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高考创新型满分作文(第2版)
- 张建房编著
- 5676字
- 2021-03-30 02:14:17
前言
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
自从2004年推行新课程标准,全国各省市均已完成了课程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2018年启动。2004年的课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倡导“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等基本理念。在这种原则思想指导下,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自己的一些理念:首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理念;其次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再次是尊重语文教育特点,重视熏陶感染,强调感悟、体验的观念。这些观念必然体现在高考命题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作文命题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并且其变动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构成了一种趋势。现分条阐述如下。
1.从大部分省市用全国统一命题,到各省市自主命题,现在又回到原点
在北京、上海两市率先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2004年又有11个省市试行分省自主命题,2015年单独命题省市达到了15个,高考作文命题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从2016年开始很多省市又开始使用全国卷,2016年和2017年单独命题的省市降为6个,2018年还剩5个,这是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要逐渐收回高考命题权。
2.命题题型由兼有新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到新材料作文几乎独霸天下,到现在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
首先回忆一下自2004年以来的作文命题形式变化情况。
2004年话题作文占绝对优势,2006年开始出现话题作文、新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平分天下的局面,而2015年15套作文题中,除北京卷是命题作文外,其余14套是清一色的新材料作文,而在这14套新材料作文中,又派生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任务驱动型作文。也就是说,这十多年高考作文从命题形式上走过了一条话题作文—多元命题—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变化路线。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上的这种变化,并不是偶然的。
在话题作文之前,材料作文曾一统天下。但是长期运用材料作文命题形式,造成很多弊端:文章的立意必须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得出,否则就被视为跑题;而且立意讲究最佳角度;在文章结构上形成了“叙、议、联、结”的新八股模式,这种情况严重束缚了考生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材料作文审题难度较大,造成很多考生审题失误,而一旦审题失误,分数就会非常难看。
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例如2004年江苏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湖南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就是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限制比较宽,虽然也提供材料,但这个材料只是给写作划定一个“范围”或提供一个写作的“由头”。话题作文主张高度自由,确实给学生自由发挥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以至于不仅高考,连中考和小学考试也都纷纷采取这种命题形式。但是,很快话题作文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由于话题过于宽泛,题目要求又过于宽松,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这样就使得考生所写文字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就算是合乎题目要求,而话题的圈子往往划得很大;考生的作文顺着话题天南海北,云山雾罩,胡乱联想,从而演变成有话题而无主题的模式;题目要求常常是体裁不限,催生出大量“四不像”文章;最重要的是,话题作文的无边无际,导致了大量的宿构、套作、抄袭文章的出现。
为了纠正话题作文的偏颇,新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应运而生。
所谓新命题作文,是和从前的命题作文有所区别的命题作文形式。在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之前,作文考试主要运用命题作文的形式,但这种命题作文形式存在着限制较死,指向性较强,甚至连文章观点都点明的情况,既容易被猜题押题者猜中,也容易宿构和抄袭。这显然不利于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新命题作文,吸收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优点,又继承了命题作文的限制性特点,它不再明确文章的观点,只提供写作的范围或立意的大致方向,作文题目往往具有多义性,为考生提供一个思维的触发点,这样就给考生自主立意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的新命题作文题目形式上跟以往的命题作文没什么两样,例如2005年天津卷以“留给明天”为题,2011年的山东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就是这种形式;有的则增加了一段限制性材料,例如2011年的浙江卷以“我的时间”为标题,2012年的江苏卷以“忧与爱”为题,就是这种形式。
所谓新材料作文,也是和从前的材料作文相区别的命题作文形式。从形式上讲它还是材料作文,但它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提供材料,但不确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的新材料作文可多角度立意,并且不存在最佳立意。它吸收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例如2015年的山东卷、浙江卷等作文题,都是新材料作文。在2015年作文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任务驱动型作文,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这种作文形式。
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还是属于材料作文,但是它跟一般的材料作文又有所不同。材料作文由于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高三教师的猜题、押题和考生的宿构、套作提供了机会。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命题人又给考生提出具体的写作指令。譬如2015年的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作文题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而2016年在9道高考作文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占了3道,2017年是10道作文题(北京卷是两道大作文)中占了3道,2018年是9道作文题中出现1道。我们不妨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甲卷作文题为例,看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样具体的写作指令,高三教师任怎么猜也猜不到,考生考前准备的现成的文章,也没法跟这个题目对上号。这样,教师和学生就放弃了投机取巧的想法,而会踏踏实实地进行写作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有些省市还采用了半命题的作文形式,例如2009年的湖北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2013年的天津卷以“____而知之”为题。这种作文形式,发散性强,选材范围广,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既有利于考生发挥写作个性,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抄袭和猜题、押题。
3.越来越注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呼唤真情实感
高中生写作总喜欢“做”文章,并且是关上门“做”文章。不仅关上通向身边生活的大门,而且关上心灵之门。他们用这种方式搜索枯肠、冥思苦想出来的文章,当然远离自然,远离社会,远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他们的文章里充斥着各种空洞的陈词滥调,如果有实际内容,那也是被别人嚼过千百遍的司马迁、李白、陶渊明、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所以,写作教学和高考一直呼唤真情实感,但真情实感却一直千呼万唤不出来。
学生“做”文章,诚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有教育方面的原因。旧大纲不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注重写作知识的落实,应该对学生“做”文章负主要责任,而高考命题动不动就拿大的道德话题和哲学原理考查学生,也是学生写不好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高考命题上的好大尚玄的风气有了很大改观,作文命题开始有意引导考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和人生。
首先,命题在选材上切近生活实际。例如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就是一个这样的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人们感知自然的方式无非这两种:一种是直接感知自然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获得对于自然万物的感性知识,但往往不能获知关于自然事物的全面、科学的理性知识;一种是运用科技手段感知自然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获得关于自然万物的全面、科学的理性知识,却往往不能获得对于自然事物的感性的感觉。这两种感知自然的方式可以说是发生在每个现代人(包括中学生在内)身边的鲜活的现实,但是考生们对这发生在身边的现实未必进行过认真的审视,现在把这个问题拿给考生,既考查了考生的写作水平,更考查了考生的真实的思想状况和思想水平。
其次,命题在要求上启发考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悟、体验和思考。例如2013年湖南卷提出“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2013年四川卷提出“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要求,2014年山东卷提出“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的要求,2015年天津卷提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的提示,2017年山东卷提出“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的要求,等等。近几年,这样的要求在逐渐增多。启发学生写自己的感受、感悟、体验和思考,学生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这就让那些空洞的陈词滥调遁于无形,让那些动不动拿名人说事的现象得以改变。
总之,现在的高考命题在努力引导学生在现实性上做文章。所谓现实性,就是要强化学生这样一种意识:拿到一个作文题,读了一段材料,在考虑“写什么”的时候,自然就往现实方面去想,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要反映或解决什么现实问题,并且要特别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实。现实性问题解决了,真情实感不请自来。
4.越来越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强调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联想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没有搞清一个概念,那就是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我们认为,它是一种运用形象进行思维的思维方式,并且是一种始终伴随着感情、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与它对应的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则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语文运用形象思维,数理化等学科运用逻辑思维,显然,作文中运用的是形象思维。
学生作文之所以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寻找原因的话,就是因为学生不会运用形象思维,他们过多地运用一些抽象的字眼,过多地运用逻辑思维,才造成思路和行文上的撞车现象。假如运用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所以,近年的高考命题很注重在形象思维的启发上用力。
首先,命题在选材上所选材料本身就是形象性的,便于激发考生的联想、想象和感情。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这是2013年福建卷作文题,所选诗歌的核心形象是“我”“我仰望星空”,发现“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这种绝对“自由”状态会引发人们无穷的联想和想象,顺着这条联想、想象的路径,就可以联系到自然、社会、人生中的种种事物和现象。那些有意义的事物,就能成为写作的素材。
其次,在题目要求中提示考生要展开联想、想象。例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题目中提示考生“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就是要考生展开联想,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2014年福建卷也提示“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考生在行文中如能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不仅不会陷入千篇一律的怪圈,而且容易写出真情实感。2017年北京卷则创设了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的情境,明确要求考生“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整个都是靠想象来写作。2018年的北京卷第二个大作文,再一次要求“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其实很多作文题目中都有类似的要求,比如要求联系实际,有的明确提示展开联想,有的则提示自选角度,这自选角度除了是自选立意的角度,同时是自选联想的角度。
5.越来越倡导个性化写作
应该说旧大纲和新课标都不欢迎学生写出千人一面的文章,但问题是旧大纲无法避免这种现象。而新课标由于在内容上注重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倡导学生写真情实感,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生都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都注重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写作上就根本不会出现雷同的情况。而且强调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也在思维方法上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新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比喻义、象征义很明显,对题目主题不做明确的限定,审题也不做过多的限制,便于学生展开联想,可供写作的思维空间广阔而多元。新材料作文也非常注重启发学生的自由联想,也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则通过增加限制的方式,让考生摒弃宿构和套作,完全靠临场发挥写作,这无疑更能考查考生的个性和特长。
新课标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表达上的习惯和特长,这种观念在近几年的作文命题要求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在写法上不做过多限制。考生有的擅长记叙,有的擅长议论,有的擅长描写,近年来的作文命题显然在努力适应这种情况,尽量做到贴近考生的写作实际,让考生可以自由选择擅长的文体,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因而在写法上也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
当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2013年有几套高考作文题——譬如山东卷、浙江卷,增加了“明确文体”的要求,江西卷和湖南卷则明确要求写记叙文和议论文;2014年的新课标全国Ⅰ卷、新课标全国Ⅱ卷、全国大纲卷、安徽卷、福建卷、浙江卷、辽宁卷、天津卷、山东卷也都提出了“明确文体”“文体特征鲜明”之类的要求,江西卷和湖南卷则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和山东卷也提出“明确文体”“文体特征鲜明”之类的要求。这不是增加了限制,而是对话题作文时期,淡化文体造成出现大量“四不像”文章这一现象的纠偏。
以上我们从5个方面谈了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这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描述,难免有所遗漏,也可能会有不同看法,我们热切期待大家的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