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国社会的特征与分期

这种割据意识的增强也意味着在战国时期“诸侯意识”完全替代了“天下意识”,地方政权割据一方,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唯我独尊,对其他国家的掠夺、兼并也是为了拓展自己的势力。也就是说,社会形势的转变,使得当时的诸侯国普遍意识到:只有自己占有了土地与财富,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战国时期各强势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掠夺、攻伐、兼并、占有与反掠夺、反攻伐、反兼并、反占有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是战国社会整体的特点,它具体到某个具体的时间段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

从晋国裂变到秦国统一,这是很长的历史时期,结合政治形势与世人观念的变化,我们可以将战国的历史演进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475—前386年,这一阶段可谓春秋时期的延续,属于春秋战国之际,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但三家一直延续着晋国的霸业,继续担当着诸侯各国的霸主,三家之中又以魏国最强,这又归功于魏文侯的励精图治。从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他开始在内政外交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内训练军队、任用李悝变法、招揽士人文士有子夏、田子方、李克、段干木等,武士有吴起、乐羊等,能吏有李悝、西门豹等。,对外团结韩赵、维护三晋利益。经过这一系列改革,魏国变得国富民强,在列国中首先崛起,随后他带领三晋西征秦国、南击楚国、东抑齐国、北灭中山国,公元前424年魏文侯称侯,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的诸侯地位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公元前386年在魏武侯的帮助下,齐国田和的诸侯地位也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田氏正式取代姜氏。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是春秋历史在战国时期的延续,韩赵魏三晋的强势也是晋国霸主地位在战国时期的延伸。但是三家分晋、田齐政权的逐步合法化,却深刻地改变了天下人的观念,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进一步式微,强权政治的威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第二阶段是公元前385—前342年,是战国前期,这一阶段韩赵魏的同盟关系逐渐破裂,赵国都城北迁、韩国都城东迁,魏武侯、梁惠王递延魏国的政权,但不再团结韩、赵两国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史记·魏世家》)。见《史记》卷44《魏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41页。,尽力通过南征北战来保持魏国称霸的形势,公元前344年梁惠王称“夏王”,“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战国策·秦四》)刘向辑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26页。,梁惠王“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斿,从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处之”(《战国策·齐策五》)刘向辑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页。,魏国的势力走向了顶峰。第三阶段是公元前341—前286年,为战国中期,这一阶段魏国的霸主地位丧失,各国纷纷称王,可谓是各国称王时期,公元前334年梁惠王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会,相互承认“王”的名分和地位,史称“徐州相王”陈侯因齐敦铭文有“绍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释文参见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5页。,这一事件的出现标志着中原国家已完全抛弃了周天子的名号;随后其他各国也依次称王,公元前324年秦惠文君称王,公元前323年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中原大国依次称王,改变了世人对楚国称王的看法,此后世人很少再以“夷狄”视楚。随后,地处东西的齐秦两国实力渐趋雄厚,为了对抗齐、秦两国,楚国也成为韩、赵、魏等中原各国拉拢、合纵的目标。于是,天下形成东中西三股力量:东方的齐国、中间的韩赵魏燕楚、西方的秦国。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并尊齐闵王为东帝,公元前286年齐闵王攻灭宋国,至此三股力量达到了制衡点。第四阶段是公元前284—前221年,为战国后期,这一时期齐国没落、楚国衰败,东、中两股力量再难制衡秦国,于此历史进入秦国吞灭六国的阶段。

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影响了士人的文化活动,同时士人的文化活动或多或少又影响着政治形势的发展,所以对政治形势的把握,有助于我们了解战国士人的行为方式。当然,目前的这种分期还单纯只是以政治形势为依据,具体到文化观念上的反应,也需要结合士人的文化活动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