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地飞行: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磁浮交通纪实
- 王握文
- 5048字
- 2021-03-29 23:40:02
打开创新突破口
深秋时节,校园里的枫叶正红。对于国防科技大学磁浮交通技术创新团队来说,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磁浮列车关键技术研究”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八五”攻关计划,让他们欣喜不已。受领任务回来,常文森等立即着手谋划下一步的研制工作,他与团队成员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必须瞄准未来实际应用,加强应用牵引技术攻关,最终目标是要让磁浮列车走出实验室,成为真正的新型交通工具。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磁浮交通涉及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直线推进技术、信息技术、机构动力学、交通工程等众多学科,必须实行多学科融合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突破。从世界磁浮交通研制情况看,开展此项技术研究的多是科技与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德国、日本、美国,这些国家都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工业制造水平,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受到综合国力、制造能力与工艺水平等方面制约。
军人生来为战胜。面对重重困难,团队成员没有丝毫畏惧,承担国家“八五”攻关计划,对于他们来说,无上荣光,责无旁贷,困难再大也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大家的干劲一如秋天里红枫,激情似火。
有创新的激情,还必须有科学的谋划。经过深入分析和思考,团队认为突破磁浮列车核心关键技术,应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先从列车的最关键基础部件做起,找准创新的技术突破口。就像打仗一样,面对坚固的防御战线,必须先撕开一条口子,然后才能攻占整个山头。
突破口在哪里?大家对原型电磁铁悬浮控制研究之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了磁浮列车单转向架系统。“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就要先攻克这个最关键的基础单元。
英雄所见略同。单转向架系统是磁浮列车最基本单元,列车的悬浮、导向、牵引、制动等功能都集成在转向架上,只要先把转向架子系统技术突破了,其他部件则可以将其相关的成熟技术,融入于磁浮列车系统之中。这个技术难题一旦突破,就奠定了磁浮列车研制的基础,国家“八五”攻关计划也就基本完成了。
于是,他们决定先做一个全尺寸的载人单转向架,瞄准未来实际应用,将单转向架悬浮能力设定为6吨以上。如果一个单转向架能够实现悬浮运行,再“照葫芦画瓢”,将一列磁浮列车设计安装5个单转向架,就完全可以达到传统轮轨列车的承载能力。
经过半年多的理论研究和结构设计,参考国外磁浮列车试验样车的相关技术指标,课题组初步形成了全尺寸磁浮转向架的研制方案。
研制方案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也摆在研制者的前面。转向架是最基础部件也是最复杂的,与轮轨列车转向架不同,它需要实现对列车的悬浮控制,而悬浮系统本身又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受线路、载荷、环境等影响,悬浮的稳定控制难度极大,该如何实现?
磁浮列车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没有摩擦的反作用力,只能使用直线电机牵引,而用于牵引控制的电机并不是独立的,它将是磁浮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不仅本身需要有很好的性能,其牵引能力、重量体积等,又对悬浮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悬浮与牵引将如何融入一体?
能够实际应用的磁浮列车,其车体大小、体积、承载能力必须与传统轮轨列车一致。轮轨列车有轮子支撑,而磁浮列车没有轮子,它依靠车体底部的多个悬浮控制器支撑。每个控制点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现象,即相互干扰。各控制点的解耦问题怎样解决?
异步直线感应电机如何控制,以及牵引力与电机法向力的耦合问题又如何解决?
再有,磁浮列车车体是平直的,在转弯时如何与弯曲的轨道相互适应?转弯和乘客上下车时,列车负载会随时变化,怎样实现负载的自动调节,结构如何设计……
啊!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可谓“多如牛毛”,这是研制之前就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需要在结构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预先研究,至于在系统集成及试验中还会冒出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研制之前是根本无法预料的。
所有这些问题,汇集起来就一个字:难!
“不难,还叫创新吗?”
“正因为难,才叫攻关啊!”
面对难题,团队成员的态度很明确,搞科研就是攻难题。突破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更是使命。
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他们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然而,大家对于磁浮列车的转向架如何做,怎样才能“浮”起来,仍是“一头雾水”。
没有资料参考、缺少技术积累、加工条件有限,许多东西别说没学过,甚至是前所未闻。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常文森知道,搞科研要有信心和勇气,同样也需要底蕴与方法。他和尹力明等人商议后提出:不会就学,先集体“充电”,学习相关专业理论,先学习再实践,边学边干,学以致用。
于是,这些大学教授像研究生们一样,拿起书本刻苦攻读,相互交流。不仅在单位学习研讨,还到相关科研院所考察学习。尹力明还争取到了随国家科委赴俄罗斯磁浮列车研究中心、莫斯科铁道学院考察交流的机会。
经过半年的读书学习和调研,大家开始学以致用了,磁浮列车单转向架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研究思路,先从悬浮电磁铁和直流功率斩波器入手。瞄准单转向架6吨以上的悬浮能力,课题组参考国外研制技术参数,设计出悬浮电磁铁的截面尺寸;刚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的陈贵荣被委以重任,负责采用有限单元的磁场计算方法,负责磁场分布条件核算;陈顺良工程师电气设备制造和调试经验丰富,负责硬件研制并解决工程问题;其他相关人员发挥专业特长,各自负责一项任务。经过一番努力,一套大功率的电气装置研制成功。
尹力明负责转向架的部件加工,他想出一个既省钱又省料的简易办法:就地取材,先用木板和塑料摸索着做,即便不行,改进也容易,待用木板和塑料板做得有模有样、基本可行了,再进行加工制造。这样虽然省钱省料,但手工制作要增加几倍的工作量不说,精度、强度等性能参数测算也难。唯一的办法就是一遍遍地加工、测算、修改、再加工,凭的就是一种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
悬浮控制系统的研制也是这样,从过去小型磁浮实验样车的悬浮,跨越到全尺寸单转向架的悬浮,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试验,也不清楚失败了多少回,在千难万苦的研制、试验、失败、再研制、再试验探索中,最后才将悬浮控制问题解决。
从木板、塑料板结构制作,到正规部件加工,再进行模型试验,他们不断修改设计,一遍遍加工优化。这期间,团队不知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也不知熬过多少不眠之夜。跌倒了,站起来;失败了,从头再来,摸索着继续前进。
就这样,凭着一股顽强的韧劲,他们经过两年的攻关,终于攻克了多自由度转向架的原理结构设计,弄清了磁浮列车转向架与汽车、轮轨火车转向架的区别,摸清了基本结构特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磁浮列车的转向架机械解耦概念,完成了转向架结构设计与各部件加工图纸,为磁浮列车单转向架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就基本扫清了研制道路上的“拦路虎”。然而,加工生产过程反反复复又经历一年多时间,总算把一个几吨重的单转向架系统研制出来。
单转向架系统是磁浮列车的最基本单元,看上去虽然十分简陋,但它的内部结构相当复杂,拥有4套独立悬浮控制系统、一套推进系统、相应的二次悬挂系统、两台直线电机和宽3米的车厢底板,可承载40多人。
单转向架系统做好后,要安装长10米的轨道,才能做悬浮控制与运行试验。实验室容纳不下,别的大房子又没有。时任系主任的常文森决定,把这套实验装置安装在实验大楼外面的一个旧教室里,他拿着卷尺来前后左右量了量,把脚往水泥地上一跺:“正好!咱们的实验装置,就安在这里好了!”
这个旧教室长度是够了,但也得进行改造啊!常文森率领尹力明、徐水红、杨泉林等科研人员拿起工具,平整场地、安装轨道,当时正值夏天,长沙的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他们光着膀子,像干重活的民工一样,干得热火朝天。
长10米的轨道铺好了,如何将几吨重的单转向架系统抬到2米多高的轨道上呢?租用一次吊车要花上万元,况且场地也不宽敞,吊车不好展开作业。
“我们就将它扛上去!”尹力明说,大家以为他在开玩笑,没想到他却是要动真格的。
“不能用吊车,那不得人工抬啊”。这天,团队人员齐上阵,再安排一些学员,将单转向架拆成几大块,几十个人如群蚁搬骨头,肩扛、手抬、木杠撬,再安排几个人在轨道上用绳子拉,喊着“号子”,使出吃奶的劲头,硬是将几吨重的单转向架系统搬到了2米多高的轨道上。
将单转向架搬到了轨道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安装调试,想检验一下悬浮控制效果,可是牵引电机还没有安装,于是,大家又找来绳索拉着几吨重的转向架,在坡度为40‰的轨道上来回移动,进行实验。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轨道边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唯一散热的方式,就是不断地用自来水洗脸擦汗,所以每个人肩上都搭着一条毛巾。这一幕,正好被来校考察科研工作的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聂力碰上了,她看到这一情景非常感动:“没想到未来的交通工具,大家是这样干出来的。”
这天,待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接通电源一试,效果却让人哭笑不得。这个让他们费尽了力气的“宝贝”,像是一个动不动就使性子的“调皮小子”,悬浮一会儿就“乱蹦乱跳”,走一段就“歇菜”,甚至“罢工”。不论你如何“调教”,它就是不改“顽皮”的性子。
见大家一筹莫展的窘态,常文森说:“别急!必须找到不听使唤的原因。”大家又各就各位,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检查,一遍遍地反复测试,一些小的问题当天就解决了。常文森决定明天再进行综合调试。
第二天一大早,团队成员全都赶到现场,对接下来的试验充满了期待。然而,几番试验之后,问题依旧,磁浮单转向架还像从前一样“乱蹦乱跳”。围绕这个棘手的问题,科研人员先后折腾了半年多,依然束手无策。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那段时间,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经过一遍遍地检查和反复调试之后,问题才慢慢地显露出来,大家这才发现,最大的嫌疑就在悬浮控制上。
“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啊!”常文森说。可是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他一转身,目光投向了博士生李云钢。常文森没有半点犹豫,像是下达战斗命令一样,说:“李云钢!”
“到!”李云钢一愣。
“现在,由你牵头把它解决好!”
“我?”李云钢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导师怎么将这么一个难题交给他来牵头呢。
李云钢是常文森的博士生,主攻磁浮控制技术,脑子灵活,创新能力强。经过几年刻苦攻读,他马上就要博士毕业了,此时正忙着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对于一名博士生来说,毕业论文写作是最后是一道重要关口,能否按时毕业拿到学位,关键在此一役。
面对导师信任的目光和不容置疑的语气,李云钢只能像往常一样,点头应允,毅然受领了这一任务。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多年军旅生涯和在团队的历练,李云钢已养成了服从命令、勇于担当的军人作风。撰写毕业论文与团队面临的攻关任务,孰重孰轻,他是分得清楚的。在悬浮控制技术面临“卡壳”的关键时刻,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何况导师已经“点将”,自己就必须迎难而上,攻克这个难题,决不能让导师失望,更不能使团队攻关受到影响。
李云钢毅然放下毕业论文的写作,一头钻进了实验室。针对单转向架“乱蹦乱跳”的问题,他与团队的老师和队友们密切配合,集智攻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接着,他重新制作了悬浮控制系统的斩波器和控制器,对系统部分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编写出了新的悬浮控制算法和软件。
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李云钢利用整整一个寒假的时间,对悬浮控制系统进行反复调试、优化和改进。慢慢地,转向架在轨道上“乱蹦乱跳”的现象消失了。经团队反复试验,最终实现了单转向架稳定悬浮控制,彻底搬开了横亘在前进路上的又一只“拦路虎”。
李云钢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任务,大家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现在,你可以安心地去写你的博士学位论文了。”常文森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研制工作又迈上了“快车道”。
1995年5月11日,我国第一台磁浮列车单转向架原型第一次进行载人试验。转向架平台上密密麻麻挤上去了30多人。大家兴致高昂,都盼望亲身体验一下“悬浮”运行的感觉。要知道,这可是全国首次试验,他们是我国磁浮列车的第一批乘客。
一切准备就绪。
“启动!”随着常文森一声令下,7对水泥墩托起的10米轨道上,载着30多人的单转向架从轨道上轻轻浮起,沿着的轨道缓慢地、平稳地向前“漂移”,30多名乘客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旅行”。
成功了!现场响起一片热烈掌声。我国第一台载人单转向架磁浮列车从此诞生了!
载人单转向架磁浮列车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稳定的悬浮控制技术、转向架设计技术、大功率的斩波器设计技术、牵引控制技术等磁浮列车研制最基础的技术难题,为磁浮列车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石,标志着中国成了世界第3个掌握磁浮列车研制技术的国家。
当年,该成果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1995中国十大科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