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三版)
- 翁诗甫 徐怡庄
- 1163字
- 2020-08-28 22:03:41
1.8 倍频峰
前面在讨论双原子分子的伸缩振动时,把两个原子核之间的振动看成质量为μ的单个质点的运动,并把这个质点看作是一个谐振子。将式(1-15)和式(1-17)合并,得到谐振子总能量的另一个公式:
(1-24)
式中,ν是谐振子的基频振动频率,cm-1。根据谐振子选择定则,Δn=±1。也就是说,谐振子只能在相邻的两个振动能级之间跃迁,而且各个振动能级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都等于hcν。
但是,实际分子不可能是一个谐振子。量子力学证明,非谐振子的选择定则不再局限于Δn=±1。Δn可以等于其他整数,即Δn=±1,±2,±3,…。也就是说,对于非谐振子,可以从振动能级n=0向n=2或n=3或向更高的振动能级跃迁。非谐振子的这种振动跃迁称为倍频振动。倍频振动在谐振子中是禁阻的。
倍频振动频率称为倍频峰(overtone)。倍频峰又分为一级倍频峰、二级倍频峰等。当非谐振子从n=0向n=2振动能级跃迁时所吸收光的频率称为一级倍频峰,从n=0向n=3振动能级跃迁时所吸收光的频率称为二级倍频峰。
由于绝大多数非谐振子都是从n=0向n=1振动能级跃迁,只有极少数非谐振子从n=0向n=2振动能级跃迁,从n=0向n=3振动能级跃迁的非谐振子数目就更少了。所以,非谐振子的基频振动谱带的吸光度最强,一级倍频谱带很弱,二级倍频谱带就更弱了。
图1-13所示是丙酮的红外光谱,丙酮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1716cm-1的一级倍频峰出现在3412cm-1。从图中可以看出,羰基CO的一级倍频峰3412cm-1的吸光度比基频振动吸收峰1716cm-1的吸光度小1~2个数量级。
图1-13 丙酮的红外光谱
从图1-13的数据可知,一级倍频峰的波数并非正好等于基频峰波数的两倍。实际上,一级倍频总是小于基频的两倍。这是因为非谐振子振动能级是不等距的,其能级间隔随着振动量子数n的增加而慢慢减小。
非谐振子的能量公式应对谐振子的能量公式(1-24)进行修正,非谐振子的总能量为
(1-25)
式中,x称为非谐性常数,x是很小的正数,约为0.01。为简化起见,非谐振子的总能量只取前两项。非谐振子的总能量比谐振子总能量约少。
当非谐振子从振动量子数n=0向n=1跃迁时,其基频振动频率为
(1-26)
式中,ν是谐振子的基频振动频率。由式(1-26)可见,非谐振子的基频振动比谐振子的基频振动频率低2νx。
当非谐振子从振动量子数n=0向n=2跃迁时,出现一级倍频峰,其一级倍频峰频率为
ν非倍=2ν-6νx (1-27)
比较式(1-26)和式(1-27)可知,非谐振子一级倍频峰的频率比非谐振子基频振动频率的两倍少2νx。
在中红外区,倍频峰的重要性远不及基频振动峰。但在近红外区,可以观察到倍频峰,而观察不到基频峰。由于倍频峰的吸光度远远低于基频峰的吸光度,为了使倍频峰的吸光度足够高,测量光谱时必须加大样品的厚度或浓度。表1-5列出一些基团的基频、一级倍频和二级倍频吸收峰的位置。
表1-5 一些基团的基频、一级倍频和二级倍频吸收峰的位置
从表1-5可以看出,一级倍频吸收峰大约在基频吸收峰位置的二倍处;二级倍频吸收峰大约在基频吸收峰位置的三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