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茧丝绸产业改革发展纪实
- 弋辉编著
- 19字
- 2020-06-24 19:50:14
第一章 中国茧丝绸产业的成就和遭遇的困难
第一节 茧丝绸产业:中国的功勋产业
一、完整产业体系的建立
中国的茧丝绸产业历经沧桑,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茧丝绸产业在曲折震荡中前行,但始终是国家重点关注和扶持的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处于稳定较快发展中。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关系不断改革调整,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茧丝绸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茧丝绸产业已建成了结构完整、实力较强的教育、科研、农业、工业体系。1982年2月正式运行,1986年12月撤销的中国丝绸公司对完善和强化中国茧丝绸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1.教育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整的茧丝绸产业教育体系建立。大学、中专和技工学校合理配置,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办学规模适应了茧丝绸产业发展的需要。全国设置丝绸工业专业方向的高等学校有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更名为东华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并入苏州大学)、浙江丝绸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3所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早在1953年就专为丝绸工业设立了制丝和绢纺专业,这两个专业每年从全国招收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到全国各地绢纺企业,为我国绢纺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该校设立的染整、机械、自动化、企业管理、纺织与服装设计等专业,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形成教学质量高、科研实力强的成熟专业体系。这些面向整个纺织行业培养人才的专业,也为丝绸行业输送了大量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苏州丝绸工学院是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直属纺织工业部的丝绸高等学府。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至1986年,全院设立丝绸工程、丝绸机械自动化工程、染化工程、工艺美术等四个系和一个基础部,下分制丝、丝织、染整、化纤、丝绸机械、工业电气自动化、染织美术设计、工业管理8个专业,24个教研室,20个教学实验室,缫丝、丝织、金工3个实习工厂。1986年,全院拥有教职员工750多人,其中教师339人(教授、副教授16人,讲师210人),在校本科生1400多人。1964年,浙江丝绸专科学校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84年开始成为面向全国招生和毕业生全国分配的部属丝绸专业高等学府。至1986年,学院已有丝绸工程、机电工程、染化工程、服装、经营管理5个系11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大部分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丝绸工程、染整工程、服装工程等3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各类学生1500人,专任教学人员360人,其中正、副教授130人,讲师180人。学院建有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及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研究实验室等30多个实验室、3个研究所。中国纺织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分配到全国丝绸企业、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和相关管理机构工作,有的肩负着各方面的管理领导重任,有的成为科研、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有的逐渐成长为我国丝绸生产、管理、科研和教育的骨干力量。丹东丝绸工业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辽宁丝绸工业学校,曾是纺织工业部管理的、面向全国招生的、以培养柞蚕丝绸技术人才为主的丝绸中等专业学校。学校设置了制丝、丝织、印染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汇集了全国多所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担任老师。在20多年的时间里,学校为丝绸行业培育了一大批中级技术人才,全国柞蚕丝绸企业的技术员、工程师及厂长,大多都是由丹东丝绸工业学校毕业生成长起来的。除了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全国茧丝绸主产省,主产地、市凡有条件的,大都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办了技工学校和各种丝绸工业技术培训学校。主要是面向丝绸工厂的操作工人,在教授基本的丝绸生产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是培训和提高操作技能。技工学校和各种培训机构培养的学生满足了丝绸工厂第一线生产的需要,逐步成为丝绸工厂一线的技术骨干、班组长、车间领导,有的优秀人才甚至升至工厂的主要领导。
国家十分重视发展蚕桑产业教育事业,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广西农业大学等国家级的、部属的、省属的农业高等学校围绕蚕桑产业设置了相关的蚕学专业据2006年11月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茧丝绸行业科研教育情况调研组编写的《茧丝绸行业科研教育研究》记载,安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西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大学,1985年从事蚕桑产业教学科研的教职工有5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300多人,正、副教授26人,在校蚕桑专业的硕士、本科学生88人。除了高等院校外,在全国的农业中等专业学校中,许多也围绕蚕桑产业设立了各种专业。这些农业大学和中专学校为蚕桑教育、科研和生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中级技术人才,成为支撑我国蚕桑产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骨干队伍。
2.科研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茧丝绸产业的科研体系逐渐完善,形成较强的科研实力。凡是有蚕桑生产的省市,大都针对本地区气候、环境、地理状况设立了蚕业科学研究和蚕业技术推广机构,包括科研、检测中心、中试基地、情报信息中心、教育培训基地等。涉及桑(柞树栽培、蚕种繁殖、蚕茧施养的蚕业研究所29所。据茧丝绸行业科研教育情况调查组编写的《茧丝绸行业科研教育研究》记载,1985年,全国17所蚕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承德医学院蚕业研究所、福建省蚕桑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业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蚕业指导所、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蚕桑研究所、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拥有职工3152人,科研人员926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人员47人,中级职称人员250人。涉及丝绸工业的科研院所共11个,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四川、重庆、天津、山东、山西、广东、广西等丝绸主产省、市、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丝绸工业科研院所已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队伍,据茧丝绸行业科研教育情况调研组编写的《茧丝绸行业科研教育研究》记载,1985年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辽宁柞蚕丝绸研究所、山东丝绸研究所、四川丝绸工业研究所5家省级以上丝绸科学研究院所共有职工1162人,其中科技人员339人。
3.蚕桑生产和丝绸工业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蚕桑生产和丝绸工业已经建立起完整稳固的发展基础。根据《新中国丝绸史记》(农业部农业司1988年底统计),1988年,全国拥有省属及地、县属蚕种场332个,其中桑蚕种场278个,柞蚕种场54个,在职人员24572人,其中科技人员2426人,离退休人员4448人。蚕种场拥有的土地总面积308094亩,桑园面积56752亩,柞林面积27万亩,生产用房19.52万平方米,生活用房60.8万平方米。可生产母种、原种19.5万蛾,原种37.6万张,普通种1301万张。1985年全国桑园面积619.6万亩,其中江苏166.5万亩,浙江131.2万亩,山东19万亩,广东41.7万亩,四川77.8万亩。
根据《中国丝绸工业统计资料汇编》记载,1985年,纺织工业系统内(隶属关系)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包括各种合营企业)为口径的全国丝绸工业总产值84.08亿元,丝绸企业757个,在职职工61.41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丝绸企业共519个,工业总产值66.39亿元,企业职工50.28万人,工程技术人员9300多人;丝绸工业形成了完整的缫丝、织绸、印染产业链。全国桑蚕缫丝生产能力为127.88万绪,其中自动缫丝能力为14.72万绪,标志着我国缫丝行业推广使用自动缫丝机已经引起重视;拥有丝织机14.28万台,经过“五五”“六五”计划的技术改造,丝织机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到“六五”结束时,铁木织机基本淘汰,自动织机增加较快,快速更新落后的织机,1985年年末,拥有自动织机39502台,其中喷水织机1262台、剑杆织机54台、片梭织机127台(1987年)、提花织机27515台,而且这些织机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织机。先进的技术设备快速提升丝织行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了丝绸产品品种增加和丝绸产品质量的提高。这个时期,丝绸新品种和新花色丰富多彩,有绡、纺、绉、绸、缎、绫、罗、纱、呢、绒、锦、绢、葛、绨14类,540多个品种。全国丝绸工业练、染、印及后整理设备中,精练桶408.45万立升、染色桶74.39万立升、卷染机1556台、绳状染色机380台、高温高压卷301台、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340台、印花台板28153米/573台、自动圆网印花机22台、自动筛网印花机104台、单辊整理机352台、呢毯整理机164台、热定形机197台。凭借科技进步,新品种、新花色不断增加,如精练增白,染色的多种染料和多种方法,直接印花、防拔染印花、筛网印花和特种印花,轧纹轧花整理、防缩抗皱整理和功能性整理以及砂洗、增重、起绉、轧绉等,极大增加了精练、染色、印花的新品种、新花色。
全国茧丝绸产业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强化,为我国茧丝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的结构完整、实力较强的茧丝绸产业体系之上的。
1950~1994年中国茧丝绸产量表见表1-1。
表1-1 1950~1994年中国茧丝绸产量表
分析表1-1所列数据,1965年同1950年相比,蚕茧产量从58865吨增加到105150吨年均增长3.94%;丝类产量从3376吨增加到9147吨,年均增长6.87%;绸缎产量从5200万米增加到34200万米,年均增长13.38%。1975年同1965年相比,蚕茧产量从105150吨增加到194350吨,年均增长6.36%;丝类产量从9147吨增加到23055吨,年均增长9.69%绸缎产量(包括人造丝绸、合纤绸及交织品)从34200万米增加到45414万米,年均增长2.88%。1985年同1975年相比,蚕茧产量从194350吨增加到371275吨,年均增长6.69%丝类产量从23055吨增加到42199吨,年均增长6.23%;绸缎产量从45414万米,增加到144919万米,年均增长12.3%;1994年同1985年相比,蚕茧产量从371275吨增加到844072吨,年均增长9.55%;丝类产量从42199吨增加到106439吨,年均增长10.83%;绸缎产量从144919万米增加到312838万米,年均增长8.93%。(1990年同1994年相比,蚕茧产量从534275吨增加到844072吨,年均增长12.21%;丝类产量从56592吨增加到106439吨,年均增长17.11%;绸缎产量从171207万米增加到312838万米,年均增长16.27%。)分析表明,1985年作为一个分水岭,其之前中国茧丝绸产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985年以后增速开始加快,直到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国大力推进茧丝绸产业的发展,使中国茧丝绸产业在世界茧丝绸产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产业地位越来越重要详见表1-2和表1-3。
表1-2 1950~1995年世界桑蚕茧产量表
表1-3 1950~1995年世界桑蚕丝产量表
分析表1-2和表1-3,1950年我国桑蚕茧产量33720吨,桑蚕丝产量2835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17.99%和14.76%;1965年桑蚕茧产量66450吨,桑蚕丝产量5222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25.84%和16.57%;1975年桑蚕茧产量152950吨,桑蚕丝产量15343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39.76%和31.37%;1985年桑蚕茧产量335764吨,桑蚕丝产量32790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58.80%和66.54%;1995年桑蚕茧产量759835吨,桑蚕丝产量77900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79.81%和86.36%。作为世界茧丝绸产业生产第一大国的日本,同中国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关系。日本1950年桑蚕茧产量80415吨,桑蚕丝产量10620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42.91%和55.29%;1965年桑蚕茧产量105513吨,桑蚕丝产量19104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41.03%和60.61%;1975年桑蚕茧产量91200吨,桑蚕丝产量20169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23.71%和41.24%(1970年日本桑蚕茧产量11.17万吨,中国桑蚕茧产量12.15万吨,中国桑蚕茧生产总量超过日本,之后成为桑蚕茧第一生产大国);1985年日本桑蚕茧产量47300吨桑蚕丝产量9594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8.23%和19.47%(1977年日本生产桑蚕丝16083吨中国生产桑蚕丝18031吨,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桑蚕丝生产国);1995年日本桑蚕茧产量5351吨,桑蚕丝产量3228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0.56%和3.58%。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的茧丝绸产业已处于世界主导地位,开始引领和决定世界茧丝市场的价格走势。
二、产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茧丝绸产业堪称我国的功勋产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出口创汇、安排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在蚕桑产区,种桑养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农村集体化经济时期,蚕桑生产增加了集体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种桑养蚕的收入直接归养蚕农户,使农民直接受惠。依据统计资料(表1-4),全国平均按每户种桑0.8亩估算,1985年全国约有800万蚕农户,1995年约有1800万蚕农户种桑养蚕与种植稻谷和小麦比较,经济效益要高得多。以几个典型年份为例:1978年,蚕茧与稻谷亩产收入比为2.76;蚕茧与小麦亩产收入比为3.89。1985年,蚕茧与稻谷亩产收入比为1.37;蚕茧与小麦亩产收入比为2.04。1995年,蚕茧与稻谷亩产收入比为2.26;蚕茧与小麦亩产收入比为3.99。
表1-4 蚕茧与粮食亩产收入比价情况
根据统计资料(表1-5),按典型年份估算,1965年全国桑蚕茧总产值15531万元,1975年全国桑蚕茧总产值41205万元,1985年全国桑蚕茧总产值123479万元,1994年全国蚕茧总产值1194871万元。许多地方先富起来的农民,相当一部分是种桑养蚕农户。蚕桑生产老区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江苏的苏、锡、常、宁地区,山东的烟台、潍坊、青岛、泰安地区,四川的重庆(未建直辖市前)、绵阳、南充、乐山、涪陵、万县、德阳等,以及90年代以来的蚕桑生产新区如浙江淳安,江苏苏中、苏北地区,特别是广西许多蚕桑重点产地的农民,率先走向富裕,许多养蚕大户先行盖起了乡村小洋楼,有的通过种桑养蚕积累资金创办了实体企业。
表1-5 桑蚕茧总产值情况
2.扩大出口创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始终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累计出口收汇约39.6亿美元;1978~1995年,累计出口收汇约298.86亿美元。分析表1-6可以看出,在1985年前的30多年里,丝绸出口始终占全国出口的4%左右。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全国出口额不足百亿美元,丝绸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口的“拳头”产品。丝绸出口创汇为进口国民经济需要的重要资源、关键技术装备和人民生活紧缺物资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推进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更是做出了特殊贡献。
表1-6 全国出口及纺织品、丝绸产品出口统计表
3.安排社会就业
茧丝绸产业包括培育蚕种、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服装加工等生产流程,是产业链最长的产业,因而也是最能吸纳就业的产业,特别是种桑养蚕环节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非主要劳动力,发挥老龄、妇女、少年的辅助性劳动以及季节性临时兼职人员的作用。丝绸工业也是安排就业的重要环节。据《新中国丝绸史记》记载,纺织工业系统内(隶属关系)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包括各种合营企业),1965年有495家企业,16.64万职工;1975年有650家企业,29.44万职工;1985年有757家企业,61.41万职工;1994年有854家企业81.67万职工。根据《纺织工业统计年报》记载,1995年全国全部丝绸工业企业6004家,职工169.89万人;全国乡及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4030家,职工150.89万人。除了农业、工业领域吸纳就业外,蚕茧收烘、丝绸国内贸易的批发零售以及丝绸对外贸易等流通领域,也有数以万计的就业者。
4.增加财政收入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时期,丝绸为国家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1975年开始,全国丝绸工业有了统一上缴国家利税总额的统计。据《新中国丝绸史记》记载:1975年,全国纺织工业(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上缴国家利税总额为80.03亿元,丝绸3.60亿元,化纤1.98亿元,毛纺织6.89亿元,麻纺织1.32亿元,分别占全国纺织工业上缴利税总额的4.5% 2.5%、8.8%、1.7%;1984年,全国纺织工业上缴国家利税总额为105.38亿元,丝绸10.44亿元,化纤6.89亿元,毛纺织15.67亿元,麻纺织3.13亿元,分别占全国纺织工业上缴利税总额的9.9%、6.5%、14.9%、3.0%;1991年,全国纺织工业上缴国家利税总额为212.67亿元,丝绸为23.68亿元,化纤56.28亿元,毛纺织17.96亿元,麻纺织亏损2.71亿元,分别占全国纺织工业上缴利税总额的11.1%、26.5%、8.4%;1994年,全国丝绸工业上缴国家利税总额为24.44亿元;1995年丝绸工业全行业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