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地飞行: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磁浮交通纪实
- 王握文
- 1800字
- 2021-03-29 23:40:03
驱散随机振动“幽灵”
2001年11月25日,我国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试验线通过中试评审验收,各项试验随即开始,科研人员需要通过运行测试,获取相关试验数据,解决磁浮列车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为未来投入运营奠定基础。
这条建在国防科技大学校园内的204米试验线,对于李杰教授来说,是世界上最难走、也是问号最多的路。他在这条路上整整走了3年!
一条204米长试验线为何一走就是3年,需要经历无数遍的往返?这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车辆的随机振动,它像“幽灵”一样,纠缠着李杰与团队成员。
这个“幽灵”一直让人捉摸不透。试验运行中,列车转向架时不时产生振动,特别是在爬坡或转弯时,更是振动频发,并伴随着异响声,时隐时现,这一趟运行时出现,下一趟又没有;有时在这里出现,再试又消失;你将这里调试好,不经意间又在另一地方出现,这就是专家们所说的“随机性”故障,毫无规律,最难捉摸,也最难解决。
这个问题让科研人员伤透了脑筋。优化悬浮导向控制、检查车辆结构、重新测量轨道、调整轨道线形、排查技术细节问题、改进二次悬挂系统、重新研究不同转向架的防滚解耦刚度,甚至提出了“空气弹簧均压的理论”……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优化的都改进了,该测试的都无数遍地测试过了,但是,随机振动问题依旧,“幽灵”始终与大家“捉迷藏”。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莫衷一是,争论也就开始了:搞车辆的说轨道有问题,搞轨道的说悬浮控制有问题;搞车辆结构的认为问题出在转向架;搞转向架的则认为轨道不符合要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自己负责的工作经过反复多次测试、改进,已经没有问题了,那问题不就出在其他人负责的工作中吗?
那段时间,大家讨论、攻关、测试、改进、试验,忙得不亦乐乎,争论、争吵也成了家常便饭,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完了再改进,改进完进行测试。但无论你怎么改进、测试,也不管大家争吵得不可开交,“幽灵”却躲藏在暗处,好像在看大家的笑话似的,考验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耐心。
这个时候,李杰教授提出用非线性解耦算法对悬浮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并筹划着用DSP+FPGA数字计算结构替换模拟控制器。在曹承侃高工及研究生孙秋明、张锟等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单点和单转向架的稳定数字悬浮。可是,当他们进行全系统替换试验列车的模拟控制器时,随机振动还是出现了,“幽灵”又纠缠上李杰,成了控制器替换工作的一大难题。
真是遇到“鬼”了。李杰就思考:“幽灵”漂浮不定,决不能简单地对待,应该在数字化替换模拟控制器的过程中,一并将随机振动问题解决,搬开前进道路的“绊脚石”。
这个“幽灵”不仅客观存在,它还像只“狡猾的狐狸”。于是,李杰带领博士生洪华杰、王洪坡等人开始了“捉狐狸”的工作。研究、探索、试验,替换不同刚度的防滚吊杆弹簧、调整横向拉杆和纵向牵引拉杆长度、改变空气弹簧高度、修改悬浮控制参数……在一系列的试验、测试对比中,“幽灵”出现的次数虽然在减少,但仍在与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让你防不胜防。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狐狸”躲藏得再好,也有露出了“尾巴”的时候。在调整横向拉杆长度、在车辆静止悬浮条件下改变振动状态试验时,李杰想到了过去在机器人控制中“传感器与执行器分离”的振动及稳定性的问题。这时,李杰若隐若现地看到了“狐狸的尾巴”。
“抓住它。”常文森教授听了李杰汇报后,鼓励他顺着这个思路赶快将问题解决。接着,李杰率领几个人查找执行器和传感器的问题。磁浮列车的执行器,即悬浮电磁铁是无法改变的,那么,传感器就是最大的“嫌犯”!
此后,李杰在这条204米试验线上,与“嫌犯”斗智斗勇,查找它的“犯罪证据”。
3年时间里,试验线两旁的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在试验线上的时间比在办公室还多,来回跑了多少遍,记录数据问题的笔记本用完了一个又一个……
夜以继日的检查、筛查、测试与试验中,李杰终于抓住了“狐狸的尾巴”,找到“嫌犯”的“证据”。他从机器人“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分离问题”中,发现了造成正反馈振动的信号通路,然后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让传感器与执行器有机融合,相互配合的问题,形成了“一体化传感器”的概念。按照这一技术改造方案,最终将随机振动问题解决了,从此车辆运行再也没有出现随机振动现象了。
驱散随机振动这个“幽灵”,就排除了对轨道、车辆、转向架、二次系和悬浮控制等的“嫌疑”,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使研制工作重又回到了正确道路上。常文森教授感慨地说,该问题的解决使磁浮交通技术前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