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 樊晶光 王海椒 刘丽华
- 2647字
- 2020-08-28 12:06:31
第一章 概 论
人类自开始生产活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追溯国内外历史,最早发现的职业病都与采石开矿和冶炼生产有关。随着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生产环境中使人类产生疾病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职业病的发生,常与社会经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生产环境中使人致病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健康损害也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及认识的不断提升和深入,职业卫生学也随之发展起来。
职业卫生始于职业医学,是从对“职业性疾病”的记录开始的。从埃及木乃伊中发现硅肺(即硅沉着病),可以推测出古代给法老王修建金字塔的石工曾罹患硅肺病。但“硅肺”这个名词直到1870年才出现。欧洲人于公元前即开始铅、汞金属矿的开采。根据记载,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37年)似乎是第一个认识到铅会造成腹绞痛的人。公元14~16世纪,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西欧科技开始兴起,矿工和冶炼工的职业病,包括冶炼金、银、铅、铜、锌、汞等引起的职业病,曾在德国的Agricola(16世纪)所著的《论金属(Deremetallica)》中述及。同一时期,意大利Ramazzini(1633~1714年)出版了《手工业者疾病》(1700年)一书,描述了50多种职业病,包括矿工、陶工、制玻璃工、油漆工、磨面粉工、石工等疾病和金属中毒,这成为职业病的经典著作,Ramazzini也因此被誉为“欧洲职业医学之父”。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很早就学会使用铜、铁等金属制作生产工具,因此很早也就有了开矿与冶炼业。有关这方面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我们的祖先都有所记载。例如,汉代王充(公元27~100年)在所著的《论衡》中,提到冶炼生产作业可发生灼伤及火烟侵害眼鼻等;唐代王焘在其所著的《外台秘要》(公元752年)中,提到可置动物于有毒气体场所,“若有毒其物即死”;明代李时珍在所著《本草纲目》(公元1593年)中提到铅矿工人的中毒;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公元1637年)中,不仅提到煤矿井下可采用粗大竹筒凿去中节来排除有害气体的简易通风法,而且提到烧砒(三氧化二砷)工人必须站在上风向操作,且应保持十余丈(今1丈=3.33m)的距离,否则就会引起中毒。这些记载表明,自古以来,某些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尘肺(即肺尘埃沉着病)及铅、汞、砷中毒等,在我国很早就存在。
自18世纪英国纺织机械的革新和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上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变为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但当时劳动条件恶劣,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经常发生意外工伤事故,工人的工时过长,并出现雇佣童工等问题。19世纪,德国因电力的广泛应用又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规模的采矿和冶炼,开始煤化学工业的生产,还发明了合成染料等。但也出现了工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阴囊癌等问题。特别自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合成生产了许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医药、石油化工产品等,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新问题。20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又兴起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应用X射线、原子能、高频、微波、红外线等技术,还有其他新原料、新化学物质和高科技等被应用于生产,随之出现劳动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新的职业卫生问题。
自19世纪末起,职业危害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始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病伤的防治。工人为维护自己劳动和健康的权益,促使了一些国家的政府建立职业安全卫生以及劳动保险的法规,开展防治职业病的服务与研究。因此20世纪后期,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卫生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使不少古老或传统的职业病在大型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当前这些发达国家在城乡的小型企业中、在使用新技术和新化学物质的产业中和医疗卫生服务难以顾及的职业人群中,仍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20世纪的后50年,是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变革最为巨大的时期,以航天、材料、遗传和信息技术为代表,人类取得了难以估量的伟大成就。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背景下,职业卫生科学技术也进入了最辉煌的时代,职业卫生科学技术在深度与广度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础毒理学、劳动生理学、职业心理学、遗传毒理学、人机工程学、卫生工程学等新的分支学科纷纷出现,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职业卫生科学体系。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使职业卫生的研究、开发和科学管理变得更为高效、合理;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工艺,不仅使人彻底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也使劳动者完全能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不必直接进入危险的环境成为可能,这些科学技术上的进步,大大改善了人类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可以根除某些长期以来影响工人健康的职业危害。
2007年WHO出台了《2008—2017年劳动者健康全球行动计划》;我国于2010年推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2016年推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出台了《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职业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规划”》战略,为改善化工行业劳动者健康状况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同时,2017年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了以“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普及民众的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得到保护。
化工行业是指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化工行业包括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石化、环境、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精细与日用化工、能源及动力、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分为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以及化学纤维三大类,涉及的生产劳动者人数多、范围广。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加之涉及的化学毒物种类繁多,化工行业职业危害事故增多,以化学毒物引起的职业性中毒偏多。由于化工生产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急性事故及急性中毒的发生率较其他行业多,还常涉及非职业人群。如火灾和泄漏事故会污染四周的大气,使大批人中毒。因此,化工企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劳动者也在生产过程中摸索有效的防治手段和措施。
在发展的不同时期,职业卫生工作重点也不同,只有将历史经验与当前防治需求相结合,才能发现适用于现阶段的新手段、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劳动人民,尽可能降低职业危害因素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