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西方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践演变

伴随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演进,西方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政府与市场的相互替代过程。以美国交通为例,在利润动机的驱使下,19世纪末期,土地投机商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建设了大量的公共交通运输设施。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日益拥挤,建设资本密集型的地铁和其他快车道势在必行,但私人企业此时无力承担大规模投资的风险,城市交通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束缚。在这种背景下,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政府自然成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之后,虽然政府仍然是美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但私有化的尝试又开始出现,特别是里根总统执政期间,私有化得到了鼓励和促进。1984年,联邦交通管理局发布条例,要求公共交通部门在联邦预算的帮助下,尽快以各种方式实行私有化,美国的其他基础设施部门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这种过程。

在许多工业国家发展的早期,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由私人企业和组织筹资建设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私人提供基础设施越来越力不从心,基础设施的提供逐渐由以市场机制为主转变为以政府提供为主的模式。但长期以来,政府提供和生产基础设施服务的低效率难以克服,这又使得人们怀念私有化的好处,由此导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私有化浪潮。截至1995年年底,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将546个价值357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公司私有化,私有化率达50%以上,可以说基础设施领域正在经历一场私有化革命。

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低效率和私人提供基础设施效率上的优势使得基础设施发展方式又进入新一轮循环。人们在基础设施发展制度选择上的摇摆表明人们对政府与市场的两难选择,这种两难选择的关键在于两种提供方式在基础设施发展中各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和难以接受的劣势。当人们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时,往往只考虑到被放弃方的劣势和被选中方的优势。事实上,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仅是在这两种方式中进行二取一的选择,更多的时候可以选择二者合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