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化建设的格局架构和价值自觉

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及生活需要之产物,其价值表现为对人们合理、自觉的文化需要的满足。马克思主义文化,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基本上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虽然马克思也有文化哲学思想,但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马克思主义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政治需要,甚至一度成为高于一切、代替一切、主宰一切的文化。或者只强调政治文化而忽略非政治文化,或者用对非政治文化进行政治审视和批判,将非政治文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这就使人们误认为这就是文化概念的全部内涵,其实这只是一种政治文化,很难满足人们在经济、生态、社会,以及家庭、信仰、礼仪、节庆、饮食、服饰、民俗等非政治领域的文化需要。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忽略了文化建设中的非政治性需要。这就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文化)和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存在和影响留下了空间。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家风家规等非政治的社会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现代西方文化则更多满足着中国人在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法制等领域的文化需要。这就造成了马、中、西三种类型文化并存的现实格局。但是从文化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深刻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为了建设先进而和谐的现代文化,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同时,更加自觉地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相协调的非政治文化,以满足人们在经济、科技、教育、法制、道德、信仰、家庭及日常交往等领域的非政治文化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既要能够满足党和国家的政治性文化需要,也要能够满足个人、家庭、企业及一切社会群体的非政治性文化需要。这应该是我们今后开展文化建设中必须明确的任务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