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为管理思想的深化

梅奥等人创建了人际关系学说以后,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大量优秀著作,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新理论,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本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而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学科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1.行为科学的概念

行为科学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行为学派虽然没有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管理知识,却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他们的论题主要有激励、领导、群体、组织设计、组织变化与发展等。

2.行为科学的发展

二战后的行为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于1954年发表的代表作《动机与个性》中提出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并认为较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才能产生较高级层次的需求,当某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该需求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在任何时候,主管人员都必须灵活地对待员工的各种需求。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是英国心理学家,他在《工作的激励因素》等著作中,首次提出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他认为:工资、奖金、政策与行政管理、工作安全性、工作环境等属于保健因素;工作本身、职务上的责任感、受表扬和得到提升、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等构成激励因素。前者“得到了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后者“得到后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进职工满意的因素。

(3)麦格雷戈的“X-Y”理论 麦格雷戈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深入研究行为激励问题的基础上,于1957年发表了题为“企业的人性方面”的重要论文,第一次提出了X理论、Y理论。

麦格雷戈认为,按“X理论”来实施管理的管理者,对员工人性的基本判断是:一般人天性好逸恶劳,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要求;一般人缺乏进取心,逃避责任,甘愿听从指挥,安于现状,没有创造性;人们通常容易受骗,易受人煽动。基于这种对员工人性的判断,持X理论观的管理者就必然在管理工作中对员工采用强制、惩罚、解雇等手段来迫使他们工作。

“Y理论”对人性的认识同“X理论”恰好相反。它对人性的基本判断是:一般人天生并不是好逸恶劳的,工作中体力和智力的消耗就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对工作的喜恶取决于他们对工作带来的满足和惩罚的理解;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好的方法,相反,如果让人们参与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则有利于实现自我指挥和控制;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是能主动承担责任的;大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智慧和潜能只部分地得到了发挥。基于这种对人性的乐观认识,持Y理论观的管理者就倾向于在管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宽容的、民主的管理方式,以使员工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为员工发挥其智慧和潜能创造有利的条件。

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只有Y理论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可以说,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Y理论是根据“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并且它们是归纳了马斯洛及其他行为科学学者的类似观点后提出的,是行为科学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3.行为科学的贡献

行为科学对管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 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它强调的是使生产操作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的组织系统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等,而忽视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目标,甚至把人看成是机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科学与此相反,它强调要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它认识到,一切事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产品都要靠人去生产,一切的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去实现。因而,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并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

(2)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方法的转变 随着对人性的认识和管理对象重点的变化,管理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了人性化的管理。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强调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权力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在管理活动中施以强大的外界压力,派工头进行严格的监督,造成工人心理上的压力而产生对立情绪,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和感情因素的作用以及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反,行为科学则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动机的作用,因而在管理的方法上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个性,以及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与此相对应,企业界提出了“以职工为中心的”“弹性的”管理方法,出现了“参与管理”“目标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等各种新的管理方式。

行为科学也存在一些缺陷。从霍桑实验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管理学者们对人际关系理论,对梅奥主义的批评却未曾间断过,很少有管理理论受到如此之多的批评。

第一,管理学者对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霍桑实验中所运用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批评。在他们看来,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受到实验室中受控实验的需要束缚,另一方面受到正在进行中的实际经验的束缚,尤其是主观愿望的先入为主的影响。

第二,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告诉人们对人管理时应采取什么行为,但在管理中,管理者的管理对象不仅仅是人,只对人进行研究的管理显然是不完善的。除了人性行为以外,还应有某些技术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管理人员即使有了行为知识,也将无法应用,这正是行为学派的缺陷。比如管理者需要从整体上、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管理,管理者要考虑建立管理制度,管理者要对组织整体战略进行决策,而这些经常需要的管理是行为学派没有触及的。对于行为学派存在的弱点,孔茨是这样评论的:人际行为领域并不包括管理学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 定量管理思想

管理故事:锱铢必较

《宋稗类钞》中载有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官至州县监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产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竭力压低房价,为此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发话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

解释:一个优秀的领导人不仅要对组织整体进行宏观把握,而且应为自己的集体每分必争,理性决策、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利弊的权衡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考虑得失不仅仅只是眼前,考虑到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一、定量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定量管理思想在管理理论中的代表学派是数量学派,也称为管理科学学派。这个学派认为,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问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寻求最佳计划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所谓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式,并把这种模式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之中。它主要用于解决能以数量表现的管理问题,其作用在于通过管理科学的方法,减少决策中的风险,提高决策的质量,保证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从管理科学的名称看来,似乎它是关于管理的科学。其实,它主要不是探求有关管理的原理和原则,而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事实来解决管理问题,并且要求按照最优化的标准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方案,设法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过程,侧重于追求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就管理科学的实质而言,它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继续与发展,因为它们都力图抛弃凭经验、凭主观判断来进行管理,而提倡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效果。不同的是,管理科学的研究,已经突破了操作方法、作业研究的范围,而向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方面扩展,要求进行整体性的管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被引进到管理领域。因此,管理科学可以说是现代的科学管理。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伯法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其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年)。《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

二、定量管理思想的特点

1.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

定量管理思想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它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2.各种可行的方案均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依据

定量管理思想要求生产和经营管理各项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4.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

定量管理思想要求以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作为基础,以增强定量管理的可靠性,提高定量决策的质量。

三、定量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对组织的基本看法

定量管理思想认为,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定量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及解决问题的步骤

定量管理的目的就是将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应用范围着重在管理程序中的计划和控制这两项职能。解决问题的步骤为: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搜集基础数据→得出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验证→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把解决方案付诸实施。

3.定量管理应用的方法

定量管理应用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法、决策树法、计划评审法、关键线路法等。

4.定量管理应用的工具

定量管理应用的工具主要是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