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抑或不是最好的老师
同学们、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继续讲如何提升学习品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兴趣抑或不是最好的老师》: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近读到一篇《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的文章,感悟颇深。文中谈到自己大学期间,兴趣十分广泛,一天到晚不亦乐乎地忙于追逐各种热闹事。可是一年下来,专业学得似懂非懂,心里有了隐隐的不安。正在此时,老师要求学生每人背诵一百篇古代文学作品。于是每天早起晚睡的有之,每天互相帮忙互相听背的有之,每天躲在小树林里大声朗读的有之,每天一个人躺在床上喃喃自语的亦有之,总之是人人拿出自己的过关法宝,精疲力竭地对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奇迹般,最后真的人人都过关了。所以,我在想老师的一段话尤其值得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顶多只在幼儿启蒙阶段哄孩子们听。对于一个肩负着升学和事业重任的有志青年来说,怎么能仅仅由着自己的兴趣一日日得过且过呢?过分广泛的兴趣,过分肤浅的阅读,只能给人带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收获。这些收获根本无法给你们今后的事业带来强力的支撑!”看完此文,我不禁唏嘘,对曾经以为正确的观念有了不同的感慨。
以“缺乏兴趣”做借口,蹉跎青春,少年不识愁滋味。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见证过一些学生课本在书桌上散乱堆放,上课处于失神状态,时常是书也不翻,笔也不动,或者趴在座位上睡觉,用心不专,课下却精力充沛,受外界的诱惑,浏览动漫、上网,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借口对“学习没兴趣”。“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缺乏学习的社会责任感,既没有近期目标,又缺乏长远计划,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效率低下,得过且过,很难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再加上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当前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对社会的懵懂与困惑,消解了他们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一句“没兴趣”蹉跎了三年的宝贵青春,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前几年社会上有个流行词叫“任性”,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不允许我们任性而为的。
有些故事离我们虽久远,但道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是不是一不小心就会扮演了其中的角色呢?《小猫钓鱼》:猫妈妈带着小花猫去钓鱼,可小花猫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追蝴蝶,三心二意,结果一条鱼都没钓到。后来小花猫听了猫妈妈的话,一心一意地钓鱼,经受住了蜻蜓和蝴蝶的诱惑,真的钓到了一条大鱼。《猴子下山》的故事同样告诫我们;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要专一、有恒,兴趣不能转移得太快,不然到头来就一事无成。仔细想来,曾经被我们舍弃的就真的有理由被我们舍弃吗?我们认真地对它们感兴趣过吗?我们是真的感兴趣,还是根本就是三分钟热度、五分钟心血来潮呢?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有多少人去做了呢?一切只有努力地经过了才有意义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爱因斯坦的名言,但仅凭兴趣是难成大事的。要成就大事,需要有兴趣这个基础,也需要专注的努力,需要远大的志向,需要坚强的毅力和长时间的付出和坚持。
以“毅力助兴趣”为风帆,坚守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
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是一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忍受挫折的体现。英国作家狄更斯有句话:“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此话不无道理。古往今来,大凡在事业上做出优异成绩的人,无一不有着坚强的毅力。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学生向苏格拉底询问怎样才能拥有他那样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说:“今天我们只学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并且要求学生:“从今天起,每个人每天做300下,你们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不会呀。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上次我要求同学们每人每天做300下最简单的动作,哪些同学坚持做了?请举手。”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不知不觉间一年过去了,苏格拉底又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甩手运动?”这时,整个教室里只剩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另一位哲学大师的柏拉图。
德摩斯梯尼——古希腊著名演说家,生下来就口吃,甚至吐字发音也不清,满腹的见解表达不出来。为了克服这个生理缺陷,他经常把石子含在嘴里,跑到海边,面对大海练习讲话,天天如此,居然把口吃矫正了。为了专心练习演说,德摩斯梯尼站在镜子前比画着练习手势;为了一心一意练口才,他在家里建了一个地下室,整天在那里练习,一连两三个月不出来,为了彻底打消想出去玩的念头,他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一半。尽管当众演说遭到过无数次失败,但他从不灰心。经过顽强的努力,德摩斯梯尼终于成为著名的大演说家。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丘吉尔的故事和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也有类似的经历。
由此可见,困难和挫折也怕一个人的坚强毅力。人生只有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才能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都留下不悔的记忆。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坚持不懈、战胜困难、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异常自信的人。
兴趣和毅力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总说志趣,志先于趣,若无志,趣也不会长远。因为有志,小溪汇成了大海;因为有志,枯枝盼到了春的绿叶。要做成一件事,如果开始是兴趣,那后来一定是毅力;如果开始没有兴趣,那全过程便都是毅力!兴趣只不过让人们更快地找到了需要付诸努力的方向,而接下来的路都要靠毅力来完成!如果曹雪芹没有“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毅力,就不会有浩浩长卷《红楼梦》的问世;如果诗人贾岛没有反复“推敲”,就不会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动。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注重其毅力与志向的培养与教育。要告诫我们的孩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懂得时间的宝贵;要明白“人没有了目标,就等于一艘没有舵的船”,树立远大的志向;告诉自己“我能行”,找一件有意义的事,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代作家麦家在《向着天分努力》一文中说:“安宁与怜悯并肩而立,我们必须打破这样的沉寂。当你发现某种天分洋溢,请攥紧它,如同攥紧你的生命。然后朝着它不朽的方向前进,以疯狂的坚持,歇斯底里的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坚持。我们不惮于进展缓慢,亦不惮于走向极端。沿途风波恶,反复的全是诱惑,当我们的目光一丝不动,当肌肤古铜,背景沉重,当我们的宿命干净,请牢记,这一切应非苦吟,这应是‘未到江南先一笑’,因为丰收与呼吸一样清晰短促,唾手可及。”我们的每个人需要耐心坚守,需要坚定信念,需要执着追求。
京剧业界内有一句行话——“不疯魔不成活”,指的是一种极度痴迷的境界,更是一种敬业的职业精神。让我们以此共勉:“非疯魔难成活!”
谢谢大家!
201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