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提出通过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心灵自由、身心平和健康的哲理。
1.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
庄子说:人如能游心自适,哪有不游心自适的!人如不能游心自适,哪能游心自适呢!
2.夫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流荡隐遁的志向,决绝固执的行为,噫,非至知厚德之人所用!
3.覆坠而不反,火驰而不顾。虽相与为君臣,时也。易世而无以相贱。
陷溺世俗而不返,逐物如火而不顾。虽相互异位,有的为君有的为臣,只是时运而已。时代变易而不再互为贵贱。
4.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故说:至人不偏滞某种行径。尊崇古代鄙薄当今,此为学者之流。
5.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承意不彼。
以狶韦氏之流的角度来观当今世事,谁能不偏颇!唯至人能游心于世而不偏僻,随顺众人而不失自我。偏执的教条不必学,承袭真意而不必盲目遵从。
6.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眼光敏锐为明,耳朵灵敏为聪,鼻子灵敏为颤,口感灵敏为甘,心灵透彻为智,智慧贯达为德。
7.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
大凡道,不希望壅阻,壅阻则梗塞,梗塞不止则发生冲突,发生冲突则产生各类弊害。
8.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
有知觉的物体依恃气息生存,如不畅通,并非天(大自然)的过失。大自然的气息贯穿万物,日夜不停,而人却堵塞自身的孔窍。
9.胞有重阆,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
胞膜有许多空旷之处,心有遨游天地自然的自由。室内无空旷处,妇姑则争斗;内心不能悠游天地自然,则六种官能(各种情绪)会出现纷扰。
10.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
森林山丘之所以适宜于人,也是因置身其中心神得以舒畅。
11.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谋稽乎誸,知出乎争,柴生乎守,官事果乎众宜。
德行的外溢出于名声,名声的外溢出于张扬,谋略的运用出于危急,智巧的泛滥出于争斗,闭塞的出现由于执守,官府的事务出于利宜民众。
12.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始修,草木之倒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
春雨应时降落,草木蓬勃生长,锄地农具开始修整草木,过后草木又再生过半,而不知是何原由。
13.静默可以补病,眦媙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
静默可以调养病体,去除杂念可以延缓衰老,宁定可以止住急躁。
14.虽然,若是劳者之务也,非佚者之所未尝过而问焉;
虽然如此,这是操劳者采用的方法,而非闲逸者会过问的。
15.圣人之所以骇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贤人所以骇世,圣人未尝过而问焉;
圣人用来惊骇天下的方法,神人不曾过问;贤人用来惊骇时世的方法,圣人不曾过问;
16.君子所以骇国,贤人未尝过而问焉;小人所以合时,君子未尝过而问焉。
君子用来惊骇国人的方法,贤人不曾过问;小人用来苟合于一时的方法,君子也不曾过问。(高一阶思想境界者了解其所用方法)
第九章
寓论保持心境平和,对于身体及生命历程的重要。
1.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
演门有个人因亲人去世,以善于表达哀伤之情,被封为官师。他的同乡仿效他过度哀伤,导致死者过半。
2.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
尧禅让天下给许由,许由逃开;商汤想将天下让予务光,务光发怒;
3.纪他闻之,帅弟子而蹲于窾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
纪他听闻,率弟子隐居窾水,诸侯纷纷前往慰问,三年后,申徒狄仰慕他的作风而抱石投河。
第十章
写出,真正的智者能超越言语的束缚,直接体悟事物的本质。即通过超越言语的思维,达到对"道”的直接体悟。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鱼篓用来捕鱼,捕得鱼后就忘了鱼篓;兔网用来捕兔,捕得兔后就忘了兔网;言语用来传达思想,领会意义后就忘了言语。我去哪寻得忘了言语的人(超越言语的束缚),从而与他言谈呢!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四年六月读书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