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读《我们仨》

几年前,看到有关杨绛先生的时候,是《新闻联播》播送的关于她去世的消息,这种认识一个人的方式总是很遗憾的。那时,我从一篇回忆杨绛先生的推文里了解到她。然后看了她写到的关于她和钱钟书先生之间的事,觉得她的感情是很细腻的。所以,我对杨绛先生自此有了一些好奇,也逐渐对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他们夫妇的生活经历有了兴趣。

于是,便找来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我们仨》还有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来看。目前也只是先看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而《围城》我倒是还没看完。所以就先来说说这本《我们仨》吧!

这本书写到的,很多是日常生活中,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还有他们的女儿三人的故事。但是这些事更多是记录了在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遭遇变故之中,漂泊不定的生活事。虽然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阻碍和困难,但是从杨绛先生的角度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她并没有因此绝望过,她虽然会有悲伤,但从来都是会选择坚强面对这一切,既不抱怨,也不沉沦到泥潭之中。这对于一个妻子还有母亲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我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的最重要的是这种面对生活的气度。我想这是很多人都需要学习的。

有些事来得突然,发生的时候有些人不仅不会却步不前,还会鼓起勇气走下去。这是我看到的杨绛先生的样子,我很敬佩这样的她。她可以从家人和生活磨砺之中找到让自己坚强面对的理由,并可以坚定地走下去。不少人遭遇生活挫折的时候,是缺乏这种勇气和力量的。我有时候看到周围人偶尔发牢骚的信息到朋友圈里,这是有些遗憾的场面,如果可以,我是想帮他们一把的。但是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我的帮助有限,剩下的他们总要学会自己坚强地跨过去。

当然,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能感觉到杨绛先生其实是个性格内敛的人,但她写的时候是很温润的。性格开朗的人也是看得下的,虽然没有耐性可能会看不完。因为这些事在如今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家事,会有什么值得去看的吗?我不得不承认,我看到一半的时候是有想放弃继续看下去的念头的。但我最终还是看完了,虽然看得不是很细,但我最终看完了这本书,虽说是电子版的,后面的附录我不太清楚是不是残缺了。可如果有后续的话,我想我还是会继续看完的。后来,重新回过头来看,我好像发现了一件事。耐性是可以磨练出来的,最后养成习惯,做事就不会再那么轻易放弃了。这种耐性的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磨练出来的,杨绛先生得以在她生活的变故和遭遇成长起来,我也耐性也随着得到了磨练和成长,这多少倒是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也让我想到有一些书的另一项作用——培养耐心。即使这些书记录的事情平白无奇,可能没有像很多小说故事那样要来得有趣,可最终它还是磨练了人的一种耐心。《我们仨》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因为书中写到的那些事我大多都只是一个看客而已,看完这本书我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可能在某些事情上会和杨绛先生有所不同。

我一直是以一种审视的角度去看书的,书中即使内容很吸引我,我最后还是会从整体上去找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我认为,书的魅力不仅在于内容,寻找和总结这本书的亮点也是书的另一个隐藏的魅力所在。因为《我们仨》就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想去写出来这些看书的认识。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会跟我一样去做这“无聊”的事,但我相信这种事还是有必要去做的。就像你看完一本自己认为很好看的书,但是你始终不知道这本书在哪一点上吸引你,久而久之你就会遗忘这本书给你带来的感动和价值。也许某一天,你重新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其中的道理和价值(这些是你自己从这本书上自己总结出来的,并不是这本书明文写出来的道理,这两者显然还是有差别的)。可能这时候你已经遭遇了一件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了,那你是不是会感到遗憾呢?如果自己早些明白这些事,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出来。

我曾经以这种审视的角度去看过不少书,书一开始的内容有趣又吸引我,但是后来我就放弃继续看这些书了,因为这些书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就像平时打游戏一样,过程是很有趣而吸引人的,可最终游戏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能给我带来我所期望的价值。这里我并不是要说游戏或者这些书没什么作用和价值,而是他们的价值和作用都很小。我放弃看这些书是因为我想把时间腾出来看那些更有价值和作用的书。说实话,我精力和耐性有限,我只能把有限的精力和耐性放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

《我们仨》在另一个层面上相对其他同样记录生活事情的书是有不一样的。杨绛先生写的文字里透着的只有一种积极面对生活中挫折的力量,而且也不会刻意去强化生活中的苦难描写,而是选择淡化这种消极和悲观的因素。

这并不是说生活中的那些困难和挫折没有强调的必要,而是即便强调了,也只是让自己过得更加煎熬。这也就是平时大家为什么都想着远离那些日常就负能量爆棚的朋友的原因。

因为生活不易,经常强化这种生活中的悲观主义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偶尔说上一说是情有可原的情绪发泄,但如果终日都是如此,人也会过得消极和悲观不是吗?

我想杨绛先生应该是明白这一点的,或者说她是无意识之中去这么写的。因为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影响到了她在写到这些生活中的困难的时候,还能选择坚强面对,而不是悲观消极地处理。消极悲观不可一直持续,这样面对生活的态度才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

哪怕生活中的希望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多,但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人就能坚强地靠着这种希望活下来,这样的例子不少啊。悲观消极是没有意义的,而苦难不等同于消极悲观,是有意义的。苦难的意义不在于苦难本身有多令人痛苦煎熬,而在于塑造我们自己,磨砺我们成为一个意志坚强且逐渐完善的人。所以,《我们仨》在写到苦难的时候并没有去渲染苦难本身这件事。在我看来才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这样一想,其实其杨绛先生生活中的积极乐观的一面其实就是从淡化苦难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