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产权学派的理论融合

产权思想由来已久,从中国古代孟子思想中的“无恒产者无恒心”,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决定产权制度”,再到以斯密(Smith)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有关财产权利制度的演进分析,无不体现了学者们关于产权的思索。产权学派不是从特定经济政策的功利性出发来探讨市场与政府对于经济主导地位的争夺,而是从制度视角出发研究研究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与政府职能作用的融合提供了一个理论论据。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者科斯(Coase)在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和《社会成本问题》(1960)中深刻阐述了产权界定和产权调整对效率的影响。科斯理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产权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率是有差异的。科斯的追随者皆运用和发挥其提出的理论方法,深入分析了企业产权制度及其相关问题,威廉姆森(Williamson)以交易费用和资产专用性为主要线索,着重研究企业组织与市场制度的异同,阿尔奇安(Alchian)和德姆塞茨(Demsetz)研究了机会主义行为和市场结构,张五常侧重用合约形式来解释企业内部结构。科斯及其追随者的研究构成了产权理论核心内容。

一方面,产权学派强调私有产权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产权学派指出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产权界定尤为关键。也就是说,产权学派在强调保护私有产权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大力倡导经济自由;同时,产权学派指出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交易费用问题,需要政府通过采取制定法律、加强监管等措施来保证产权界定清晰,通过对政府治理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在更深刻的意义上为政府干预主义构建了理论框架,从而使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这两大曾经长期对立的经济思想得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