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关于押韵的几个问题

(1)重复用韵

在歌词创作中,因为创作者词汇量的缺失,经常会碰到“词穷”的情况,写着写着就无词可用了。这个时候,为了押韵,有人经常会采用重复字。这种做法虽然使歌词的韵律得到统一,但是无形中却流露出创作者词藻贫乏的事实。因此,在一首歌词中,除非是有意安排的重复用词,否则要尽量避免用同一个词来充当几处“韵脚”。

例如,下例是笔者的一位学生创作的歌词,其中就出现了重复用词的“重韵”现象。

不确定的未来

A1

当眼泪悄悄流到枕边

当回忆占据整个房间

一遍又一遍 一遍又一遍

整个记忆又回到从前

A2

辗转反侧是这样的频繁

月光的距离是我的【孤单】

爱恨交错 就在这一晚

这个不寐的夜如何驱赶【孤单】

B1

是你给了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让爱与恨定格在那个夜晚

如果生命可以选择时段

我宁愿回到当初不要未来

B2

是你给了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拥挤的人潮容不下 我与你患难

就算天亮我心依然【孤单】

不确定的未来 我还该不该等待

该词中“孤单”一词出现三次,虽然通过几次“孤单”的出现可见作者的孤独心境,但也流露出了“词穷”的问题。其实,像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处理,我们可以将其中两个“孤单”更换成与其语意相近的词汇,保留其中一个。如果将A2中的第二个“孤单”改为“风寒”,以“冷”来表示“孤单”,语意相近。再将B2的“孤单”改为语意相近的,同样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悲哀”,并不影响词意。这样就解决了“重韵”的问题。

(2)因韵害意

歌词押韵是为了使歌词更具流畅性,因此在押韵时,不能为了押韵而押韵,生拼硬凑,因韵害意。如果为了押韵而生造词汇,或随便“塞入”一个词不达意的词汇,这样的押韵毫无意义。如果实在无法押韵,在“韵”和“意”的选择上,一定要以“意”为先,宁可舍弃“韵”,也不可“因韵害意”。

如果在创作过程中,碰到一时“词穷”或无更好的词汇可用,可用一个不太精彩的“代替词”暂且代之,等整首歌词写完之后,思维冷静下来了,再去仔细推敲“替代”词汇。这就是有些词人,一首歌词可以写上一年时间的原因。

(3)尾句不押韵

歌词的押韵可严可松,也有不少歌词的音韵是比较自由的。但是这个自由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关键句一定要押韵,尤其是一个段落中的最后一句最好和前面的“韵脚”相统一。最后一句是收束句,如果结尾收不好,将会影响整段的韵味。

例如,下例是笔者学生创作的一首歌词。

弯月牙圆呀

A

石桥下小河流 船走过 鱼儿在等谁

人易醉 花憔悴 只有残影随

风吹秋叶惹人心碎 我在秋夜等谁归

青丝白发 单影终难成【曲】——【改为“对”】

B1

残缺的月牙挂在那天涯

不知有谁在牵挂

何时月晴月阴月圆月缺

岁月【总知晓】——【改为“笑我傻”】

B2

记忆的我们 坐在【船儿中】——【改为“船中央”】

看着弯月牙圆呀

那时哭啊笑啊打啊闹啊

对影成双飞【只有那片月弯弯的湖呀】——【改为“在那片弯弯的月下”】

该例A段押“灰堆辙”,但最后一句“单影终难成曲”的“曲”字却是“一七辙”,最后一句不押韵,对全段的音韵造成了很大影响。如果将“曲”改成“对”,语意依然顺畅,音韵得到统一。B段押“发花辙”,第三句“缺”字不押韵,但由于其是第三句并不影响整体韵味,但最后一句“岁月总知晓”若不押韵,就会影响整段的韵味。因此,笔者建议其将“总知晓”改为“笑我傻”,用“傻”字来押“发花辙”,这样音韵就得到了统一。B2最后一句用助词“呀”收束全词,在韵律上显得不够“分量”,因此建议将其改为“在那片弯弯的月下”,用“下”字来收束全词,既能唱响,又具有实际意思。

通过该例可以看出,最后一句的押韵对于全段或全词的音韵统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