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朱多与汤显祖集宴诗考

朱多(1530—1607)字宗良,号贞湖,宁献王六世孙,瑞昌王府镇国中尉。博雅好诗,晚益精进,晚明宗室之工诗者,以宗良称首。传见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八一《瑞昌王府辅国中尉贞湖公墓志铭》。其文集《朱宗良集》十二卷,明万历二十五年游及远刻本,现藏南京图书馆;另台湾“国家”图书馆亦有藏本,《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据之影印。卷二有《秋夜汤义仍、方仲美集宴》诗一首:


明月流高天,轻飚荡纤云。白露下广除,兰桂滋清芬。空谷思蛩然,伐木声相闻。嘉宾集华馆,飞爵恣缤纷。缓带惬心赏,绮丽兴高文。爰结平生欢,譬与鸾凤群。鲁连负奇节,终生策世勋。在远无忘近,诫子临当分。注1

注1朱多:《朱宗良集》卷二《秋夜汤义仍、方仲美集宴》,《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第694册,第47页。


朱氏的文学造诣,时人评价颇高,王世贞称其“气清而调爽,神完而体舒,用事切而雅,入字峻而稳,运思深而不刻,结法遒而有余味”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五二《朱宗良国香集序》,《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第120册,第678页。;钱谦益称“掖垣荐堪宗正者,於南昌首举宗良,后病痿,不废吟咏……鸿声亮节,信朱邸之隽也”注2。《汤显祖全集》中有《过贞湖王孙问疾》一诗,徐朔方先生系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至四十四年(1616)之间,但未能详订。其诗曰:


帝子阁中宁献王,神仙开国多文章。龙孙卜西实宗老,一时贞吉还宗良。宗良一生称长者,古色峨峨澹潇洒。朝论几回择宗正,名流是处酬风雅。十数年中余一人,七十老翁余半身。尚有天机出文赋,深堂见客随车轮。三年别君常忽忽,视日相看怕芜没。后来作者知何人,世亦不复贵此物。我来雨雪病经旬,久矣相忘世外春。偶欲向君舒一笑,会见龙沙山胜人。汤显祖:《汤显祖全集》诗文卷一七《过贞湖王孙问疾》,第736页。

注2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宁藩镇国中尉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77页。

今据诗中“宗良一生称长者,古色峨峨澹潇洒。朝论几回择宗正,名流是处酬风雅。十数年中余一人,七十老翁余半身”之句,可知汤显祖此次过访问疾,朱氏已七十有余。再据李维桢《瑞昌王府辅国中尉贞湖公墓志铭》:“公生嘉靖庚寅十月十有三日,卒万历丁未三月十四日,春秋七十有八。”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八一《瑞昌王府辅国中尉贞湖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2册,第407页。由生年可推知,此次会晤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后。

《朱宗良集》刻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则朱诗与汤氏问疾一事无关。据诗中“鲁连负奇节,终生策世勋。在远无忘近,诫子临当分”二句,笔者认为,当作于万历十九年(1591)秋汤显祖谪官徐闻、自南都取道皖南归里之时。刘应秋《与汤若士》尺牍中详记汤氏此次返乡之行程,自采石、芜湖、南陵、青阳水路而下,路过南昌府的可能性极大。朱氏此诗,应该是夜宴即兴之作。诗题中的“方仲美”,暂未能考其名,但此人与吴国伦交往甚密,《甔甀洞续稿》文部卷五《俞山人纪游诗序》中举天下布衣诗人,仲美亦列其中,可见颇有时望。宗室朱多炡亦有《偕方仲美、宗良兄再集宛在亭》一诗,笔者认为,有可能当时方氏正客居瑞昌王府,故与宴唱和其中。这应是汤显祖与朱宗良的首次交往。据李维桢所撰墓志铭云:“其龙兴六十以往未有疾,视听不衰……卧病十有八年,客常满座。”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八一《瑞昌王府辅国中尉贞湖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2册,第407页。可知在万历十九年(1589),二人首次交往时,宗良得病未久。后《过贞湖王孙问疾》云“十数年中余一人”,是对初次交往活动的追忆之辞。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缩短汤诗的创作时间范围,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至三十五年(1607)间。又据诗中“三年别君常忽忽”一句,可知在三年前,二人尚有一次聚面,汤显祖《沉角寄宗良王孙,王孙肢节并废,而韵思转清》一诗,或作于此时,其云“肢节并废”,则当时宗良之病已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