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温州炒房团列传(新的一周,求推荐求收藏)

自行车的上女人一下跳了下来,她没有穿航空制服,而是穿着一件很朴素的酒红色羽绒服,显得倒比飞机上老相一些。

“你是?”对方显然也在回想着是否认识他。

“你是章蕴蓝?”彭渤笑道,又作了个手势,“我想喝苹果味的桃子汁。”

章蕴蓝打量着他,突然笑了,“认不出来了,不过,我记起来了。”她又看看邻居们的目光,“你是,你是那位彭先生?”

这下,倒令彭渤吃惊了,那位彭先生?她莫非也是吴千语的家人?看着自行车上的菜和肉,他明白,这是去采购的。

“你是千语的什么人?”

“我是她的嫂子。”

嫂子?

“阿姊。”两人正说着,吴千语走了出来,她也看到两人正在对话,“你们认识?”

“噢,坐飞机时认识的。”彭渤看看章蕴蓝,“那回头见,我们走吧。”

“中午不在这里吃饭吗?”章蕴蓝目示自己的小姑子。

“不在这里吃了,你跟姆妈说不用忙了。”吴千语匆匆紧赶几步,“我提前预支了三个月的薪水,就是给我嫂子的房子付首付的,我们家是给我嫂子买房子。”她跟彭渤解释道。

“你嫂子?那你哥呢?”

“他不在了。”吴千语的声音马上低沉下去,脚步也放慢了,躲过一辆迎面而来的自行车,她的面色又恢复如初。

“对勿起。”彭渤忙道,“我不知道。”

“没事的,已经六年了,但是阿姊还是阿姊。”吴千语看看彭渤,见他认真在听,眼里透着关怀和悲悯,这才抽抽鼻子继续说道,“我的姆妈,原来在纺织厂,今年也下岗了……”

哦,这是一个熟悉的词汇,但不亲身经历其中,不会明白这两个字的沉重含义。

就象吴家姆妈一样的,许多50多40多的人,人生过半,希望渺茫,最黄金的年龄段都在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度过,不管是赤烫滚热的时代,还是日渐困窘的日子,一步步过来,一纸文件“买断工龄”,人生就此清零。

当然,其中的惨烈远远不是一首《从头再来》可以唱尽的。很多家庭从此一蹶不振!

这一年,个体被时代裹挟着的无助感,似乎只有在观看《水浒传》中,人们的内心投射才可以得到极大的认可。这个时代的人们不仅可以和梁山好汉共情,甚至还有些感同身受!

可是这样的境遇,彭渤在吴千语的脸上没有看到任何迹象,也没有看到任何哀怨和不满,现在没有,以前也没有,“我嫂子也是纺织工人,后来东航招聘空嫂,她就报了名,对了,我们家以前不住这里的。”

“住哪里?”

“吴淞河边上,河对面是潭子湾,弄堂旁边有啤酒厂,路西不远是申新九厂的高楼……”

每一个铁丝窗栅栏上,零缣碎素,挂满棉絮,风里象无数飞舞的白鸽。不时能闻到飘过来的吴淞河的气味,棉纱的味道,还有啤酒花隐隐约约的苦气……”

彭渤没有说话,他自己现在就住在广昌公寓,吴淞河畔什么样的居住环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吴千语的口中,这样的生活却以如此平淡的语气淡淡说出,让他心里对这个女孩油然起了几分敬意。

“走,我们去会一个人。”

“什么人?”吴千语道。

“一个不速之客。”彭渤笑了,“一个五百里外的不速之客,对了,春节之前我想再作一个榜单,关于……”

“不管什么榜单,我都参加的。”吴千语不容分说,打断了彭渤的话。

……

你若让我选择最好的地方,我就给你建一幢最高的楼。

今年8月28日,沪海金茂大厦落成,这座见证了沪海沪东经济腾飞的420米超高层建筑,开创了沪海陆家嘴地区超高层建筑的先河,一度成为中国的最高楼。

不过,今年只是主体完工,要到明年才能正式落成,并投入营业。此时的金茂大厦周围,只有几幢低矮的建筑,显得落寞而荒凉。

出租车慢慢停下,彭渤与吴千语走下车来。

“为什么要在这里见面?”吴千语打量着四周,“怎么感觉象是香江电影中接头?”

“地方是他选的,说要见一见我,嗯,我感觉也象,要不要我们进去?”他指指前面的大厦,在未完工的大厦里见面才象是真正的接头。彭渤边开玩笑边掏出自己的手机,手机正在欢快地叫着——欢乐颂。

“您是彭先生吗?”对方的口音充满了江浙地区的味道,“我就在这里,您到了吗?”

“我到了,你在哪?噢,我看到你了。”彭渤看到不远处,赫然停着一辆黑色的奔驰,奔驰旁一人在朝他挥手,车漆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中闪耀。

“你好,自我介绍一下,丁冬。”

“彭渤。”

两人都在互相打量着对方,吴千语也在打量着这个丁冬,她悄悄扭过头去,这人似乎应再改个名字,把丁去掉,在后面再加上一个瓜,这人,长得实在是太象水浒传中那个矮脚虎王英了,都不用化妆,可以直接来拍电视剧了。

“这个大厦将来会卖疯的,如果可能,我想买下十几个楼层。”

噢,金茂大厦88层,他只想买下十几层,还挺谦虚。

听到这话,吴千语转过头来,打量着面前的丁冬。

“彭先生,最近那个中国地产企业榜,是您发布的吗?”丁冬递上一支烟来,彭渤笑着摆手拒绝,但也没有直接答他的话。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合作一把怎么样?”

“怎么合作?”彭渤看看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他现在的资金实力可是买不起金茂大厦十几层楼面的。

“说实话,我很看好中国的楼市,我们合作一把,你提供信息,我们来投资,赚钱三七分账,”丁冬认真地看着彭渤,“怎么样?”

楼市的信息?

彭渤看着眼前这个温州人,他心里一个激灵,他明白,这人为什么找他了,这是一个全国著名的,不,臭名昭著的团体,他们的暴富缘起、花样翻新,时至今日,仍然在不同的城、不同的人身上轮番上演。

以后的几年,这个团体迅速“攻占”上海、杭州,接着开始向全国进军。他们足迹遍及各大中心与省会城市,后来连二线、三线城市也不放过。他们往往大批采购,连片购买,不为居住,只为收租或转手套利,俨然成为操纵楼市的资本大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