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平日里我们去超市或商场购物,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孩子买了一样玩具还要再买一样,家长只要不同意就倒地大哭大闹;到游乐场玩时,总会看到一些孩子动不动就打其他孩子;去餐厅吃饭时,总会看到有的孩子自顾自地在一旁玩玩具,身边的大人给他喂饭。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这样呢?其实,根源问题就是这些孩子都缺乏控制自我的能力,即自控力。

所谓的自控力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因为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纤维还没有全部髓鞘化,传递的神经行动容易泛化、不够准确,所以常常会表现出自控能力差。

美国的心理研究专家曾针对儿童自控力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这项研究共挑选了10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出生一直追踪到32岁,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童期就能显示出良好自控力的孩子,在成人期极少犯罪,而且比那些易冲动的孩子更健康、更富有。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也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糖果实验”。他发给一些4岁的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然后对他们说:“一会儿我要出去办件事,20分钟后回来,如果哪一个小朋友没有吃掉自己手里的糖果,我将奖励他一颗同样的糖果。”结果,许多孩子急不可待,马上就把糖果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能让自己耐得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者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最终他们吃到了两颗糖果。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沃尔特把所有孩子分成了两类:“吃一颗糖果的孩子”和“吃两颗糖果的孩子”。当这些孩子长到青少年时期,那些吃了两颗糖果的孩子做事情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果的孩子,则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则表现出了某些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孩子的父母以及老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那些在4岁时就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糖果的孩子成了适应性、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自信而独立的少年;而那些经受不住糖果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固执、孤僻、容易受挫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另外,通过对这些孩子进行学术测验,结果表明:在糖果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平均成绩要比其他孩子高出20分。

等过了十几年之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的表现,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更为出色。

沃尔特认为,吃两颗糖果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高,而是他们的自控能力强。那些在实验中吃两颗糖果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自控能力,主要体现为为追求远大的理想目标而放弃浅近欲望的深层次心理品质,他们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特别出色的特质。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谁如果游戏人生,他就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懂得如何主宰自己,但主宰自己的前提是能够自我控制。高尔基也曾说:“哪怕对自己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

可见,自控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每个父母都要有足够的认识。要知道,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教授他某些知识,而是通过自我控制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让他们自己学会控制自己,进而掌握世界。自控能力较强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能始终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这样孩子就能够不断积极、有序地去实现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目标。

现在“爱与自由”这个教育观念受到很多年轻父母的追捧。不过,有些父母似乎对这个理论和理念的理解有些偏差,他们以为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的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应该学会不断对孩子放手,让孩子有一个宽松的自我成长过程。可是,父母们要明白,放手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必将演变为娇宠、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就像欧美的一句古谚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由着孩子,很快他就会让你哭”。法国的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你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

所以说,身为父母,对于孩子的自控力,不应该消极地等待它能树大自然直,而应该从小积极培养才行。那么,父母到底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呢?为了解决广大家长的难题,我们特意编写了此书。

在此书中,我们提炼了最新的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真实的案例,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应对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与策略。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文章采用的是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可读性、可操作性都很强。相信身为父母的您只要阅读此书,并且运用书中的理论去培养孩子,那您的孩子一定能成为自控力超强的省心孩子。

要想让您的孩子成才、成功,那就从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开始吧!相信此书一定会成为您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