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总体规划
- 杨振华 曹型荣 任朝钧编著
- 5字
- 2020-06-26 00:18:1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因生产力低下,人类过着依附于大自然的、无固定住处的生活。最初,原始人采取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尚无固定居民点。随着人类懂得使用工具,开始有了狩猎、捕鱼、务农与畜牧等生产活动,这是人类第一次分工。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又称聚居点)。这些居民点一般为人类的各种形式集聚定居地,各种居民点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既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点,又是其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的场所。
由聚族定居而形成村落,这就是最初居民点的形式。据史料记载,在8000~10000年以前,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等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就开始出现了初具形式的居民点。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氏族公社居民点布局中,就可看到人类已从长期的生活居住活动中总结出建设住地的经验:整个居民点选址在河边台地上,靠水源而不被淹没;周围沟墙起到防卫作用;公共活动场地位于中央,草屋或半穴居窝棚围绕四周,其中突出地有一些大的屋子;墓葬集中在村落近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陕西临潼姜寨(图1-1)和西安半坡村等遗址。位于西安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遗址面积达10000m2,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是祖先穴居时代的代表性村落(图1-2、图1-3)。
图1-1 陕西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平面示意图
图1-2 陕西西安半坡村总平面示意图
图1-3 半坡村的穴居遗址
(二)城市与乡村的分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人类社会劳动的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分开,开始发生剩余商品交换,因而需要有交换的固定市场,于是就出现了市集或城邑之类的形式。后来,第二次人类社会劳动的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开,随着土地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出现,出现了国家。在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过渡时期,在居民点中区域开始分化为两种不同类型——城市与乡村:城市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导经济;农村以农业为主导经济。据史实证明,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古埃及境内外便开始有了城市与乡村的分化。
《周礼·考工记》中述说的“匠人营国”,就是营建都城之意。一些文字学者亦对汉字“国”做过这样的解析:“[国]字就是以[戈]亦即武器,守卫一定的疆土:[口],它以城墙围绕”。在甲骨文卜中,“邑”字是象征城池的“口”下跪着一个人,而外城称之为“郭”,甲骨文以 表示,意即由上下两座城门楼拱卫着城池。后来又发展到 的字形,就与后代出现的城池形制十分近似了。
(三)城市与乡村的对立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向两极分化: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市场逐渐发展为大工业与商业中心,乡村在落后愚昧中虽然也有发展,但是其发展与城市相比较还是极其缓慢。城市集中了各种社会资源,逐渐变为国家政权的聚集据点,乡村渐渐地处于经济上与政治上依附于城市,并走向从属于城市的地位。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人类发展史中每一次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促进城市的大发展和大变化。因此,生产方式是城市发展的决定要素和原动力。
(一)城市发展的三大阶段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由于人类社会的需求而产生,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过程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三大阶段之间的关系具体详见表1-1。
表1-1 城市发展三大阶段关系一览表
(二)城市的发展轨迹
1.公元前的原始状态城市
现知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距今约5000年的古巴比伦,它大致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古城废墟和巴比伦“空中花园”遗迹被列为世界奇观(图1-4、图1-5)。
图1-4 巴比伦城平面图
图1-5 巴比伦古城鸟瞰示意图
中国最早的城市在商周时代。商王城形成距今3500年左右,城郭南北长约2000m,东西宽约1800m,其遗迹在郑州市区地下;周王城形成距今2800年左右,遗址为不十分规则的方形,面积约2890m×3320m,若以m折算周代的尺度,与“方九里”记载大致相近,中心部分的建筑遗址,分布在城中央偏南,也与“王城居中”的历史记载相符,其城址在现今洛阳市区下面(图1-6、图1-7)。
图1-6 商王城平面示意图
图1-7 周王城复原想象图
2.中国古代的典范城市
(1)北魏洛阳城 北魏(386~534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后魏,其都城洛阳可算是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都城,旧址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区东15km处。都城轮廓方正,规模宏大,有三重城郭、12个城门,整个外郭城以内有320个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筑墙,每边长300步,即当时的1里(图1-8)。
(2)汉长安城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方向。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其城垣内面积36km2,加上建章宫等遗址,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km2,占西安四大遗址保护总面积108km2的60%,占到未央区全区262km2的1/4。汉长安城又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遗迹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遗址,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国家级”大遗址。都城的道路系统是方格网,极为严整,有东西大街14条、南北大街11条。其中宫前的横街实测宽达220m,朱雀大街150m,气势极为宏伟,城内一般的东西向道路也宽达40~75m,南北向道路宽达47~68m,坊区内道路宽达15~30m。城内河道与城外水系全部连通(图1-9)。
图1-8 北魏洛阳城平面推想图
图1-9 汉长安城复原想象图
(3)曹魏邺城 曹魏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km的漳河北岸,遗址范围包括如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北城、邺南城、铜雀台遗址)和河南省安阳市东北(曹操高陵、西门豹祠)。曹魏邺城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市划分为两部分,北半部为贵族专用,南半部为一般居住区。邺城遗址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率先示范的独特地位,是东亚地区古代都城建设的样本,一直是中外城市规划和史界的关注学热点之一。邺城遗址对中国后世长安、洛阳等古城建设乃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古都建设影响深远(图1-10)。
图1-10 曹魏邺城平面想象图
(4)唐长安城 唐代的京都长安城,由郭城、皇城、宫城所组成。城垣规模极为宏大,建筑雄伟。根据考古发掘,外郭城为长方形,东西(由春明门到金光门)长9721m(包括东西两墙厚度在内,下同),南北(由明德门到宫城北面玄武门偏东处)长8651m,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到84km2,是现存明代西安城大8倍多。城内街道横平竖直、纵横交织,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唐时长安城内人口100余万,唐长安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和最大的国际性城市,也是当时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世界第一大都市(同时代的欧洲古城人口规模只有几万至十余万人)。
唐代长安城在规划和建设采用的三套城和里坊制规制,对以后中国国都及国外城市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楷模示范作用。如宋代开封城和元、明、清北京城就基本沿袭了长安城的规划特点,日本的京都城和奈良的平城京规划建设也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图1-11、图1-12)。
图1-11 唐长安城复原图
图1-12 日本在奈良建造的平城京
(5)元大都 元大都,是元朝于1267~1274年在北京修建的都城。元大都城市格局秉承了我国古代营都“左祖右社”和“前朝后市”的典型格局。其主要特点是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布局。三套方城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内城,各有城墙围合。皇城位于内城的南部中央,突出皇权至上的思想,宫城位于皇城的东部,并在元大都城的中轴线上。在都城东西两侧的齐化门和和义门内分别设有太庙和社稷坛,商市集中于城北。也有学者认为,元大都的城市格局还受到道家的回归自然的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表现为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和各边城门数的奇偶关系。元大都的城市格局一直影响到明清两代的京城规划,直至如今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图1-13)。
图1-13 元大都平面复原想象图
(6)明清北京城 明北京城的营建,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东西城墙沿用元大都旧城郭。因元大都北城大多为荒芜的田野草原,明代筑北京城时把北城墙从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收缩,南墙则因宫城南移而向南拓展。所以明北京的位置比元大都稍向南移,并非全在元大都旧址上重建,面积也由元大都的50.9km2缩减为35km2。城市人口接近120万人。其核心部分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位置,属天帝所居,是以皇帝工作和居所,称为紫禁城(图1-14)。
图1-14 明清北京城址沿革示意图
从18世纪的后半叶开始,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和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它不仅促进了原有城镇的扩展,而且导致了新兴城市的涌现。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聚落形式。因此,城镇化的进程是与工业化进程和科技革命紧密相关的。
三、城市的兴衰
(一)城市的兴起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之源。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水环境,因而古今城市大都“逐水而居”,选址多靠近河流、湖泊,并位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以防御野兽和外部落的侵袭,在城外围挖沟筑。这些沟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也是城池的雏形。
人类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建设必须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城市也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融合体。“人本论”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创造性地利用自然环境,尤其是水环境,才能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首先要尊重当地自然条件,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规划和建设出有生命力的活力城市。
纵观历史上的多个强国,无一不是凭借滨海的有利条件,如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德国、俄国、日本、美国等;而世界上所有的繁华都市,也无一不依托靠着水的环境,特别是依靠淡水资源(表1-2)。
表1-2 都市与水源的生存关系一览表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现代城镇形成的原动力。工业化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导致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大规模地迁移,并在城镇中不断地创造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种趋势不仅推动了既有城镇的扩展,还形成了大批的新兴城镇。尽管其他因素也许会使城镇化进程出现波动,但无法改变产业化导致城镇化和城镇化促进了产业化的总趋势。从21世纪开始至今,全世界人口中已有60%左右生活在城镇,城市用地也不断地迅猛扩展(图1-15)。
图1-15 伦敦城市发展示意图
(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促进城镇化步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时期。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个规模巨大、速度极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并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我国正处在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一组数字见证了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近18%上升到2014年的近55%;城市人口从1.7亿人增至7.5亿人;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3个;每年城镇新增人口2100万人,城镇化率30%~70%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超过50%就意味着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
我国的城镇化正迅速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表1-3、表1-4)。
表1-3 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统计表
表1-4 中国城市(镇)数量和变化统计表
注:2010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
(三)城市因自然条件而衰败
英国学者大卫·沃克写有一本著名的专著——《消失的城市》,书中列出世界上曾显赫一时的11个大城市,其中就有我国的3个古城,它们是楼兰、高昌和统万,它们多因自然条件恶化加之兵灾而消失在地图上。值得一提的是,楼兰和高昌都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镇(图1-16)。
楼兰是古楼兰国(后改称鄯善国)的都城,位于当年浩渺的罗布泊旁,建城于公元前3世纪,全城面积10.82km2,因水面枯竭而被塔克拉玛干沙漠而吞噬(图1-17)。
图1-16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和高昌
图1-17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城遗址
2000多年前的“王城”高昌古城,位于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曾经是国际性的商贸都会。高昌有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周长5.4里,城墙高11.5m,厚达12m,固若金汤。唐代玄奘取经途中曾抵达这个高昌国都,因它曾是西域四大佛教之都之一。高昌毁灭于唐末兵乱及吐鲁番的自然环境恶化(图1-18、图1-19)。
图1-18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高昌城平面形势图
图1-19 高昌城遗址
图1-20 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统万城遗址
曾贵为西夏王国都城“大夏国”的统万城,其名称即有“一统万国”的气势。统万城建成于公元5世纪初,为唯一的匈奴都城,城池也有宫城、内城和外郭三部分构成。现已淹没在浩瀚的毛乌素大沙漠之下(图1-20)。
约300年前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古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时毁于战乱,唐代重新兴建。唐代至明代该城处于黄河与长江的漕运中心,商船货船往来不断,曾繁荣一时,有“水陆都会”之称。但随着“黄河夺淮”“蓄清刷黄”等政策的实施,泗州城频繁遭受水害。清康熙十九年,繁盛了千年的泗州城在一场持续数十日的暴雨中彻底淹没(图1-21)。
图1-21 泗洲城图
现在,由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致使海平面上升,正在逐步威胁到低海拔地区城市的安全。专家们预测,我国沿东海地区正受到海水上升的可能危害(图1-22、图1-23)。
图1-22 气候变暖后的渤海湾
图1-23 气候变暖后的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