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的概念和意义

一、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文化

“文化”一词,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工农商学,似乎许多人都把它挂在嘴边。而一旦被问,究竟什么才是“文化”?这个词的确切定义究竟是什么?大家仿佛会一下子集体失语。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试图从某一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对文化赋予定义。这样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但学界公认最为著名、经典的定义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1832—1917)提出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中国,另一个影响甚广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所做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当然,对于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学者们大多有各自的观点,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国就有200多种有关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的文化定义,各有千秋,但也很难找到让学界公认、信服和满意的定义。也许,这也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当人们把经济发展的目光,由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转向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文化资源时,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一个以“文化”为“原材料”的经济发展新时期。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文化等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产业迅速崛起,并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文化”两个字的理解,就应该与时俱进,承担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创造、发展和传承的总和。它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包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发展历程,是群族基于自然的所有的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具体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精神图腾等。它又可分为物质文化、哲学思想(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两大类。

2.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艺术、信仰、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为人类所共同享有的。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它不能通过生理遗传;超个人性是指虽然个人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2)复合性。复合性指的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相互作用或复合在一起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往往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本身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4)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和利用等。传递包括纵向传递(代代相传)和横向传递(地域、民族之间)两个方面。

(5)变迁性与堕距(滞后)性。变迁性是指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一般认为大规模的文化变迁可能由三种因素引发:一是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灾害、人口变迁等;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三是发明与发现等,如各种创造发明、重大发现等导致人类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而堕距(滞后)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变迁时的速度不一样,这导致各部分之间产生不平衡,出现差距甚至发生错位等。

3.文化的分类

分类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对事物进行排列与组合。文化的分类因人类创造的成果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细密或繁杂。根据文化的内涵,很难确定一个维度来对文化进行科学的分类。但如果以文化的外延为标准,文化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1)按时间划分,可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未来文化等。

(2)按空间划分,可分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

(3)按范围划分,可分为世界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等。

(4)按民族划分,可分为汉族文化、藏族文化、壮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等。

(5)按宗教划分,可分为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

(6)按社会等级划分,可分为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等。

(7)按社会功能划分,可分为礼仪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

(8)按流行时效划分,可以分为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

(9)按时空两个角度划分,可分为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

(10)按文化的品位和性质划分,可分为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等。

(11)按文化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层次划分,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

(12)按流行的人群划分,可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

(13)按文化价值划分,可分为认识价值文化、教育价值文化、借鉴价值文化、审美价值文化、消遣娱乐价值文化等。

(14)按文化价值体系划分,可分为主文化——主导文化(政权或主权文化)、主体文化(社会文化)、主流文化(思潮与风尚文化等)、亚文化(潜文化和亚文化等)、反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对立面的文化)、混合文化(各种文化的综合)等。

(15)按整体性划分,可分为综合文化、宏观文化、多元文化等。

(16)按局部性划分,可分为专题文化、微观文化、一元文化等。

文化的分类方法还有很多,可以说,文化有多少种定义,就会有多少种分类。

(二)旅游

旅游是指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悦而进行的非定居性的旅行。其包括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国际上普遍认为,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活动统称为旅游。

对“旅游”一词的理解,也可以分解开来解释。也就是说,“旅”是旅行、外出,指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就是指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做的旅行。可见,旅行偏重于行,旅游则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即偏重于“游”。

当然,有关“旅游”的概念,至今尚未有公认的、权威的定义,更没有统一、完善的阐述。如国际和国内、过去和现在、不同学者之间等都有不同的理解或说法,但基本是大同小异。在“旅游”的各种定义中,大多强调的是暂时性、异地性、休闲性、业余性、享受性、消费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等。

(三)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旅游来达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其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踪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其中,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文化旅游是近些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概念(或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虽然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旅游”进行界定,但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的定义。随着旅游实践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概念与“文化”概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涵盖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因此,目前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也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多指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总之,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文化旅游的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或过程。其中的“文化”应理解为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

二、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的意义

(一)文化的意义(功能)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主要指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属于文化。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了文化,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1.整合的功能

文化的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要想成功,必须抱团,听从指挥。由于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单独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往往根据自身对情景的理解和判断采取行动。而文化就是他们沟通的媒介,只要他们能够共享文化,就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进而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的功能

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3.维持秩序的功能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与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4.传续的功能

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5.社会的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反动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6.改造人、塑造人的功能

(1)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即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如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们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或引领人们勇往直前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着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旅游的意义

旅游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求新、求知、求乐”是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既能锻炼人的身体,又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让人看到生活的本来面目。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有时通过旅游可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可能成为一生中美好的记忆。一句话:旅游丰富人生,旅游愉悦生活。

旅游的意义深刻而广泛,既可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去概括和总结,如可提高地方的知名度、传播文化、发展地方经济、带动经济增长,也利于招商引资等;又可以从个人发展与体验等方面去研究和分析,如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等。只有科学认知旅游的本质和意义,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应对旅游活动的对策和措施,进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旅游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故相同的旅游,其回味可能相差甚大。

(三)文化旅游的意义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景区的发展。

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进行的一种高级消费。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其文化特色,提高其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文化与旅游历来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文化的内涵决定了旅游的价值和品位,是旅游业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根本所在,是支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心资源。旅游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文化惠民、乐民、育民、富民的重要途径。通过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可以使文化广为弘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文化旅游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顺应新时代旅游发展需要

旅游是一种具有重大经济与文化意义的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从全球范围看,旅游新理念层出不穷,如生态旅游、养生旅游、分时度假等。随着旅游者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旅游中的个性化、自主化倾向也会越来越明显,他们希望通过旅游放松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在轻松愉快、舒适的旅游中开阔视野、享受生活。而文化旅游具有知识密集性、形式多样性、启迪创新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因此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旅游需要。

2.可带动区域综合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基础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地区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通过独特创意,可以把文化资源转变成旅游产品,并通过一些大的旅游项目的带动,不断提升区域价值。当然,区域经济价值提升后可以反哺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设施,从而使区域获得健康、稳定、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3.传承和保护区域文化

发展文化旅游,不管是现代文化旅游还是历史文化旅游,都需要对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梳理。深挖文化内涵,有利于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创意性的策划将其重新包装,使其成为这个时代颇受欢迎的文化旅游产品,从而能很好地传承和保护区域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传播。文化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

4.丰富旅游内涵,提高旅游质量

对旅游者来说,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其永远的追求。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普通观光型旅游向高层次、更富吸引力的文化需求型旅游发展,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能更深层次地观赏景物的内在美;领略该地区悠久灿烂历史的同时,品味其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并深入体验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而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游山玩水,或仅仅惊叹于外表的壮观或先进的现代文明。

可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抓住了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切合了两者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了双赢。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以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