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在过去的大约一百年中,很多作家都表现出对空间的浓厚兴趣,卡尔维诺也不例外,从他为小说起的名字就可见一斑:《通向蜘蛛巢的小路》《烟云》《树上的男爵》《命运交叉的城堡》《看不见的城市》《宇宙奇趣》等,可以说空间是其小说一以贯之的主角,是他一生探索和表现的对象。在《巴尔扎克:城市作为小说》一文中,卡尔维诺通过分析巴尔扎克小说对城市的关注,表达出自己对空间的浓厚兴趣,“把一个城市打造成一部小说,把城市的区域和街道作为具有对立性格的角色来呈现,使它们像街边疯长的植物一样具有生命……确保在每一次变化中真正的主角都是这座活生生的城市”[1]

但是与大多数作家相比,卡尔维诺并未止步于传达对空间的感受体验,或是凸显空间在社会历史变迁中的重大作用,或是刻画空间对主体的塑形作用,而是跳出了对空间的某种单一认识,深入对空间本质的探索中,因此他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实验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形态,这些迥然不同的空间形态代表了他对空间认识的演变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是空间的体验者,而是空间的塑形者,是空间观念的反思者,这种对空间极具思辨性的探索使卡尔维诺在诸多的空间书写中独树一帜。

卡尔维诺为何不满足于一种空间形态,而是孜孜不倦地探索多种空间形态?这与他对主体的理解密不可分。他笔下的主体呈现出两副面孔:一副是传统的,想要穷尽空间的本质,例如《看不见的城市》中的忽必烈汗;一副是后现代的,认为空间并不具有确定本质,而是包含多重意义,例如与忽必烈汗针锋相对的马可·波罗。对于前者来说,是主体的认知欲望在推动其进行空间形态的探索,而空间本质的不可得又是造成其焦虑的根本原因。对于后者来说,是一种旨在开发多种可能性的游戏欲望推动其进行空间形态的创造,因而主体感受到的是快乐而非焦虑。到底哪一副面孔(或曰哪一种推动力)是造成卡尔维诺探索多种空间形态的原因?两者都有。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卡尔维诺更接近于前一副面孔,60年代之后的卡尔维诺逐渐走向了后者,正是这一转型促成了卡尔维诺空间观的转变,这直接导致了他在小说中对空间形态的全新建构。若在他的小说体系中谈论这个问题的话,以发表于1969年的《命运交叉的城堡》为分水岭,这之前作品中的主人公充满了焦虑,而之后作品中主人公的焦虑逐渐转变为欣快。更让人钦佩的是,卡尔维诺能在其最为成熟的作品中,将两种主体(传统的和后现代的)同时呈现,让读者在焦虑和欣快的强烈碰撞中感受他对空间问题的反思,而非沉浸在某种束缚中无法自拔。

在研究卡尔维诺小说中空间形态和主体身份的目标指引下,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卡尔维诺不同时期的11部代表作,包括《通向蜘蛛巢的小路》《烟云》《阿根廷蚂蚁》、《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奇趣》《命运交叉的城堡》《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帕洛马尔》。虽然难免会有失偏颇,但希望借这11部作品将卡尔维诺一生的小说创作连成一个整体,勾勒出卡尔维诺空间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蕴含于其中的主体成长之过程。具体来说:第一,分析卡尔维诺不同时期小说中空间形态的变迁;第二,分析主体与空间的关系,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呈现主体的转变过程;第三,从作品中抽身而出,考察卡尔维诺的现实生活轨迹和思想观念历程,从中发掘促成以上诸种转变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