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 孙琪
- 19字
- 2020-06-28 09:45:05
第三章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结构
第一节 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生态属性
国内外学者对“系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界定。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37)的定义是:“系统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G.Gorden (1978)认为:“所谓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所有事物,按照某些规律结合起来的综合。”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1988)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虽然学者们对系统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系统的一些基本特性持有相似的观点。这些定义表明了系统有要素、结构、功能和系统四个组成成分,且侧重表达了系统中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1)多元性。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单位,要素多元性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一个要素不能构成系统。(2)相关性。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3)整体性。诸多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系统,从而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整体地运行、整体地与外界互动、整体地演化和延续。这个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如果将要素从系统中分割出去,要素将失去作用。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在一定区域中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除具有系统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属性:(1)外部环境必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系统是功能开放的系统,必须考虑输入环境和输出环境;(2)系统内要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群落是系统的基本成分。
对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定义方面,杨东升(2006)认为区域创新系统越来越呈现出生态特征。黄鲁成(2003)提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组织与技术创新复合环境,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李庆东(2008)指出,产业创新系统是以企业活动为中心,以知识发展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政策调控为导向,以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保障,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罗亚非(2010)也认为技术创新主体与技术相关主体共同构成技术创新复合组织。这些研究都表明,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产业技术创新的参与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参与者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大学、政府机构等非企业性质的组织,还可以是顾客、研究或发展部门、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都有各自特殊的学习过程、能力、结构和行为。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和提高本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内涵整合了技术创新的系统特征和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特性。
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许多生态属性,它与生态系统在构成要素、运行过程等方面均具有许多相似性,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对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似性进行对比,参见表3-1。
表3-1 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对比
资料来源:黄鲁成.基于生态学的技术创新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林婷婷.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产业技术创新系统除了在构成要素上具有生态系统特征,在运行过程中也具有许多生态属性。
(1)生物体有有限的生命和成长阶段,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内的创新个体也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也具有有限的生命。
(2)自然生态系统中成员之间存在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的竞争关系,也存在协同共生的关系。同样地,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成员间也存在相互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3)生态系统由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和相应的生态环境组成。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由产业内相互关联的创新组织以及创新环境组成。
(4)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转伴随着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样,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也离不开相互之间物质循环、能量转移和知识流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