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宋书》的整理、刊刻、流布

《宋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有不少散佚,到北宋时,已出现漏脱数页和全卷的现象。宋人晁说之在其《嵩山集》卷十二《读宋书》中云:“沈约《宋书》一百卷,嘉祐末诏馆阁校雠,始列学官。尚多残脱骈舛,或杂以李延寿《南史》。”可见,补阙刊漏在宋代就已开始。据《四库全书总目》,今本《宋书》一百卷是后人取李延寿的《南史》、高峻的《高氏小史》,补足其中一部分。其中如卷四六《赵伦之传》等,北宋的《崇文总目》已记有阙卷,现在的文字是后人以《南史》所补;同卷《到彦之传》,陈振孙《书录解题》已提到阙失,今本仍阙。卷七六《朱修之宗悫王玄谟传》,原卷也有阙失,由后人采《南史》等书补入。《后汉书·皇后纪》李贤注引沈约作《谢俨传》,《后汉书·班彪传赞》也注引沈约《宋书》叙谢俨事,但今本《宋书》无此传,则《宋书·谢俨传》已亡佚。

在先后补阙过程中,错误在所难免,如卷六二《张敷传》和卷五九《张畅传》,补阙者没有通检全书,把《南史·张邵传》后的《张敷传》、《张畅附传》也一起抄录进去,这样《宋书》就有两篇《张敷传》和两篇《张畅传》;卷四六《到彦之传》标注“阙”;又如在卷一○○《沈约自序》中叙沈亮事,于“联事惟忝,忧同职同”下,各本都注“阙”字,于叙其父沈璞事,“璞有子曰”下也注“阙”字。叙沈伯玉事,“先帝在蕃”下也注“阙”字。这些都是阙而未补。《律历志》三卷,本为一篇,分别题上、中、下,其中律为一卷,历为二卷,旧本以《律志》为一篇,《历志》别为一篇,分题上、下。此外,《宋书》对于各帝都称庙号,不称谥号,对于北魏则称“虏”或“索虏”,不称“魏军”,而卷四《少帝纪》、卷七六《朱修之传》等则错杂混用,也系后人补改致乱。书中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

在活字印刷术产生以前,纪传体文献都是手抄本,因为年代久远,各种抄本大都先后亡佚,《宋书》也难例外。正史的印刷出版始于宋代。《宋书》的版本在宋代主要有北宋仁宗嘉祐年间至徽宗政和年间由国子监主持刊刻的“南北朝七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称为“监本”;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四川转运使井度(字宪孟)以嘉祐本拾缀补合,于眉山再行刊刻,称为“眉山本”。

元代将宋代的这些官刻书版集中到西湖书院修补刊印,明代又将这些书版集中在金陵,保存于国子监,补刻印行。是为宋、元、明三朝递修本。

《宋书》在明代有南、北“监本”。明代中叶以后,三朝本版片因历时久长,越来越漫漶,补版越来越多,万历二十二年(1654),南京国子监重刻了一个版本,做了一些补充,这个版本被称为“南监本”。北京国子监又依据南监本重刻,这就是“北监本”。除官刻本外,《宋书》还有私刻本,如晚明时期常熟毛晋的“汲古阁本”,质量相当高。

清康熙四十年(1701)根据万历南监本,有所补考增加,重修《二十一史》,简称北监本。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修书处以北监本为主,兼采南监本,刊刻《钦定二十四史》,这个版本简称殿本或殿版。

同治十二年(1873),金陵书局以汲古阁本为底本,刊刻《二十四史》,简称局本。

民国十九年到二十六年(1930—1937),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宋元旧刻本为底本,影印成书,称为百衲本《二十四史》,简称百衲本。

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拼页影印《二十五史》,附有参考书目,简称开明本。

1955—1956年台北《二十五史》编印馆影印南京绍兴中江南重刊北宋监本,简称仁寿本。

1972年,中华书局组织人员点校《宋书》,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元明三朝递修本、明北监本、毛氏汲古阁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互校,择善而从;纪传方面,通校《南史》、《建康实录》、《册府元龟》、《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等书的有关部分;志的方面,参校《晋书》、《通典》等的有关部分,并吸收了前人的校勘成果,如《宋书校勘记》、《宋书州郡志校勘记》、《宋书札记》、《宋书考论》、《廿二史考异》等。通过这些工作,使中华书局点校本成为目前《宋书》的最佳版本。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依据殿本(《清史稿》系关外二次本)出版《二十五史》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