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就是不会放下: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 郑一
- 2075字
- 2020-06-24 18:54:45
不以得为喜,勿以失为忧
“不以得为喜,勿以失为忧”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它讲求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在得到时放下狂喜,在失去时放下忧愁。这个快速、便捷的消费时代,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有欲望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人人都希望达到一种精神和物质上双重的满足。对待欲望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能让欲望牵着我们的情绪走,得到了就欣喜若狂,没得到或失去了就忧伤愤恨。我们不应该因外物的丰富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应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
“不以得为喜”的“得”指的是你现在已经得到的东西,可能是金钱、房车,也可能是职位、权力。在这个越来越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个人的成就越来越与客观得到的东西直接挂钩。其实,这些“得”只不过代表一个人过去的价值,它的更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人未来的起点。所以,不管你觉得自己是多么出色的技术大师也好,销售冠军也好,管理奇人也好,只有放下过去的成就与荣誉,才能保持淡然的心态,大步向未来迈进。
以辩证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得”,更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失”。其实要理解得失两面,关键是时间维度,如果你将时间拉长,拉到人生长河的角度再来看某一节点人们的得与失,那时风光的人后面跟着很多不如意,一时的“得”引发了后来的“失”,当时的“得”在以后看来却成了“失”,反之亦然。这就与中国的太极阴阳两面一样,阴就是阳,阳就是阴,实则为一体,一定要分开就会产生很多烦恼。因此,我们不应因一时的失去而沮丧忧愁,前一次的失去也可能孕育了下一次的收获。
战国时代,在长城外住了一位老翁。有一天,老翁家里养的一匹马无缘无故走失了。在塞外,马是负重的主要工具,所以,邻居都来安慰他,这位老翁却很不在乎地说:“这件事未必不是福气!”过了几个月,走失的那匹马居然带了一匹骏马回家,这真正是赚了,邻居都来庆贺。这位老翁却说:这未必不是祸!“几个月后,老翁的儿子骑这匹马摔断了大腿骨,邻居们佩服老翁的料事如神之余也赶来慰问,而这位老翁却毫不在意地说:这倒未必不是福!事隔半年,敌人入侵,壮丁统统被征调当兵,战死沙场者十之八九,而老翁的儿子却因为摔断了一条腿免役而保住一命。
“塞翁失马”是一个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中体现的“福祸相依”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福祸相依”能让人采取一种透过长远时空权衡利弊的思考问题方式,在得失面前保持一种淡然的平常心。如果我们一直以“得为喜,失为忧”的心态对待问题,那么情绪就会被一些外物所牵引,忽视内心真正的声音。
斗子文,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令尹之一,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每天天未破晓就上朝去等国王出来吩咐大事,天黑了才回家吃饭。国家有乱,人民贫困,他散尽家产来纡缓灾难,因此更得人民信任。斗子文在楚成王八年任令尹后至楚成王二十五年让位子玉,长达27年之久。在这27年中,他曾“三仕”、“三已”。每次升了官,他并不因此高兴;几次因另作安排而免职,他毫不因此难过。年岁大了,他推举斗氏有才能的子玉当令尹,小心翼翼地把自己为政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新令尹。
由于以上原因,当时的诸侯列国,都敬仰他。《春秋·鲁庄三十年》、《春秋·鲁宣四年》都很详细地记载了这些事迹;《论语·公冶长》也反复歌颂了他的品德;儒家创始人孔子也赞誉他为“忠”。
从斗子文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并没有因自己身居要职而欢喜,也没有因为被免职而失落,而是放下了毁誉荣辱的得与失。其实,这些得失看起来关乎一个人的毕生心力和追求,实则过眼云烟而已。在这个不停变化的世界中,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患得患失,得而失之与失而复得。我们的生命不过区区百年,在漫长的时光隧道里,只不过像昙花和朝露一样短暂,如果不能放下心中的得失荣辱、充分享受生命中的美好与感动,岂不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不过,我们毕竟是有欲望、有追求的生命个体。面对这个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缤纷世界,如何能真正做到放下得失,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呢?首先,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不管你为学业拼搏、为事业奋斗,还是追求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只要全身心投人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这种行为本身就能让你感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充实。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你忘记一时的得失,因为追求本身能给你最大的快乐与满足。其次,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是因为始终在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虽然每个人不能孤立地生存于这个世界,但我们要明确我们始终都是为自己而活。得之喜、失之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把外界的价值观强加于自己身上,比如成功后会因想到别人会羡慕自己而沾沾自喜,失败后会因怕别人笑话而久久不能解脱。其实只要能够认清楚自己所走的路,只要自己一直在努力,别人又有什么资格来评判?
生活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变而发生变化。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把功名利禄全部抛在身外,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头。放下得失,才能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生命中洒脱飘逸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