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潜能
- (美)肖恩·埃科尔(Shawn Achor)
- 4003字
- 2021-03-30 01:52:35
他人的力量
当乔治·卢卡斯为价值十亿美元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撰写剧本时,“愿力量与你同在”这句电影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台词一开始并没有出现在剧本中。相反,最初的版本是“愿他人的力量与你同在”。这段神秘的电影史与潜能科学之间有何关联呢?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曾说:“最大的秘密总是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我相信,这句话不仅意指问题(社会支持人们对潜能的扭曲追求),也包含了让人们加倍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秘诀。
我们的社会变得过于关注“个人的力量”,而非“在他人的帮助下变得强大的力量”。当然,好莱坞推崇独树一帜的超级巨星,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名字。但如果是在公司和学校,我们真正的力量便难以显现。因为在这些地方,人们只关心个人成就,磨灭了“他人”的作用。不过,隐藏的事物早晚可以显露。
三年前,我在研究成功和人类潜能之间的潜在联系时,有了一个重大突破:我成了一名父亲。
当我的儿子利奥来到这个世界时,他是那样弱小无助,甚至连翻身都做不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能力有所增强。每当他掌握一项新技能,就像任何一位优秀的、乐观的心理学家都会做的那样,我就会鼓励他:“利奥,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完成的!我为你骄傲。”过了一会儿,利奥学我的话,用软萌而自豪的声音说道:“都是我自己完成的!”
那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从孩子成长为职场中的成年人,总是习惯于对要完成的事情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作为一个父亲,如果我不再表扬和引导孩子,我的儿子可能就会把个人成就当作对勇气的终极考验。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还存在另外的可能。
这个循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学校里,我们的孩子被教导要独立自主、勤奋学习,这样他们才能在考试中拔得头筹。如果在考试中寻求他人的帮助,便会因为作弊而受到惩罚。他们每晚都要花好几个小时来完成家庭作业,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放弃和他人相处的时间,从而有更多的个人时间完成任务。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接收这样的信息:他们未来在工作上的成功取决于个人的衡量标准,包括荣誉和标准化考试的分数。尽管统计学并没有给予证明,但这种学习方式的确会带来一些问题:当他们的社会交往停滞,开始出现失眠、注意力涣散、情绪低沉、身体欠佳等症状时,压力水平就会急剧上升。不过,我们没有急着去质疑这个系统,而是对这个群体做出评判,他们似乎永远不会满足于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当学生们完成学业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内心脆弱而孤独。结果他们却发现,就算经历风雨到达终点,许诺给予他们的成功和快乐也没有出现在那里。
突然,当需要和他人合作,将商品推向市场或达成团队目标时,那些在个人测试中表现出色的人便会陷入困境。与此同时,跃居高层的不是那些所有事情都靠自己的人,而是那些会向他人寻求帮助,团结他人以获得成长的人。父母若坚持鼓励孩子用均衡的、协作的方法取得成功,父母就会获得回报;相反,那些要求孩子牺牲与人交往而追求个人成功的父母会发现,当孩子出现精神倦怠、内心孤独等症状时,他们就会措手不及。
人生中的头22年,个人品质和个人成就一直是衡量标准,它们决定了我们能否获得荣耀与称赞。而在我们的余生中,与他人合作取得成就,才是成功的关键。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和近半数的《财富》百强企业合作,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成功、幸福和人类潜能的看法。我发现,有一件事几乎在所有地方都通行:绝大多数企业、学校和组织以个人指标,如销售额、简历上的个人荣誉和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并对“高绩效”,即表现出色的人予以奖励。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的预设前提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以为科学家已经完全证实了这一点)。这种想法认为,成功是一场零和博弈,只有那些成绩最优异、简历最出色或者分数最高的人才是仅有的成功者。公式非常简单:比其他人更出色、更聪明、更富创造力,你就能成功。
但这个公式是不准确的。
多亏了这项开创性的新研究,我们现在知道了发挥最大潜能的方法并非“适者生存”,而是“最合适者生存”,你稍后将在这本书中了解这项研究。也就是说,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多有创造力、多么聪明或者多么努力,而在于你能否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为集体奉献力量并从中受益。它不仅和你的学校或工作场所的优劣挂钩,还取决于你的适应能力。它不仅和分数高低相关,还和你为团队贡献的技能紧密联系。
我们总会这样想,如果我们工作更努力、效率更高、头脑更聪明,我们就能够激发最大潜能。但是在现代社会,影响成功和潜能发挥的最大阻碍并非因为你缺乏效率、工作不够努力或者头脑不够聪明。从科学层面上来讲,最大的阻碍是我们追求它的方式。追求潜能不是一条孤独的道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结论十分明了:在这条路上,一个人加快步伐没有用,结伴同行才能走得更远。
如果坚持旧的成功公式,人类巨大的潜能将得不到开发。在哈佛大学的12年里,我亲眼看见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向崩溃,陷入自我怀疑和压力困境。当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学校里唯一的超级明星,许多人会为此惊慌失措。他们迫使自己更加努力和孤立,这样就能比别人跑得更快。他们努力成为最闪耀的光芒,结果只剩一片黑暗。据统计,80%的哈佛大学学生在大学生活的某个阶段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抑郁,这个数字令人诧异。
如今我完成了全球调查,知道并不是只有常春藤联盟的学生存在这个问题。1978年,确诊抑郁症的患者平均年龄为29岁。2009年,这个数字为14.5岁。在过去的十年里,成人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增加了一倍,8岁以下儿童因自杀未遂而住院的比例也翻了一番。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巨变呢?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过于关注个人成就,主要是因为两个重要的社会转变。第一,科技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一天24个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地报道个人取得的成就,不断助长竞争,同时加剧了安全问题。第二,人们在学校和公司经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竞争的考验。为了追求更高标准的个人成功,他们必须加班加点工作,从而压榨睡眠时间,以致承受更多压力。幸运的是,现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追求成功。
最初,对快乐的研究启发我找到这种令人激动的新方法。我在《快乐竞争力》一书中写道,学会感恩、训练乐观的心态和冥想等方法,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快乐。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如果你做事情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就会陷入一个无形的瓶颈,使得快乐既不能延续也无法增加。想获得更多快乐的唯一方法就是用你自己的快乐感染他人,让他人更快乐。最终,我意识到,快乐是一种选择,它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还是相互联系的选择。这是因为,当你选择心怀感恩、充满喜悦时,你会更容易让别人收获快乐和感激。反过来,你也会有更多理由心怀感激和快乐。
有了这个发现,我进行了一项新研究,结果很清楚:快乐只是冰山一角。如今,多亏了大数据的发明,我终于可以看到以前未被发现的那些联系。以前,我们只会问这样的问题,如“你有多聪明?”或“你多富有创造力?”抑或是“你工作有多努力?”。可现如今,我们能问一些更重要的问题:“你能让周围的人变得多聪明?”“你能激发多少创造力?”“你对团队或家庭有多大的影响力?”“你能让别人具有多强的适应力?”当我们问出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就会明白,最大的成功不能只靠个人的力量。随着研究的发展,我们似乎了解到,潜能的每一个特质,从智力、创造力、领导力、个性到交往能力,都和他人息息相关。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身体的茁壮成长、情感的丰富和精神的富有,我们必须改变自身追求快乐的方式:我们不能独自加快脚步,追求更快的速度;我们要与他人合作,变得更加强大。
公司和学校创造了竞争激烈的环境。这里只颂扬个人成就,而对大量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置之不理。可是,过于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将他人的影响力从成功公式中剔除,将会给我们的潜能设置“软上限”,人为地限制我们所能实现的目标。不过,好消息是,我们之所以称其为“软上限”是有原因的:这个上限有提升的空间。当我们帮助他人取得成功时,我们不仅能提升团队的表现,还有可能使自己的潜能成倍增加,这就是良性循环。我稍后将在书中介绍一个积极的反馈循环,即既能让他人更好地获得更多资源、能量和经验,也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而再次推动循环发展。让他人变得更好,可以让你的成功提升到新的水平。因而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小潜能是自己可以取得的有限成就。
大潜能是在与他人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可以取得的成就。
在书中,我介绍了8项创新研究以及学科前沿研究,这些研究都是与他人合作进行的,它们将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网络分析结合起来,塑造积极系统研究的新领域。我知道,你们看这本书不单是想了解这些研究,因为你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参考书籍。你们想要找的是从今天就可以开始实施的事情。因而,在过去的3年里,我一直致力于设计一种实用方法,以发挥人类的大潜能。这种方法基于相关学科知识和我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白宫等地的工作经历,以及与成功人士的交流形成。这些名人包括威尔·史密斯、奥普拉·温弗瑞、迈克尔·斯特拉汉等,他们都践行着大潜能的原则。
这种方法有5个步骤,我称其为大潜能的种子(SEEDS):1.SURROUND(包围)。让积极影响者们围绕在你身旁,如同一个恒星系统。2.EXPAND(增强)。通过帮助他人处于领先位置来增强自己的力量。3.ENHANCE(巩固)。成为一面“赞美棱镜”来巩固自己的资源。4.DEFEND(保护)。保护系统免受负面攻击。5.SUSTAIN(维持)。推动良性循环,保持收益。种子是这项研究的最好比喻,因为如果没有阳光、土壤和水,种子就无法生长。同样地,你可以提升自己的潜能,但是只靠你自己是行不通的。当你挖掘周围人的潜能时,自身的潜能便会实现最大增长。
我们不再满足于追求小潜能,我们必须寻求人类潜能的新领域,邀请他人加入其中。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要求我们将“他人的力量”重置到成功公式中。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找寻萤火虫、哈佛大学校园内的裸奔、羽毛落尽的母鸡,以及与奥普拉“尬舞”之间的潜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