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踏入大学校门,是青年人生成功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踏出大学校门,则是他们独立迎接社会考验的一个起点。对大学生来说,刚刚进入大学校门时,大都是喜笑颜开、轻松愉快,但当要毕业走出大学校园时,往往免不了多几分惆怅、迷茫和失落。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面对岗位供不应求的现实,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虽然从国家到省市的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主创业的正确认识、缺乏创业必需的知识、经验等诸多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进程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其中本科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1%,研究生创业的成功率也仅有5%,这样的成功率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可见,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和明显劣势已经凸显。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以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服务经济文化强国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2年4月教育部开始启动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而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则更晚,整个过程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20多年。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起到了推动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明确。大多数高校目前仍将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热衷于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中心,等等。实践证明,这种轰轰烈烈但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的创业“实务”教育,关注的是少部分人的骄人业绩,大部分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致使创业学子们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有极强的精英化特征,这种教育模式是难以深入持久的,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其次是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创新创业教育与育人工作相互脱离,仅当作就业工作部门职责对待。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学工处、就业中心或团委负责,因为这几个部门主要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中不难看出,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这种缺乏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较难获得理想效果的。

再次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不合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加开几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开设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想切实得到落实,关键是要将其纳入教学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涉及教学的系统改革,要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就牵涉学校的教学改革问题、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

最后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师资也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者,创业课程的开设要靠教师,专业课创新内容的融合要靠教师,而就目前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尚存在困难。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没有规范统一的现成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很强,而大多数教师本身缺乏创业经历,也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训练,只能纸上谈兵,难以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

因此,《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的有关精神,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根据教育部要求,运用创新创业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小企业开办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和实务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为其就业开拓广阔的空间,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义和必要性的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概况和经验介绍,以及对如何寻找大学生创业机会、怎样制订大学生创业计划、如何组织大学生创业团队、大学生如何实施创业计划书等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的系统讲解。本书每章均附有案例导读和思考与测试,以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案例引发读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诸多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可读性强。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校从事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读物。

编者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