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心理剧指导师
- 游金潾 刘义林 冯春艳
- 3649字
- 2020-08-28 22:00:17
第四节 求助者心理
在从事心理剧辅导时,对求助者心理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其中包括:人们何时求助?个案改变的准备度以及人们的心理习惯。现将其分述如下。
一、人们何时求助
根据Gross & McMullen的研究发现,人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会进行求助:
1.当他们觉得痛苦、正在面临困境,觉得自己的感觉或者所处的情境有问题时,还有相信他人的协助能减轻其痛苦的时候。
2.当痛苦大过于求助的困难时。这些困难包括实际的考虑,像是时间与金钱因素,但是困难也可能是情绪的,像是深层探索的恐惧,还有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等。
由上可知,当一个人想求助时,他首先要感到痛苦,如果对所经历的事情不觉得痛苦时,我们不能强迫来访者求助。痛苦,包括主观性的痛苦与客观性的痛苦。所谓主观性的痛苦,所指的是来访者主观性的对痛苦的忍受能力。客观性的痛苦,指的是一般社会大众对痛苦的忍受力。主观性痛苦因人而异,很难作为是否求助的依据。因此,界定痛苦比较客观的方式是:如果痛苦已经达到内心煎熬难受,同时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正常生活作息时,我们就可以将它界定为痛苦。因此,在界定来访者是否需要就诊时,需要考虑来访者的痛苦程度是否已经产生身体不良反应,或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再建议他是否就诊。
面临困境,也需要主观和客观的判断,判断的基准也是来访者面临的困境是否已经让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当一个人的痛苦与困境,已经达到让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正常生活作息时,这个人就需要求助。但是,这样的人有时候还是不会去求助,其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病识感
很多人自己生病时没有病识感,不知道自己生病。因为心理疾病是内心的痛,而内心的痛常常转为生理的疼痛。如焦虑经常转为头疼、胃疼;压力常常转为肩膀酸痛、腰痛;有话说不出、忍气吞声常转为胸闷或便秘;过度惊恐常转为尿频等。这些身心症状经常被视为生理疾病,患者本身没有病识感。
(二)不相信他人的协助能减轻痛苦
受过伤的人,特别是心理受伤的人,常常害怕再受到伤害。对人没有信任感与安全感,就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好心路人将它带回治疗时,它会以为人会伤害它,因此用喙啄人,待其防备心理降低时,才安心让人治病。人也是一样,刚接触心理治疗时,常常会怀疑心理治疗的疗效,甚至怀疑经过心理治疗之后,会不会更严重,会不会发狂。根据Smith(1980)的研究,咨询和心理治疗是有帮助的。而大多数个案在接受治疗后,比起那些有需要但未接受治疗的人有进步,接受治疗的人,其心理健康程度优于80%未接受治疗的人。
(三)深层探索的恐惧
未曾接受过心理治疗,或接受非专业人员心理治疗的人,对心理深层的探索存在着极大的恐惧。此深层恐惧导致他们不相信、不接受心理治疗。一般未接受过心理治疗者,常会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有被看低、被贬低的感觉,因此把找心理专家视为畏途。另外,找过非专业心理治疗的人经过非专业的指导后,感觉到受伤,让他对心理治疗失望或退缩,害怕再度受到创伤。这也是之前一再强调从事心理治疗者一定要接受专业训练的原因。不要因为自己的不专业,伤害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人,使他们不敢再度求助,延误看诊的时机。
(四)时间与金钱
经济上的考虑,也会阻止个人求助。很多对心理治疗不了解的人,常常以为心理治疗只是谈话,对“谈话就要收钱”感觉不屑,因不接受心理治疗的价值,而延误治疗的时机。殊不知,心理治疗跟看医生是一样的。心理治疗工作与一般谈话和聊天不同,心理治疗的谈话技巧需要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熏陶与理论钻研,其专业价值和生理医生一样是值得肯定的,其收费也是被认同的。另外,专业心理治疗者与义工是不同的,一种是专业,另一种是非专业。所谓专业就是“被取代性低”,心理治疗者的工作不能被义工取代。在国外心理治疗师和医师一样,上班时都一样穿着医生制服,而义工不能穿医生制服。
时间上的考虑。时间的安排往往依其轻重缓急而决定。人们对心理健康常常加以忽视,导致在时间安排上不会将心理治疗放在工作及其他事物之前,因此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以抑郁症为例,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的发病率约11%,在中国15岁以上人口,各类精神疾病人口超过一亿人,其中1600万人是重性精神障碍者,其余大多数是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患者。准确抑郁症人数尚未正确统计出来,根据2009年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费力鹏的研究,初步推估抑郁症患病率为6.1%,已经达到9000万人,今日人数应超过此数。抑郁症人数逐年增加的主因之一,是人们对抑郁症的忽视,该就诊的时候不就诊,不将看心理医师的时间排入日程之中,逐渐让轻度抑郁转为中度或重度抑郁,使抑郁症对人的影响由“功能性”的影响转为“结构性”的受损,致使病情恶化。
因人们有以上的心理,所以当他们求助时的第一个对象往往不是心理治疗专业人士,而是他们的亲朋好友,再由亲朋好友与训练有素的助人者搭上线。因此助人工作者需要致力于扭转我们社会中对寻求专业心理协助的负面态度。具体的做法是,助人专业者必须坚守专业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助人形象;二是借由大众传播媒体传播心理健康的信息,教导群众加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重视。
二、个案改变的六个阶段
了解个案的求助心理之后,接下来需了解个案的改变历程。依据Prochaska等人研究,个案改变有六个阶段:酝酿前期、酝酿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终止期。通过这六个阶段的了解,有助于助人工作的推展。
个案改变的六个阶段
(一)酝酿前期
在酝酿前期,个案还未能觉察其寻找改变的需求,或还未想要做改变。这个阶段的人,对他们的问题缺乏信息,他们否认问题的存在,而且常常责怪他人或这个社会造成他们的问题。在酝酿前期的个案,其行为已造成对其他人的困扰。例如,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莫名地生气骂人、酗酒、吸毒、自己堵气闷不吭声、莫名地哭泣流眼泪、害怕别人伤害他、担心别人攻击、胡言乱语、幻觉、幻听、几乎每天失眠或嗜睡、几乎每天都觉得无价值感、空虚、几乎每天动作激动或迟缓、害怕有可怕的事发生、觉得自己快无法控制自己,直接经历或目睹创伤事件(如家暴、性侵、灾变)后出现侵入、负面情绪、解离或逃避。
(二)酝酿期
在酝酿期,个案觉察到需要改变,而且接受问题的责任,他们开始想改变,但还未能做出改变的决定。害怕改变失败通常让个案裹足不前。在这个阶段中,个案常花很多时间思考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以及思考改变会造成怎样的问题。
(三)准备期
在准备期,个人愿意承诺做改变,并且准备好要开始真的做改变。这些承诺可能有些是公开的宣示(如我要开始改变自己),或者个案只是在心理上准备着。
(四)行动期
在行动期,个案主动改变其行为以及所处的环境。他们可能不再抽烟、开始规律地用功读书、为自己留较多的时间或决定结婚。在酝酿阶段以及准备阶段所作的承诺与准备对本阶段来说是重要的,因为个案将觉察他们要什么而且为什么的问题。
(五)维持期
在维持期,个人已经做了改变,现在要试着维持其改变并处理失效的问题。改变过程并不是在这个阶段就停止了。据估计,一项改变要转化成一个人的生活形态的一部分,大概要花好几个星期,这说明了改变是件不易的事情。这个阶段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而且会维持一段时间,因为永久改变是很难做到的,生活形态往往也要跟着调整。在这个时期要留意的是: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就如同生病时看医生吃药一样,是要疗程的。很多参与治疗的人,经常会对治疗过度地期待,期待一次治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或心理的习惯,实际上治疗时间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状态而决定。特别是夫妻治疗,夫妻在治疗过后,需要给彼此一段时间调整,但往往很多夫妻一起接受治疗后,总期待对方的改变要大于自己,否则就失望,又陷入治疗前的状态。夫妻治疗常有一个很好的借口就是:因为对方所以治疗无效,而忘了治疗是先从自己的改变开始,我们只能邀请对方一起调整,但不能强迫对方,要把改变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若对方真的不调整,至少自己心理更为健康,自己活得更自在,也是一种改变。
(六)终止期
在终止期,个案不再受先前诱因所困,问题行为不再,也有信心处理问题,使之不再复发。这个阶段的主要课题不再是行为改变以及维持改变,换句话说,个人不需要常常去想如何改变以及如何维持的问题。
个案根据个人人格特质与问题类型的不同,停留在各阶段时间的长短不一。在求助第一阶段酝酿前期,这类个案大致是非志愿性的个案。例如:犯错被学校老师转介、监狱单位转介、家暴中心转介的相对人等,面对非志愿性的个案只能邀请不能强迫,要耐心陪伴与等待。个案在酝酿期时,他们觉察到而且接受问题的责任,他们开始想改变,但还未能做出改变的决定。害怕改变失败裹足不前,此时助人工作者同样要多陪伴与鼓励,提供给他们更多信息,以解除其恐惧;在准备期与行动期,这是助人工作者工作的时期,要用训练有素的专业方法引导个案探索自己的问题,进而以行动转化对自身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在维持期时,助人工作者要告知个案,成长是需要时间的,给自己时间也给周围人时间,适应自己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