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投资的现代理论

投资在金融和经济方面有多个相关的定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投资意味着“将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动”。从金融学角度来讲,与投机相比,投资的时间范围更大,趋向于为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某种比较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是未来收益的累积。理论上,又将投资称为资本流动;实际上,资本流动就是投资得以形成,从各种储蓄转化为投资,并且通过金融机构及其他各种渠道在各部门之间进行流动,获取较大收益的一种经济行为。从均衡的角度来看,资本的流动就是资本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过程。投资本质上要求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因为资本具有趋利性,会自发地从收益率低的部门或行业流向收益率高的部门或行业。

刘易斯在其著作《无限劳动供给的经济发展》一书中,从二元经济结构视角出发,对投资的理论内涵做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在市场机制完善的国家,资本流动会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这源于资本趋利性的本质。然而,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国家,由于行政干预等因素的存在,资本不具有完全的趋利性,这使得资本无法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流动,资本流动中常夹杂着就业等一些其他利益因素,使得资本在一种扭曲的环境里进行流动,资本的本质不再是单纯地趋利,而是趋向混合的多种利益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47(3):139-191.。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效率的高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成正比,投资效率高低是决定经济增长率高低的关键。现代投资理论融合了多个学派,其中又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

1.现代资本组合理论

现代资本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又被称作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马可维茨(Markowit)于1952年在论文《资产选择:有效的多样化》中首次应用资产组合报酬的均值和方差这两个数学概念,从数学上明确地定义了投资者偏好,并以数学化的方式解释投资分散化原理,系统地阐述了资产组合和选择问题,标志着现代资本组合理论的正式创立。该理论基于分散原理和相关系数概念的引入,将市场中的风险分为个别风险和系统风险,前者指围绕着个别公司的风险,后者指整个经济所产生的风险且该风险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减轻。该理论主要用于解决投资者如何衡量不同的投资风险以及如何合理组合自己的资金以取得最大收益的问题。

2.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EMH)是由法玛(Fama)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法玛在1965年发布的文章《股票市场价格的随机游走》中首次提出了有效市场(Efficient Market)的概念,他在文章中写道:“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数量巨大,而且他们都是理性的,并且追逐利益最大化。每一个投资者都会试图预测各只股票的未来市场价格,并随时准备进行套利活动。在有效市场中,每一个投资者都能无成本地获得重要信息。由于投资者套利行为的存在,使得每只股票的市场价格都已经反映了历史、现在与未来的信息。”有效市场假说又分为三个层次,即弱势有效市场假说、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和强势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公开信息披露制度是建立有效资本市场的基础,也是资本市场有效性得以不断提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