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音视频经典案例选粹(2014年)
- 王玉玮
- 9802字
- 2020-08-29 14:49:09
第一部分 年度视频
拾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致青春》的怀旧与营销
【摘要】2013年4月26日,赵薇首部导演作品,由关锦鹏担任监制,李樯编剧,改编自辛夷坞同名小说的中国大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在毕业季的氛围下上映。本片主打青春校园爱情故事,青春的“甜”与青春的“伤”是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两道调味剂,影片通过青春强大的吸引力和怀旧的感召力,一下子将观众拉回到那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真实地展现了蓬勃绽放的年青一代人的青春感情和青春蜕变。上映第一天,《致青春》全国票房高达4700万元(包含零点场),创下2D华语片有史以来的最快卖座纪录,总票房7.15亿元。老调重弹的青春主题装饰上不同的故事情节,总能一次次触动人心、引起共鸣。影片抓住了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青葱年华,将不同年代的人们带回那段时光。中国电影市场上一股延续至今的“青春热”带来的全民怀旧狂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国产商业电影从大制作转向小成本、从视觉性转向怀旧符号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致青春;青春电影;怀旧;营销
一、案例简介及背景阐述
(一)《致青春》简介——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2013年,全民搭乘青春的列车,一起致敬那段美好的时光。其中,由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拉开了追忆的序幕,缅怀那些年播种的爱情;陈可辛驾驶的《中国合伙人》专列,驶向了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奋斗的梦想;郭敬明也将其畅销小说《小时代》搬上荧屏,展现了青春的奢华与疼痛。纵观2013年中国大陆三部青春电影,《致青春》将“青春”和“怀旧”展现得深入人心,使各个年龄段观众都能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和印迹。青春怀旧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文化想象和流行因素。
该片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小说,于2013年4月26日上映,投资4000万元,首映日票房高达4700万元。不仅打破了《泰囧》的首日票房纪录,而且刷新了2D华语片首日票房纪录(3D华语片《西游·降魔篇》首日票房达7650万元)。《致青春》上映第4天票房攀升到2亿元;第6天,票房便上涨到3亿元;第16天,票房突破了6亿元大关;第26天,该片在内地已经取得了7亿元的票房佳绩。2013年6月19日,《致青春》的投资方之一,华视影视在其官方微博宣布,《致青春》在第16届上海电影节荣获“2012—2013年度创新营销影片”大奖。5月1日后,尽管有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的凶猛来袭,但《致青春》仍不改其吸金态势,五一期间全国上座率平均保持在50%左右,放映时间从4月延长到6月的毕业季,最后以总票房7.15亿元收官。
单是影片的名字就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尽的怀念。从影片中特定的时代符号可以看出该剧是以20世纪90年代的校园生活为背景。以南京几所大学作为取景地,设计了几个性格不同的平凡人物,戏中的他们实际上就是生活中的我们。
女一号“玉面小飞龙”郑微,性格率真可爱,与青梅竹马的林静约定后考上了同一个城市的大学,结果却换来林静的杳无音讯。生性豁达的她选择在大学中为爱勇往直前,无意中由讨厌到爱慕,爱上了同校建筑系的陈孝正,两人拥有了短暂的爱情,但在毕业季,陈孝正选择出国深造而放弃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历经物是人非后的郑微逐渐成熟,变得理性干练;女二号是清新美丽、端庄成熟的阮莞,在众多追求者面前用自己独有的清冷坚守呵护着自己的爱情,她原谅男友的过失,包容男友的懦弱,最后却在去看Suede乐队演唱会的途中意外车祸身亡,剧中这样形容她,“只有她的青春定格在最美的年华,永不腐朽”;小镇姑娘黎维娟,洁癖、八卦,一心想进入上层社会,过富裕的生活,最后做了两个孩子的后妈;假小子朱小北,家境贫困,为了维护自尊,砸了超市,最后被学校开除;出身贫寒、高傲冷漠的建筑系男一号陈孝正,为了摆脱贫困刻苦努力,最终为了前途功名放弃了爱情。
电影真实反映了现实问题,强调了成长途中的得与失,用共同的青春情感“通吃”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影片中没有大牌明星的面孔,没有华丽的视觉场面,也没有著名导演。作为赵薇导演的处女作,她启用了新的面孔,在听觉、视觉上带我们一起缅怀青春。
(二)背景阐述——青春现象级电影
《致青春》从影片名到剧情设计,再到场景的选择,无处不流露出青春的气息,给当代节奏快、压力大的社会群体带来了休憩的避风港,引来人们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追忆。由于呈现出现代社会流行文化与人们心理需求的对应性,大众文化一经传播便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回应。
追溯青春电影,以美国的校园电影为开端,20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由日本影评家首次提出。目前在中国关于青春题材的电影还没有非常清晰的脉络和完整的体系,还不能算一个电影类别,但它在当下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电影现象和文化想象,它因时代的不同而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现着不同的内容。
20世纪80年代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侧重描写青春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特别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影响,侧重描写边缘青春人物的无奈和青春的残酷;21世纪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侧重描写对青春的回忆和多元化,满足大众对日常审美的需求。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社会主流群体的年轻化推动了青春电影的发展,年轻群体成为主要观影者。特别是第六代导演,以新的价值观和叩响青春记忆的画面带来了一大批以书写青春、反思青春为重点的青春电影,从此中国青春电影开始走向繁荣。
自21世纪以来,青春电影慢慢淡化和退去了法国“新浪潮”时期的辉煌风采,成为一股文化艺术潮流,并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致青春》中对校园生活的回归,将青春的留恋和回忆表现得多元化,充满丰富的色彩,正契合了青春多姿多彩的主题。剧情以童话故事为开篇,梦幻奇妙;故事主人公青春、张扬、悸动、敢作敢为,可最终还是逃不过现实的无奈和遗憾。
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年华青涩逝去,却别有洞天。《致青春》能够赢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同,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创作者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有关青春的集体记忆与缅怀。青春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岁月是人生中最美好与最值得追忆的岁月,《致青春》正好抓住了这种情感的触发点,以怀旧的影像唤起了观众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青春时光。
《致青春》的另一个成功点在于,影片播出后能够引起人们对影片、主题,甚至对导演等的大规模讨论,在当下形成一种火热的社会现象,并且在全民中再次掀起了致敬青春的风潮。
从近年来中国大陆上映的青春电影可以看出,其不再是含蓄地表达青春的情绪,而是呈现现实主义,主题大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并且是大多数人必会经历的情节:校园爱情的纯真或虚幻、友谊的忠贞或背叛、为梦想的奋斗或放弃、职场的现实或残酷、对生活的选择或坚守……将生活中深刻的点点滴滴搬入荧幕,不仅与当下人们的社会心理相扣,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当代社会文化和人生追求的一种记录,是一场对青春的致敬,是一场对过往生活状态的留恋。我们不是《致青春》中的郑微、阮莞,也不是陈孝正或者林静,但是我们或多或少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正是影片中的这些相似之处使人们产生了对青春的集体怀念,共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共同的审美需求,达成文化共识。《致青春》最具优势的,不单单是勾起一代人的回忆,而是几代人。
综上所述,本文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案例,从而探索和思考中国大陆青春电影所带来的文化传播价值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方式。
二、案例过程记叙——电影的宣传与营销
图1 《致青春》电影海报
电影《致青春》于2012年2月27日在北京举行了媒体见面会,由演员转型成为导演的赵薇与影片监制关锦鹏、编剧李樯以及《致青春》原著小说作者辛夷坞共同亮相。发布会上,首次以导演身份现身的赵薇与大家分享了影片的筹备历程和心得,并且宣布电影《致青春》将于3月份“开学报到”。2012年3月3日,《致青春》剧组在南京医科大学五台山校区篮球场举行了开机仪式,宣告这部致敬青春的电影正式开拍。直到2013年4月26日,万众期盼已久的《致青春》终于上映。电影从开镜到播出,一直都受到了媒体和观众的极大关注,这与电影制作方的宣传是分不开的。电影孕育出炉的这些日子仿佛也是观众小心呵护青春成长的日子。该片除了票房上收获不小的成绩,刷新了2D华语片首日票房纪录外,还赢得第16届上海电影节“2012—2013年度创新营销影片”大奖。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女主角杨子珊获得影后提名;编剧李樯获得最佳改编剧本提名;音乐创作者窦鹏获得最佳音乐提名。《致青春》还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电影原创歌曲、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设计四项提名。最终,该电影荣获第22届上海影评人协会奖导演新人奖和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还被第57届伦敦电影节选为Official Selection的LOVE单元展映影片。
(一)上映时间点的选择
上映时间点,避开热门档期,紧贴网络热点。
时下,看电影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特别是恰逢节日时。例如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暑期档”、“贺岁档”等热门档期,还有6月1日的儿童节,11月11日的“光棍节”等。节日期间,观众如果能看上一场与节日主题相关的电影,就能更大地满足他们的现实和精神需求。《致青春》便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迎合了当下的电影市场,避开了与欧美大片相撞的热门档期,选择与电影主题相关的4月上映。此时正值大学校园的毕业季,顺应了大学生毕业、怀念青春这一热点话题,在这个阶段把很具有话题性的《致青春》投放市场,形成了星星之火燎原的趋势,增加了话题论点和情感触发点,给正值毕业季的同学带来一份青春的纪念礼物。
(二)微博运营
官方微博的运营不仅增加了与网民的互动,而且扩大了电影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
电影虽然于2013年4月上映,但《致青春》的官方微博在开机前一天的2012年3月2日就已经开通了。在电影宣传期间,迅速赢得18万粉丝的关注,截至2014年3月底,电影上映已一年,仍拥有13万粉丝,共发微博两千六百多条。微博及时跟进电影的进度,几乎记录了电影筹拍、开机、制作、上映的全过程,并且发起和制造了许多与电影相关的活动和话题,例如:发起互动投票,选出心目中适合演林静的演员;发起电影海报设计活动,网友用图画致敬青春。发起的话题有毕业季(讨论有关毕业的话题)、舌尖上的青春(回忆70、80、90后童年的零食)、音乐季(分享有关青春的歌)、青春物语(抒写有关青春的话语)、青春正能量(为奥运健儿加油)、经典台词等。微博中还不时曝光电影的剧照、台词,跟进电影的宣传活动,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给电影进行了充分的预热。
影片和主创人员以及演员的最近消息也能在微博中看到。根据数据统计,《致青春》日均发微博5.3条,自从进入推广期后,微博的数量急剧上升,公映这天达到了最多的50条,公映期间,《致青春》多次成为新闻头条(见表1、图2)。同时,电影及主创人员成了微博热门搜索人物(见图3),《致青春》成为同时期电影热度榜首(见图4)。
表1 2013年《致青春》提及度与搜索数(数据来源:新浪微博数据中心)
注:字母A—I表示《致青春》上新闻头条
图2 《致青春》搜索趋势图(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图3 《致青春》相关人物搜索数据(数据来源:新浪微博数据中心)
图4 2013中国影视全V榜之国产电影榜(数据来源:百度)
(三)粉丝及明星效应
《致青春》从电影开拍起就注定拥有观众,因为它改编自早已有粉丝基础、销量逾300万册的畅销同名小说,此类电影一般被称为“粉丝定制电影”。一篇名为“致青春:一场引爆社交网络的周密策划”的文章写道:“赵薇的圈内好友纷纷前来助阵不足为奇,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连商业圈的史玉柱、草根圈的天才小熊猫、文化界的张小娴、宗教界的延参法师都参与了微博营销。我不完全统计了几个参与转发的微博大V,区区24个账号,粉丝总数已经接近3.7亿(见图5),在没有去重的情况下已经占了微博总用户量的80%。”圈内好友、商业圈、宗教界、文化界、传媒界形成一条扩散式的影响链,广而告之。加上导演赵薇的人脉:王菲、黄晓明、舒淇、姚晨、林心如,光线系的徐铮、王长田等都在微博上不遗余力地推荐这部电影。《致青春》上映期间,圈内好友纷纷在微博上晒票根或感怀青春,再加上主演们的粉丝数目和影响力以及演员的好友、好友的好友,这样层层延伸的人脉关系,使电影在微博上成为热门搜索词。天后王菲用她天籁般的声音演唱《致青春》主题曲、杨澜的首次触电秀更为电影增光增彩。
图5 在微博中互动宣传《致青春》的明星(数据来源:新浪微博数据中心)
(四)全媒体营销
电影《致青春》的宣传可谓无孔不入。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运用,再到跨媒介的合作,让青春的气息温暖2013年的毕业季。青春是一张不老的脸,充满活力;青春离不开友谊、也离不开爱情;青春充满想象和挑战;青春是奔腾不息的大海,你永远看不到它的尽头;青春是逝去的河流,我们都随它一起流向未知的渡口。《致青春》恰当地抓住了有关青春的关键词,进行精准营销。
它适应新媒体的大环境,运用网络进行层层递进式的宣传,似破蛹的蝴蝶,慢慢蜕变成美丽的成品。
表2 《致青春》重要事件宣传表
《致青春》先导预告片发布仅3天,在新浪的播放量就达230万,是电影类预告片播放量最高的电影。所发布的微博话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占据榜首位置,预告片仅在新浪娱乐的转发即达10万次之多。
虽然现在身处新媒体时代,但《致青春》做到在社交网络上“呼风唤雨”之余,还能善于利用传统媒体的传播力。
首先是电视营销。2013年4月13日,《致青春》剧组做客《快乐大本营》,几位主演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也借实力雄厚的湖南卫视王牌节目为电影提前预热;4月19日赵薇做客《天下女人》畅谈青春;引起最火话题的要数4月17日,赵薇首次以导演身份做客安徽卫视《说出你的故事》。赵薇、黄晓明聚首引发青春话题“有一种蓝颜知己叫赵薇、黄晓明”。此句话在微博上疯转,被转发次数高达20万。在访谈现场,节目组安排黄晓明给赵薇送上“惊喜”,黄晓明拄着拐杖在节目上为赵薇庆生,两人回忆学生时代的青春年华。看似不经意地与老同学缅怀了一下青春,回忆了共同的大学生活,实际上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关于影片《致青春》的社会化营销。
其次是纸媒。《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都大篇幅报道了《致青春》,并且都是不吝褒奖之词。同时《致青春》还成功地搭上了“五四青年节”的顺风车,将传播范围最大化。
电影宣传上还注重公益事业,《致青春》剧组原定于4月21号举行的发布会、正式首映礼和绿地毯仪式因“雅安地震”取消。赵薇及片方在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100万元,并一起为雅安灾区祈祷。
《致青春》的软广告也无处不在,电影跨行业营销植入了当下流行的手机游戏——《找你妹》,推出《致青春》关卡,增设了电影中几位主角的漫画头像,立刻成为热门游戏。手机游戏在当今时代是年轻人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电影宣传锁定了特定观众群进行娱乐互动式的精准营销是《致青春》的创新点。除此之外,《致青春》还大打怀旧青春牌,与传统商家、网站合作,制造青春话题,推出怀旧产品。
三、案例分析及评价
(一)影片中的“记忆符号”
问及人们心中最怀念的时光,想必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那些回不去的青葱岁月”,无论在青春的那些年做过什么,它都是你人生中最好、最难忘的几年。青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的记忆,它包含着激情、欢笑、痛苦、成长、蜕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每个时代都有青春的专属符号。
2012年12月11日,导演赵薇微博首曝新作《致青春》主海报,风格怀旧、文艺、小清新(见图6)。海报泛黄的色调将我们带回大学寝室的那段时光。木质的桌子和书架上生活用品摆放得满满当当。老式电视机里放着经典爱情之作《泰坦尼克号》,还有暖水壶、饭盒、看了一半打开的书、建筑模型、篮球、老式磁带播放器、寝室里晾晒的衣服、啤酒等,都是曾经大学寝室里最熟悉的物品。这正是青春系列电影惯用的方式,它唤起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好记忆。
2013年2月27日,片方又公布了首款人物概念海报(见图7)。海报中,四位主演人物造型青春靓丽:女生或扎马尾,或长发披肩,男生着干净的衬衣、白色帆布鞋,背景颜色明亮活泼,最抢眼的应属四位主角手中与各自角色性格特质紧密契合的专属青春道具。
图6 《致青春》电影海报
郑微内心的那份耿直、开朗弥足珍贵,失去的敢于放弃、拥有的努力珍惜,在经历青春的疼痛后小宇宙爆发,寓意成长的理性和成熟;陈孝正,生活的艰辛让他为自己筑起了一道硬壳,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无奈选择现实的他把青春、爱情扔向大地;阮莞的爱情是易碎品,千般呵护却终将逝去,她外表娇弱但内心强大,为爱情可以奋不顾身、无怨无悔;林静怀揣着生活的秘密,内心陷入了激烈的爱情与家庭的条条框框的挣扎中,表面似一台运转正常的机器,实际早已伤痕累累。海报的上、下版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上方的完整和下方的碎裂寓意青春中的拥有和逝去,完整展示了青春必须经历的转换过程。
图7 《致青春》电影人物概念海报
青春的美好就在于它所承载的想象和记忆,也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我们一次次重拾记忆,也是在找寻自我和审视自我:年轻时候的梦想都实现了吗?年轻时的选择后悔了吗?年轻时陪伴的那些人都还在身边吗?致敬青春,实际上是青春年华逝去后的审视和回味、失去后的遗憾和洒脱、成熟后的变化和现实……
电影中,那些有关青春的记忆符号无处不在:陈旧拥挤的楼道、四处晾挂的衣裤、满屋张贴的明星海报、高低床铺、电磁炉、热水瓶、台式电扇、随身听、任天堂插卡游戏机、BP机、床帘、走廊尽头整栋楼仅有的固定电话和宿舍楼门外的磁卡公用电话、吸烟喝酒打牌看片的学生、黑脸不近人情的宿舍管理员、排队打饭的大食堂和大锅的饭菜、深夜收听的电台情感热线、手写情书、背带裤、条纹T恤、白色帆布鞋、健美操、迎新社团、散伙饭……结尾处,绿皮火车在怀旧回忆中添上了色彩斑斓的一笔。绿皮火车载着我们驶向大学的象牙塔,在一个熟悉的城市和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之间来回,这段经历是我们一生中极为珍贵的。聪明的赵薇将她的经历与我们共同的经历勾连在一起,细腻地描摹着,影片中虽然无一处文字说明却点滴昭示着那个年代,用熟悉的记忆和符号致敬青春。
除了生活习惯和场景的记忆外,音乐也能体现一代人的记忆。摇滚乐几乎是第六代导演青春影片不约而同的选择,《致青春》也不例外。影片中专门买下了《So Young》的版权,女主角也在影片中唱响了励志粤语歌曲《红日》,细心的设计是对青春记忆的悉心保存,很好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
(二)全民怀旧的集体狂欢
《致青春》成功的因素有明星导演的指导、监制编剧的保障、青春故事的题材、畅销小说的基础、电影话题的营销……它很好地选择了“怀旧”这张王牌,并且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都曾年轻过、冲动过、疯狂过、迷失过、珍惜过、放弃过……我们每个人都将会有、正在有或曾经有过青春年华,青春的话题辐射了所有年龄层。怀旧是一种丧失和位移,怀旧不是主题,电影中描写的“青春物语”才是主题。青春类型片是对电影的定位,而“怀旧”是电影的营销定位。
“怀旧”是指个体对过去的渴望,这种渴望的对象也许是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它能更多地与过去温暖的时光、快乐的童年等相联系。这种情绪状态可以是正面的,如对过去温暖的感觉、充满快乐的回忆;也可以是负面的,如对个人过去的失落、悲伤和痛苦;还可以是苦乐参半的情绪,既让人伤感又令人向往,通常这种既快乐又悲伤的矛盾情绪是将糟糕的现在和满意的过去进行对比所产生的。从更深的心理学层面分析,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regress)心理。退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人之所以怀旧,是因为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是内心的(如自己的本能与道德、良心之间的冲突),也可以是外界的(如自我和现实的冲突)。有冲突就会寻求安全保护,这是人的本能反应。而怀旧通过退行到过去,替代性地满足了人的本能欲求。它所造成的时空错觉,正好能以一种象征的方式带给人安全和爱。
怀旧电影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询唤”了一种个人的历史记忆,怀旧由此也成为本土意识的一种有力的表现方式。另一方面,正如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所认为的,在消费社会中怀旧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生产方式,怀旧的情感和情绪也都同时成为消费对象,它满足了一种神神秘秘的重温它们的期望,它通过给予人们想象性返乡的体验,满足了当下电影观众的消费需求。因此,这些借“怀旧”而顺应市场的商业化操作大过了它本身价值。正如电影史学家托马斯·莎兹(Thomas Schatz)所说:“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电影实际上在协助公众去界定那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并找到它的意义。”
《致青春》在宣传时以“舌尖上的青春”唤起我们的记忆。70后舌尖上的青春——一个老头推着一口葫芦样儿的黑锅,走街串巷,不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便将大米变成了白白的爆米花,这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魔术表演”;80后舌尖上的青春——一个小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无花果”三个字,大白兔奶糖、搅糖稀、炸米花、酸梅粉、果丹皮、棉花糖、动物饼干、济公开味丹……那些儿时的甜蜜包裹着青春所有的忧伤、犯傻、彷徨,找回儿时那份最初的勇敢;90后舌尖上的青春——我们从舌尖到舌苔都蔓延着旺旺雪饼、旺旺仙贝、徐福记酥心糖、品客薯片、奥利奥、喜之郎果冻……的味道,这些香甜的零食连同我们的童年一起打包,留在回忆中。
“失去才懂得珍惜”是人类的通病。青春就是那段悄悄逝去的时光,我们总会忍不住回想,当年的我们、从前的我们、那时的我们做了些什么。怀旧成了填充现实的一种方式,怀旧也是在寻找一种安慰,怀旧能给人舒适、亲切等情感,成为人们内心的庇护。怀旧的消费群体会由于接触共同的情感记忆和记忆符号,而带来群体性集合和认同,在这种群体集合中,共同的怀旧就能够迅速形成集体回忆。《致青春》打破了年龄和性别的界限,它完成了好几代人一起坐在电影院集体怀旧的梦想。每一个场景、每一句话语都闪现着青春的影子;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投射着对时光的追忆。笔者在影院观看《致青春》时,有一幕画面至今难忘,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约去影院看《致青春》,有夕阳怀念朝阳的意境。这就是青春无限的号召力,它是人生最无法回避的主题。
(三)怀旧情绪下的消费文化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一样,青春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致青春》孕育的浓厚怀旧情绪,最终将会回归日常生活,形成文化消费。人们愿意为具有纪念价值、被赋予特定意义的消费品埋单。青春的美好在于它承载的想象,也因为它的不可逆,我们重拾记忆,也是在找寻自我、致敬青春。
电影《致青春》,通过大学校园场景和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来演绎青春从稚嫩到成熟的故事。剧中的场景和物品让观众过目不忘,引起了商品营销的怀旧基调。许多怀旧主题的餐厅,饰品店,海魂衫,回力鞋还有女主角一袭活泼动感的复古牛仔背带连体裤成了大热门,在淘宝网上,“致青春同款”成为热门搜索词。回力鞋除了原来的红白、蓝白、黑红款经典配色之外,还出现了亮丽黄、青春绿、活泼粉等,价格也有所提高。
原著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书店被摆在极为显眼的位置。该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一直在销售的老版本,还有一个是配合电影的纪念版,精装封面,内附电影海报。此书在电影上映之后,再一次成为畅销书,网络的电子版本也被火热下载。同时,与青春主题相关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谁的青春不迷茫》等也搭上了顺风车,销售走俏。连环画、小人书等复古商品成了收藏的对象。
四、结语
2013年,青春电影的大丰收带来了怀旧文化之风。它预示着以导演为中心的电影市场,以视觉场面为吸引点的大制作电影时代已经过去,以《致青春》为典型代表的中国“青春怀旧”电影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我们正处于新媒体的环境下,传播的作用更加突显,要善于充分运用网络的力量,进行全媒体、跨媒介、正能量的话题传播,抓住当代人们的心理需求,最好能通吃各个年龄段观众。《致青春》是一个将“青春怀旧和营销”结合的例子,它不仅勾起了我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而且形成了全民狂欢、全民消费的社会风潮。此时的电影不单单是电影,它成了人们心理的美好慰藉和追忆。回顾电影一系列的成功,它得益于:触动人心的电影主题、优良的制作团队和观众基础、全方位的宣传和互动、上映之后持续不断的社会文化效应。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将会永远存在我们内心深处最小心呵护和温存的地方,就像电影里所说:“青春是用来怀念的。”《致青春》为我们每个人留下了难忘的青春纪念册。
(撰稿:王怡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