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前言

在近20~30年间,不锈钢的出现和大量的使用,推动了不锈钢工业的进程。不锈钢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和银光闪闪的外表,备受人们的青睐。不锈钢具有优越的耐蚀性、耐磨性、强韧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外观的精美性,以及无毒无害性,广泛地应用于宇航、海洋、军工、化工、能源等方面,以及日用家具、建筑装潢、交通车辆的装饰上。

不锈钢的表面自然色调虽可提供美感和清洁感,但其银白色的光泽又会给人以寒冷感和疏远感的反映。随着对不锈钢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人们对其表面色彩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国外彩色不锈钢的生产和应用,近20年来已进入高潮,并不断向高级化和多样化的装饰性、艺术性方向发展。彩色不锈钢在装饰性材料上的应用,扩大了不锈钢的应用范围,为不锈钢提供了新的信息,开拓了新的市场。

不锈钢着色膜的显色机理不同于铝合金着色膜。不锈钢着色不是用染料着色形成有色的表面层,而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无色透明的氧化膜对光干涉的结果,其色泽已证明经久耐用。不锈钢表面所着色泽主要取决于表面膜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表面光洁度、膜的厚度和入射光线等因素。通常薄的氧化膜显示蓝色或棕色,中等厚度膜显示金黄色或红色,厚膜则呈绿色,最厚的则呈黑色。因而不锈钢着色工艺远较铝合金更为困难,工艺要求更高,其色彩均匀性不易控制,工艺重现性较差。近年来,国内科技研究工作者对不锈钢着色技术已作了不少开拓性研究,仍需要做大量工作,尤其是着色膜的色彩稳定性、均匀性及重现性等的深入研究。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彩色不锈钢的技术工作尚处于研制阶段,缺乏实际使用的经验,可以预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并应用这一新型材料为四化服务,有着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我国各地不锈钢加工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迫切需要不锈钢的加工技术,诸如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钝化、化学着色和电化学着色,花纹图案装饰和腐蚀烂板等。这些在技术资料上虽有粗略的介绍,散见于有关书籍手册中,但还缺乏一本专业的有关不锈钢表面处理的书籍来指导和帮助从事不锈钢的加工者。我国各地有关单位已经适应这一形势,开展了这方面的课题探索,并发表了许多有见识的论文,对不锈钢着色的重现性不好这一难题取得了不少的解决办法,在实验室基础上对着色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掌握了较全面的各类数据,参考国外有关专利,借鉴他国经验,结合我国工作情况,找出规律性关键问题,为解决色彩重现性作出了贡献。为方便读者在使用时查阅,本书中涉及的配方、工艺条件和添加剂,均注明来源,便于使用者于生产中与研制单位联系。

近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本身就是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结果,彩色不锈钢的诞生,也就是材料科学、电子科学、表面科学、检测技术良好结合的成功实例。人们相信,只要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互相渗透,取长补短,不久的将来,彩色不锈钢工业一定会蓬勃发展,彩色不锈钢一定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国争光,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彩色不锈钢的应用前景,从国外情形看,建筑行业由于采用彩色不锈钢,是彩色不锈钢的消耗大户。建筑行业的装饰,长期以来都是采用阳极氧化着色铝型材,铝材着色膜与彩色不锈钢着色膜相比,金属光泽差,耐蚀性、耐磨性和耐候性及美观性都不如不锈钢。随着彩色不锈钢的出现,国外形成彩色大楼热。据介绍,日本东京佛教会议厅的屋面和天花板,使用彩色不锈钢达3万平方米,我国台北市亚洲投资信托公司总部大楼甚至于外墙和窗框使用了73t彩色不锈钢,美国建筑银行大楼使用了27t彩色不锈钢,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美国休斯敦市21层彩色大楼,用彩色不锈钢装饰外墙和窗框,从早晨日出到晚上日落,由于阳光入射角的改变,入射光从东方直至西方,该大楼显示出不断变幻的天蓝色、金黄色、红色和绿色,连续变化交相辉映,不同的角度观望有不同的色彩的精美情景,吸引着来往的人群。除建筑装饰外,彩色不锈钢的需求还将不断扩大,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查阅和收集了国内外有关不锈钢的文献资料,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选取那些在生产中使用较为广泛、性能较为稳定的技术和工艺,作为本书的主要内容。对某些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中取得的成果,虽未广泛使用,但有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试验、运用、发展,推广的项目也作了介绍。

全书共分10章,第1~3章为不锈钢表面处理的准备工序,第4~5章为不锈钢电镀与涂层(包括扩渗层),第6~9章为钝化与着色,第10章为腐蚀加工。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地、深入地、细致地将不锈钢各方面技术一一介绍给读者。读者参考本书的有关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将会受益。这里要感谢参考过的文献资料的作者,他们的工作和文献使本书内容得以更完整和丰富。

虽然作者力求把这一工作做好,但限于本人的水平,收集的资料有限,书中可能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加之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昨日的技术已不适应今日的要求,特此勉励大家为不锈钢的技术发展共同努力。

陈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