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用具体的词语进行阐述

对于逻辑思考来说,最开始需要掌握的是“词语”。

每天我们都会不经意地说很多词语,而逻辑思考的第一步就隐藏在这些词语中。

比如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使用以下“词语”的场景。

上司:这个项目最近怎么样?打算怎样推进?

下属:我正全力以赴地做好该做的事,为达成目标而不懈努力。

上司:是吗?最近丢单的情况好像经常发生,这是怎么回事?

下属:大家认为丢单可能是由于我们无法给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等。

上司:这样啊。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可抗原因……总之明年要更加努力啊。你设定一个目标,总结一下交给我。

下属:好的,我会尽快提交给您。

冷静下来仔细看看上面的对话,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全力以赴地做好该做的事”,具体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

“为达成目标而不懈努力”具体是做了什么?

“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具体指提供什么?

“无法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等”中的“等”又指哪些?

“大家认为”到底是谁认为?

“更加努力”指要做哪些努力?

“尽快提交”具体是什么时候提交?

也就是说,这些“词语”一点都不具体。如果只是一味地重复这样的对话,工作将无法推进。别说能不能推进了,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在这个例子中,当上司说“要更加努力”的时候,也许是希望“将订单价格提高20%”。而另一方面,下属有可能会把“不可抗因素”误认为是上司对自己的认同,觉得“上司和自己想法一样就行了”。这样必然会导致双方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

如果一直这样的话,最终上司会觉得“这个下属完全不能领会自己的意思”,而下属会认为“是这个意思的话早说不就好了”,从而对上司产生不满。

在GLOBIS商学院,我们把上述对话中的“抽象性语言”统称为“大话”(big word)。

那么,容易变成“大话”的词语都有哪些呢?我们试着把它分为以下几大类。

【形容词、副词】

非常·十分·稍微·积极地·尽快·尽可能地

这种表示程度的词语正属于“大话”。虽然不是不能用这些词语,但要加上原则和具体数字后再使用。

【动词】

讨论·努力·应对·认识·参与

从这一类词语中,我们完全看不出具体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比如,在使用“讨论”这个词的时候,重点是要深入思考具体跟谁在何时何地进行怎样的讨论,继而在大脑中形成讨论的“动态画面”。

【名词】

合作·价值·多样性·品牌

要十分注意流行语和外语的使用。

这些词语很可能连说话者本人都一知半解,觉得“好像是这样”就随便使用了。虽然不是不能用,但要试着把它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代名词】

那种策略·那样的事情·包含此类事情在内

如果使用这些代名词时没有解释具体指代什么,就会变成“大话”。

如果不用这类代名词,对话会变得非常冗长,因此使用这些词本身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要在一对一的基础上使用。

【主语】

在会议中做出了决策

这样是很危险的

像这样没有主语的句子,也是广义上的“大话”。一定要明确是“谁”做出了决策,“谁”觉得危险。因为会议本身不会做出决策,最终是由某个人决定的。

要注意,模糊主语会模糊责任的界定。

【接尾词】

讨论M&A“等”问题

我“这么”认为

要注意这类在名词后面的接尾词。

在有意识的情况下使用是没问题的,但无意识地使用就比较危险了。如果无意识地用了“等”这个词,会弱化前一名词的意义,使其失去威力。“……这么”也一样,“我认为”本身没有问题,直接说就可以。

大家在思考的时候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词语”。很多时候大家是一边说着“词语”一边动脑。如果不好好琢磨这些词语的使用方法,思维一定会变迟钝。

请大家再好好想一想,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会不会过于抽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