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为样本的研究
- 何伟 朱春阳
- 5012字
- 2020-06-24 18:24:31
第一节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如何持续?
一、企业文化和报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文化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运用,它既有文化的共性,又因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个性。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风格的表现,代表了企业特定的人文修养,精神境界和美学品位。“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以企业价值观为实质,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精神现象、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经济文化。”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在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服务质量,积极塑造良好的文化品牌。企业良好的文化品牌可以引导并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报业文化是指“围绕报业生产经营管理形成的,并为报业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报业精神、报业制度、报业形象等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亚文化和管理方式相统一的综合体”。报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报业集团的产业化属性和企业化运营,使之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如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向报业文化建设转变,等等。报业文化是报业在长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是广大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践行的价值观念,是报业思想风貌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在报业和谐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催化作用。
此外,报业文化建设中的许多理念也是企业文化的理念。如企业使命和宗旨、企业愿景及发展战略、企业价值观及行为准则、企业识别系统和品牌推广,这些企业文化理念可以通过结合具体报业集团特点,直接嫁接到报业文化中。将报业文化融于报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道德规范等诸多方面,会为报业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然而报纸是文化产品,它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都与传统企业生产的物质产品不同,因此报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也有区别。报纸是文化产品的物质形态,但决定产品价值的是内容。报业企业具有特殊性,它既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又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报业集团需要着力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即首先考虑社会效益,同时又考虑经济效益,才能使报业企业不断发展。而建设报业文化,能够使报业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增强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能力。
内容生产是创造性劳动,这决定具有创造力的人力资源是报业的第一资源。内容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会影响消费者的思想、观念、行为,这决定了报业企业肩负着比一般企业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一方面,建设报业文化是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报业集团需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更高的文化品位。现代报业集团是植根于市场的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报业集团走向市场,首先要建立起办报理念和企业管理理念,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把塑造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作为动力源,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成就人,努力创造报业优良的人文环境,从而建立起新的管理机制,促使报业健康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报业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报业文化也要注重文化产品的对外影响力。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是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竞争优势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砝码。
二、依靠企业文化,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企业要获得长远的发展,除了需要独特的企业文化,还应具备核心竞争力。一个组织的所有竞争力都来源于核心竞争力,它是能够确保竞争优势动态持续的能力,是独一无二、难以模仿、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在不同的学派中有不同的解释,其中公认最权威的表述出自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和英国伦敦商学院的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一类独特的技能和技术,是企业获取或配置人力资源、核心技术、声誉,形成并能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由企业外部逐步转向企业内部,由企业硬实力逐步转向企业软实力的过程。针对我国企业,朱国春在《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家文化》一书中对核心竞争力作出以下定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赖以生存和发展、具有独占或相对垄断性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续优势的源泉,一个企业只有努力培育和利用核心竞争力,才能进入多个不同市场并取得相对竞争优势,不断拓宽经营领域。对传媒行业而言,集团化已经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多元经营等特点更需要其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发掘,使整个集团齐头并进。
企业发展要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在企业建立之初,领导者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产品生产和市场扩大层面,维持生存是企业发展初级阶段的目标,打造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都未被提上日程。此时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资源,比如政策倾斜扶持、社会消费需求、有限的市场、资金设备等外部支持,企业的竞争能力属于资源依赖型。然而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竞争优势的获得不只依靠外部资源,而且更多地由自身能力转化,市场的不断扩大使企业无法像过去那样依赖局限于一地的消费市场,竞争优势由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变,企业开始逐步关注企业文化建设,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领导者们会发现企业逐步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同时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独创了一种为本企业独有的思维方式,它包含了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更深层次的基本假设和信念。虽然它们一直在无意识地产生作用,并且用一种基本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方式在解释组织自身的目的和环境,但这些思考是对企业团队在外部环境中的生存问题和内部融合问题的反应,领导者开始从以往的经验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模式,如果运行良好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即成为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向,于是企业文化形成。
企业文化作为精神层的东西是最重要的,特别是企业做大后需要精神来弥补制度层所存在的缺陷,并与制度层形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做到琴瑟相和,软硬结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承担好琴弦作用。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则需要在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同时,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对比来看,企业文化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切方面,因此企业文化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培养、利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极大地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的先进程度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程度。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无所不在的软因素,它贯穿于企业行为的始终。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撑,只是凭借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因素获得暂时的竞争优势,可能获得一时的成长,但绝不可能取得长久的繁荣。科特对美国200多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经营业绩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力量强的企业,经营业绩都较好,反之经营业绩都较差。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首先,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精神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它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员工精神的重塑发挥重要作用,凝聚、激励、约束员工。其次,企业文化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品牌的价值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培育,品牌的竞争除了是质量的硬性竞争,也是软性的文化之间的较量,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必须重视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增加品牌的文化底蕴。最后,企业文化是人的活力之源,它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激励员工的创新行为,同时优化创新环境,提供民主氛围。
根据以往对企业文化的界定,企业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四个层次,有学者从而提炼出物质力、制度力、行为力、精神力四种企业文化软实力,它们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物质力包含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和企业业绩目标等,制度力包含企业制度与管理、企业组织机构以及企业民主,行为力包含企业素质、企业风格和企业影响力,精神力包含企业精神、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在这四个组合力——精神力、制度力、行为力和物质力中,由于精神力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因此也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精神力影响制度力、行为力和物质力的有效发挥,进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度力包括各项管理制度以及不成文的行为规范。企业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企业可以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出适应公司发展和运营的规章制度、发展战略和运作机制等,因此制度力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了保障作用。从企业文化行为层面来看,大多数员工的行为方式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组织积累的学识决定了组织行为方式,而企业的行为方式又影响着企业拥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行为力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上,还须在企业范围内对全体员工加强企业价值观的渗透。物质力可以看作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体现,包括产品、品牌、技术、企业形象等因素。竞争方向的转变使得企业在文化和技术方面投入增加,由物质文化带来的差异优势替代了以往的价格优势。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导致产品文化附加值也得到提升,企业一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另一方面为顾客提供了富有价值和文化的产品,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以文化为纽带促进和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力是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力量。
一流的竞争力源于卓越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出持久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文化的完善和调整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重心和内容。
三、企业文化类型:强力型、策略合理型、灵活适应型
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长远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不同性质的企业往往需要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比如,数码公司坚持创新技术,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而百年老字号的食品企业则需要传承、保护最初的味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内核,软实力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根据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关系,企业文化包含以下三个类型:
1.强力型企业文化
在强力型企业文化中,“公司中几乎每一位经理都具有一系列基本一致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经营方法,企业新成员也会很快接受这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文化是联结所有员工的纽带,每个人方向一致,目标明确,员工队伍凝聚力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大有裨益。不会因为领导者的流动或离开,而使企业文化受到影响;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内化在每个员工的行为中。
强力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有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的作用,统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
强力型企业文化普遍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打破传统的企业科层制的限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2.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
不存在绝对好的企业文化,也不存在放诸四海皆准、适合所有企业的克敌制胜的企业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适应于企业环境时,这种文化才是好的、有效的文化。按照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企业经营业绩正关联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与企业环境、企业经营策略相适应的文化。企业文化适应性越强,企业经营业绩越好;企业文化适应性越弱,企业经营业绩越差。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适应的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行业的环境状况,内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价值观和经营策略。
3.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
这种类型的企业文化是通过提倡发现、开拓新的发展机缘,注重和鼓励有助于一个企业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变化的企业集体观念的文化。而且,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也十分重要。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倡导改革之风,如果企业文化能在所有管理人员中提倡这种变革的力量,它就会激发出巨大的敢于冒险、勇于创业、广泛交流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各级管理者不仅能够随时满足公司股东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满足公司员工的需求,而且要以满足这三位一体的需求为宗旨,发挥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主导公司经营策略或战术上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