将。

(14)克定厥家。(《周颂·桓》)

定:奠定。厥:指代“武王”。家:指王业。能奠定他的王业。

(15)穆穆厥声。(《商颂·那》)

穆穆:和美。厥:指代“汤孙”。声:指乐声。他的乐声和美。

(16)赫赫厥声。(《商颂·殷武》)

赫赫:显赫。厥:指代“商宗”。声:指政教。他的政教显赫。

(17)濯濯厥灵。(《商颂·殷武》)

濯(zhuó)濯:隆盛的样子。厥:指代“高宗”。灵:威望。他的威望隆盛。

(五)是

“是”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他”“她”“它”。《诗经》中用例较丰,共有二十七例,均作前置宾语。因不易理解,故悉数列举如下。

(1)是刈是濩。(《周南·葛覃》)

是:指代“葛覃”。刈(yì):割。濩(huò):煮。省略的主语为“女奴”。女奴割它煮它。

(2)是究是图。(《小雅·常棣》)

是:指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余冠英《诗经选》:“究,言用体会两句话的道理;图,言努力做到。”省略的主语为“兄弟(尔)”。你要深思此理,努力做到此事。

(3)是烝是享。(《小雅·信南山》)

是:指代祭品“血”。烝:即“蒸”。享:即“烹”。省略的主语为“曾孙”。曾孙蒸它煮它。

(4)是类是祃。(《大雅·皇矣》)

是:分别指代“天神”和“马神”。《郑笺》:“类、祃,皆师祭。”马瑞辰《通释》:“祭天曰类。”高亨《今注》:“祃,祭马神。”省略的主语为“文王”。文王祭祀他(天神)祭祀他(马神)。

(5)是致是附。(《大雅·皇矣》)

是:分别指代崇国的土地与人民。马瑞辰《通释》:“窃谓致者,致其人民土地。附读如拊循之拊,亦通作抚。”省略的主语为“文王”。文王归还它(崇国的土地)安抚他(崇国的人民)。

(6)是伐是肆。(《大雅·皇矣》)

是:指代“崇国”。孔颖达《正义》:“肆伐同义,即侵伐也。”省略的主语为“文王”。文王攻打它讨伐它。

(7)是绝是忽。(《大雅·皇矣》)

是:指代“崇国”。《毛传》:“绝,灭也。”马瑞辰《通释》:“忽灭二字同义。”省略的主语为“文王”。文王战胜它,灭掉它。

(8)是断是度。(《鲁颂·宫》)

是:指代“松柏”。马瑞辰《通释》:“按度者,剫之之省借。《说文》:‘剫,判也。’……是剫与断义近,故诗以断、度并列。”省略的主语为“工匠”。工匠砍它伐它。

(9)是寻是尺。(《鲁颂·宫》)

是:指代“松柏”。名词“寻”“尺”活用为动词。严粲《诗辑》:“用八尺之寻,十寸之尺量之。”省略的主语为“工匠”。工匠整治木料时,长的用寻来量,短的用尺来量。

(10)是剥是菹。(《小雅·信南山》)

是:指代“瓜”。朱熹《诗集传》:“菹,酢菜也。……剥削淹渍以为菹。”陈奂《传疏》:“经言有瓜,故知剥为剥瓜。剥,犹削也。”省略的主语为“农夫”。农夫削它腌它为酢菜。

(11)是获是亩。(《大雅·生民》)

是:指代“秬秠”。朱熹《诗集传》:“既成则获,而栖之于亩。”省略的主语为“后稷”。后稷收割它堆积它于田亩之中。名词“亩”活用为动词。

(12)是任是负。(《大雅·生民》)

是:指代“穈芑”。《郑笺》:“任,犹抱也。”朱熹《诗集传》:“负,背负也。”省略的主语为“后稷”。后稷抱起它肩扛它。

(13)是断是迁。(《商颂·殷武》)

是:指代“松柏”。陈奂《传疏》:“言断景山松柏,迁徙以供材用。”省略的主语为“工匠”。工匠砍它搬它。

(14)君子是则是效。(《小雅·鹿鸣》)

是:指代“嘉宾”。则、效:学习、效法。君子学习他效法他。

(15)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

是:指代“衣裳”“车马”。《郑笺》:“愉,读曰偷。偷,取也。”他人占有它。

(16)他人是保。(《唐风·山有枢》)

是:指代“廷内”“钟鼓”。《郑笺》:“保,居也。”朱熹《诗集传》:“居有也。”他人居有它。

(17)文武是宪。(《大雅·崧高》)

文武:指文武官员。是:指代“申伯”。《郑笺》:“宪,法也。言为文武之表式也。因宪为式之义,故人之取法亦谓之宪。”陈奂《传疏》:“言申伯既有文德,又有武功,是为法于天下也。”文武官员效法他。

(18)召伯是营。(《大雅·崧高》)

召伯:召虎,即召穆公。是:指代“谢”。《郑笺》:“申伯居谢之事,召伯营其位而作城郭及寝庙,定其人神所处。”召伯经营它。

(19)君子是识。(《大雅·瞻卬》)

是:指代“如贾三倍”。吴闿生《诗义会通》:“其为慝之极也,如贾而索利三倍,然不能欺君子也。”君子知道它。

(20)天子是若。(《大雅·烝民》)

是:指代“仲山甫”。马瑞辰《通释》:“此诗天子是若,亦谓天子是择。”天子选择他。

(21)上帝是皇。(《周颂·执竞》)

是:指代“武王”。《毛传》:“皇,美也。”上帝赞美他。

(22)先祖是听。(《周颂·有瞽》)

是:指代“音乐”。先祖倾听它。

(23)上帝是依。(《鲁颂·宫》)

是:指代“姜嫄”。朱熹《诗集传》:“依,犹眷顾也。”上帝眷顾她。

(24)鲁侯是若。(《鲁颂·宫》)

鲁侯:指鲁僖公。是:指代“准夷”“蛮貊”“南夷”。《毛传》:“若,顺也。”陈奂《传疏》:“顺读《国语》诸侯称顺焉之顺。”鲁侯以为他们恭顺。“若”用作意动。

(25)万民是若。(《鲁颂·宫》)

是:指代《宫》诗。马瑞辰《通释》:“按《尔雅·释诂》:‘若,善也。’此承上奚斯作诗言之,谓善其作是诗也。”万民以为它美好。“若”用作意动。

(26)则具是违。(《小雅·小旻》)

是:指代“善谋”。省略的主语为“幽王”。幽王竟然都违背它。

(27)则具是依。(《小雅·小旻》)

是:指代“邪谋”。省略的主语为“幽王”。幽王竟然都依从它。

(六)之

“之”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他”“她”或“它”。“之”作他称代词,《诗经》中用例仅次于自称代词“我”,共有一百九十余例。它多作宾语,偶作兼语。为省篇幅,这里只列举四十例如下。

1.作宾语。多作述语的后置宾语,偶作述语的前置宾语、双宾的间接宾语及介词的宾语。

(1)左右流之。(《周南·关雎》)

左右:向左边,向右边。流:通“摎”,采摘。余冠英《诗经选》:“流,通摎,就是求或捋取。”之:指代“荇菜”。向左边向右边采摘它。

(2)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寤寐(wù mèi):睡醒为“寤”,睡着为“寐”。“寤”“寐”连用,犹言日夜。之:指代“淑女”。日夜追求她。

(3)服之无。(《周南·葛覃》)

服:穿。之:指代“葛布衣”。(yì):厌倦。穿着它不厌倦。

(4)薄言采之。(《周南·芣苢》)

薄言:音节助词。之:指代“芣苢”。采摘它。

(5)维鸠居之。(《召南·鹊巢》)

鸠:斑鸠。之:指代“鹊巢”。斑鸠占住它。

(6)吉士诱之。(《召南·野有死麇》)

吉士:男子的美称,此指猎人。诱:引诱。之:指代“女子”。小伙子挑逗她。

(7)何以予之?(《鄘风·干旄》)

何以:用什么。予:赠给。之:指“贤人”。用什么赠给他?

(8)自公召之。(《齐风·东方未明》)

公:指公府。召:呼唤。之:指代“农奴”。从公府呼唤他们。

(9)溯洄从之。(《秦风·蒹葭》)

《毛传》:“逆流而上曰溯洄。”从:寻求。之:指代“伊人”。逆流而上寻求她。

(10)阴雨膏之。(《曹风·下泉》)

阴雨:天阴又下雨。膏:润泽。之:指代“黍苗”。阴雨润泽它。

(11)郇伯劳之。(《曹风·下泉》)

郇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劳:安抚、慰劳。之:指代“四国(四方之国)”。郇伯慰劳他们。

(12)褒姒灭之。(《小雅·正月》)

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来立为皇后。之:指代“宗周”。褒姒毁灭了它。

(13)君子作之。(《小雅·巧言》)

作:建造。之:指代“寝庙”。君子建造它。

(14)圣人莫之。(《小雅·巧言》)

圣人: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的人。莫:通“谟”,谋划。之:指代“大猷(治国方略)”。圣人谋划它。

(15)绋维之。(《小雅·采菽》)

:大索。维:系住。之:指代“杨舟”。用大索系住它。

(16)天子葵之。(《小雅·采菽》)

葵:通“揆”,测度。之:指代“君子”。天子测度他。

(17)燔之炙之。(《小雅·瓠叶》)

燔(fán):烧。炙(zhì):烤。之:指代“兔”。烧它烤它。

(18)左右趣之。(《大雅·棫朴》)

左右:指群臣。趣:趋向。之:指代“辟王(文王)”。群臣趋向他。

(19)六师及之。(《大雅·棫朴》)

六师:军陈。及:跟随。之:指代“辟王(文王)”。军队跟随他。

(20)庶民攻之。(《大雅·灵台》)

庶民:百姓。攻:建造。之:指代“灵台”。百姓建造它。

(21)牛羊腓字之。(《大雅·生民》)

腓(féi):庇护。字:哺乳。之:指代“后稷”。牛羊庇护哺乳他。

(22)诞寘之寒冰。(《大雅·生民》)

诞:音节助词。寘(zhì):同“置”,放置。“之”指代“后稷”。放置他在寒冰上。

(23)酌之用匏。(《大雅·公刘》)

酌:舀。之:指代“酒”。匏(páo):瓢。用瓢舀它。

(24)柔则茹之。(《大雅·烝民》)

柔:软的。茹:吞。之:指代“软的”。软的就吞下它。

(25)刚则吐之。(《大雅·烝民》)

刚:硬的。之:指代“硬的”。硬的就吐出它。

(26)民鲜克举之。(《大雅·烝民》)

鲜:少。克:能。之:指代“毛”。人们很少能举起它。

(27)二后受之。(《周颂·昊天有成命》)

二后:指文王、武王。之:指代“成命”。文王武王接受了它。

(28)将予就之。(《周颂·访落》)

将:扶助。予:成王自称。就:靠近。之:指代“武王的谋略”。扶助我靠近它。

(29)我龙受之。(《周颂·酌》)

龙:通“”,恭敬。之:指代“王师”。我恭敬地接受他们。

(30)皇以间之。(《周颂·桓》)

皇:天。间:代替。之:指代“殷商”。上天以武王代替殷商。

以上诸例“之”作述语的后置宾语。

(31)莫之敢指。(《鄘风·蝃》)

莫:没有谁。之:指代“蝃(虹)”。没有谁敢用手指它。

(32)宁莫之知。(《小雅·小弁》)

宁:竟然。之:指代“心忧”。竟然没有谁知道它。

(33)宁莫之惩。(《小雅·沔水》)

之:指代“讹言”。惩:制止。竟然没有谁制止它。

以上三例“之”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

(34)或肆之筵。(《大雅·行苇》)

或:有的人。朱熹《诗集传》:“肆,陈也。”之:指代“宾客”。筵:竹席。有的人为他陈设竹席。“肆”用作为动。

(35)或授之几。(《大雅·行苇》)

之:指代“宾客”。几:矮桌。有的人给他矮桌。

(36)降之百福。(《鲁颂·宫》)

之:指代“后稷”。降给他多福。

(37)锡之山川。(《鲁颂·宫》)

锡:通“赐”。之:指代“鲁公”。赐给他山川。

以上四例“之”作双宾的间接宾语。

(38)聊与之谋。(《邶风·泉水》)

聊:副词,姑且。之:指代“诸姬(从嫁的侄娣)”。谋:商量。姑且去跟她们商量。

此例“之”作介词的宾语。

2.作兼语。“之”即为前一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为后一谓语的主语。

(1)谓之载之。(《小雅·绵蛮》)

谓:使。之:指代“后车”。后一“之”为音节助词。使它载着我。

(2)谓之尹吉。(《小雅·都人士》)

谓:称为、叫作。之:指代“君子女”。尹吉:尹氏、姞氏。称她为尹吉。

(七)旃(zhān)

“旃”犹“之”,相当于“它”。

(1)上慎旃哉!(《魏风·陟岵》)

上:通“尚”,希望。旃:指代“行役”。你要谨慎保护身体呀!

(2)舍旃舍旃。(《唐风·采苓》)

舍:弃。旃:指代“谗言”。抛弃它抛弃它。

四 己称代词

己称代词又称反身代词。它是说话者称呼自己或某人自己的代词。《诗经》中己称代词有:自、己、躬等,它相当于“自己”。因用例少,故合而论之。

(1)祇自尘兮。(《小雅·无将大车》)

祇(zhǐ):只。尘:蒙上灰尘。只是自己蒙上灰尘。

(2)祇自疧兮。(《小雅·无将大车》)

疧(qí):患病。只是自己患上疾病。

(3)祇自重兮。(《小雅·无将大车》)

重(chónɡ):招致病累。只是自己招致病累。

(4)无自昵焉。(《小雅·菀柳》)

昵:亲近。不要自己去亲近。

(5)无自瘵焉。(《小雅·菀柳》)

瘵(zhài):招致病灾。不要自己招致病灾。

(6)自诒伊阻。(《邶风·雄雉》)

诒(yí):留给。伊:那。阻:忧愁。王先谦《集疏》:“韩说曰:‘阻,忧也。’”自找离愁空忧伤。

(7)自诒伊戚。(《小雅·小明》)

《毛传》:“戚,忧也。”自寻烦恼徒悲伤。

(8)自求多福。(《大雅·文王》)

自己求得众多幸福。

(9)无自立辟。(《大雅·板》)

胡承珙《后笺》:“然立辟皆为立法。”不要自己制定法律。

(10)自独俾臧。(《大雅·桑柔》)

俾:使。臧:善、好。自己独使一人好。

(11)自有肺肠。(《大雅·桑柔》)

肺肠:心肠。自己有一副坏心肠。

(12)至于己斯亡。(《小雅·角弓》)

至于:到。斯:就。亡:通“忘”。王引之《经义述闻》:“亡即忘字也。言但怨人之不让己,而忘乎己不让人。”到自己头上就忘光了。

(13)俾躬处休。(《小雅·雨无正》)

俾:使。休:美善。使自己处于尊位。

(14)我躬不阅。(《邶风·谷风》)

阅:容纳。我自己不被容纳。

(15)躬自悼矣。(《卫风·氓》)

《郑笺》:“则身自哀伤。”自己哀伤。

第二节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用以指示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有时也有替代作用。指示代词一般是在句中已有前词(即某人某事)的情况下,用以复指。句中无前词,如果人事易明,也可用来指示。根据指示对象的不同,指示代词可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旁指代词、无指代词、虚指代词及逐指代词六种。

一 近指代词

近指代词所指对象离说话人较近。《诗经》中近指代词有:此、是、寔、兹、时、之、斯、尔等。

(一)此

“此”偶作主语、宾语,多作定语。作主语相当于“这是”“这里”,作宾语相当于“这样”,作定语相当于“这”“这个”“这种”“这些”。

(1)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是什么人呢?

(2)此有不敛。(《小雅·大田》)

不敛:已割而漏收的谷物。这里有已割而漏收的谷物。

(3)此有滞穗。(《小雅·大田》)

滞穗:遗留的稻穗。这里有遗留的稻穗。

以上三例“此”作主语。

(4)知我如此。(《小雅·苕之华》)

知道我像这样。

此例“此”作宾语。

(5)逢此百罹。(《王风·兔爰》)

百罹(lí):多种忧患。遭到这多种忧患。

(6)见此良人。(《唐风·绸缪》)

良人:指新娘。见到这个新娘。

(7)为此春酒。(《豳风·七月》)

为:酿造。春酒:冬天酿造经过春天才做成的酒。酿造这种甜酒。

(8)畏此简书。(《小雅·出车》)

简书:军中的法纪、号令。害怕这法纪、号令。

(9)殪此大兕。(《小雅·吉日》)

殪(yì):射死。兕(sì):野牛之类。射死这大野牛。

(10)哀此鳏寡。(《小雅·鸿雁》)

哀:哀叹、可怜。鳏(ɡuān):老而无妻的男子。寡:老而无夫的妇女。可怜这些鳏寡。

(11)降此大戾。(《小雅·节南山》)

戾(lì):灾难。降下这种大灾难。

(12)出此三物。(《小雅·何人斯》)

《毛传》:“三物,豕犬鸡也。”摆出这猪狗鸡。

(13)生此文王。(《大雅·大明》)

生下这个文王。

(14)王此大邦。(《大雅·皇矣》)

王(wànɡ):统治。邦:国。统治这个大国。

(15)有此武功。(《大雅·文王有声》)

武功:战功、军功。有这样的战功。

(16)瘼此下民。(《大雅·桑柔》)

瘼(mò):病、危害。危害这些百姓。

(17)降此蟊贼。(《大雅·桑柔》)

蟊贼:吃庄稼的害虫。降下这些害虫。

(18)降此大厉。(《大雅·瞻卬》)

厉:灾祸。降下这种大灾祸。

以上诸例“此”作定语。

(二)是

“是”犹“此”。它偶作主语、状语、定语,多作宾语。作主语相当于“这”“这是”;作状语相当于“如此”“这样”;作定语相当于“这”;作介词“用”“以”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是以”“是用”,相当于“因此”。

(1)是绁袢也。(《鄘风·君子偕老》)

绁袢(xiè pàn):贴身的内衣。这是贴身的内衣。

(2)是谓伐德。(《小雅·宾之初筵》)

伐:败。这就叫作败德。

(3)亦是率从。(《小雅·采菽》)

亦:音节助词。是:这些诸侯,兼有替代作用。率:皆、都。这些诸侯都服从。

(4)亦是戾矣。(《小雅·采菽》)

王念孙《广雅疏证》:“是戾与善同义。”这些诸侯心情舒畅。

以上四例“是”作主语。

(5)维是褊心。(《魏风·葛屦》)

维:因为。余冠英《诗经选》:“褊心,心地狭隘。”因为如此心地狭隘。

(6)曾是强御。(《大雅·荡》)

曾:竟然。强御:暴虐。竟然这样暴虐。

(7)曾是掊克。(《大雅·荡》)

掊(póu)克:横征暴敛。竟然这样搜刮。

(8)曾是莫听。(《大雅·荡》)

竟然这样不听从。

以上四例“是”作状语。

(9)载是常服。(《小雅·六月》)

常服:军旗。车子插上这军旗。

此例“是”作定语。

(10)我是用急。(《小雅·六月》)

《盐铁论·徭役篇》引《诗》作“我是用戒”。我们因此要戒备。

(11)是用作歌。(《小雅·四牡》)

因此写了这首歌。

(12)是用不集。(《小雅·小旻》)

不集:没有一致的意见。因此意见难达成。

(13)是用不得于道。(《小雅·小旻》)

不得于道:指无所适从。因此达不到预期的路程。

(14)是用不溃于成。(《小雅·小旻》)

不溃:不遂,不能成功。因此建不成高屋大厦。

(15)乱是用长。(《小雅·巧言》)

乱子因此延长。

(16)乱是用暴。(《小雅·巧言》)

暴:凶猛、猛烈。乱子因此凶猛。

(17)乱是用。(《小雅·巧言》)

(tán):增加。乱子因此增加。

(18)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大:极力地。因此极力地劝告。

(19)是以为刺。(《魏风·葛屦》)

因此写诗讽刺。

(20)是以有侮。(《小雅·正月》)

因此受到侮辱。

(21)是以有誉处兮。(《小雅·裳裳者华》)

誉:通“豫”,安乐。因此有安乐的地方。

(22)是以有庆矣。(《小雅·裳裳者华》)

庆:喜庆,可庆贺的事。因此有可庆贺之事。

(23)是以似之。(《小雅·裳裳者华》)

似之:做什么像什么,无不适宜。因此都适宜。

以上诸例“是”作介词的宾语。

(三)寔

“寔”犹“是”。《诗经》中仅见两例,作主语,相当于“这是”。

(1)寔命不同。(《召南·小星》)

这是命运不相同。

(2)寔命不犹。(《召南·小星》)

犹:如、同。这是命运不一样。

(四)兹

“兹”犹“此”,它可作定语、宾语。作定语相当于“这”“这些”,作宾语相当于“这里”“这样”。

(1)媚兹一人。(《大雅·下武》)

《郑笺》:“媚,爱”。一人:指武王。爱戴这武王。

(2)保兹天子。(《大雅·烝民》)

保佑这天子。

(3)锡兹祉福。(《周颂·烈文》)

锡:通“赐”。赐给这福禄。

(4)念兹戎功。(《周颂·烈文》)

戎:大。怀念这些大功劳。

(5)念兹皇祖。(《周颂·闵予小子》)

皇祖:指文王。想念这祖父文王。

以上五例“兹”作定语。

(6)挹彼注兹。(《大雅·泂酌》)

挹(yì):舀。舀那里倒这里。

(7)维今之疚不如兹。(《大雅·召旻》)

疚(jiù):穷困。严粲《诗辑》:“今时之病,未有如此之甚也。”今日的穷困不像这样严重。

(8)日监在兹。(《周颂·敬之》)

监:视、察。每天在这里监视。

(9)振古如兹。(《周颂·载芟》)

陈奂《传疏》:“振古即自古。”自古就像这样。

以上四例“兹”作宾语。

(五)时

“时”犹“此”。它可作主语、定语和宾语。作主语相当于“这是”,作定语相当于“这”“这些”,作宾语相当于“这里”“这样”。

(1)时维鹰扬。(《大雅·大明》)

维:音节助词。这是雄鹰在飞扬。

(2)时维姜嫄。(《大雅·生民》)

这是姜嫄。

(3)时维后稷。(《大雅·生民》)

这是后稷。

(4)时无背无侧。(《大雅·荡》)

背、侧:比喻身旁之人。这是没有身旁之人。

(5)时维妇寺。(《大雅·瞻卬》)

《毛传》:“寺,近也。”这是亲近妇人之故。“妇”作述语“寺”的倒装宾语。

以上五例“时”作主语。

(6)奉时辰牡。(《秦风·驷》)

奉:赶出。辰:通“麎(chén)”,母鹿。牡:公鹿。赶出这些公鹿和母鹿。

(7)因时百蛮。(《大雅·韩奕》)

因:统领。统领这百蛮。

(8)肆于时夏。(《周颂·时迈》)

肆:陈。夏:中国。散布到这中国各地。

(9)陈常于时夏。(《周颂·思文》)

陈:布施、扩大。常:典,此指种田的方法。把种田的方法推广到中国各地。

(10)率时农夫。(《周颂·噫嘻》)

率领这些农夫。

(11)率时昭考。(《周颂·访落》)

率:遵循。昭考:指武王。遵循这英明的父王。

(12)遵养时晦。(《周颂·酌》)

遵:通“僔”,屯兵。养:保养。晦:黑暗。在这黑暗的时代屯兵保养实力。

(13)杀时犉牡。(《周颂·良耜》)

犉(chún):大黄牛。牡:雄兽。宰杀这些雄性大黄牛。

(14)於皇时周。(《周颂·般》)

於(wū):叹词,表示赞叹。皇:伟大。啊,伟大的周国!

(15)时周之命。(《周颂·般》)

这周国所受的天命。

以上诸例“时”作定语。

(16)维昔之富不如时。(《大雅·召旻》)

昔日之富不像这样之贫。

(17)敷时绎思。(《周颂·赉》)

敷:实施。时:此。指文王的功业。绎:连绵不绝。姚际恒《通论》:“敷,布也,施也。时,是也。绎,连续不绝意。思,语辞。布施是政,使之续而不绝。”实施这文王的功业并使之连绵不绝。

以上两例“时”作述语的宾语。

(18)于时处处。(《大雅·公刘》)

处处:居住。在这里居住。

(19)于时庐旅。(《大雅·公刘》)

庐旅:暂居。在这里暂居。

(20)于时保之。(《周颂·我将》)

保:保持。之:指代祭祀上帝。在这里保持祭祀上帝。

以上三例“时”作介词的宾语。

(六)之

“之”犹“此”。均作定语,相当于“这”“这样”“这里”。

(1)之子于归。(《周南·桃夭》)

于:音节助词。归:出嫁。这女子出嫁。

(2)乃如之人也。(《鄘风·蝃》)

乃:音节助词。像这样的人呀。

(3)之子于钓。(《小雅·采绿》)

这人去钓鱼。

(4)之子于狩。(《小雅·采绿》)

这人去打猎。

(5)之子之远。(《小雅·白华》)

远:疏远。这人太疏远。

(6)之子无良。(《小雅·白华》)

这人不善良。

(7)之子于征。(《小雅·鸿雁》)

征:远行。这人去远行。

(8)之子于垣。(《小雅·鸿雁》)

垣:筑墙。这人去筑墙。

(9)降之百福。(《鲁颂·宫》)

降下这多种福禄。

(10)艺之荏菽。(《大雅·生民》)

艺:种植。《郑笺》:“艺,树也。”荏菽:大豆。种上这大豆。

(七)斯

“斯”犹“此”。多作定语,偶作状语、宾语,相当“这”“这些”“这种”。

(1)维号斯言。(《小雅·正月》)

维:音节助词。号:喊。喊出这些话语。

(2)何斯违斯?(《召南·殷其雷》)

严粲《诗辑》:“何为此时违去此所乎?”上“斯”意为“此时”,下“斯”意为“此所”,均有替代作用。为何此时离开这里呢?上“斯”作状语,下“斯”作宾语。

(3)有扁斯石。(《小雅·白华》)

扁:物体平而薄。这石头平而薄。“有扁”作倒装谓语。

(4)亦有斯容。(《周颂·振鹭》)

斯:指代白鹭。也有这种容颜。

(5)有秩斯祜。(《商颂·烈祖》)

秩:大。祜:福。这福禄很大。“有秩”作倒装谓语。

(八)尔

“尔”犹“此”。《诗经》中仅见一例。它作定语,相当于“这”。

既作尔歌。(《大雅·桑柔》)

已经写出了这首歌。

二 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所指对象离说话者较远。《诗经》中远指代词有:彼、其、厥、匪、伊、尔等。

(一)彼

《诗经》中“彼”的用例较多,共有九十余例。它均作定语,相当于“那”。这里只列举十五例如下。

(1)陟彼高冈。(《周南·卷耳》)

陟:登。登上那高冈。

(2)遵彼汝坟。(《周南·汝坟》)

遵:沿着。汝:水名。坟:大堤。沿着那汝水堤岸。

(3)瞻彼日月。(《邶风·雄雉》)

瞻:向上看。看那太阳和月亮。

(4)彼美人兮。(《邶风·简兮》)

那美人啊!

(5)命彼倌人。(《鄘风·定之方中》)

倌人:掌管车马的小臣。命那驾车之人。

(6)彼黍离离。(《王风·黍离》)

黍(shǔ):小米。离离:整齐的样子。那小米整整齐齐。

(7)彼人是哉?(《魏风·园有桃》)

是:对。那人对吗?

(8)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适:往、到。乐土:安乐之地。前往那安乐的地方。

(9)念彼周京。(《曹风·下泉》)

周京:周王朝的京城。思念那周京。

(10)遵彼微行。(《豳风·七月》)

微行:小路。沿着那小路。

(11)召彼仆夫。(《小雅·出车》)

召:呼唤。仆夫:车夫。呼唤那车夫。

(12)升彼大阜。(《小雅·吉日》)

阜(fù):土山。登上那大土山。

(13)彼月而微。(《小雅·十月之交》)

微:昏暗无光。那月亮无光。

(14)行彼周行。(《小雅·大东》)

周行:大路。行走在那大路上。

(15)瞻彼旱麓。(《大雅·旱麓》)

旱:山名。麓:山脚下。看那旱山的脚下。

(二)其

“其”犹“彼”。《诗经》中“其”的用例也较多,共有六十余例。它作定语,相当于“那”。这里列举十例如下。

(1)言秣其马。(《周南·汉广》)

言:音节助词。秣(mò):喂养。喂养那马。

(2)伐其条枚。(《周南·汝坟》)

条枚:树木的枝条。砍那树上的枝条。

(3)其人甚远。(《郑风·东门之》)

那人却很远。

(4)其人美且仁。(《齐风·卢令》)

那人英俊又善良。

(5)值其鹭羽。(《陈风·宛丘》)

值:持。鹭羽:用白鹭羽毛制作的舞具。手持那鹭羽。

(6)从其群丑。(《小雅·吉日》)

从:追逐。群丑:指各种野兽。追逐那群兽。

(7)其毒大苦。(《小雅·小明》)

毒:磨难。大:太。苦:痛苦。那磨难太痛苦。

(8)攘其左右。(《小雅·甫田》)

攘:排开。左右:指随从。排开那随从。

(9)相其阴阳。(《大雅·公刘》)

相:察看。阴:山北。阳:山南。察看那山北与山南。

(10)其诗孔硕。(《大雅·崧高》)

孔:很。硕:美。那诗很华美。

(三)厥

“厥”犹“其”。它作定语,相当于“那”。因用例不多,故悉数列举。

(1)文定厥祥。(《大雅·大明》)

文:文德、高尚的品德。定:确定。高尚的品德确定那吉祥。

(2)遹求厥宁。(《大雅·文王有声》)

遹(yù):音节助词。求得那天下安宁。

(3)遹观厥成。(《大雅·文王有声》)

观:望、盼望。成:成功。盼望那事业成功。

(4)厥初生民。(《大雅·生民》)

《郑笺》:“厥,其。初,始。”民:人。那当初人生下来。

(5)茀厥丰草。(《大雅·生民》)

茀(fú):铲除。丰:茂盛。铲除那茂盛的杂草。

(6)王奋厥武。(《大雅·常武》)

周王奋扬那威武。

(7)懿厥哲妇。(《大雅·瞻卬》)

懿(yì):通“噫”,叹词。朱熹《诗集传》:“哲妇,盖指褒姒也。”噫,那聪明的妇人。

(8)将受厥明。(《周颂·臣工》)

受:通“抽”。明:通“芒”。将要抽出那穗芒。

(9)播厥百谷。(《周颂·噫嘻》)

播种那各种作物。

(10)永观厥成。(《周颂·有瞽》)

观:观赏。成:乐曲终结。乐曲终结后一齐赞赏。

(11)曰求厥章。(《周颂·载见》)

曰:音节助词。章:曲章法度。求那典章法度。

(12)陟降厥家。(《周颂·访落》)

陟降:指导、掌管。指导那周家。

(13)陟降厥士。(《周颂·敬之》)

《毛传》:“士,事也。”上天掌管那万事。

(14)克咸厥功。(《鲁颂·宫》)

马瑞辰《通释》:“克咸厥功,犹云克备厥功,亦即克成厥功也。”能实现那功业。

(四)匪

“匪”通“彼”。它作定语,相当于“那”。

(1)匪车不东。(《邶风·旄丘》)

那车子不向东行。

(2)匪直也人。(《鄘风·定之方中》)

那正直的人。

(3)匪风发兮。(《桧风·匪风》)

发:飘扬的样子。那风飒飒响。

(4)匪车偈兮。(《桧风·匪风》)

偈(jié):疾驰的样子。那车子像飞一样。

(5)匪风飘兮。(《桧风·匪风》)

那风呼呼吹。

(6)匪车嘌兮。(《桧风·匪风》)

嘌(piāo):疾驰的样子。那车快如飞。

(7)匪兕匪虎。(《小雅·何草不黄》)

那野牛那老虎。

(五)伊

“伊”犹“其”。它作定语,相当于“那”。

(1)自诒伊阻。(《邶风·雄雉》)

诒(yí):留给。阻:忧愁。自找离愁空忧伤。

(2)所谓伊人。(《秦风·蒹葭》)

所想念的那人。

(3)自诒伊戚。(《小雅·小明》)

戚:忧愁。自寻烦恼徒悲伤。

(六)尔

“尔”犹“彼”。作定语,相当于“那”。

无此疆尔界。(《周颂·思文》)

不要分这疆那界。

三 旁指代词

旁指代词指代别的人或事物。《诗经》中旁指代词有:他、它、异。

(一)他

“他”多作定语,偶作谓语、宾语。作定语相当于“别的”,作谓语、宾语相当于“别的人或事”。

(1)谓他人父。(《王风·葛藟》)

谓:称呼。称呼别的人为父亲。

(2)谓他人母。(《王风·葛藟》)

称呼别的人为母亲。

(3)谓他人昆。(《王风·葛藟》)

昆:兄。称呼别的人为哥哥。

(4)岂无他人?(《郑风·褰裳》)

岂:难道。难道没有别的人?

(5)岂无他士?(《郑风·褰裳》)

士:男子的通称。难道没有别的男子?

(6)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

是:指代“衣裳”和“车马”。愉:取。别的人取得它。

(7)他人是保。(《唐风·山有枢》)

是:指代“房屋”和“钟鼓”。保:占有。别的人占有它。

(8)他人入室。(《唐风·山有枢》)

别的人进入室中。

(9)他人有心。(《小雅·巧言》)

别的人有心思。

以上诸例“他”作定语。

(10)兄弟匪他。(《小雅·弁》)

是兄弟不是别的人。

此例“他”作谓语。

(11)莫知其他。(《小雅·小旻》)

不知那别的危险事。

(12)不皇他矣。(《小雅·渐渐之石》)

不皇:没有空闲。没有空闲顾及别的事。

以上两例“他”作宾语。

(二)它

“它”作定语、宾语。作定语相当于“别的”,作宾语相当于“别的事”。

(1)它山之石。(《小雅·鹤鸣》)

别的山上的石头。

(2)之死矢靡它。(《鄘风·柏舟》)

之死:至死。矢:通“誓”,发誓。靡:没有。至死发誓没有别的心思。

(三)异

“异”犹“他”。作定语,相当于“别的”。《诗经》中仅见一例。

岂伊异人?(《小雅·弁》)

难道是别的人?

四 无指代词

无指代词所指的人或事物不存在,什么也没有。实则泛指任何人或任何事物。无指代词《诗经》中只有“莫”,均作主语,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

(1)莫知我艰。(《邶风·北门》)

没有谁知道我的艰辛。

(2)莫之敢指。(《鄘风·蝃》)

之:指代“蝃(虹)”。没有谁敢用手去指它。

(3)以莫不庶。(《小雅·天保》)

以:音节助词。庶:富庶、众多。没有什么不丰富。

(4)以莫不兴。(《小雅·天保》)

没有什么不兴旺。

(5)以莫不增。(《小雅·天保》)

没有什么不增长。

(6)憯莫惩嗟。(《小雅·节南山》)

憯(cǎn):乃、竟。惩:制止。嗟:语气助词。竟然没有谁制止。

(7)民莫不穀。(《小雅·小弁》)

穀:善,美好。人家没有谁不美好。

(8)宁莫之知。(《小雅·小弁》)

宁:竟。之:指代“心忧”。竟然没有谁知道它。

(9)莫非王土。(《小雅·北山》)

没有什么地方不是君王的土地。

(10)莫非王臣。(《小雅·北山》)

没有谁不是君王的臣仆。

(11)莫匪尔极。(《周颂·思文》)

尔:指后稷。极:准则。没有谁不以你为准则。

(12)莫不率从。(《鲁颂·宫》)

率:服从。没有谁不服从。

(13)莫敢不诺。(《鲁颂·宫》)

诺:应诺。没有谁敢于不应诺。

五 虚指代词

虚指代词所指的是说话人不能说出,或不愿说出、不必说出的人或事物。虚指代词《诗经》中只有“或”,均作主语,相当于“有的”“有的人”。

(1)或降于阿。(《小雅·无羊》)

于:从。阿:山坡。有的从山坡上下来。

(2)或饮于池。(《小雅·无羊》)

于:在。有的在池中饮水。

(3)或寝或讹。(《小雅·无羊》)

讹:通“吪”,跳动、走动。有的睡觉有的走动。

(4)或圣或否。(《小雅·小旻》)

圣:聪明。否:不聪明。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蠢。

(5)或哲或谋。(《小雅·小旻》)

有的人明智,有的人善谋。

(6)或肃或艾。(《小雅·小旻》)

肃:端庄、严肃。艾(yì):通“乂”,治理。有的人严肃端庄,有的人善于治理。

(7)或燕燕居息。(《小雅·北山》)

燕燕:安闲的样子。有的人安闲地躺家中。

(8)或尽瘁事国。(《小雅·北山》)

尽瘁:尽力而致憔悴。有的人为了国事而累病。

(9)或息偃在床。(《小雅·北山》)

息偃:卧床休息。有的人躺在床上休息。

(10)或不已于行。(《小雅·北山》)

不已:不停。行:道路。有的人在路上不停奔走。

(11)或不知叫号。(《小雅·北山》)

叫号:因苦难而呼叫号哭。有的人不知道有悲号。

(12)或惨惨劬劳。(《小雅·北山》)

惨惨:忧愁。劬(qú)劳:辛劳。有的人忧愁操劳。

(13)或栖迟偃仰。(《小雅·北山》)

栖迟:游乐。偃仰:安居。有的人悠闲睡大觉。

(14)或王事鞅掌。(《小雅·北山》)

鞅掌:忙碌。有的人为官差而忙碌。

(15)或湛乐饮酒。(《小雅·北山》)

湛乐:觉醒于享乐。有的人高兴饮美酒。

(16)或惨惨畏咎。(《小雅·北山》)

有的人忧愁怕犯过失。

(17)或出入风议。(《小雅·北山》)

风议:发议论。有的人进进出出高谈阔论。

(18)或靡事不为。(《小雅·北山》)

靡(mǐ):没有。有的人没有什么事不做。

(19)或剥或亨。(《小雅·楚茨》)

亨:烹调。有的人剁肉,有的人炖汤。

(20)或肆或将。(《小雅·楚茨》)

肆:陈列。将:奉献。有的人陈列祭品,有的人奉献祭品。

(21)或耘或耔。(《小雅·甫田》)

耕:锄草。耔:培土。有的人锄草,有的人培土。

(22)或黄或白。(《小雅·裳裳者华》)

有的黄色,有的白色。

(23)或舂或揄。(《大雅·生民》)

揄(yóu):舀。有的人在舂米,有的人在舀米。

(24)或簸或蹂。(《大雅·生民》)

蹂:通“揉”,以手揉米使糠米分开。有的人在簸米,有的人在揉米。

(25)或献或酢。(《大雅·行苇》)

酢:回敬。有的人敬酒,有的人还礼。

(26)或燔或炙。(《大雅·行苇》)

有的烧,有的烤。

(27)或歌或咢。(《大雅·行苇》)

咢(è):击鼓而歌唱。有的人唱歌,有的人击鼓。

六 逐指代词

逐指代词所指的是全体中的逐一个体。《诗经》中逐指代词有:每、各。

(一)每

“每”作状语,相当于“每次”。

(1)每食四簋。(《秦风·权舆》)

簋(ɡuǐ):古代食器。以前每次吃饭四大碗。

(2)今也每食不饱。(《秦风·权舆》)

如今每次吃饭都不饱。

(3)今也每食无余。(《秦风·权舆》)

如今每次吃饭无剩余。

(二)各

“各”作主语,相当于“各人”。

(1)亦各有行。(《鄘风·载驰》)

行:道理、主张。各人都有好主张。

(2)各敬尔身。(《小雅·雨无正》)

各人都要保重自身。

(3)各敬尔仪。(《小雅·小宛》)

各人都要注重自身的仪表。

(4)民各有心。(《大雅·抑》)

人们各有不同的想法。

第三节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用于询问的代词。它包括指代人的疑问代词和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两类。

一 指代人的疑问代词

指人的疑问代词《诗经》中只有“谁”。“谁”同“我”一样,生命力极强,至今仍在沿用。它可作主语、宾语及定语。

1.作主语。《诗经》中共有二十余例,相当于“哪个”。

(1)谁因谁极?(《鄘风·载驰》)

杨任之《今译今注》:“因,亲近,犹可依靠。极,至也,犹言前来救助。”谁可依靠?谁来救援?

(2)谁谓河广?(《卫风·河广》)

河:特指黄河。谁说黄河宽广?

(3)谁谓宋远?(《卫风·河广》)

宋:国名。谁说宋国遥远?

(4)其谁知之?(《魏风·园有桃》)

其:音节助词。之:指代“心忧”。谁能知道它?

(5)谁之永号?(《魏风·硕鼠》)

之:结构助词。谁还长叹?

(6)谁从穆公?(《秦风·黄鸟》)

从:从死、殉葬。穆公:秦国国君。谁陪穆公去下葬?

(7)谁昔然矣?(《陈风·墓门》)

昔:从前、往日。然:这样。谁从前像这样呢?

(8)谁侜予美?(《陈风·防有鹊巢》)

侜(zhōu):欺骗。予美:指女子的丈夫。谁欺骗我的丈夫?

(9)谁将西归?(《桧风·匪风》)

谁将向西方归去?

(10)谁能亨鱼?(《桧风·匪风》)

亨:同“烹”。谁会把鱼烹?

(11)侯谁在矣?(《小雅·六月》)

侯:音节助词。谁在场呢?

(12)谁无父母?(《小雅·沔水》)

谁没有父亲和母亲?

(13)谁谓尔无羊?(《小雅·无羊》)

谁说你没有羊?

(14)谁谓尔无牛?(《小雅·无羊》)

谁说你没有牛?

(15)谁秉国成?(《小雅·节南山》)

秉:执掌。国成:国政。谁执掌国家大政?

(16)谁知乌之雌雄?(《小雅·正月》)

谁知道乌鸦的雌雄?

(17)谁从作尔室?(《小雅·雨无正》)

从:随。谁跟随你们去修建房屋?

(18)谁敢执其咎?(《小雅·小旻》)

执其咎:承担那责任。谁敢承担那责任?

(19)谁夙知而莫成?(《大雅·抑》)

夙:早。莫:同“暮”,晚。谁会早知而晚成功?

(20)谁生厉阶?(《大雅·桑柔》)

厉:祸乱。阶:阶梯,比喻根源。谁制造这样的祸乱?

(21)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大雅·桑柔》)

执:拿。逝:音节助词。濯(zhuó):洗。谁会拿热东西,不用凉水洗洗?

2.作宾语。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前置。

(1)云谁之思?(《鄘风·桑中》)

云、之:音节助词。思念谁呢?

(2)伊谁云憎?(《小雅·正月》)

伊、云:音节助词。憎恨谁呢?

以上两例“谁”作述语的宾语前置。

(3)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适:犹“是”,音节助词。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适’犹‘是’也。训见《经传释词》。按‘适’与‘是’音极近。”为:介词,替。容:打扮、修饰容貌。为谁修饰容貌?

(4)谁与?独处。(《唐风·葛生》)

与:介词,跟。谓语“处”省略。处:居住。跟谁居住呢?独自居住。

(5)谁与?独息。(《唐风·葛生》)

跟谁歇息呢?独自歇息。

(6)谁与?独旦。(《唐风·葛生》)

跟谁相伴呢?独宿到天明。

(7)谁适与谋?(《小雅·巷伯》)

适:音节助词。与:介词,跟。与谁一起出主意?

以上五例“谁”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3.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诗经》中仅见一例。

于谁之屋?(《小雅·正月》)

(乌鸦)落在谁的屋上?

二 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

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诗经》中有:何、如何、如(谓)……何、曷、害、胡、遐、安、焉、以等。

(一)何

“何”的用例较丰,语法功能较强。它可作谓语、定语、宾语及状语。

1.作谓语。相当于“什么”。

(1)尔勇伊何?(《小雅·巧言》)

你的勇气是什么(在哪里)?

(2)其钓维何?(《小雅·采绿》)

钓:指钓的鱼。那钓的是什么鱼?

(3)吉梦维何?(《小雅·斯干》)

好梦梦到的是什么?

(4)其告维何?(《大雅·既醉》)

告:祝告。那祝告的内容是什么?

(5)其类维何?(《大雅·既醉》)

类:善、好。那好处是什么?

(6)其仆维何?(《大雅·既醉》)

仆:连属不绝。那连续不绝的东西是什么?

(7)其肴维何?(《大雅·韩奕》)

肴(yáo):荤菜。用的那荤菜是什么?

(8)其蔌维何?(《大雅·韩奕》)

蔌(sù):蔬菜。用的那蔬菜是什么?

(9)其赠维何?(《大雅·韩奕》)

那赠送的东西是什么?

2.作定语。相当于“什么”“哪”。

(1)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是什么样人呢?

(2)今夕何夕?(《唐风·绸缪》)

今夜是什么样的夜晚?

(3)何福不除?(《小雅·天保》)

除(zhù):赐予。什么幸福不赐予?

(4)彼何人斯?(《小雅·何人斯》)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何日忘之?(《小雅·隰桑》)

哪天能忘记他?

(6)何日斯沮?(《小雅·小旻》)

沮(jǔ):停止、改变。哪天才能改变?

3.作宾语。疑问句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但也有少数后置的情况,相当于“什么”“哪里”。

(1)不死何为?(《鄘风·相鼠》)

为:干、做。不死还干什么?

(2)不死何俟?(《鄘风·相鼠》)

俟(sì):等待。不死还等待什么?

(3)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谓:说。说我在寻求什么?

(4)何有何亡?(《邶风·谷风》)

亡:通“无”,没有。有什么没有什么?

(5)父母何怙?(《唐风·鸨羽》)

怙(hù):依靠。父母依靠什么?

(6)父母何食?(《唐风·鸨羽》)

父母吃什么?

(7)父母何尝?(《唐风·鸨羽》)

父母尝什么?

(8)无父何怙?(《小雅·蓼莪》)

没有父亲依靠什么?

(9)无母何恃?(《小雅·蓼莪》)

恃(shì):倚仗。没有母亲倚仗什么?

(10)何锡予之?(《小雅·采菽》)

之:指代“君子”。赐给他什么?间接宾语“何”前置。

(11)又何予之?(《小雅·采菽》)

又赐给他什么?间接宾语“何”前置。

(12)亦又何求?(《周颂·臣工》)

还要求什么?

(13)不平谓何?(《小雅·节南山》)

不公平还说什么?

以上(1)至(12)例“何”作述语的前置宾语,只有(13)例“何”作述语的后置宾语。

(14)何以畀之?(《鄘风·干旄》)

以:介词,用。畀(bì):赠给。用什么赠给他?

(15)何以予之?(《鄘风·干旄》)

用什么赠给他?

(16)何以告之?(《鄘风·干旄》)

用什么忠告他?

(17)何以穿我屋?(《召南·行露》)

以:介词,凭。凭什么穿透我的屋?

(18)何以穿我墉?(《召南·行露》)

墉(yōnɡ):墙。怎么打通我的墙?

(19)何以速我狱?(《召南·行露》)

速:招致。狱:诉讼、打官司。凭什么招致我吃官司?

(20)何以速我讼?(《召南·行露》)

讼:诉讼、打官司。凭什么招致我吃官司?

(21)何以卒岁?(《豳风·七月》)

靠什么过年?

(22)何以舟之?(《大雅·公刘》)

余冠英《诗经选》:“舟,通周。周,环绕。”用什么环绕在腰间?

(23)天何以刺?(《大雅·瞻卬》)

《毛传》:“刺,责也。”上天为什么责备你?

(24)何用不臧?(《邶风·雄雉》)

王引之《经传释词》:“用,词之‘为’也。……‘用’‘以’‘为’皆一声之转,故‘何以’谓之‘何用’,‘何为’亦谓之‘何用’。”臧:善,吉祥。为什么不吉祥?

(25)何用不监?(《小雅·节南山》)

为什么不监察?

(26)于何不臧?(《小雅·十月之交》)

于:犹“以”“用”。为什么不吉祥?

(27)于何其臻?(《小雅·菀柳》)

于:在。臻(zhēn):至。在何时才是尽头?

(28)于何从禄?(《小雅·正月》)

于:从。从:得到。从哪里得到福禄?

(29)自何能穀?(《小雅·小宛》)

自:从。穀(gǔ):福禄。从哪里能得到福禄?

以上(14)至(25)例“何”作介词的前置宾语,只有(26)至(29)例“何”作介词的后置宾语。

4.作状语。相当于“怎么”“多么”“为什么”。

(1)何嗟及矣!(《王风·中谷有蓷》)

“何嗟及”即“嗟何及”。嗟(jiē):悲叹。悲叹怎么来得及!

(2)云何吁矣!(《周南·卷耳》)

吁(xū):通“”,忧伤。多么忧伤啊!

(3)何斯违斯?(《召南·殷其雷》)

上“斯”:指代“此时”。违:离开。下“斯”:指代“此所”。为什么此时离开此所?

(4)何不日鼓瑟?(《唐风·山有枢》)

怎么不每天弹瑟呢?

(5)我独何害?(《小雅·四月》)

为什么唯独我遭受迫害?

(6)云何盱矣!(《小雅·都人士》)

盱(xū):通“”,忧伤。多么忧伤啊!

(7)自昔何为?(《小雅·楚茨》)

为:干、做。自古为什么这样干?

(二)如何

这个凝固结构由动词“如”和疑问代词“何”组成。它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办”;询问情状,相当于“怎么样”。

(1)如何如何?(《秦风·晨风》)

怎么办怎么办?

(2)取妻如何?(《豳风·伐柯》)

娶妻应当怎么样?

(3)伐柯如何?(《豳风·伐柯》)

柯:斧柄。斫伐斧柄应当怎么样?

(4)夜如何其?(《小雅·庭燎》)

其(jī):语气助词。夜怎么样?

(5)其乐如何?(《小雅·隰桑》)

那快乐怎么样?

(三)如(谓)……何

这个凝固结构是“如何”凝固结构的扩展形式。在动词“如(谓)”与疑问代词“何”之间插进词组或代词“之”。其作用有以下三个。

一是询问办法,充当谓语,相当于“把……怎么办”。

(1)云如之何?(《鄘风·君子偕老》)

云:音节助词。之:指代“子”,即“不善良的姑娘”。把她怎么办?

(2)如此良人何?(《唐风·绸缪》)

良人:指新娘。把这新娘怎么办?

(3)如此邂逅何?(《唐风·绸缪》)

邂逅(xiè gòu):通“解觏”,爱悦。陆德明《经典释文》:“邂,本亦作解,逅,本又作觏。”此作名词,指心爱者。把这心爱者怎么办?

(4)如此粲者何?(《唐风·绸缪》)

粲者:美女。把这美女怎么办?

(5)谓之何哉?(《邶风·北门》)

谓:犹“奈”“如”。之:指代“天”。把它怎么办?

二是询问情状,充当谓语,相当于“怎么样”。只见用“如之何”,代词“之”已虚化,无实义。

(6)艺麻如之何?(《齐风·南山》)

艺:种植。种麻应当怎么样?

(7)取妻如之何?(《齐风·南山》)

娶妻应当怎么样?

(8)析薪如之何?(《齐风·南山》)

析薪:劈柴。劈柴应当怎么样?

(9)其旧如之何?(《豳风·东山》)

旧:指旧妇。那旧妇怎么样?

三是表示反问,充当状语,相当于“怎么”。只见用“如之何”,代词“之”已虚化,无实义。

(10)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

怎么不思念呢?

(四)曷

“曷”犹“何”。它多作状语,偶作定语。作状语相当于“何时”“为什么”,作定语相当于“哪”。

(1)曷至哉?(《王风·君子于役》)

至:回。何时能回家?

(2)曷其有佸?(《王风·君子无役》)

佸(huó):相会。何时能团聚?

(3)曷维其已?(《邶风·绿衣》)

维其:音节助词。已:停止。何时才能停止?

(4)曷维其亡?(《邶风·绿衣》)

亡:通“忘”。何时才能忘记?

(5)曷其有所?(《唐风·鸨羽》)

所:住所。何时才有个住所?

(6)曷其有极?(《唐风·鸨羽》)

极:尽头。何时才有个尽头?

(7)曷其有常?(《唐风·鸨羽》)

常:正常。何时才有正常的生活?

(8)曷饮食之?(《唐风·有杕之杜》)

何时一道共餐?

(9)曷云能穀?(《小雅·四月》)

穀(gǔ):福禄。何时才能得到福禄?

(10)曷云其还?(《小雅·小明》)

云其:音节助词。何时才能回家?

(11)曷惠其宁?(《大雅·云汉》)

惠:赐给。何时赐给安宁?

(12)曷又怀止?(《齐风·南山》)

止:音节助词。为什么又怀念她?

(13)曷又从止?(《齐风·南山》)

从:追求。为什么又追求她?

(14)曷又鞠止?(《齐风·南山》)

鞠(jū):穷。为什么又穷凶极恶?

(15)曷又极止?(《齐风·南山》)

极:义同“鞠”。为什么又穷凶极恶?

(16)曷予靖之?(《小雅·菀柳》)

靖:治理国事。为什么使我治理国事?

(17)曷月予还归哉?(《王风·扬之水》)

哪月我才能回家呢?

以上(1)至(16)例“曷”作状语,只有(17)例“曷”作定语。

(五)害

“害”通“曷”。《诗经》中仅见一例,作述语的前置宾语,相当于“什么”。

害浣害否?(《周南·葛覃》)

浣(huàn):洗。否:不洗。洗什么不洗什么?

(六)胡

“胡”犹“何”。它可作宾语、状语。

1.作宾语。它作介词的宾语。疑问句疑问代词“胡”作介词的前置宾语,相当于“什么”。

(1)胡为乎中露?(《邶风·式微》)

乎:介词,在。中露:露中。为什么在露水中歇息?

(2)胡为乎泥中?(《邶风·式微》)

为什么在泥中住宿?

(3)胡为虺蜴?(《小雅·正月》)

虺(huǐ)蜴:蜥蜴,见人则畏走逃避。为什么像蜥蜴一样东奔西窜?

(4)胡为我作?(《小雅·十月之交》)

作:指拆房搬家。为什么要我拆房搬家?

2.作状语。相当于“怎么”“为什么”。

(1)云胡不夷?(《郑风·风雨》)

云:音节助词。夷:平静。怎么不平静?

(2)云胡不瘳?(《郑风·风雨》)

瘳(chōu):病愈。怎么不病愈?

(3)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怎么不高兴?

(4)胡然而天也?(《鄘风·君子偕老》)

然:这样。而:如、像。怎么这样像天仙?

(5)胡然而帝也?(《鄘风·君子偕老》)

怎么这样像天神?

(6)胡然厉矣?(《小雅·正月》)

厉:暴虐。怎么这样暴虐?

(7)胡憯莫惩?(《小雅·十月之交》)

憯(cǎn):竟然。惩:制止。怎么竟然没有谁制止?

(8)胡宁忍予?(《大雅·云汉》)

宁:竟然。忍:残忍。怎么竟然对我残忍?“忍”用作向动。

(9)胡不归?(《邶风·式微》)

为什么不回故国?

(10)胡取禾三百廛兮?(《魏风·伐檀》)

廛(chán):捆、束。为什么获取粮食三百捆?

(11)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县:悬。貆(huān):猪獾子。为什么看到你院子里挂有野味?

(12)胡不比焉?(《唐风·杕杜》)

比:帮助。为什么不帮助呢?

(13)胡不佽焉?(《唐风·杕杜》)

佽(cì):帮助。为什么不帮助呢?

(14)胡然我念之?(《秦风·小戎》)

为什么我这样想念他?

(15)胡转予于恤?(《小雅·祈父》)

转:陷。恤:困境。为什么陷我于困境?

(16)胡不相畏?(《小雅·雨无正》)

为什么不相互惧怕?

(17)胡斯畏忌?(《大雅·桑柔》)

斯:这样。畏忌:害怕。为什么这样害怕?

(七)遐

“遐”犹“何”。它作状语,相当于“怎么”。

(1)遐不谓矣?(《小雅·隰桑》)

谓:说。怎么不向他讲?

(2)遐不作人?(《大雅·棫朴》)

作:培养。怎么不培养人才?

(八)安

“安”犹“何”。它作述语的前置宾语,相当于“哪里”。

我辰安在?(《小雅·小弁》)

辰:命运。我的命运在哪里?

(九)焉

“焉”犹“何”。它作状语相当于“怎么”,作宾语相当于“哪里”。

(1)焉得谖草?(《卫风·伯兮》)

谖(xuān)草:又名萱草,即忘忧草。怎么得到萱草?

(2)于焉逍遥?(《小雅·白驹》)

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在哪里游乐?

(3)于焉嘉客?(《小雅·白驹》)

朱熹《诗集传》:“嘉客,犹逍遥也。”在哪里游乐?

(十)以

“以”犹“何”。它作介词的宾语,相当于“哪里”“什么”。

(1)于以采蘩?(《召南·采蘩》)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以’犹‘何’也。”邓荃《国风译注》:“于以:于何处,在哪里。”蘩:白蒿。在哪里采白蒿?

(2)于以采?(《召南·采》)

:水底藻类。在哪里采水藻?

(3)于以奠之?(《召南·采》)

奠:放置。在哪里放置祭品?

(4)于以盛之?(《召南·采》)

于:犹“用”。用什么盛水藻?

(5)于以湘之?(《召南·采》)

湘:煮。用什么煮水藻?


[1] 郭沫若:《青铜时代》,文治出版社1945年版,第79页。

[2]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