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寻找缺失的民族耻辱(代序)
-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 罗学蓬
- 3731字
- 2019-05-30 17:59:20
尘封近百年的威海档案,张建国是有幸见到的第一个威海人!第一个中国人——查档小组甚至在大英帝国战争博物馆里看到了保存完好的百年前一位山东农民的个人档案——爱国精神的种子,并不仅仅适宜在民族辉煌的土壤中滋生发芽——
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老伤疤被撕开了。
把这个伤疤弄得血淋淋的是威海市档案馆馆长张建国先生。
在做客央视名播沈冰主持的新闻会客厅时,张建国面对全国观众深有感触地说道:“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一座城市不能够没有历史,但是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失去了32年的历史记忆,而且是这座城市当年被外国侵略者进行租借统治的这样一段屈辱史——这就是我所生活的山东省威海市。”
对于威海那一段长达32年的历史,不仅普通市民闻所未闻,就连已经在威海市政府档案局工作了15个年头的张建国也并不掌握威海被英国租借32年期间的任何一点历史档案。因为,在国内所有的档案资料中,当年英国租借威海32年的历史都是空白,没有任何资料。
张建国感叹道:“想想,一座城市缺失了32年的历史,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1930年英国被迫交还威海的时候,把威海从1898年被租借,到1930年回归中国期间形成的所有档案,一字不剩,全部带回了英国。
档案,一方面是学术价值,另一方面是精神价值。很多人对于一些历史遗迹都不知道背后的内容,即使是威海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的屈辱,那是十分可悲而且可怕的事情。“中华民国”政府曾向在中国拥有过租界的各国政府交涉归还租界档案的问题。
但是,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列强们的严词拒绝。
一件炎黄子孙必然应当做的重大事情起因却极其偶然。
1996年,张建国参加了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非洲某国一个代表在发言中大声疾呼:“当初,法国殖民者把我们国家的档案全部掠走了,我强烈要求现在的法国政府,把档案归还给我的祖国!”
这样的呼吁对张建国来说,其震撼强度难以描述。他当时就想,要求英国政府归还威海档案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做不到,那么,亲自到英国去看一看,这个要求总不算过分吧?
他立即萌生了一个想法,找前来参会的英国国家档案局局长,让她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能否允许中国威海市档案局局长,万里迢迢漂洋过海去查阅有关威海的历史档案?
想法确定以后,张建国就到大会秘书处去查英国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房间号码。
号码轻易查到了,可是,与这位女局长的见面却颇费了一番周折。
张建国晚上给她打电话,结果打了两个晚上才终于联系上,女局长同意第二天上午在国际会议中心与张建国见面。
次日一早,张建国和几名同志如约而去,岂料等了整整一个上午,根本没见着这位女局长的面。
拒绝见面就是态度,言而无信更是立场。
可是,东西在别人手里捏着,又有什么办法呢?
万般无奈的张建国只好决定打道回府了。
那天早晨,他们已经把行李搬上了面包车,再有一分钟车就要离开。这时,房间里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张建国赶紧冲回房间把话筒拿起来一听,是英国国家档案局那位失约的女局长来的电话,首先道歉说:“张先生,实在对不起,因为太忙,我把这事给忘了。如果你现在有时间的话,我想马上在约定的地点和你见上一面。”
张建国立即让同事把行李卸了下来,匆匆赶去国际会议中心见这位女局长。
这次总算不虚此行,仿佛是为自己的失信作出弥补,女局长爽快地同意威海市派人去英国档案馆查阅资料。
于是,在威海市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由张建国率领的一个四人查档小组成立,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威海32年历史的经历。
从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第二年——到2008年,张建国等人四次到伦敦的大英帝国战争博物馆和法国军事影像博物馆查询威海市32年期间的档案,共复印了三万多页重要文档,翻拍回来两千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当张建国第一次看到这些来自他的家乡的档案,看到他非常熟悉的地名、村名或者历史人物的姓名和照片的时候,他有一种阿里巴巴进入了宝洞的感觉,惊喜地叫出了声,哎呀,终于被我找到了!
那一刹那间,他胸中涌腾起一种兴奋感,尘封近百年的威海档案,他是有幸见到的第一个威海人!第一个中国人!
虽然他目睹的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耻辱的一页。
尤其让张建国惊奇的是他居然从浩如烟海的历史照片和零散电影资料中,发现了一支奇特的华工军团!这些照片和胶片记录着一战期间,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上运送军需物资、修筑作战工事、搬运尸体的鲜活身影——这是反映中国华工在西线战场战斗生活最为宝贵的历史片段!
同样,在法国军事影像博物馆,查档小组又搜集到大量类似的照片资料和电影胶片。
这些影像令张建国等查档人员目瞪口呆!
在此之前,关于华工军团前往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查档小组略有耳闻。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影像证据,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且更为重要的疑问是,这些身着统一制服,接受着英国人和法国人半军事化管理的华工军团是谁组建的?又是如何组建的?这些中国人为什么要远涉重洋,卷入那场远离中国本土,而且看似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毫无关系的战争呢?
查档小组甚至还查阅到了英国人保存完好的百年前一位山东农民的个人档案。
1916年11月15日,山东荣成刘家庄35岁的农民毕绪忠,与邻村的几位男青年结伴,来到了40公里之外的威海卫,走进了“大英帝国威海政府招工局”。
他们的目的很单纯,仅仅怀着去欧洲打工,养家糊口的美好梦想。
毕绪忠首先接受了英国医生多达21项指标的严格体检,体检合格格后,他领到了一个带有英语编号“第一”,标志着自己身份的铜圆圈,用机器固定在手腕上。接着再换上英国军需库统一配发的制服,然后被带进隔壁房间,由一位中国文人为他详细填写了包括年龄、身高、应聘日期、家庭住址等内容的身份证。当毕绪忠在这个身份证以及英国劳工招募合同上最后按下手印时,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在山东半岛招募的赴法劳工第一人。
窥一斑而知全貌,此后,成千上万的农民和城市贫民争先恐后,陆续拥到威海卫应募。在经历了和毕绪忠同样的一系列程序后,成了英国在华招募的劳工军团中的一名成员。他们集结到华工待发所,接受着严格的体能、队列和必要的军事训练,等待着赶赴欧洲战场的那一天。而早在半年前的1916年5月,法国军方已经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设立了招募机构,开始募集中国劳工。十几万来自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和城市贫民,陆续填充进协约国的战争机器,成为后勤保障系统的一颗颗渺小的铆钉和螺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人类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将不再是普通劳工,而是中国政府外交斡旋的赌注。甚至对于未来中国的政局和国际地位,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只不过作为华工,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命运茫然无知,对这场战争的残酷,更是毫无准备。
英国国家战争博物馆里保存的有关威海的史料林林总总,浩如烟海,张建国等要想全部复印和翻拍根本就不可能,关键是他必须坚持为国家节省宝贵外汇的立场。英国人当然不会无偿地把属于他们的档案资料无偿地提供给中国人,你要,天经地义,就得掏银子买。而且奇货可居,价格惊人,复印一页文字要0.4英镑,折合人民币5.36元。翻拍一张旧照片则更贵,要0.7英镑,折合人民币10余块钱。
张建国等人经过研究,乃决定,全面查阅,择其重点复印翻拍。就这样精挑细选,他们也花费了一百多万元!
有关中国军团的完整的文字与图片史料,就是此行的重要收获。
而这,还仅仅是全部有关威海32年史料中的十几分之一。
张建国等把三万多页文档,两千多张照片带回威海后,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然后采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这段历史,还编纂出版了《米字旗下的威海卫》一书,并举办了英租威海卫历史展览,立即在社会上以及中国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威海市政府花费如此巨金,买回的不过是一段中国人的历史,而且还是一段耻辱史,这值得吗?是不是有点劳民伤财?
张建国面对央视记者沈冰的明知故问,如此回答:我觉得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沈冰:一百多万能给威海老百姓干好多事儿哩。
张建国:我认为通过查档案来找回这段历史,或者用这段历史来进行我们的民族教育,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和干劲,它所产生的这个经济效益,恐怕不是论百万千万来统计的。
沈冰:你认为有的东西就不能用钱来计算?
张建国:当然不能简单地用眼前花的这点钱来计算。因为这本身就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这段历史的话,可以教育我们的人民,教育我们的后代,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那我们的损失应该说远不只一百万的损失。因为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就是看你能够不能够正视历史,如果你连你自己的历史都没有勇气正视的话,那你这个民族恐怕就真的出现了大问题。恩格斯曾经有一句话,“一个伟大的民族,无论从什么样的方面去进行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失败与失误中学习来得快。”所以我们要有勇气揭露这个伤疤。如果连这样一段屈辱的过去你都不敢正视,不敢面对,那么很可能还要重演历史的悲剧。
沈冰:你们怎么就对这么一件工作就能坚持这么多年?这么执着?
张建国:作为档案人,我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如果现在还不去找回来的话,那以后的人就更没法找了。所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担当。
张建国的话犹如黄钟大吕,发聋振聩,激人深省……
的确如此,爱国精神的种子,并不仅仅适宜在民族辉煌的土壤中滋生发芽,对我们这个百年现代史上耻辱远远多于辉煌的民族来说,耻辱的土壤,或许更适宜于爱国主义精神的雄起与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