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天下第一村”缔造者

吴仁宝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之一,也可能是中国最富争议的农民之一。无论是受到赞誉还是非议,吴仁宝的一生都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不是改革的设计者,不是理论家,而是不断以实践验证理论正确性的一位“改革闯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几年伴随吴仁宝去世,社会上有一些舆论和争议。可无论如何,他是一个敢于追求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就是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好起来。他为此敢闯敢干,殚精竭虑。作为一位“改革闯将”,吴仁宝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借鉴、一段启示,以及另外一种可能。

14岁之前,吴仁宝给地主当长工,“白天放牛喂猪,早晚照顾地主家瘫痪在床的儿子。一年下来,可以赚到40斤米”《专访华西村长吴仁宝:实事求是最难》,赵佳月,《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40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吴仁宝第一次分到2.4亩地。抗美援朝那年,他满腔热血去报名参军,虽然因为“严重的关节炎”未能如愿,但仍然带头捐粮支援前线。他事事争先,从不甘人后,插秧、割稻、挑泥等农活样样在行。

因为精明能干,热心积极,吴仁宝被驻村工作组关注,被任命为江阴县(今称江阴市)瓠岱乡(华西村前称)第三村村长、民兵中队长,后来被提拔为乡财粮委员兼会计,成为村民艳羡的国家干部。1957年,国家精简干部,吴仁宝主动回村担任高级社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盛行,在一次报产量的“放卫星”会议上,亩产从2000斤、3000斤一路飞涨到10000斤,轮到吴仁宝,他却喊出“3700斤”,会场一片骚动。乡党委书记提醒他:“产量高低是政治问题,也是党性问题,你再考虑考虑。”吴仁宝不为所动,主动要求公社在收割时到队里监督,“多收一斤我们宁愿挨饿,也多卖给国家十斤;少收一斤,你们补给我一斤就行啦”。此言一出,没人敢再说话。这段故事吴仁宝日后曾反复谈到,并感慨道:“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

1960年,华西村遭遇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锐减,村民生活困难,对吴仁宝把余粮卖给国家的做法有些不满。吴仁宝也在反思,多次提出将公社分拆,减小规模,灵活管理,却未被批准。1961年10月,趁公社党委负责人外出,吴仁宝将公社拆分,华西大队从此诞生。据记载《专访华西村长吴仁宝:实事求是最难》,赵佳月,《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40期。,当时华西大队下辖10个生产小队,人口667人,耕地面积845亩,粮食亩产681斤,集体积累1764元,人均分配53元,欠债1.5万元,有12个自然村落。因为贫困,华西大队是当地有名的“讨饭村”。

为改变现状,吴仁宝带着大家平整土地,希望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吴仁宝被陈永贵的故事和精神所吸引,从大寨看到华西大队的未来。他拿着这篇报道在群众大会上朗读,鼓足干劲,平整1300多块田地,拉直40多条河沟。何凤寿回忆:“白天干了不算,晚上还要干;晚上干了不算,第二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华西大队由“吹牛大队”变成“做煞大队”(做煞,江阴话,意思是干得太苦)。

一年时间,华西大队的水稻亩产达到1050斤,人均收入增加40元,成为江阴县五个样板村之一。20世纪60年代,周边村子都是土砖草房,盖房要自己掏钱,华西大队却从1964年开始规划,统一拿出土地来建新瓦房,以旧房折价的方式分给村民,每户都分到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1967年,吴仁宝到山西昔阳大寨参观学习,回村后带领群众建电站、修水渠。

吴仁宝

农业建设并不能满足吴仁宝改造家乡的雄心和热情。1969年,吴仁宝在村里抽调20人,以村集体的名义贷款,偷偷办起小五金厂。在“文革”浪潮中,国家政策要求“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和社员一律不准经营商业”,吴仁宝的行为已经触碰底线。吴仁宝的四儿子,后来接替他担任华西村党委书记的吴协恩回忆道:“当时可千万不能让外面知道,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呢。”他说:“田里红旗飘飘、喇叭声声,检查的同志走了,我们转身也进了工厂。为什么冒险搞工业?因为种田实在挣不到钱。当时全村人拼死拼活,农业总产值24万元,而只用20个人办的小五金厂,3年后就达到了24万元的产值。”《回望“天下第一村”30年之变 华西村民闷声发财》, 《扬子晚报》, “改革开放三十年:那些人,那些事”专题报道,2008年4月28日。

1975年4月,吴仁宝在担任江阴县委副书记(同时兼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一年多之后,被提拔为县委书记(继续兼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这一年,华西大队孙良庆的12岁儿子在河中溺亡,孙良庆悲痛绝望,吴仁宝劝说无果,提高嗓门道:“你别哭了,我把我的儿子给你。”那年吴协恩才11岁,吴仁宝将他过继给孙家。7年之后,孙良庆去世,孙家母女要吴协恩当女婿,可他已有意中人,不答应。吴仁宝毫不理会,一口答应下来,将吴协恩入赘给孙家。这段故事在华西村广为流传,村民都赞他“爱民如子”。

到1978年,华西大队已积累固定资产100万元,银行存款100万元,还存有3年口粮。当年整个江阴县的工农业总产值也只有几亿元。1978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农民热爱这样的社会主义”为题报道华西大队,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华西的经验说明了什么》,这是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对乡村最高层级的褒扬。华西大队从此名扬全国。1980年,华西大队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元村”。

1981年5月,吴仁宝因为在县直机关党员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中落选,离开县委书记岗位,从此专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党委书记),直到去世。回顾人生经历,吴仁宝曾总结出四句话:50年代“听”,60年代“顶”, 70年代“拼”,到80年代才“醒”。这显然是吴仁宝的谦虚说法,他的政治觉悟和商业思维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醒觉。80年代,吴仁宝开始从农村官员的政治角色向农民企业家的经济角色转变,华西大队也由“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变成商品经济时代的榜样。

1983年,华西大队更名为华西村,名称变换是时代变革的写照,农村经济发展开始显现松绑的信号。这一年,吴仁宝用华西村集体所有的28万元资产创办华西药械厂,生产华西牌背负式手动塑料喷雾器,为即将到来的全国农业生产新浪潮提前布局。当时各地都忙着分田到户,搞土地承包,吴仁宝不仅把注意力从发展农业转移到“副业”上来,而且没有跟随集体资产分到每家每户的潮流,而是坚持利用集体经济发展工业。到90年代,许多国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纷纷改制,吴仁宝依然不为所动,他后来解释“华西村的企业如果跟着别的地方搞的‘转制’风走,由公变私,很可能会出现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但是也可能会出现弱势群体,两手空空”。这是吴仁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追求,也是其早年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理想设定的底线。

吴仁宝善于把握政治脉搏。他只念过几年私塾,多年来却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早晨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晚上七点准点收看《新闻联播》。这两个时段没人敢去打搅他。每次吴仁宝都能抢在政策出台之前应对,踩准时代变革的节点,对此他并无秘诀,全靠长年累月的“基本训练”。

1992年,吴仁宝敏锐的政治嗅觉为华西村带来了巨额财富。这年3月1日凌晨3点钟,也就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的第二天,吴仁宝紧急召开党委会,下达任务“借钱吃足”,意思就是钱借得越多越好,原材料“吃”得越多越好。短短几天就筹集了几千万元现金,购买了上万吨钢坯、铝锭。吴协恩回忆:“父亲判断中国将面临新一轮大发展,华西村要集中血本,抢占市场。”《回望“天下第一村”30年之变 华西村民闷声发财》, 《扬子晚报》, “改革开放三十年:那些人,那些事”专题报道,2008年4月28日。随着南方谈话的精神的贯彻传达,全国掀起经济建设高潮,原材料价格飞涨,6000多元一吨的铝锭三个月内涨到18000元。华西村的这次“投资”大获全胜,外界由此流传:“吴仁宝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

1999年,华西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创“村庄上市”的先河。2007年,华西村总资产超过160亿元,上缴利税8亿多元。此后,周边20个村陆续并入华西村,华西村的整体版图扩大到30平方千米,人口3万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2013年3月18日晚上,吴仁宝因肺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5岁。一年之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一个村庄的名字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紧密相连的时候,它所承载的,已不单纯是个体命运的沉浮,而是整个时代的生动缩影。”

中国可再有华西村,世上却再无吴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