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为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的号召,教育部提出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稳定发展持续输出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改善整体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了新思路。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保障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持续稳定输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地位,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创新创业发展战略,不断推出创新创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和健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环境。特别是创新创业领域的相关减税政策,大大提升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社会各方为高校、科研机构、高校衍生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基地提供了人、财、物等多种资源,提供创新创业基地,极大地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程,激励创新创业型人才不断发挥创新创业新思维。

但是比之国外起步较早、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的经验,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多方位、多层次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战略的推进涉及多个要素和主体,这些要素和主体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果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单一的作业来操作,势必会遇到阻碍。从系统观视觉下考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就不仅仅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等单一组织的任务,而将成为一个多组织协同完成的目标。政府、企业、孵化器等都将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并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持续不断地提供资本供给和智力支撑。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又将进一步为这些组织机构的发展持续地输出人力资本,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系统观的视角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与改革教育实践,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在推进创新创业战略的同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