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叙写黄帝请问小童,为天下之道。提出师法自然,无为、有为之法。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谐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
黄帝将到具茨山拜见大隗,方明驾车,昌寓陪乘,张若、谐朋马车前导引,昆阍、滑稽跟随车后。
2.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
至襄城旷野,七圣皆迷失方向,无从问路。恰遇牧马童子,向他问路,说:是否知道具茨山?
3.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答:知道。又问:是否知大隗所在何处?答:知道。黄帝说:奇异的小童!不仅知道具茨山,又知大隗所在何处。请问如何治理天下。
4.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
小童说:治理天下,也似如此而已,又哪里有什么事!(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我少小独自在天地四方内游玩,
5.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
我恰有目眩症,有位长者教导我说:你还是乘日之车(寓顺应自然的变化)去襄城旷野游玩。
6.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如今我的病已有好转,我又将到天地四方之外游玩。治理天下也似如此而已。我又哪里做了什么事!
7.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
黄帝说: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虽然如此,仍请问如何治理天下。
8.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小童推辞。黄帝又问。小童说:治理天下,与牧马有何不同!也就是去除害群之马而已!(有为之法)
9.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黄帝再三稽首拜谢,称他为天师而离去。
第四章
数叹被外物所困的人类。
1.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
智谋之士无思虑上的变易则不快乐;辩论之士无丝丝入扣的辩论则不快乐;
2.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
明察之士无明辨的事端则不快乐;皆是受外物束缚之人。
3.招世之士兴朝;中民之士荣官;筋力之士矜難;勇敢之士奋患;
举才之士以振兴国家为责;中等之士以官禄为荣;强力之士以克服阻难为傲;勇敢之士以排除忧患为振𡘊;
4.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法律之士广治;禮教之士敬容;
兵戈之士乐于征战;隐居之士隐匿声名;法律之士推广法治;礼教之士注重仪容;
5.仁义之士贵际。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仁义之士看重交际。农夫无耕种则不自在,商人没买卖则不畅快;
6.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
百姓有日常的工作则勤勉;工匠有器械的技巧则强壮。
7.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
钱财不能聚积则贪者忧虑,权势不高则好胜者悲哀,
8.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于岁,不物于易者也。
仗势图利之徒热衷于变故,遭逢时机就所有作为,不能清静无为,这些皆是随境遇起伏,不能摆脱外物束缚者。
9.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反,悲夫!
他们放纵形体与本性,沉溺万物之中,终身不知归返,实在可悲!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四年三月读书笔札
读完此篇,想起命理学(人的生命信息),投身人世间那一刻,即随时运前行,在所身处的环境中随境遇起伏,一出出的世间戏上演,直至停止运行的那一刻。人类也许由不得自己。故佛(开悟者)说,众生皆苦。当然,也有幸运者在世间。
命理学可以大致知晓命运的走向,但也有例外,听闻算命算不准修行人,也许是修行人能清静身心,不参予世事起伏,不参予世间戏的缘故。
繁花(华)即逝,美质不常,即便如此,众生仍在时光里演绎着坚韧唯美的人生。
.
今年的随笔写予自己看了,但有时候会拓出一些感想附在读书笔札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