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2016)
- 汪炜 章华
- 12507字
- 2020-06-28 09:19:09
金融行业类别报告
第三章 2015年度浙江省银行业发展报告
一、2015年度浙江省银行业运行总体状况
(一)业务规模增长平稳,结构分化明显
一是业务增速整体平稳。截至2015年末,浙江银行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分别为11.9万亿元、1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6%、12.96%,较2014年增速分别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和3.04个百分点。
二是存贷款业务增速放缓、占比下降。截至2015年末,浙江银行业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03万亿元、7.6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7%、7.09%。浙江银行业存款余额占负债的比重、贷款余额占资产的比重分别为77.63%、67.56%,较年初分别下降1.77和0.14个百分点。反映出银行业加快资产负债管理转型,负债渠道更加多元化,银行客户的投融资选择也更趋多样。截至2015年末,非信贷资产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77%。此外,2015年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贷款增速。(见图3-1)
图3-1 近年来浙江银行业资产结构变化情况
三是传统表外业务增速平稳回落。2015年浙江银行业主要表外业务整体增速呈平稳回落态势。截至2015年末,承兑汇票、保函、跟单信用证、承诺同比分别增长5.12%、-0.75%、-30.40%和1.00%。
四是各项投资业务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末,浙江银行业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余额分别为4154.1亿元、95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和95.4%。总体上看,随着国内债券、股票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浙江银行业直接或间接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意愿增强,传统信贷资产的配置比重逐渐下降。
(二)存款增长平稳回升,活期化趋势显现
一是存款增长先抑后扬,下半年明显回升。截至12月末,浙江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90301.6亿元,较年初增加8704.7亿元,同比多增1379.7亿元;同比增长10.17%,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2015年下半年以来,受股市震荡调整的影响,存款回流银行体系效应明显,存款增速平稳回升。(见图3-2)
图3-2 2015年上证指数走势与浙江银行业存款同比增速变动情况的关系
二是活期化趋势显现。截至12月末,浙江银行业个人存款及非金融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余额24952.7亿元,比年初增加3118.9亿元,定期及其他存款余额41319.6亿元,比年初增加1364.6亿元;定期及其他存款余额占比62.35%,较年初下降2.21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1.69个百分点,已连续8个月环比下降。(见图3-3)
图3-3 浙江银行业活期存款占比、定期存款占比变化情况
(三)贷款增速稳中有落,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
一是贷款增速已连续2年在10%以下的中低速区间运行并创近3年最低值。截至12月末,浙江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76466.3亿元,较年初增加4957.5亿元,同比少增786亿元;同比增速为7.09%,较去年同期下降2.13个百分点,创2013年以来贷款同比增速最低值。
二是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明显。截至12月末,浙江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全年增量为3377.7亿元,短期贷款全年负增长93.9亿元;截至12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为41.38%,较年初上升1.77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占比稳步提高并创近4年最高值,中长期贷款占比呈现较稳定的上升趋势。(见图3-4)
图3-4 2012年以来浙江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变化趋势
三是信贷行业结构有所变化。截至12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2908.6亿元,比年初减少478.2亿元;其贷款余额占比30%,比年初下降2.77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13703.8亿元,比年初增加2450.1亿元;其贷款余额占比17.95%,比年初上升2.1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10960.7亿元,比年初增加285.8亿元;其贷款余额占比14.36%,比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比比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余额占比比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
(四)不良贷款增加,风险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一是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截至12月末,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411.5亿元。不良贷款率2.37%,比年初上升0.41个百分点。同时,全省银行业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达2565.8亿元,比年初增加305.5亿元,拨备计提力度持续加大,风险抵御能力得到增强。
二是企业不良贷款呈“橄榄形”结构。截至12月末,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0%、3.13%、3.16%、2.03%,呈“中间大、两头小”结构。
三是各类型机构不良率普遍上升。2015年末,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均在2%以上。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中小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
(五)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深化,银行业改革试点取得突破
一是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保障。截至2015年末,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590亿元,同比增加1622亿元,同比增长6.24%。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41.96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8.91万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89.39%,比去年同期上升2.42个百分点。2015年“银税互动”活动顺利推进,积极化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难题。
二是“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在2010年实现空白乡镇金融网点全覆盖基础上,截至2015年末,乡镇及以下网点占比超35%,辖内农村金融机具覆盖率达91.73%,服务覆盖率为92.16%。截至2015年9月末,辖内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4914.1亿元,比年初增加5.15%,其中农户贷款占涉农贷款近30%。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5年末,辖内成立农商行35家,另筹建3家,家数占比53%,资产占比达到78%。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银村共建信用村16951个,农户建档610万户,授信425万户,覆盖率分别达83.72%和58.28%。持续推进“三权”及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截至2015年9月末,辖内(不含宁波)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三权”抵押贷款及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28万余笔、金额515.3亿元。
三是助力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资产支持票据等方式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建设,同时积极利用产业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拓展融资渠道。截至2015年末,辖内银团贷款余额1886.72亿元,比年初增加135.85亿元。积极开展项目融资不断强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浙江战略举措金融支持,截至2015年末,浙江银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4446亿元,同比增长8.1%。积极推行绿色信贷,促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截至2015年9月末,浙江银行业节能环保领域贷款余额已达798亿元;五大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446亿元,比上半年末减少10亿元;“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1965亿元,比上半年末减少58亿元。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15年9月末,浙江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余额达2270亿元,融资租赁余额826亿元,比年初增加139亿元。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15年末,辖内银行业已设立科技专营支行34家。全面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前三季度累计支持电商、微商、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创业客户8.67万户,累计发放贷款40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9%。
四是银行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两家民营银行顺利开业,起步良好,发展平稳。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启动,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11月开业,其中民营资本占比达29%。推动各类资本进入金融租赁公司行业,指导开展小微、海洋经济等特色金融租赁公司的可行性研究,其中以民营资本为主发起设立的稠州金融租赁公司已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农合机构股改持续推进。2015年,富阳、平阳、温岭农商行获批开业,浙江(不含宁波)前四批、35家机构股改工作全部完成。完成全国首例村镇银行主发起行优化重组,2015年6月,临海湖星村镇银行主发起行股权优化获浙江省银监局批复。率先研究探索温州3家农商行联合设立村镇银行金融服务公司,着力推进村镇银行集约化管理。
二、银行业机构分类别发展状况
(一)政策性银行
2015年末,全省政策性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07.8亿元,比年初增加69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22%;贷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贷款的比重为7.33%,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950.1亿元,比年初增加338.6亿元,同比增长55.44%。
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浙江“两富”“两美”建设方向,全面深化政银合作,与浙江省政府签署了第六轮全面深化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围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都市区经济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综合交通领域以及棚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全年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631.7亿元,发放外汇贷款10.2亿美元,其中向“五水共治”领域发放水利贷款50亿元,向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发放贷款37亿元,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221亿元,发放涉农贷款211亿元,推动批量储备“一带一路”项目54亿美元。
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不断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末,该行支持外贸进出口贷款余额570.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70.93%; “走出去”贷款余额60.4亿元,较年初增长30.77%; “一带一路”贷款余额111.4亿元,较年初增长83.33%;海洋经济贷款余额68.7亿元,较年初增长39.7%。
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重点围绕“三农”领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等领域,为加快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提供了重要的金融要素保障和基础支撑。2015年,围绕粮食增储和轮换累计发放77.3亿元贷款,支持收购、调入粮油73.6亿公斤。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累计发放贷款369.9亿元,支持各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5个,其中:支持水利建设项目28个,项目建成后可修缮疏浚河道沟渠1156.9公里,改善水面污染224.4万平方公里;支持新农村建设项目50个,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农民住房面积239.3万平方米。
(二)国有商业银行
2015年末,全省国有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33311亿元,比年初增加859.7亿元,同比增长2.65%;贷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43.56%,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存款余额38194.6亿元,比年初增加3052.5亿元,同比增长8.69%;存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42.3%,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结合浙江经济金融特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工商银行集团优势,加快从商业银行向商投联动转型,从单一信贷业务向债权、股权、期权转型,积极为企业提供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股权融资、结构化证券投资等投资银行业务,积极参与浙江省政府债认购工作,较好地缓解地方债务的付息压力;助力推进我省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加强与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合作,共同开发投产客户交易资金结算系统,推荐近百家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并创新推出小企业集合私募债、大型开发区私募债等融资品种。全力支持“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梦想基金小镇”等建设,协助办好“全球对冲基金西湖峰会”,主动参与省内多个大产业基金的筹备全过程,出资规模达53亿元,目前涉及重点项目37个、金额70亿元,充分发挥资本力量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主动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扎实有效推进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一是狠抓客户基础短板,在财政、社保等系统性、源头性等客户营销上,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响应浙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质扩面“惠农通”,首创“美丽乡村贷”、农村“三权”保证保险贷款,下派骨干到乡镇任职,破解农村金融短板,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三是实施差异化经营和创新驱动,跨境金融服务、高端投行、资产管理、同业业务、互联网金融等战略新业务较快发展。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围绕“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战略目标,加大对全省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该行对全省“411”项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计划、G20峰会配套建设、“五水共治”、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政府背景类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与专项保障,全年授信支持“411”项目214个、金额445亿元。积极把握舟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环的战略机遇,加强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与舟山市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结合浙江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成长的特点,以及浙江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目标,积极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传统信贷产品和服务上,加强专项特色产品创新,通过城镇化建设贷款、海洋经济建设贷款、低丘缓坡开发贷款等加大对基本建设的支持。创新推出科技企业发展贷款、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并首次将知识产权、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列入可接受押品,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在投行业务支持方面,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与产业基金的合作,与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城镇化建设基金、杭州城市建设发展基金、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基金、丽水城市建设基金等项目开展合作,基金总规模超过了300亿元。
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结合浙江实际,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利润为核心、以改革为推手”的指导思想,着力推动传统银行、表外银行和网络银行三大建设。采取业内领先的有限合伙基金的形式,与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签署“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向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投放30亿元贷款,全面对接该区的拆迁、招商、基建等项目。全力支持千岛湖配水工程,完成千岛湖原水96亿元的融资安排。成功中标杭州市奥体博览城(G20峰会主会场)项目资管计划40亿元。与浙江省租赁业协会开展整体性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机器换人”战略实施。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2015年末,全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263.1亿元,比年初增加804.1亿元,同比增长5.56%;贷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19.96%,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19578.7亿元,比年初增加1638.3亿元,同比增长9.13%;存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21.68%,同比上升1.52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积极转变经营模式,持续推进转型发展与改革创新,在全辖大力推广“商行+投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表内+表外”、“境内+境外”的综合融资服务模式,满足对公客户的多元化股权融资需求。2015年,承销债券规模近600亿元。该行利用表外产品,突破传统银行贷款无法解决的融资瓶颈,向全省实体经济提供融资240亿元,并主要投向新兴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符合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重点领域。在股权融资领域,该行积极支持企业股权和并购融资,开展业务规模合计75亿元。
光大银行杭州分行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模式化项下的业务结构下沉,以持续创新为驱动力,稳健经营,各项业务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贷款规模稳步扩大,存款规模有所突破,市场份额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有所强化,盈利渠道进一步扩宽,中间业务收入和同业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投行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和小微金融呈现亮点,战略转型逐渐起步。2015年,实现投行类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3.56%,电子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积极响应地方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城镇化建设、“五水共治”、省技术改造“双千”工程等重点战略、重点建设项目开展业务,既支持了浙江经济发展,又在发展中进一步优化了信贷结构。截至2015年末,该行“五水共治”项目累计发放金额84.7亿元,业务余额77.6亿元,同比增长116.97%。该行还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将地方政府重点培育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省技术改造“双千”工程中的中小企业确定为主攻目标。截至2015年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8.97个百分点。
广发银行杭州分行积极推动战略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发展原动力。实施零售银行2.0版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风控、营销、培训、督导四大体系;推进网点转型,全面降低各网点运维成本;创新推出公积金信用贷线上产品、“我爱我家”租赁贷业务、“电商流水贷”及“科技贷”业务,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客群;运用互联网思维,强化网络金融渠道发展,2015年手机银行存量客户同比增长76.8%。
平安银行杭州分行积极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持续推动经营转型。大力发展以“橙e网”为代表的公司网络金融业务,与航信“诺诺金服”平台进行系统对接,为20个省份约1500万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发展产业基金,2015年共获批产业基金项目5个,金额100.5亿,落地产业基金58亿元;聚焦无形市场,借助“元宝铺”数据电商金融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和风控体系,推送优质的天猫、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卖家的融资需求;探索物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与杭州崇贤港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物联网项目合作协议。
招商银行杭州分行坚定不移地推行总行提出的“一体两翼”战略,通过踏踏实实做客户,促进经营状况向好的方向转变。零售业务方面,通过代发、MGM线上转介、薪福金融、大型项目等多种途径,实现批量获客。公司业务方面,抓住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顺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拓展战略客户,加大优质资产投放力度,并成功实现省内前三单永续债、省内和总行首单公募项目收益票据、省内首单独家总承销超短期融资券、分行首单金融债。同业业务方面,票据业务继续领先,资产托管快速发展,同业合作继续加强。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紧跟长江经济带的构建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政府类客户、社会资本方企业、国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提供有创新力、有竞争力的服务方案;并大力推广PPP模式下以投行业务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传统产业优质企业客户转型升级,综合运用并购贷款、并购债券、并购结构化融资、并购基金等手段为优质企业和项目提供服务。持续推进内保外贷工作,加大境外融资渠道建设,切实为“走出去”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生产、贸易项下的境外资金需求提供融资便利。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发挥本行创新和集团化优势,有效应对资产投放不足、负债增长乏力、效益提升趋缓与不良贷款激增“四大挑战”。不断丰富投行产品生产线,发行该行首个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创新推出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类永续债、银租宝等业务品种。积极拓展同业负债,加大与基金、券商、期货等非银同业客户合作。2015年末,该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2.4亿元,比年初增长62.4%。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积极落实小微项目规划,将电商及平台类、旅游休闲行业、物流行业作为重点开发项目,加大消费性贷款、按揭贷款业务、抵押贷款等重点产品推动力度,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截至2015年末,零售贷款余额客户数较年初增长44%左右;消费信贷规模占零售信贷规模的39.22%,较年初提升16.67%。积极支持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的客户群体;探索配合政府主导的区域优势产业整合升级,与政府资金共同通过资管计划设立产业基金,已相继获批台州沿海高速产业基金、余杭新农村建设基金、杭州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基金等。
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深挖投行与金融市场潜能,2015年推出转贷通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约期存款、同业理财等业务。发力移动金融平台,“小金贯”产品上线后共募集资金70亿元。进军中小微市场蓝海,以“依大做小,批量营销”为理念,采用产业链、供应链的批量开发模式营销小微企业。稳步发展贸金业务,继续做大做强跨境人民币和国内证福费廷两项成熟业务,尝试“一贯”移动金融平台融资(贸证融)、代理开证+进口代付、付款保函项下应收账款转让业务,积极探求新型业务增长点。
浙商银行围绕“打造浙江最重要的金融平台和最具竞争力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实施全资产经营战略,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5年末,该行表内外总资产12853.8亿元,其中表内资产、表外资产规模分别为10314.4、2539.4亿元,均较年初增长50%。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成功打造以创新性的“池化融资”为特色的公司银行业务,以互联网金融为特色的零售业务,提升了涌金票据池、增金宝、小微钱铺、理财产品转让、P2P资金存管等系列新产品业务的品牌。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新模式,全面参与资本市场、股权投资等新领域。
渤海银行杭州分行积极优化信贷业务结构,根据浙江省的产业特点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断寻找新的业务支持结合点,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入到相关重点领域,2015年,参与重点项目工程信贷投放21个,金额23.6亿元。创新服务方式,依托浙江互联网产业优势,创新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业务方式,通过搭建丰富的应用场景平台及“大数据”的挖掘,将个性化的订制服务渗透到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加强信贷规模管控,合理把握信贷节奏,确保信贷总量与浙江产业特点、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相符合。
(四)城市商业银行
2015年,全省城市商业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60.3亿元,比年初增加1102.5亿元,同比增长11.33%;贷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11.33%,同比上升1.01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11962亿元,比年初增加2027.4亿元,同比增长20.28%;存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13.25%,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浙江城商行下沉服务重心,发挥自身在小微金融服务领域的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普惠金融,通过向县域、乡镇、市场和社区延伸网点与业务,增设扎根基层的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和社区支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强化信贷资源保障等措施,改善了部分地区金融服务缺失以及薄弱的现状,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15年,辖内城商行共筹建各类支行145家,其中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和社区支行117家,占比80.68%;10家法人城商行全年累计向4.88万户小微企业、45.04万户经营性个人发放贷款8700.4亿元,年末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达到65.04%,较浙江银行业和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3.87和20.29个百分点,小微贷款户均余额99.21万元,较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低129.8万元,继续保持了“占比高”、“户均低”的特色。
(五)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15年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10210.6亿元,比年初增加805.6亿元,增长8.57%,占全部银行业的13.35%;其中支农支小贷款投放继续加大,承担了全省50%的农户贷款、20%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各项存款余额14458亿元,比年初增加1343.1亿元,增长10.24%,占全部银行业的16.01%。
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省政府有关精神,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深入推进社区银行转型建设,积极主动防控风险。一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双创”、“五水共治”、“四换三名”、浙商回归、七大产业培育、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等战略重点,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2015年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696.2亿元,户数86.1万户,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04.68%和70.65%。二是积极推动和参与农村改革。大力支持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推动各级农信机构加入农合联,成为独家代理金融机构,为农民资金互助会及联合会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今年全力做好7个试点县与20个首批推进县相关工作,7个试点行社均成为当地农合联副理事长单位。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分别达57亿元、24.7亿元和132.9亿元。三是加强政银合作,增强支农合力。围绕省委、省政府“全面消除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工作部署,与省农办联合发行丰收爱心卡136万张,覆盖全省75%的低收入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6亿元。四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全面推广“普惠快车”小额信贷模式,简化办贷审批流程,大幅提升30万以下小额贷款服务效率,已建档户数610万户,授信1600亿元。推进微贷技术本土化改造,试点“小微专车”模式。获批全国农信首家省级联社外汇资金清算服务试点。加快发展ETC业务,受到广大客户欢迎。五是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对接浙江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整合各类村级农信服务点,大力推进集金融、电商、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丰收驿站建设。试点“普惠通”移动平台,提升社区网格化服务水平。2015年新增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338.7万户,总量突破913.5万户,电子替代率提升9.85个百分点,达到69.26%。
2.村镇银行。浙江村镇银行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村镇”的市场定位,推动普惠金融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15年末,浙江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624.2亿元,比年初增加81亿元,同比增长14.92%;各项存款余额548亿元,比年初增加64.3亿元,同比增长13.28%。
(六)信托、租赁及财务公司
杭州工商信托公司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业务策略与“基金化、投资化、中长期化、产品化”的业务战略方向,把握发展机遇,深化业务发展模式,积极开展机构合作,加强新型客户群开发,寻求非房业务突破,为公司构建核心竞争力、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奠定基础。截至2015年末,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325.4亿元,同比增长14.55%,其中:集合信托产品60个,规模总计291.7亿元,同比增长9.32%;单一资金信托14笔,规模总计30.7亿元,同比增长77.98%。
浙商金汇信托进一步明确业务定位和方向,细分重点业务领域,通过内引外联,推进外部资源整合和战略合作,积极探索私募投行类、资产管理类等业务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推进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地方四板市场和资产交易场所承销发行企业私募债与其他债权类产品。截至2015年末,公司管理的信托项目72个,信托规模为210.5亿元。
中建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城镇化建设、新能源等领域;积极挖掘新业务需求,2015年新增新三板投资、股票质押和新能源行业类等创新信托项目。截至12月末,公司信托计划数为324个,存续规模共计987.5亿元。其中,存续的基础产业项目规模达291亿元,规模占比29.47%。
万向信托有限公司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信托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功能优势,通过持续丰富业务模式,深入发掘各类政府项目,有力支持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等民生工程;积极与浙江各地市、县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助力地方经济夯实发展基础。2015年,公司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存续资产总计409.5亿元,占到公司总受托资产的43.64%;累计接受委托耕地、林地面积近5万亩。
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信息科技、高端制造、节能环保、医疗卫生、公共消费等产业支持力度。2015年投放民生工程、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医疗、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项目169个,金额226.9亿元,占投放总额的62.22%。加大小微企业资金投放力度,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农业投资、农业光伏等项目,进一步拓宽支农支小金融服务领域。
2015年末,全省财务公司各项贷款余额437.6亿元,比年初增加51.9亿元,同比增长13.44%;各项存款余额547.6亿元,比年初增加99.7亿元,同比增长22.25%。
万向财务公司积极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集团内小微企业提供了结算、信贷等多方面的金融支持,充分发挥了金融资源配置对集团内小微企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实现了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截至2015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9亿元,同比增长20.94%,高于各项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
浙能财务公司积极配合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大能源”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在集团内部的金融平台优势,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是浙江省属国有企业中首家取得该业务资格的公司。2015年,公司将集团及其下属44家企业纳入资金池归集范围,共获批86亿元人民币净流入额度,是目前浙江省已获批跨境人民币集中运营业务资格中的最高额度。2015年,公司还积极推动投资项目和银行资源的对接,向银行推介集团优质项目和客户,为集团系统重大项目建设落实资金来源,着力提升公司金融服务水平,降低集团整体资金成本。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续强化资金集中管理,依托逐步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紧跟市场形势,积极利用短期富余资金头寸,通过期限结构匹配,稳妥开展各类同业交易,有效提升了集团整体资金收益率。不断加强成员单位服务能力,开展精准金融咨询,稳妥推进代理融资,提高委贷业务严禁性,丰富创新业务品种。2015年,协助集团完成60亿元超短融(三期)、50亿元中票(二期)、15亿元公司债的发行和18.8亿元间接融资等工作,有效满足集团本部资金需求。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积极创新拓展业务,完成社保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挂接,协助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开展电子支付推广应用、财务市县一体化和县公司信贷统借统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5年度,公司为更好地支持浙江电网发展,累计向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发放贷款51.6亿元,对浙江省内电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
(七)其他机构
1.邮政储蓄银行。2015年,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对接国家金改和全省战略,分别在丽水设立“三农”金融服务试验区、在台州设立小微企业金融专营试验区、在嘉兴设立科技金融试点开展先行先试。2015年末,该行辖内共建有消费、“三农”、制造业、商贸、科技等专营特色支行48个。与农业厅、交通厅、经信委、共青团、农办、科协等建立合作关系,推进“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五大平台合作,实现风险共担和多方共赢。邮银合力升级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研发“茶易宝”项目和“掌柜贷”等业务,积极助推“互联网+农村电商”。截至2015年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729.3亿元,同比增长9.07%;各项贷款余额1535.4亿元,同比增长23.75%。
2.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浙江分公司紧紧围绕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的主营业务,着力做好不良金融债权收购重组、银行不良资产包收购、问题企业重组等资产管理主业,积极支持化解省内银行业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末,项目投放余额321.93亿元,其中银行不良资产包余额109亿元,占比33.85%;其他金融、非金融不良债权收购余额183.44亿元,占比56.98%;问题企业重组余额24.5亿元,占比7.6%。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全面推行“大风险管理”,浙江分公司未发生一笔逾期、延期、不良,未发生一起案件与风险,实现了稳健、可持续发展。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持续推进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工作,加快存量不良资产处置,积极关注收购市场不良资产包。2015年全年实现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13个,债权本金81.6亿元,购入价32.9亿元。成立并购重组部,梳理、建立并购重组资源库,实现并购重组业务突破;筹划成立第三方资管业务管理部门,探索专项资管业务、营销资产(远期)收购与资产证券化组合业务等业务。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2015年共参与各家银行推出的54个不良资产包的招投标业务,并成功竞得23个不良资产包,债权本金合计113.6亿元,收购对价合计37.9亿元;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债权本金约120亿元,银行存量不良资产包的累计处置进度已达60%,单户不良资产平均处置进度大大加快。办事处还加强不良资产业务创新并形成一些模式,如分期付款方式、优先劣后+收益分成模式、不良资产并购重组基金业务(特殊机会基金)模式、与前海基金开展收购处置业务的合作模式、不良资产类证券化业务模式等。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浙江分公司以利润为中心,围绕金融不良资产和非金不良资产“两个板块”,把握资产处置、收购和非金收购“三驾马车”,做好创新、管理、机制和风控“四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截至2015年末,分公司实际完成新增收购金融不良资产本金352.7亿元,在当地市场占有率为45.79%;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现金35.5亿元,处置回收现金规模较2014年有大幅增加,同比增幅高达200%。
3.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利用自身全球网络优势,积极发挥金融服务专长,积极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为个人提供高附加值金融服务,较好地发挥了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2015年末,全省外资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4.42亿元,比年初增加9.5亿元,同比增长3.21%;各项存款323.5亿元,比年初减少9.7亿元,同比下降2.92%。
4.民营银行。2014年3月,银监会公布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其中浙江占据两席,分别是温州民商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积极推进,两家银行先后于2015年3月26日和6月25日开业,其中温州民商银行是全国首家正式开业的民营银行。截至2015年末,两家民营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2亿元。
温州民商银行作为实行有限牌照、在特定区域经营的民营银行,坚持“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的创行宗旨,扎根本土市场,积极提升金融对温州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截至2015年末,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6.2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占比76.63%。
浙江网商银行继承蚂蚁小贷的发展经验,采取全线上的业务运行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数据与渠道创新,有效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开业以来累计发放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56.5万户。截至2015年末,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72.4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占比达到97.68%,户均仅1.43万元。
(本报告由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