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效沟通是融入职场的捷径

21世纪的职场,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汹涌澎湃,这进一步加剧了职场的复杂性,从而使得职场成为社会的缩影。在工作更加多姿多彩的同时,职场人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也变得更加现实和紧迫。进入职场江湖之中,你是想做名动江湖的大侠还是沦为摆路边摊的路人呢?这一切取决于你会不会说话。

1.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

当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中,我们需要跟陌生的领导和同事逐步建立联系,从事的工作也可能跟以往所做的有一些区别。这些都会在无形中给人的内心造成一种压力,就像人海茫茫,自己却在一个人际孤岛上,不知道怎样才能快速融入团队之中,并被大家接纳。

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外来的或新来的人,或多或少会有些排斥心理。作为一个聪明的新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开自己对他人的陌生感、畏惧心、戒备心。一方面,要多请教自己的新同事、新领导,以便了解新单位的情况;另一方面,专注地投入自己的新工作中。我们的请教显示出对新同事、新领导有兴趣,并乐于跟他们相识、结交;而专心投入工作,则会让大家认为你是个认真的人,并且很喜欢这个新工作。如此一来,新同事会消除对我们的排斥心理,而我们很快便能跟大家打成一片。

某单位同时调来了两个人,小于和小夏。小于是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人;小夏则总是一脸严肃,沉默寡言。按理说,小于应该更得人心,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小于虽然看似开朗,爱说爱笑,可是目中无人。来到新单位很久了,不仅没有拜访过任何一位同事,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也从不向别人请教,也许是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干好本职工作。因此,一段时间以后,同事们都断定:小于能调来本单位,一定有后台。后来,大家对小于都敬而远之,对他不冷不热的。

小夏虽然在办公室很少对人寒暄,总是勤勤恳恳低头工作,但是,在工作之余,他却会对同事们问长问短,并且会就许多工作上的问题请教同事。“一回生,二回熟”,没过多长时间,小夏就跟同事们熟悉了,工作方面也更加如鱼得水。

人与人之间就是借助反反复复地交谈、沟通,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进而增进友谊的。所以,我们进入一个新单位,适应新环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跟新同事进行交流,多向他们学习、讨教。

第一,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让新同事们知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你需要他们的友谊。只要你能诚恳、虚心并主动地向他人伸出友谊之手,对方也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你。如果不知道怎么说,不妨多借鉴一下下面这样的说法:

“小刘,你好!冒昧打扰实在不好意思。不麻烦你吧?我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来你这儿随便坐坐。我刚来咱们公司,也没有熟悉的朋友。我们在一起工作,所以就不自觉地走到你这儿来了。”

“小赵,平时上班时间,忙忙碌碌,也没时间聊聊。你来这个城市多久了?你对这儿一定很熟悉吧?”

“原来,你的业余生活还挺丰富的,打牌、钓鱼、下棋样样都会。咱俩杀一盘怎么样?我也好向你学几招。”

第二,做人谦虚一些,低调一些,这会帮助你更快融入公司的氛围。如果我们得到公司的器重,自然可喜可贺。但假如别人此时对我们奉承一番,千万不要马上陶醉起来、喜形于色,因为这会在无形中招致周围人的嫉妒。在面对同事的赞许和恭贺时,务必要保持谦和虚心,这样做不仅能表现出自己的谦谦风度,也能淡化别人对自己的嫉妒,进而赢得同事对自己的敬佩。

“小赵,没想到你毕业一年多就提业务经理了,真是了不起,前途远大啊!祝贺你!”在合作单位工作的客户小王非常钦佩地说。

“没什么,没什么,你过奖了。主要是我们这儿风水好,身边的领导和同事都抬举我。”小赵见同一年进公司的小张在身旁,谦虚地回答。

小张虽然也嫉妒小赵被提拔,但看到他这么谦虚,也就笑吟吟地主动招呼小赵的客户小王:“来了啊,请坐啊!我去倒茶。”

试想,假如小赵此时说出“凭我的能力,早就应该被提拔了”之类的话,那么小张肯定心中不快,还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跟小赵明争暗斗。

在职场中,当我们明显比其他同事更占上风时,在感情上还是应该跟大家在一起的,千万不可在此时与同事拉开距离。假如能谦和地与同事相处,他们不仅不会对我们心生嫉妒,还可能会在心中承认我们的“优越地位”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第三,遇到嫉妒的人,适当地暴露一些自己的劣势。当一个人处于相对优越的地位时,应注意显露自己的劣势,以减轻那些容易嫉妒者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有一种“他也跟我们一样”的心理平衡感,以此淡化乃至消除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心理。

赵川是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对最新的教育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讲课风格也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一些任教多年却缺乏这方面研究的老教师,看到这样的情况,难以抑制自己的强烈嫉妒心理。赵川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想改变自己的处境。所以,他故意在办公室的同事面前大曝自己的劣势:一点教学经验都没有,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并且一再强调“希望老教师们多多指教和帮助”。

赵川暴露自己的劣势后,老教师们对他的看法大大转变,有些人甚至开始主动与他接近,积极探讨各类教学问题。赵川这种做法有效地淡化了自己的优势,弱化了老教师对他的嫉妒心理。

第四,在职场中,还要懂得“不耻下问”,满足他人好为人师的心理。有的新员工进入公司后时间不长,就能很好地融入公司的整体氛围中,说话办事都符合公司的风格;而有的人进入公司后,没多久就辞职离去,因为他们难以适应公司的氛围,并且跟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是疏离的。这些不同情况的出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不耻下问”。

职场中应“以人为师,少说为佳”。当然,“少说”并不是不说。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投其所好。不懂的要问,懂的也可以装作不懂去问。假如我们的提问,能够使对方口若悬河,让对方产生一种满足和被尊重的感觉,那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便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了。

总而言之,一个人在职场上的路能走多远跟他会不会说话做事有很大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能够始终保持谦和低调,那肯定能让自己跟同事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

2.越谈越投机的秘密

跟不熟悉的人交往时,要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缩短彼此的距离,增进感情。

美国耶鲁大学的威廉教授在8岁时,有一次到姑妈家度周末。傍晚时分,有个中年人慕名来访,但姑妈好像忙于准备晚餐,所以他跟姑妈寒暄过一阵子之后,便把注意力转向了威廉。

那时,威廉正在玩模型船,而且玩得很专注。他看出小威廉对船只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有关船只的事,而且讲得十分生动有趣。当晚餐结束后,他们已经成了忘年交。等那人离开之后,威廉仍意犹未尽,一直向姑妈提起他。姑妈告诉他,来访者是一位律师,根本不可能对船只感兴趣。

“但是,他为什么一直跟我谈船只的事呢?”威廉问道。

“因为他是个有风度的绅士。他看你对船只感兴趣,为了让你高兴并获取你的好感,他当然要这么说了。”姑妈说。

由此可见,同陌生人谈话时,如果想尽快找到共同话题,就要尽快地找到自己跟对方的共同点。那怎样才能找到这些共同点呢?对职场人来说,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面临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只要细心寻找,就一定能找得到双方都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像下面这两类话题,都可以让你变身职场话语高手。

第一,大家熟知的话题。在饭局中谈论大家熟知的话题有两大好处:首先,熟知的话题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每一个人都能够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并且正因为熟悉,所以能够谈得深,谈得透,谈得妙趣横生,很容易把每一个人的兴致都调动起来;其次,大家熟知的话题往往牵涉到一些共同的体验和经历,因而在谈论过程中很容易激发共鸣,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找到大家熟知的话题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抓住聚会群体的基本特征。比如单位同事聚会,不妨引导大家谈一谈单位的业务问题,让大家畅所欲言,或者是在单位领导不在的情况下,引导大家评论评论领导的优缺点,只要不涉及人身贬损,权当作谈资也无所谓。当然,这是指聚会的成员比较熟悉的情况,如果参加聚会的人尚不十分熟悉甚至初次相见,那么你就必须根据大家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背景等来揣摩大家较为熟知的是什么样的话题。

第二,大家关心的话题。除大家熟知的话题之外,大家关心的话题也能够迅速调动聚会的气氛。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大家所关心的呢?粗略归纳,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牵涉到大家个人利益的问题,例如对同在一单位的同事来说,本月是不是要多加班、国庆节是否组织旅游等,这些都牵涉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大家都很乐意发表一番自己的见解。

另一种是那些能够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主要和聚会者的职业、个人爱好有关。例如,几位同事去餐馆聚会,感到没什么可聊的,聚会发起者小王无计可施之际,忽然想起几个同事中有三位是钓鱼迷,于是就赶快引出了有关钓鱼的话题,说:“我前两天买了一杆海竿,刚用了一次就出了问题,正好向你们几位请教一下。”这一下,几位钓鱼迷就来了兴致,先帮助小王解决钓竿的问题,进而又畅谈到了钓鱼的方方面面,最后竟聊起了谁的妻子最会烧鱼。聊到这里,那几个不太喜欢钓鱼的同事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进来,聚会的气氛十分热烈。可见,寻找大家关心的话题对于调动聚会气氛确实是非常有效的。

第三,你也可以聊一聊平常的话题。话题的选择,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切入点,不妨从下面几个话题寻找突破口。

(1)谈谈天气和新闻。在和不熟悉的同事交谈时,可以找些轻松的话题,比如谈天气和新闻。这是一类比较大众的话题,容易引起共鸣。这就要求你平时要多关注一下天气情况,多看一些书籍、杂志、资讯性的新闻等,以备丰富的谈资。

(2)聊聊彼此熟悉的人和事物。这一类的话题也比较大众。在同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生活,总会有彼此都熟悉的人和事。聊聊这些彼此都熟悉的人和事可以使双方有一种一见如故的亲切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为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3)问问彼此的爱好和兴趣。这个前面已经提过,便不再赘述。尽量找到与对方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并以此为媒介带动双方的情感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

只要找到了和大家的“共同点”,就不难将话题展开,而话题展开了,双方的关系自然也就拉近了。

3.获得对方好感的法宝

心理学研究发现,越是善于倾听的人,跟他人关系就越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是对对方的一种褒奖,你坐在那里耐心倾听对方的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非常值得我尊敬”,对方又怎能不积极回应,对你表示出好感呢?有人曾向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请教经营的诀窍,他说:“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松下幸之助给拜访者留下很多深刻的印象,善于倾听就是其中之一。一位曾经拜访过他的人进行过总结:“拜见松下幸之助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根本没有感到他就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经营大师。他一点也不傲慢,对我提出的问题听得十分仔细,还不时亲切地附和道‘啊,是吗’,毫无不屑一顾的神情。见到他如此的和蔼可亲,我不由得想探询‘松下先生的经营智慧到底蕴藏在哪里呢?’调查之后,我终于得出结论——善于倾听。”

每个人都想说好话、说巧话,都想通过会说话赢得好人缘,却忽略了沟通的另一面——倾听。其实,会倾听同样能让你在沟通中赢得对方的好感,帮你打开成功的另一扇窗。假如跟人沟通时不注意倾听,就算你巧舌如簧,也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对身为领导的职场人来说,如果想更好地赢得下属的尊重,从而更轻松地驾驭下属的心,倾听无疑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秘密“法宝”之一。

苏格拉底说:“上帝让每个人有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作为一名领导,要想有效地跟下属交流与发挥自己的领导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下属,取得对方的信赖。领导力并不是靠地位、职权、魅力获得的,而是靠“至诚”的沟通来实现。

夏一飞在商界被誉为谈判高手,在一次关于供货合同的谈判上,供货商先谈到双方合作很愉快,又谈到现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加工成本攀升,还谈到省外的几家公司上门求货,给出的条件更为优惠,等等。俗话说“敲锣听声,说话听音”。夏一飞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供货商想提高供货价格,又担心对双方的合作有影响,到头来价格没有提高反而丢了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所以,在那里费尽心机、弯来绕去。

夏一飞考虑现在成品出厂价格确实在逐渐上涨,假如在其他地方进货,价格也要比原来高不少,适当提高价格也没什么,而且又是长期合作的关系,于是就直截了当地说:“这样吧,明年的供货合同照签,价格按现行的市场价走。”

供货商听后顿时眼睛发亮,朗声大笑道:“哈哈,跟你这样的聪明人合作就是痛快!”就这样,合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谈妥了。

夏一飞这次谈判为什么会成功呢?供货商并没有直接提涨价要求,而是说了“加工成本攀升”“别的公司上门求货,给出优惠条件”之类的话。这些话语里隐含的意思很明显:成本增加,产品价格要相应提高;而且我的货很抢手,别人争着要,不跟你合作我也不会受到影响。夏一飞没有急于评判,而是细致地听明白了对方的言外之意,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主动把价格抬高,从而使谈判以双赢结束。

在职场沟通中,当对方不直截了当讲明自己的意图,我们又需要弄清其话语的含义时,认真细致地倾听显得格外重要。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边听边思考,等完全听明白了对方的言外之意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仅能赢得对方的好感,还能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而不被对方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呢?

第一,对讲话的人表示称赞。这样做能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对方听到你的称赞越多,他就越能充分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相反,如果你在听话中流露出半点消极态度,就会引起他的戒备,对你产生不信任感。

第二,全身心地投入。你可以这样做:面向说话者,同他保持目光的亲密接触,同时配合一定的姿势和手势;无论你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要知道,每个人都愿意与认真倾听、反应灵活的人交往,不愿意与推一下转一下的“石磨”打交道。

第三,要耐心地倾听对方的问题。不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打断他,而接着由自己发挥。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会扰乱对方的思路,或者抢了对方的风头,因此让他耿耿于怀。时刻记住,当别人说话时闭上你的嘴,让你的耳朵保持顺畅。即便对方言语乏味,你也要耐着性子聆听。因为别人对你说的话不会感兴趣,除非他已经说完。

第四,向对方提出问题。作为一个倾听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果倾听过程中,你不明白对方的话是什么意思,你就应该及时用适当的话语让他知道这一点。比如,你可以向他提出问题,或者积极地表达出你听到了什么,以便于对方纠正你听错的地方。如果你什么都不说,对方怎么能知道你是否听懂了呢?在倾听对方说话的同时,别提太多的问题。问题提得太多,容易致使对方思维混乱,难以集中精力。

第五,让自己的表情与对方同步。让你的表情和对方的神情与谈话内容一致。如果对方说出的是幽默笑话,而你却一脸愁苦,别人势必认为你在想自己的心事。如果对方讲到紧张处的时候,你能屏声静气,那无疑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成就感。

第六,用眼睛去认真地听。倾听别人谈话时,你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除了用言语表达你的意见,你还需要用肢体语言反馈你的信息。眼睛也能倾听。注视着对方,表示对他的话感兴趣。若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样子,或者一会儿看看手表,一会儿看看手机,这就是在告诉别人你很无聊,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

耳听八方,能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广纳群言,能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能让我们增长知识。而要做到这些,前提是要学会倾听。能够倾听别人说话,表示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只有坦诚地接受对方,宽容对方,才能让彼此的心灵融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4.领略求教的妙处

在处理同事关系的过程中,如果想迅速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那就要遵循一个重要法则:多向对方请教。每个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心理,他们希望别人因为某些解决不了的事情而向自己请教,渴望对某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指导一二,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性。

刘菲菲是一个年轻干练、活泼开朗的女孩。入行没几年,职位就呈直线似的往上升,很快成为公司里的主力干将。几天前,公司空降了一位副总,上任伊始,刘菲菲就被叫过去了:“小刘,你经验丰富,能力又强,这里有个新项目,你就多费心盯一盯吧!”

受到副总的重用,刘菲菲备受鼓舞。恰好这天要去某周边城市谈判,刘菲菲一合计,一行好几个人,坐公交车吧,怕不方便,人也受累,谈判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打车吧,一辆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经济又实惠。

主意定了,刘菲菲并没有直接去办理。几年的职场生涯让她懂得,遇事多跟公司领导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刘菲菲来到副总办公室。

“夏总,您看,我们今天要出去,”刘菲菲把几种方案的利弊解说了一番,然后说,“所以呢,我决定包一辆车去!”汇报完毕,刘菲菲发现副总的脸不知道什么时候黑了下来。他语气生硬地说:“是吗?可是我认为这个方案不太好,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

听完之后,刘菲菲怔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如此合情合理的方案居然没通过!按理说,自己也是部门主管,完全可以自己拿主意的。“没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出来我的方案是最佳的!”刘菲菲对领导的这种决定感到十分困惑。

其实,刘菲菲凡事多跟领导沟通的意识是难能可贵的。她的方案之所以会被副总否掉,就是因为她说话时犯了忌讳。刘菲菲说的是:“我决定包一辆车!”在同事面前,尤其是职位比你高的同事面前,说“我决定如何如何”是最犯忌讳的。试想一下,你都决定了,还让人家谈什么啊?谁内心都有渴望被请教的心理,都希望别人把自己看得很重要。

假如刘菲菲能这样说:“夏总,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各有利弊。我个人认为包车比较可行,但我还是想听听您的建议,您经验丰富,帮我拿个主意,行吗?”副总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会做个顺水人情。

每个职场人都希望被同事请教,也就是说,要想在交往中让同事喜欢你,你就要多向对方请教一些问题。千万不要担心自己的问题没有深度,因为只要你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了,对方是很乐意为你解答的。

李浩在一家公司的市场营销部工作,最近他感觉到工作很不顺畅,为什么呢?因为公司连着四个月的业绩评比中,李浩都在女同事萧萧之下,屈居第二,他很不服气,自己工作比萧萧更卖力,资历也比她老,怎么可能落在她后面呢?

萧萧这个进公司不到三年的小妮子,所掌握的客户资源竟然比他这个元老的多一倍。原因在哪里呢?于是,李浩想方设法进入萧萧的电脑系统,查看到她的客户分布,冒险去挖她的客源。萧萧知道此事后非常恼火,当面指责李浩“恶性竞争”“挖别人的墙脚”,并对他提出严重警告:再这样下去,就别怪我不顾你这位老前辈的面子,把真相告诉领导。因此俩人的关系闹得很僵。

想了几天,李浩终于想明白了:现在的“新新人类”还是性格直爽,只要我放得下老前辈的架子不耻下问,她一定会尽释前嫌,并把盘活客户资源的技巧告诉我。

李浩特意邀请萧萧去健身,并诚恳地请教一些问题。这次倒是萧萧不好意思了,她说:“以前我对你的态度有些过分,请多谅解。”并讲了一些自己做营销的心得:“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我看书多、上网多、领悟快、进步大一些罢了。做营销,发展新客户是一条路,而盘活老客户更重要。如果老客户感觉到你的诚信和友善、你的信誉和热情,他可能就会把他的亲朋好友介绍给你,成为你的新客户。我特别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记录客户的特殊情况,以便在细微处做文章。比如出差时顺便看望客户刚刚考入该地大学的孩子,比如在特殊的日子里,替当日有重要会议的人送一束鲜花给他的家人……我从不认为这是工作以外的琐事,相反,干这些工作就要有‘功夫在诗外’的精神。我为每位老客户都设立了生日档案,他们过生日,我会亲自做一张精致的贺卡,并配上小礼物邮寄给他们。很多客户收到时都深受感动,特地打电话表示感谢……”

李浩听了这些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也用起了这几招,果然业绩迅速攀升。更为可喜的是,他与萧萧的关系更团结,合作起来也更愉快了。

这就是求教于人的好处,不仅能让你在迷途中找到方向更快地前进,还能改善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工作起来更加舒心快乐。在现代职场中,同事中的良师益友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良师益友也许并不能帮你避免在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他却可以指引你走过这条路。

5.以谦卑赢得同事的信任

麦金利总统是一个很谦卑的人,很多领导者都不能像麦金利那样可以巧妙地赢得同僚的友谊与合作。他的这种谦卑,让他更亲民,拉近了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钱瑟里·迪皮尤曾这样评价他:“他有一个策略,他会邀请你去参加一个私人聚会,让你感觉到聚会的秘密性,感觉到他对你的言论的信任,这种方法最能达到目的了。”

普莱思也讲过一个关于麦金利总统的故事。

几年前,西班牙战争快要爆发的时候,在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街上,我曾遇见过一位刚从白宫出来的著名的国会议员。他踏着大步,帽子微向左斜,面露微笑,非常兴奋地挥着手杖。

我说:“法官大人,今天你似乎特别高兴啊!”

他用手臂勾着我的肩膀,对我说:“是的,我的朋友。刚才,我在白宫里见到了总统。他说:‘老兄,在所有人中,你是我最信赖的人,这次全靠你帮忙去打胜仗了。’以前,我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同意他的做法,可现在,我非常支持他。他还得拜托我帮忙呢!”

跟他聊了几句后,我们就分手了。我心里由衷地佩服麦金利总统结交朋友的本领,我知道,这跟麦金利总统拜托很多其他人帮忙是一样的,取得的效果都很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麦金利总统获得了胜利。

其实,我们在职场中也是如此,要想让同事尽心尽力配合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在言行上让对方觉得,你值得让他出手相助。

年终岁末,某数码产品公司市场部要在全国范围的产品展销会上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产品促销活动。由于人手不够,市场部经理张强急需临时招聘一些促销人员。于是他让助手打了一份申请,报到人力资源部主管老陈那里,并在电话里跟老陈说:“很急!尽快安排。”

本来老陈平时就看张强不顺眼,这次见他又是这种态度,老陈心想:“你小子平时见了我连招呼都不打,现在又这副德行,当我是你的手下呢?你不是急吗?好,我就来个急情缓办,叫你哑巴吃黄连!”

结果,老陈憋着一肚子气,完全按照常规招聘流程走了一遍。填表、笔试、面试、岗前培训……等到这十位促销人员完全到位时,展销会已经接近尾声了。

故事里的老陈坏是坏了点儿,但是张强本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张强的嘴巴甜一些,平常的态度恭敬一点,可能这个故事就会有另外一个结局。

按理说,老陈作为人力资源部主管,理所应当按照张强的要求为市场部招聘到促销人员。这是老陈的本职工作,做到了是他的职责,做不好是他的失职。正因为如此,老陈把人招到了,就算尽了本分了,没人能挑出他的错来。张强急不急是他自己的事儿,老陈为什么一定就得按照他的吩咐办呢?

其实,上面的这些想法,说到底都不外乎一个“利”字。人在职场,“利”字当先。平级部门之间,没有了权力的挟制,当然就只能用利益来吸引对方了。认识到这一点,部门主管在请人帮忙的时候,要想让对方尽心尽力帮你做事,就必须在言行上让对方觉得,你值得让他出手相助。

如果张强换个方式跟老陈说,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老陈,帮个忙,这事儿挺急,促销人员两天之内就得到位。错过了时机,你我就都白忙活了。在这儿,我也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如果你同意,这个活动算咱们两个部门一起合办的。我有把握,这个活动做下来肯定会出成绩。这样一来,你的部门年终考核可又多一项业绩了,你觉得这想法怎么样?”听了这话,相信老陈不会拒绝张强的要求。

在部门间的沟通中最好能做到:平时多主动联络,关键时刻讲技巧、有弹性,处理问题本着平等、互惠、顾大局的原则。做到这些的话,相信在工作当中,你一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帮手和同盟,而不是你一唱戏就有人拆台。

6.光能干不行,还要会说

说话是一种能力,甚至比做事的能力更重要。在职场上,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被称为实干家,领导说这是位踏实肯干的员工,你就心中窃喜。年终评选先进,你被评为最敬业员工,你就高兴得彻夜难眠。并不是说务实不好,每个企业都需要这样的员工。但是,假如你想有更好的发展,把工作变成一份事业,只知道做是远远不够的。

职场发展,做和说是一对“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兄弟。你做得再好,不能讲明白说清楚,也很难得到晋升的机会。当然,你光说得漂亮,没有做出成绩,也是没机会赶上提拔的航班的。只有把事做到,再把事说清,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还能总结经验分享成功,你才能从平凡走向优秀。

王哲磊升职后,李春华接替了他的职位。由于经验不足,李春华很快就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难题。这天,她捧着营销方案站在王哲磊的办公室外面,两只脚来回摩擦着,半天也没走进去。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冒这个险,万一方案不好,耽误了部门的发展,后果很难想象,还不如埋头干事呢。

李春华转身想走,可又停了下来。她想:不管怎样,测试效果都已经出来了,我该为集体的荣誉出把力。这方案虽然简单了点,我也没有真正写过方案,可毕竟是我自己的思路,应该拿出来和领导沟通啊。王哲磊正要出去办事,开门看见迟疑的李春华,笑着问:“春华,站这儿干吗呢?有事就进来,我又不吃人。”

见王哲磊出来,李春华着实吓了一跳,吭哧两声道:“我,我找您有点事。”然后,慢腾腾地把方案摆在王哲磊面前,王哲磊打开方案一页一页仔细地看着。他真没想到,自己本打算借鉴的营销方式,这个小女生已经写出方案来了。尽管内容上有点单薄,思路上不是很完整,流程也有待商榷,但的确是个好方案。

不等王哲磊看完,李春华说话了:“领导,我觉得市场并没有坏到没有销路的地步,我知道我的这个方案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可以尝试,也可以让市场部看看,就当抛砖引玉吧。”

王哲磊放下方案,看着李春华严肃地说:“太棒了,你有想法,还善于运用,这是好事!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创新思路,才可能突破,才可能发展。”

听到认可的声音,李春华心里平静下来。王哲磊继续说:“方案的确很稚嫩,需要补充一些具体行动进程,不过已经很好了。假如能再深入测试一下,我看会更有说服力。”

“领导,要是您相信我,就让我在小组里进一步测试,我想方案还有许多地方不健全,如果能有领导的指导,会更具有可行性。”

后来,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李春华也坐稳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受到了领导层的重视。

获得机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共事、合作、维系、默契、认同的过程。在工作中努力让领导相信我们的能力,让他们在机会出现时首先想到我们,这不是你只要在领导面前出现,或者经常喋喋不休就可以实现的。说的话一定要跟工作相关,而且要说到点子上,下面是几个具体的建议:

第一,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因为怕被笑话就不敢张嘴,也不要因为自己级别低就放弃说话的机会。当有机会开口说时,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敢于站出来,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把理由和思路说清楚。这个说,不仅仅是明白了才说,有疑问你也可以说,有不同意见你也要说。只要把握住说的时点,明确说的主题,你就可以在表达中获得别人的认可。

第二,拿着砖头一样可以去敲门。想抓住机会,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最拙的办法。拿出你的勇气,大胆说出幼稚的思路,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不足,敢于主动让别人挑剔批评。这样,别人才会看到你的努力,才会认可你的付出,才清楚你的成长轨迹。获得机会并不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胆量和勇气,把自己呈现于人。不要害怕自己手中只有砖头,它一样能敲开领导的大门。

第三,方案要有例、有据。在理清思路提出方案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我觉得”“我以为”“我想”这一类不确定的字眼。当然,在尚未实践之前,我们的思路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但一定要做到举案必有例,说法必有据。

职场不同于游乐场,讨论方案、阐述思路不能异想天开,告诉对方给自己300万,我能干出一年50万的纯利润。这样的方案,这样的毛遂自荐,注定不会被采纳。但是,在有数据支撑、有理论证明的情况下,就算我们的方案稚拙,我们的计划粗浅,领导也会认真考虑的。信任源于交流,你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是不可能得到别人信任的。

第四,给自己找一个说的理由。所有的不自信都是因为你觉得自己的思路不够好,害怕领导不采用。换个角度想,你为公司绞尽脑汁,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创新,是否已经做到最好了呢?假如一个微小的点子,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是不是帮了公司一个大忙呢?

记得日本公司的一位员工,只是说了一句“把牙膏的口开大一毫米”,就给公司创造了惊人的效益,拯救公司于危难。假如,当时那个员工只是心里想,而没有大声说出来,结果会怎样呢?他说:“我也不敢说,但我给了自己一个理由——公司危难人人有责。”

7.时刻不忘说“谢谢”

受人恩惠,就算只有点滴,也应表达感激之情,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职场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无论事情大小,也不管对方是谁,只要对方给予了我们支持或帮助,我们就应该主动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感激,这不仅会让我们在职场人群中更具亲和力,还会让我们的未来更光明。

梅梅刚毕业就被一家大企业录用了,而且还被分配到企业中最重要的部门——设计部。不久,公司准备竞投一个大项目,设计方面就由梅梅所在的部门负责。部门经理召开会议,向大家征集设计方案。梅梅为了做出成绩,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往往是人家都下班了,她还在那里工作;人家都睡觉了,她还在为一个图形绞尽脑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梅梅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竞标的压轴作。

后来经过激烈的竞标,梅梅的设计方案果然为公司拿下了这个项目。公司的负责人很高兴,要求梅梅所在的设计部经理给梅梅嘉奖。

经理把梅梅叫到办公室,把公司给的奖金放到梅梅的面前说:“这次你确实为公司立了大功,这些是公司奖励给你的。”

梅梅微笑地看着经理说:“如果没有经理力挺我的设计,我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得到这些荣誉的。还有,在我做这个设计的时候,有很多的同事都给了我帮助,我还没有感谢他们。所以要说功劳,那是大家的功劳,我怎么能一个人拿这笔钱呢。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不可能有这么漂亮的成绩,这份荣誉应该属于我们整个部门。”

经理看着梅梅,觉得年轻人有这样的度量和气魄非常了不起,不但把自己的成绩与大家一起分享,连奖金也要平分给大家。梅梅的形象在经理的心里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在公司的表彰大会上,经理把梅梅的想法说给了部门其他同事听,很多同事对梅梅的印象本来就不错,她这样一让,更让很多同事的心里都暖暖的。让她发言的时候,梅梅说:“没有你们,我怎么能如此优秀呢?”从那以后,梅梅的人气越来越高,职位也越来越高。

感激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懂得感恩,知道表达谢意的人,才能成为沟通的高手。在职场上,不管是跟同事相处,还是商场搏杀,只有在沟通上做到积极主动无障碍的人,才能够走得更远。

在得到同事的帮助、支持、鼓励之后,我们怎样表达谢意才更恰当、更适合呢?这就为你支着。

第一,不要吝啬“谢谢你”。感谢别人不一定要送礼,更不需要没完没了地说恭维话,最好的感谢莫过于当面致谢。当然,感谢并不是你张嘴千恩万谢、闭嘴感激不尽就是表达谢意。真正的感谢,必须要掌握好尺度,通过简短的言语,充分表达出你知晓对方的善意,接受对方的好意就足够了。如“真的太感谢了,我正忙不过来,你就伸手帮忙了”或是“麻烦你了,谢谢”,就可以简单明了地直接表达出你的真诚谢意。

不要小看这个“谢”字,它可以拉近人跟人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对方知道你对他的帮助充满感激。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对方不会吝啬再给你帮助。因此,不要觉得事小,该说“谢谢”就要说。

第二,没结果也要致谢。假如是对方提供了帮助,但并没有达到最终效果,是否就可以不用表达感激了?其实不然。任何一次帮助并不一定成功了才要感谢,在没有达成的情况下,这种感谢才显得更为珍贵。

尤其是在别人普遍不信任,或是不接受的情况下,他还能给予你支持,务必要深刻地表达出你的谢意。如“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是你给予了我信任”“我知道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你的信任让我对未来有了信心”,这一类对于帮助满怀感激,对于结果并不在意的表达方式,既不会触碰到对方帮助失败的失落,又能深切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沟通除了感谢之外,还为长远的发展留下精彩的一笔。

第三,致谢不仅要说“谢谢”。受人恩惠就要表达谢意,我们可以在对方时间比较宽裕的时候,到对方的办公室面谈,说出自己的谢意;也可以邀对方到茶馆、咖啡厅小坐,表达感激之情。此类感激的沟通往往会采用就事论事的感激,如感激对方对我们能力的信任,说明自己在对方的帮助下获得机会,是怎样的感受;也可以就对方帮助的内容,谈谈自己以后做事的态度,表明自己不仅清楚对方的好意,还会通过实际行动来回报对方的帮助。这样的表达,比简单的“谢谢给我一个机会”更有意义,也会让对方明白,自己确实帮对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