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团队中的隐性知识管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 王连娟 田烈旭
- 5776字
- 2021-03-29 19:37:56
二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随着隐性知识作用的凸显,对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逐步加深,但关于隐性知识系统、全面的研究比较少,对项目团队中隐性知识的研究相对更少。近几年,国内理论界也开始注意到隐性知识管理研究,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出现若干研究隐性知识的论文。但总体而言,深入、系统地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比较缺乏。
对中国这样一个比较重视人情关系网络、相对漠视法律契约的东方国家而言,接触知识所有者潜移默化学习的隐性知识相对更为重要。但目前的研究状况显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论文将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以项目团队为背景,研究隐性知识管理问题,对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探索。
(一)本书研究问题的阐释
1.研究问题
本书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对本书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文献梳理,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以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从网络节点联结强度和网络中心性两个方面分析团队负责人与团队成员间的社会网络关系,揭示团队中的社会网络关系对团队绩效和知识管理绩效的影响,构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基础上的项目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模型。
2.研究内容
若格斯(Rogers,1995)指出,在实践中,人们经常依赖相互的社会网络来获取知识。研究表明经理们三分之二的信息和知识来自面对面的会议和交谈,只有三分之一来自文件(Davenport,1994)。社会网络是主体获取信息、资源、社会支持以识别与利用机会的结构(Granovetter,1973),它由联结行动者或节点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组成,其中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构成了社会结构。社会网络理论就是研究行动者彼此间的关系结构,以描述嵌入在网络中的行动者的行为和刻画网络整体特征,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来解释其他社会经济问题。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自主型创新团队,由于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团队成员,某些团队中重要的个体对团队的绩效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团队领导对项目团队的绩效负有重要的责任(Saker,2011),他能够通过自身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建立成员对他的信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进而有效地管理团队。团队中的技术中心人物对团队创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样,团队领导在团队中的社会网络,以及团队领导与技术中心人物的社会网络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Knoke & Burt,1983)。对于自主型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任的重要性(Golembiewski & McConkie,1975)。因此,本书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在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团队中领导的社会资本如何通过团队信任影响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及最终绩效。领导的社会资本这里被分为关系维度与结构维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1)莱维特(Levitt,1988)指出,对企业最为重要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往往既无法进行传授,也无法进行转移。隐性知识由于其难以言传、与所有者不可分离的特性决定了这种知识的共享和转移的困难,需要知识所有者亲自参与整个知识过程。所有者参与知识过程的形式有多种,而团队是可以为成员提供隐性知识共享、创新和积累环境的一种好形式。在团队中,团队成员为完成任务进行着自然而然且知识密集的交流、共享和创新。正如野中郁次郎(Nonaka,1995)所言,产生组织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发生在团队层面。
(2)如果把团队看作一个系统,它是企业这个大环境的一个子系统,环境是指处于系统以外的事物总称,是一种更高级、复杂的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它会限制或扩大功能发挥,团队作为一个子系统与企业这个大环境进行着物质、信息等的交换。在团队自身系统中每一个元素便是一个团队成员,每个元素可以看成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个结点在网络中的中心性可用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靠近中心性三个主要指标来衡量(Freeman,1979),这些节点之间的关系可用系统结构矩阵建立模型。
(3)团队层面隐性知识学习受团队成员间网络连接强度的影响,网络联结强度有强、弱之别,联结强度是指在某一链接上所花的时间、情感投入程度、亲密程度(相互信任)以及互惠性服务等的综合指标(Granovetter,1973)。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73)最先提出网络联结的强联结和弱联结的概念,个体与其较为紧密、经常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是强联结,个体与其不紧密联络或是间接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是弱联结。弱联结由于成员之间的异质性可以为信息的流动提供便利,企业中复杂任务的完成需要把不同的观点集中起来以便讨论(Newman and Dale 2007),跨职能团队的组建便是一个例证。而强联结在提供社会感情方面的支持、解决冲突等方面具有优势(Podolny and Baron, 1997),有利于隐性知识或者独立知识的转移和共享(Hansen,1999)。
(4)项目负责人的社会资本
由于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团队成员,某些团队中重要的个体对团队的绩效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团队的绩效负有重要的责任(Saker,2011),他能够通过自身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建立成员对他的信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进而有效地管理团队。团队中的技术中心人物对团队创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样,团队领导在团队中的社会网络,以及团队领导与技术中心人物的社会网络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Knoke & Burt,1983)。
①项目负责人关系维度的社会资本
领导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包括领导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与技术中心人物的关系。本书中的技术中心人物即为团队的非正式领导,技术中心的技术或知识优势让其拥有较多的追随者与认同者,控制着知识资源。本书主要研究领导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技术中心人物的关系好坏是否影响团队成员对领导的信任,从而影响团队成员之间共享信息的意愿以及团队整体绩效。
领导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包括领导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与技术中心人物的关系。本书中的技术中心人物即为团队的非正式领导,技术中心的技术或知识优势让其拥有较多的追随者与认同者,控制着知识资源。
②项目负责人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
领导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是指领导的点度中心性,包括技术中心性与管理中心性。领导在团队中既承担管理职能,也作为具备完成项目所需技能的成员,领导技术中心性指的是团队成员向领导咨询知识性问题领导因此获得的居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程度,领导管理中心性则指的是团队成员向领导咨询管理性问题领导因此获得的居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程度,反映了领导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本书主要研究领导技术中心性与管理中心性的高低是否影响团队成员对领导的信任,从而影响团队成员之间共享信息的意愿以及团队整体绩效。
(5)信任的中介作用
由于信任往往是促使知识成功转移和共享的决定性因素,并且,领导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对团队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对于自主型团队,自主型团队增加了对自主工作的成员的依赖,团队中控制机制被精简或者移除,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任的重要性(Golembiewski & McConkie,1975)。因此,本书将信任作为中介变量,探讨社会网络与知识共享、最终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本书研究框架
第1章为导论。阐释了本书的研究背景,提出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引出本书要研究的问题,并阐述了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2章为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对前人在社会网络与知识管理关系研究领域所做的成果进行梳理和阐释。系统介绍了社会网络理论的兴起、发展与应用,社会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应用于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概况。
第3章为概念阐释,主要对本书中所研究的相关概念—隐性知识、项目团队、项目团队中的隐性知识进行界定和阐释。
第4章为研究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在对已有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基础上,提出团队领导的社会资本(包括领导技术中心性、领导管理中心性、领导与成员关系、领导与技术中心关系)通过团队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及团队绩效的影响的相关假设,并根据相关假设总结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5章为基于访谈的量表设计。选取样本,并进行深度访谈后,运用扎根理论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开放性译码等分析过程,梳理出研究模型的变量及变量的测量。
第6章为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对问卷设计的过程、问卷中量表的来源与变量的测量进行说明,并对问卷发放(包括访谈、预测试)与数据收集方法及情况、数据的分析方法进行确定。
第7章为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通过对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团队的问卷调查,利用相关的软件及可视化工具分析,从团队领导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第8章为总结与展望。根据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提出并深入分析领导社会资本、团队信任、隐性知识共享、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结论,即本研究的结论,给出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指出方向。
(三)本书研究方法
针对知识管理理论涉及多个学科的特点,本书将结合项目组成员专业构成的优势,利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研究法
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团队知识管理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和梳理,本书涉及的文献主要来自SSCI数据库,首先以“social network”为标题关键字(TI),语种为英语,出版类型为“article”,入库时间为“所有年份”在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最后得到2945篇相关文献。在所有相关文献中,排除文献类型为“proceedings paper”和“book chapter”的文献共183篇,最终得到2762篇文献。我们对2762篇文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求对其整体把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这些文献的来源出版物,学科类型,每年出版文献数和每年引文数等。
我们再以“social network”为标题关键字和“knowledge management”为主题关键字,语种为英语,出版类型为“article”,入库时间为“所有年份”在SSCI中进行搜索,得到了66篇相关文献。在进行以上的初步检索和再次检索后,我们加入和研究主题相关的关键词“team”进一步缩小检索范围。即同时以“social network”、“knowledge management”以及“team”为主题关键词,语种为英语,出版类型为“article” ,入库时间为“所有年份”在SSCI中检索,最后得到84篇相关文献。
以“social network”为标题关键字和“knowledge management”为主题关键字所得的66篇文献和同时以“social network”、“knowledge management”以及“team”为主题关键词检索得到的84篇文献中有8篇重复,除去重复文献,最后得到142篇文献。在这142篇文献中,我们进行初步的筛选,除去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最后得到50篇与我们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对这50余篇文献进行深度分析。
2.质性研究法
本书采用无结构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无结构访谈,又称为深度访谈或者自由访谈,它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和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初步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北京邮电大学第四届创新展参展团队中的4个团队,对这4个团队的访谈中,初步了解大学生们创新团队的创新过程和项目负责人在项目中的作用,以及团队成员对项目负责人的评价。我们采用面谈的方式对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和成员分别进行了30—60分钟的访谈,详细了解他们分享和传递隐性知识的过程以及对各种影响团队隐性知识创新的因素的看法。
在初步访谈的基础上,我们又选取了北京邮电大学第四届创新展参展团队中的18个团队进行深度访谈,样本选择根据参展团队的特点,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随机选取,详细了解他们在团队创新过程中所采用的沟通模式、协调方式、领导方式等。
3.量化研究方法
利用深度访谈的结果对我们的研究变量的测量量表进行全面检查,修正不恰当的部分,并初步了解团队社会网络与知识共享的状况,从而得到问卷初稿。之后对问卷进行预测试,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内容效度的检查是请2名相关教授进行审核并修改,建构效度则再次选择10个创新团队为调查对象,共回收43份问卷,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初稿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效度与信度分析,剔除不好的题项,对问卷量表进行修正,形成最终问卷。本书的调查问卷区分领导与团队成员,由于考察的团队信任是团队对领导的信任,因此领导的问卷将不列入团队信任的量表。
在访谈与问卷预测试之后进行大规模的问卷发放,对象为北京邮电大学创新大赛的100个参赛团队,本书只调查3人以上团队,剔除填答率低于80%的团队,最终发放242份问卷,56个团队,收回有效问卷221份,共51个团队,有效回收率为91.32%。
4.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Moreno创立的社会计量法,是一种从量化角度绘制、揭示信息流、组织系统、社会结构与现象以及行动者关系中隐藏的内涵的十分有力的科学分析方法及工具,为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在较长时间中应用于人类学与社会学。它得益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概率论、统计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并很快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研究社会过程和问题的理论、技术与方法(Wasserman & Faust,1994;罗家德,2010)。
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社会结构、组织系统、人际关系、团体互动的方法和技术,用以描述和测量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以Freeman等为代表的整体网络分析,主要采用社会计量学研究群体中不同角色的关系结构;二是以格兰诺维特、伯特和林(Granovetter、 Burt&Lin)等为代表的个体网络分析,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如何受其人际网络影响,进而研究个体如何通过人际网络结合成群体。本书基于个体网络分析,分析项目团队负责人的社会网对团队绩效和知识管理绩效的影响。
本章参考文献:
1.Ackoff, R.& Halbert, M.H.(1958).An operations research study of the scientific activity of chemists.Cleveland: Cas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Broadbent, D.E., FitzGerald, P.& Broadbent, M.H.(1986).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in the control of complex systems.British Journal ofPsychology, 77(1), 33-50.
3.Burt, R.S.(1992).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Networks and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57-91.
4.Brown, J.S.& Duguid, P.(2000).Balancing act: how to capture knowledge without killing it.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3), 73-80.
5.Borgatti, S.P.& Cross, R.(2003).A relational view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Management science, 49(4), 432-445.
6.Corsini, R.J.& Auerbach, A.J.(1996).Concise encyclopedia ofpsychology.J.Wiley.
7.Cross, R.Parker, A.Prusak, L.& Borgatti, S.P.(2001).Knowing what we know: Supporting knowledge creation and sharing in social network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0(2), 100-120.
8.Drucker, P.F.(1988).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9.Drucker Peter, F.(1993).Post-capitalist society.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10.Davenport, T.H.(1994).Saving IT's Soul: Human-Center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2), 119-31.
11.Drucker, P.F.(1998).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Harvard Business Press.
12.Davidson-Hunt, I.J.(2006).Adaptive learning networks: developing resource management knowledg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forums.HumanEcology,34(4), 593-614.
13.Freeman, L.C.(1979).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Social networks, 1(3), 215-239.
14.Granovetter, M.S.(1973).Program change and organizational proper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2, 503-18.
15.Golembiewski, R.T.& McConkie, M.(1975).The centrality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group processes.Theories of group processes, 131, 185.
16.Glasmeier, A.(1991).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networks: The case of Switzerland and the world watch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 20(5), 469-485.
17.Goldblatt, D.(2000).Knowledge and the Social Science: Theory, Methodand Practice.Routledge.
18.Hedberg, B.(1981).How organizations learn and unlearn.In: Nystrom, PC, Starbucks, WH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19.Hansen, M.T.(1999).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al subunits.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 44(1), 82-111.
20.Jarvenpaa, S.L.& Majchrzak, A.(2008).Knowledge collaboration among professionals protecting national security: Role of transactive memories in ego-centered knowledge networks.Organization Science, 19(2), 260-276.
21.Knoke, D.& Burt, R.S.(1983).Prominence.Applied network analysis, 195-222.
22.Krackhardt, D.(1992).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The importance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216, 239.
23.Krackhardt, D., Lundberg, M.& O'Rourke, L.(1993).KrackPlot: A picture's worth a thousand words.Connections, 16(2), 37-47.
24.Levitt, B.& March, J.G.(1988).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nual reviewof sociology, 14, 319-340.
25.Lam, A.(2000).Tacit knowledg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societal institution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Organization studies, 21(3), 487-513.
26.Nonaka, I.(1995).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27.Nahapiet, J.& Ghoshal, S.(1998).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242-266.
28.Podolny, J.M.& Baron, J.N.(1997).Resources and relationships: Social networks and mobility in the workpla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3-693.
29.Rogers, E.M.(1995).Diffusion of innovations.New York.
30.Rowley, T., Behrens, D.& Krackhardt, D.(2000).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3), 369-386.
31.Raffles, H.(2002).In Amazonia: A natural histo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2.Senge, P.M.(1990).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 new paradigm in business: Emerging strategies for leadership andorganizational change, 126-138.
33.Sulanski, G.(1996).Exploring interne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o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 27-43.
34.Senge, P.(1998).Sharing Knowledge: You can't own knowledge, so why not share it?Executive Excellence, 15, 11-12.
35.Senge, P.M.(2006).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 practice of thelearning organization.Random House Digital.
36.Turner, J.R.(1999).The handbook of project-based management.London: McGraw-Hill.
37.Winter, S., & Nelson, R.(1982).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change.Belknap Press
38.Wasserman, S.& Faust, K.(1994).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And Applications.
39.[美]多罗西·罗纳德:“充分发挥公司的智力”,[美]彼德·F.德鲁克,《知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