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弥呼女王

1世纪

日本已经出现部落和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

57年

东汉光武帝赐给倭国金印。

“汉委奴国王”金印

中国史书《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当时,中国将日本称为“倭”。后来,这枚金印被证实确实存在。1784年,日本福冈的农民在田地里挖沟时偶然发现了金印,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这枚金印是中日早期友好交往的见证。

公元2世纪的时候,日本列岛上有一个名叫邪马台的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内乱,相互攻打征伐多年,死伤数千人。最后人们共同推举了一位名叫卑弥呼的女子为王,局势才稳定下来,可见卑弥呼受到比较广泛的拥戴。

卑弥呼被推举为王之时,大约年仅十多岁。她如此年轻,为何能在众多男性中脱颖而出,受到拥戴成为女王呢?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邪马台人笃信鬼神,要办事外出,或者有什么要说要做的事,就烧灼骨头进行占卜,以此来预测吉凶,而卑弥呼会巫术,“事鬼道”,很能迷惑众人。所以卑弥呼既是政治领袖,也是宗教领袖,被人们当做“神”来信奉。

她的统治方法也很奇特,自从她当王以后,终身未婚,很少有人见到她,由弟弟辅助她治理国家。只有一个男子供给她的饮食,出入传达她的话。她居住的宫室设有严密的城墙栅栏,还有士兵手持武器守卫,有上千的婢女服侍她。这更加重了她的宗教神秘色彩和威严。

卑弥呼深居简出,高高在上,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在她的治下,邪马台国有大人、下户、生口三个基本等级,大人是贵族,下户是普通百姓,而生口是奴隶,相互之间等级森严。下户和大人如果在路上相遇,下户必须赶紧躲避到路旁;下户向大人禀报事情的时候,只能或蹲或跪,两手按在地上,以表示恭敬。即使是男人们流行的纹身,无论是纹在左边或右边,花纹或大或小,也因身份尊卑不同而有所区别。卑弥呼就处在这个金字塔等级的最顶端。

汉光武帝赐给日本国王的金印

卑弥呼设立了各级官吏进行统治,管理贸易的官员称为“大倭”,负责外交的官员称为“大夫”,等等。

卑弥呼的权力还不仅仅局限在一国。当时日本列岛还有许多类似的小国,邪马台国和周围二三十个国家结成联盟,自己充当盟主,在中国古籍中,将这个联盟统称为“倭国”。邪马台国非常有权威,设置了一名叫“大率”的官员巡视督察各国,各国都很怕他。大率之所以如此威风,凭借的是他背后的卑弥呼。

1世纪末2世纪初

邪马台国成立。

2世纪80年代

卑弥呼被推举为女王。

238年

邪马台国使者难升米等朝贡魏国。

247年

卑弥呼去世,壹与被推举为女王。

卑弥呼积极开展对外关系,特别是和中国的关系,多次遣使朝见中原政权,吸取先进文化。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国时期。238年,卑弥呼派遣的使节难升米等人第一次向魏国朝贡,魏明帝还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朝贡在经济上是一种官方贸易。难升米携带的贡物有男奴4人、女奴6人和日本特产的麻织品班布2匹2丈,而得到的回礼十分丰厚,有绛地交龙锦(红地有交龙花纹的锦)5匹、绛地绉粟罽(红地用毛做成的毡子)10张、蒨绛(红色的绢织物)50匹、绀青(青色的绢织物)50匹。另外,还单独赐给卑弥呼女王个人绀地勾文锦(青色的锦)3匹、细班华罽(毛织物)5张、白绢50匹、金8两、五尺刀2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50斤。

从这份清单中明显可以看出,赏赐的物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出了邪马台的贡物。这些赏赐的物品不仅可以供于使用,而且向邪马台国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后来,邪马台国还四次遣使朝贡。

正是由于吸收了先进文化,邪马台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时人已经会种植水稻、纻麻,种桑养蚕。粮食产量不仅可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而且有较多的剩余,用来酿酒,所以饮酒成为普遍的爱好。桑麻用来织布,由于还不具备缝纫技术,使得他们的衣服显得比较特殊,男人用横着的布帛缠扎连在一起,差不多不用缝制,女人的衣服好像一件单被,在中间开一个孔,把头套进去穿在身上。由于有了剩余的产品,人们就拿去互通有无进行买卖,很多地方都有集市,贸易兴隆。

对于卑弥呼来说,与中国交好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借大国之威,震慑周边的其他国家。邪马台国与南邻的狗奴国素来不和,互有攻防。卑弥呼派遣使者载斯、乌越等人向魏国报告这一情形,请求援助。虽然路途遥远,鞭长莫及,魏国依然派人持诏书和黄幢,前往日本,发布檄文告诫晓谕双方,实际上是对邪马台国表示支持。

卑弥呼在位时间很长,总体上看,社会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动荡,经济也有所发展,可谓治国有方。

大约在3世纪中期,卑弥呼去世。国内大兴土木,修建的坟塚直径达百余米,殉葬的奴婢达百余人之多,显示了国力之强。作为卑弥呼的后继者,邪马台改立男性为王,但国中的人们不服,互相厮杀,当时就有1000多人被杀。后来不得不又立卑弥呼的同族女子、年仅13岁的壹与为王,国内又趋平静。

知识链接

中国古籍中的邪马台国

日本记载历史的史书出现较晚,了解在那之前的历史往往需要依靠中国的史书。中国先秦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已有关于日本的记载:“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意思是说,朝鲜半岛南部的盖国在大燕国的南面,倭国的北面。倭国隶属于燕国。说明当时中国人只知道日本的大体地理方位。1世纪成书的《汉书·地理志》则详细了一些:“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乐浪海指黄海及东海一带,所说的“百余国”应是部落或部落联盟。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详细介绍了日本和邪马台国的情况。邪马台国已经基本具备国家的雏形,反映了日本走向文明的重要一步。但是,这个邪马台国在日本的什么地方,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而且,邪马台国曾经辉煌一时,后来却从史书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至今人们还无法知道它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