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铁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陈桐生译注
- 3441字
- 2021-03-03 17:24:19
晁错第八
【题解】
本篇记载大夫与文学围绕晁错忠奸问题而展开的论辩。晁错是西汉文景时期著名政治家,因主张削藩而激化了中央与藩国的矛盾,吴楚七国打着“清君侧”旗号反叛,汉景帝迫于藩国压力而诛晁错。文中大夫将晁错与淮南王、衡山王反叛相提并论,指责晁错咎由自取。文学指出,晁错是为了汉家万世之安而与诸侯结仇,为主而死,堪称汉家的“信士”。晁错行事其实与桑弘羊相似,都是考虑汉家的利益。此处桑弘羊指责晁错,应该是另有用意,他是以晁错故事来警告文学、贤良不要因反对盐铁官营而激化矛盾,以免惹祸上身。
大夫曰:“《春秋》之法,君亲无将,将而必诛(1)。故臣罪莫重于弑君,子罪莫重于弑父。日者(2),淮南、衡山修文学(3),招四方游士(4),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5),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6)。然卒于背义不臣(7),使谋叛逆(8),诛及宗族。晁错变法易常(9),不用制度(10),迫蹙宗室(11),侵削诸侯(12),蕃臣不附(13),骨肉不亲(14),吴、楚积怨(15),斩错东市(16),以慰三军之士而谢诸侯(17)。斯亦谁杀之乎(18)?”
【注释】
(1)《春秋》之法,君亲无将,将而必诛:《春秋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载:“公子牙今将尔,辞曷为与亲弑者同?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君亲,君主与父母双亲。将,《春秋公羊传》把意欲弑君弑亲的行为称之为“将”,指犯罪意图。
(2)日者:从前。
(3)淮南:淮南王刘安,为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集门客著《淮南鸿烈》,后因谋反罪名被杀。衡山:衡山王刘赐,为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之弟,因参与刘安谋反,案发后自杀。修文学:指招揽文人门客著书。
(4)游士:四方奔走,从事游说活动的人。
(5)江、淮之间:淮南国、衡山国位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
(6)著书数十篇:据《汉书·艺文志》,《淮南子》一书有内篇二十六篇,外篇三十二篇。外篇已经亡佚,仅存内篇二十一篇。衡山王刘赐不闻有集客著书之事。
(7)卒:最终。不臣:不守臣道。
(8)使谋叛逆:“使”字原在“晁错变法易常”句上,据张敦仁说校改。
(9)晁错:西汉前期著名政治家,主张削平藩国,奖励农耕,抗击匈奴。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汉景帝迫于藩国压力而斩晁错。变法易常:此为汉代谚语,《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10)不用制度:指晁错削藩建议违反了上古分封子弟功臣的制度。
(11)迫蹙(cù):逼迫。宗室:与皇帝同宗的亲属,此处指汉朝同姓诸侯。室,原作“族”,据张敦仁说校改。
(12)侵削诸侯:指削减诸侯封地。
(13)蕃:通“藩”。不附:不亲附,指吴楚七国反叛。
(14)骨肉:指与皇帝有血缘关系的宗室。
(15)吴、楚积怨:指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反叛。
(16)斩错东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载:“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17)谢:谢罪、致歉。
(18)斯:此人,指晁错。
【译文】
大夫说:“《春秋》的一个笔法是,对君主和父母双亲不能有图弑之心,如果对君主和父母有图弑之心,就一定要格杀勿论。因此臣下之罪,没有比弑君更重的,人子之罪,没有比弑父更重的。从前,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集门客著书,招揽四方游学之士,山东儒、墨之徒都聚集在江、淮之间,他们在一起讲议讨论,著《淮南鸿烈》数十篇。但他们最终违背君臣大义,不守臣道,教唆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叛逆,自己被诛,殃及宗族。晁错鼓动汉帝改变祖宗常法,不遵守分封制度,逼迫刘氏诸侯宗亲,削减诸侯封地,导致藩国不附中央,刘氏骨肉疏离不亲,吴、楚七国积怨反叛,景帝不得不下令将晁错斩于东市,以此抚慰三军之士,向天下诸侯谢罪。这个晁错究竟是被谁杀死的呢?”
文学曰:“孔子不饮盗泉之流(1),曾子不入胜母之闾(2)。名且恶之(3),而况为不臣不子乎(4)?是以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5)。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6)。《传》曰(7):‘君子可贵可贱,可刑可杀,而不可使为乱。’若夫外饰其貌而内无其实,口诵其文而行不犹其道(8),是盗(9),固与盗而不容于君子之域(10)。《春秋》不以寡犯众(11),诛绝之义有所止(12),不兼怨恶也(13)。故舜之诛,诛鲧(14);其举,举禹(15)。夫以玙璠之玼(16),而弃其璞(17),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18),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19)。晁生言诸侯之地大,富则骄奢,急即合从(20)。故因吴之过而削之会稽(21),因楚之罪而夺之东海(22),所以均轻重(23),分其权(24),而为万世虑也。弦高诞于秦而信于郑(25),晁生忠于汉而雠于诸侯(26)。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此解杨之所以厚于晋而薄于荆也(27)。”
【注释】
(1)孔子不饮盗泉之流:传说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口渴,但由于厌恶“盗泉”之名,终不饮盗泉之水。
(2)曾子不入胜母之闾:《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故县名胜母,而曾子不入。”曾参是著名孝子,由于厌恶“胜母”之名,故路过而不进入。闾,里弄。
(3)且:尚且。
(4)况:何况。不臣:不守为臣之道。不子:不守为子之道。
(5)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论语·宪问》载:“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哀公,鲁哀公,姬姓,名将,是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
(6)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论语·公冶长》载:“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崔子,齐国大夫崔杼。齐君,齐庄公。陈文子,齐国大夫。有马十乘,十匹马为一乘,十乘为四十匹马。弃,舍弃四十匹马。违,离开。
(7)《传》:指《礼记·表记》。
(8)犹:通“由”。
(9)是盗:文学认为,“外饰其貌而内无其实,口诵其义而行不犹其道”是盗贼行为。
(10)与盗:共盗。容:见容。域:区域。
(11)《春秋》不以寡犯众:《春秋·僖公五年》载:“郑伯逃归不盟。”《春秋公羊传》解释说:“其言逃归不盟者何?不可使盟也。不可使盟,则其言逃归何?鲁子曰:‘盖不以寡犯众也。’”
(12)诛绝:这是《春秋》的两种笔法:诛是谴责,绝是绝世。止:限制。
(13)兼:尽。
(14)舜之诛,诛鲧(ɡǔn):《尚书·尧典》载舜“殛鲧于羽山”。鲧,禹的父亲。
(15)其举,举禹:《尚书·尧典》载舜任命禹为司空,命禹平治水土。
(16)以:因为。玙璠(yú fán):美玉。玼:通“疵”,毛病。
(17)璞(pú):未经雕琢的玉。
(18)兼:牵连。
(19)信士:诚信之士。
(20)合从:本是战国纵横家苏秦提出的山东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战略,此处指诸侯联合反叛中央。从,同“纵”。
(21)吴之过:指吴王刘濞称病不朝,诱天下亡人,阴谋反叛。之:其。会稽:汉代郡名,在今浙江绍兴。
(22)楚之罪:指楚王刘戊在薄太后丧期私奸服舍。东海:汉代郡名,在今江苏东北部。
(23)均轻重:指削弱诸侯势力。
(24)分其权:分散诸侯权力。
(25)弦高诞于秦而信于郑: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秦师千里袭郑,郑国商人弦高听到这个消息,便假称郑君之命,以十二头犒劳秦师。秦师知偷袭消息泄露,只好放弃偷袭打算。弦高此举对于秦国来说是撒谎,而对郑国来说则是诚信。诞,欺骗。
(26)晁生:晁错。雠(chóu):仇敌。
(27)解杨:当为“解扬”。厚于晋而薄于荆:据《左传·宣公十四年》载,楚师围宋,宋人向晋国求救,晋君派解扬使宋,告知晋兵将至,要求宋人不要降楚。结果解扬被楚师俘虏,楚王要解扬向宋人传递相反的消息,要求宋人立即向楚国投降,解扬假装答应。解扬登上楚人楼车,如实地传达了晋君命令。楚王要杀解扬,解扬表示他宁死也要完成使命。楚人感其忠义,将解扬释放。
【译文】
文学说:“孔子不喝名叫‘盗泉’的水,曾子不进入名叫‘胜母’的里巷。不合仁义的名字尚且厌恶,何况做不合臣道和子道的坏事呢?因此,当陈成子弑齐简公时,孔子沐浴上朝,将此事告诉鲁哀公,请求讨贼。崔杼弑齐庄公,陈文子虽有四十匹马,却宁愿舍弃而离开齐国。《礼记·表记》说:‘君子可以让他尊贵,可以让他贫贱,可以对他用刑,可以将他杀死,却不可以让他作乱。’至于那些外表道貌岸然而内无其实,口头诵读经文而行为却不遵其道的人,其实是盗贼,他们本来就是与盗贼一伙,不能见容于君子的区域。《春秋》的笔法之一是,不以少犯众,即使是施行诛绝之义也要有所限制,这是因为《春秋》不愿扩大怨恶的范围。因此,帝舜诛杀的是鲧,举荐的是禹。因为美玉上有点瑕疵,就抛弃玉石,因为一人有罪,就罪及众人,那么天下就没有美丽宝玉和诚信之士了。晁错对皇帝说,诸侯地盘太大,他们富贵就会骄奢,形势紧急就会联合反叛。因此晁错建议,借吴王刘濞过错而削除吴国的会稽郡,借楚王刘戊的罪过而削夺楚国的东海郡,以此来削弱诸侯势力,分散诸侯权力,这是为汉家万世安全考虑啊。春秋郑国商人弦高欺骗秦国,却是郑国的忠信之臣,晁错忠于汉室而成为吴、楚诸侯的仇敌。人臣各为其主而死,各为其国而用,这就是春秋晋人解扬忠于晋国而欺骗楚国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