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志(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张文强译注
- 4973字
- 2020-12-11 18:40:51
前言
《三国志》是记述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间这段历史的一部史学名著,它记述的主要是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称《三国志》。《三国志》历来备受推崇,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而前四史被公认为是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四部史书。《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刘宋人,成书时间晚于《三国志》一百多年,《三国志》实际是二十四史中紧承《史记》、《汉书》的第三部史著。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陈寿字承祚,蜀汉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生于蜀汉建兴十一年(233),卒于西晋元康七年(297),年六十五岁。陈寿从小好学,“聪慧敏识,属文富艳”,曾从蜀汉的著名史学家谯周学习,研读《尚书》、《春秋》等经史著作,尤精于《史记》、《汉书》,这为他后来撰写《三国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蜀汉被灭后,陈寿以亡国之臣的身份入魏。他历仕蜀汉、曹魏、西晋三朝,曾任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一生仕途坎坷,官位不显,所以《华阳国志·陈寿传》说:“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
陈寿的著述很多,撰有《益部耆旧传》十篇、《古国志》五十篇,又编纂《诸葛亮集》、《魏名臣奏事》、《汉名臣奏事》等书。吴平之后,陈寿始“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卷,号《三国志》”。《三国志》写成后,曾在士大夫间流传,立刻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当时人夏侯湛正在修《魏书》,见到陈寿的《三国志》,便将自己的书毁掉,不再继续撰写。朝廷重臣张华非常欣赏陈寿,认为他的史才要超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汉书》的作者班固,准备将修《晋书》的事情托付给他。陈寿去世后,尚书郎范等人上书说:“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词多劝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如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纳。”于是晋惠帝下诏,令河南尹、洛阳令到陈寿家抄录《三国志》。《三国志》得到官方的认可,正式流传。
《三国志》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三国志》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在陈寿之前,司马迁的《史记》贯穿古今,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班固的《汉书》,则是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为同时并立的三国修史,是陈寿面对的新问题,于是他另辟蹊径,分作《魏书》、《蜀书》、《吴书》为三国各自修史,然后合为一书,总其名为《三国志》,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充分显示了陈寿的史才,同时也使《三国志》成为二十四史中别具一格的史书。
陈寿修《三国志》,眼光未局限于三国,而是上接汉末,为群雄董卓、袁绍、袁术、吕布等人立传。这是很有见地的做法,因为讲三国的历史离不开汉末的历史,离不开当时的这些风云人物,如果缺了汉末群雄在历史大舞台上的表演,轰轰烈烈的三国历史将会大为减色。陈寿虽分别为魏、蜀、吴三国修史,但以《魏书》为主,即所谓以魏为正统。魏的君主依帝王例立本纪,蜀、吴的君主则降低一格,分别立传。另外,在遣词用字、人物的称谓上也体现出这种区别,如称魏君主为帝,蜀君主称先主、后主,吴则称吴主或径称其名等。以魏为正统,是陈寿颇受非议的地方,但这却是陈寿的无奈之举。陈寿修《三国志》是在吴平之后,大体上是当代人修当代史。西晋统治者司马氏是取代魏登上帝位的,只有承认魏的正统地位,才可以证明取代者司马氏的正统。而实际上从修史体例来说,他是将蜀、吴二国当做与魏并列的王朝来处理的,蜀、吴二国君主的传记,都是以本纪的规格来写,即以编年为序来记述传主的言行事迹,并以此为纲来记述一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重大事件。其实这正说明了陈寿的苦心,由此说来,人们对他的这种非议是不足一驳的。
在《三国志》的撰写上,陈寿取材谨严,剪裁得当,坚持以求实的态度修史。陈寿修《三国志》,可供他选用参考的资料,有魏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韦昭的《吴书》等,还有他自己掌握的蜀国资料。他在史料的选用取舍上非常用心,皆再三审慎斟酌后才予采用。清代学者赵翼在批评陈寿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也”,并列举大量例证说明他在资料使用上的剪裁得当。
《三国志》叙事生动简洁,语言洗练干净,评论中肯得当,毫无繁冗之词。也有学者认为《三国志》质朴有余,文采不足。当然,如果与《史记》那样的极品相比,《三国志》整体上的文采确是略逊一筹,然而在具体章节上,却不乏精彩的描写。比如赤壁之战,陈寿将相关史料分别放在《魏书·武帝纪》、《蜀书·先主传》、《蜀书·诸葛亮传》、《吴书·吴主传》、《吴书·周瑜传》、《吴书·鲁肃传》等几个纪传中,通过各有侧重的描写,把赤壁之战渲染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其中吴蜀双方、各自的君臣之间的对话,非常传神。所以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对于这段历史,基本采用了《三国志》的记述,有些地方如《蜀书·诸葛亮传》所载诸葛亮与孙权的对话,几乎全文照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陈寿文字功夫的精到。又他在纪传后面的评论,不仅颇具文采,而且大都贴切公允,寓意深刻,堪称点睛之笔。比如我们看了陈寿对曹操精彩的评论,就会发现后人对曹操所谓的翻案,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陈寿对曹操早已作了非常恰当的评价。
《三国志》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有纪传而无志。志是专门记载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礼乐等典章制度的,它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是后人了解认识这一时期历史所凭依的资料。在《三国志》前边的《史记》、《汉书》,都有这方面的内容。《三国志》无志,可能有社会动乱不已、资料不足等多种原因,但一部完整的纪传体史书无志,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缺憾。
一是叙述过于简略。《三国志》叙事简洁是它的优点,但对于史书来说,还是要给后人尽量多地留下有价值的资料。这一点陈寿做得有些不够,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料很少,与传主的身份地位很不相称。如关羽、张飞、赵云,乃是蜀汉的开国元勋,而《蜀书·关羽传》仅一千二百余字,《蜀书·张飞传》仅八百余字,《蜀书·赵云传》仅四百余字。又如徐幹、陈琳、应玚、阮瑀等建安时期的著名文人,皆未立专传,只附记在《魏书·王粲传》中,而且除记陈琳事有三四百言外,其余皆寥寥数语。这其中也有资料不足的原因,《蜀书·后主传》的评论说:“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不设史官,当然记录下来的资料就不会太多。
一是对曹氏、司马氏等统治者隐恶溢美,曲笔回护。这是陈寿最受诟病的地方。中国的修史传统,讲究直书实录,不隐恶,不扬善,给后人留下信史。唐代史学家刘知己批评陈寿对司马氏篡权弑主事未置一词,不肯如实记录。清代学者赵翼《廿二史札记》有“《三国志》多回护”一条,专论曲笔回护事。考之史实,这确实不是虚词。但所谓曲笔回护,是专制时代无法完全避免的。陈寿作为晋人,让他直指甚至揭露当朝者的丑恶行径是不现实的,有时甚至还要为他们粉饰,对他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而实际上陈寿在对统治者有所回护的同时,也对他们作了一些隐讳的批评,如在《魏书·文帝纪》的评论中,他就对魏文帝的心胸狭隘进行了批评。而且同样是曲笔,要看是有意还是无奈,还要看程度的多少。考察《三国志》,毕竟直笔实录的多,曲笔回护的少,整体上是实录。
此外,还有人批评陈寿借修史谋取私利和发泄私愤,古今学者对此作了驳正,都是不足凭信的虚言。
《三国志》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它的注。陈寿去世一百多年后,随着有关三国的史料的逐渐出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认为《三国志》过于简略,命时任中书侍郎的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在他的祖父时,裴家迁居江南。他从小好学,“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著述甚丰。他的儿子裴骃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曾撰后来被称为《史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一书。裴松之领命后,“鸠集传记,增广异闻”,于刘宋元嘉六年(429)将《三国志注》完成。书成奏上,宋文帝非常满意,赞扬说:“此为不朽矣。”
裴松之的注不同于传统的注,重点不在于对语言、名物、制度的考证解释,而在于对史事的补缺、备异、惩妄、论辩。其中补缺、备异,是资料的补充,是对于所引用资料的归纳与整理。惩妄、论辩,则是对于所引用资料的考证与批评。这就是说,他不仅仅是简单地搜集罗列资料,而且要经过校勘考证,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学者考证,裴松之引用的书达二百一十种,其中大部分已经亡佚,而他所引史事,大多首尾俱全,未加删节,这就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资料。所以《四库全书总目》说裴注“转相引据者,反多于陈寿本书焉”。比如关羽、赵云二人传记的简略问题,经裴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蜀书·关羽传》补充约一千字,其中有关羽喜读《左传》、许田射猎等事。《蜀书·赵云传》补充一千四百余字,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其中有赵云截江夺阿斗等事。这些大量的极其有用的资料,为后人阅读理解这部史学名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后人创作《三国演义》提供了素材。
对于裴松之的注,人们也有非议之词,比较突出的是认为他引用资料过于芜杂烦琐。《四库全书总目》就说裴松之“往往嗜奇爱博,颇伤芜杂”,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至于有的学者批评他“注之所载,皆寿之弃余”,就不够客观了,他所引用的资料,大部分出于陈寿同时人或后人的著作,陈寿根本没有见到它们的可能。而有些可能被批评者引以为据的东西,裴松之的初衷并不全是为补充资料,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史学观点。比如著名的“空城计”的故事,它最早见于西晋郭冲的《诸葛亮五事》,根据史实,是毫无根据的妄说。所以陈寿未予采纳。裴松之虽然引用,但应该是出于惩妄的目的。所以他在引用的同时,对这种说法的荒谬以及悖于史实,都作了批评,认为“此书举引皆虚”。而这些虚妄的材料本身,以后人的眼光来看也不是毫无用处,它被后人加工借用,成为《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一个章节。
总之,裴松之的注价值极高,它已经与《三国志》成为一体,读《三国志》必须要读裴注。清代学者钱大昭甚至认为,裴松之依据他所掌握的新材料,完全可以自成一史,是因为他自己谦虚,才附于《三国志》下作为注而存在。
由于具有巨大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三国志》不仅在史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对后世的社会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三国志》很早就流传到海外,有各种文字的版本,海外有众多的学者在研究《三国志》。大约在元末明初,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创作《三国演义》,把作为正史的《三国志》通俗化为小说,它最初的名字就叫作《三国志通俗演义》。书中大多数的人物及故事情节都可以在《三国志》及裴注中找到根据或线索,材料的主要来源就是《三国志》及裴注。由于《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三国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来源于三国故事的人物、典故、语言等等,更是早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各种文艺形式的创作也大量的取材于三国故事,比如作为中国国粹的京剧,甚至专有成套且具相当规模的三国戏。三国故事在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广为流传,在西方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关三国故事的方方面面早已形成为丰富多彩的三国文化,而三国文化的普及反过来也促进了人们对于《三国志》的了解。就社会影响及普及性而言,《三国志》在中国的史书中是绝无仅有的。总体而言,绚丽多姿的三国文化,滥觞于陈寿的《三国志》,而由裴松之的广采博注助扬其波,至《三国演义》的流传,则蔚为大观而成江河了。由此,对于三国文化有兴趣的读者,如果能从其所由来的《三国志》中去追寻人物事件的踪迹及线索,将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三国志》问世以来,除裴松之外,为它作注的代不乏人,尤其是清代的一些大学者,在这方面更是下了很大的工夫。近代以来,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是一部集历代研究成果之大成的著作,是非常详尽的注释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著名学者缪钺先生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国志选注》,是一部注释精审的选本。近年以来,有不少注译本问世,也都各具特色。
本书是《三国志》的简明读本,共选取纪传二十三篇。选取的标准是《魏书》、《蜀书》、《吴书》在《三国志》中所占的分量以及人物在历史上的影响及地位,由于篇幅有限,有些纪传作了删选。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前贤的一些成果,在此一并致谢。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各纪传的选取未必恰当,注译也肯定会有不少谬误,笔者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指正。
张文强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