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镇银行发展:政府治理与民间资本投入
- 陆智强
- 12字
- 2020-06-28 09:48:53
2.3 资本投入理论回顾与借鉴
2.3.1 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
资本的概念在人类社会早期的经济活动中萌发,然而,真正系统科学的资本理论则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成熟的。西方国家由于所有制建立在私有基础之上,因此,西方国家经济中的资本大都是私有资本,没有形成民间资本的概念,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使得中国经济中有了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之分。然而,不论是研究私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都应该从资本的基础理论展开。
1.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
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相似,西方资本理论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现在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问题起源于人们对于借贷关系的认识。资本在古希腊语中被称作本金,这反映了人们最初对于资本的认识。亚里士多德曾明确地将两种取财之道区分开来:其一是为满足使用价值或需要而进行交换;其二是为追求交换价值的积累而进行交换,即通过贷放货币而取得利息。后一种取财之道实际上反映的正是资本的运动。
到了中世纪晚期,随着商业资本革命的爆发,人们对于资本的研究更加集中于商业资本形态,从而形成了重商主义学派。由于重商主义者是从商品资本流通过程的观点来考察货币资本的增殖的,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区别开来。
系统研究资本源于古典经济学派中的重农学派。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F.Quesnay)曾对农业资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重农学派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关于财富起源的看法,把经济研究的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他们主张农业生产是真正和唯一的生产领域,因而只有农业才是“纯产品”,才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重农学派集中考察了农业资本。重农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杜尔阁(A.R.J. Turgot),继魁奈之后对资本理论进行了更系统和更具一般性的分析。他分析了资本在不同行业的使用方式及其挣得的各种收入,从而相当完备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基本收入范畴,诸如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等。
在重农学派提出的资本理论基础上,亚当·斯密对资本理论进行了更加全面深刻的分析,他认为资本是为了生存而积蓄起来的财富,主要包括积累起来以便供生产工人使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该定义与重农学派的“预付”概念基本一致,不过更加一般化了。斯密通过对资本来源及其积累动机的分析指出,资本的积累离不开勤劳和节俭,勤劳能够创造财富,节俭能够积聚财富。所以,资本家的收入通常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目前消费,另一部分积累起来用作资本。而资本家进行积累的根本动机,则是为了获取利润。斯密的资本理论与重农学派相比更加成熟,它标志着系统的古典经济学的资本理论的确立。
19世纪70年代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兴起,奥地利的门格尔(C. Menger)、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成为早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大师,在他们奠定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奥地利学派、剑桥学派、一般均衡学派以及新古典主义。门格尔的主要成就是他提出了“归与理论”,完善了资本与分配理论。门格尔通过将主观主义的价值论直接向分配领域加以扩展,阐述了边际生产力的分配思想,借此来实现价值论与分配论的高度统一。该理论对于新古典生产、分配与资本理论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门格尔关于要素比例变动以及替代性的分析对于资源配置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与门格尔有关资本的理论论述相比,杰文斯的资本理论更赋有现代的气息,它的显著特点是强调时间因素对于资本及资本理论分析的重要性。杰文斯指出,实际上资本只是维持各种有工作的劳动者所必要的诸种商品的总称。食品的储量是资本的主要部分。但衣物、家具及其他各种日用品的供给亦是资本的必要部分,所谓资本乃是预付给工人的生活基金。资本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劳动者能够等候长久工作的结果,使企业的开始至终局可以有一个时间距离。
瓦尔拉斯关于资本与利息本身缺乏专门的、系统性的论述。然而,如果联系到他的生产一般均衡分析来考察他的资本理论,那么这一理论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瓦尔拉斯指出,无论是资本品还是服务都分为土地、劳动、资本三大类别。从资本方面来说,它则分为土地资本、人力资本和人工的资本品,例如用于生产中的土地、劳动者和机器设备等。这里的最后一项便是狭义的资本定义。
应该说,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考察与资本相关联的生产与分配问题,诸如资本的概念、资本的职能、利息的决定等等。对上述问题均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了许多含有普遍规律性和指导意义的结论。
2.马克思主义中的资本理论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关资本理论的内容深厚。如果从广义角度来考察,可以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基本内容都是由这一资本理论构成的。因此,本书围绕资本本身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来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做一简要的、概略的归纳。
大致地说,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主要由四个方面的理论分析组成,包括关于资本的本质与起源的分析;关于资本的生产与分配职能的分析;关于资本积累或经济增长的分析;关于资本流通过程及其实现的分析。
关于资本本质与起源的分析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基础,其核心观点是关于资本二重性的深刻讨论。实际上,资本不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手段,而且也代表着对于工人的支配权,从而体现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家的“节俭”不存在特殊关系,而是在很长一个时间段中,对广大农民和小生产者进行残酷掠夺的结果。这种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前提条件,并且资本可以通过劳动力商品不断地增值和扩大。
对资本的生产与分配职能的分析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核心部分,其基本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一般生产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因而,资本的生产职能也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作为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成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条件和手段;另一方面又作为预付价值参与价值形成与增值过程。而资本的分配职能体现在对于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资本的生产与分配职能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性质及其基本规律。
关于资本积累或经济增长的分析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动态部分,马克思资本理论认为追逐利润的内在动力和自由竞争的外在压力形成了一种促使资本不断地进行积累的机制。在积累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将逐渐提高,从而导致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与扩大和工人阶级的状况恶化,这便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而这个一般规律作用的最终结果将是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最后,关于资本流通过程及实现问题的分析,则主要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内在不稳定性。
总的来说,马克思经济学及其资本理论赋予经济学过于繁重的社会历史性责任,使经济学的疆界过于广大。而西方经济学及其资本理论则明确地将经济学的版图限定在关于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调节经济运行的研究范围内。正是这种经济学基本方法论上的分歧导致了两者在理论内容、结构体系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重大差异。但对于资本的作用,不论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的资本增值理论,均认可了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应该说,资本对于市场经济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