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另过

  • 贾琮传
  • 云先觉
  • 3108字
  • 2019-09-03 07:52:52

贾琮出了荣国府,和李安骑着马径直往陈府去了。

盛安斋内,众清客早已散去,只剩下陈伯行在训斥着陈远之,见贾琮进来,陈伯行道:“打算何时回书院?”

“若无他事,学生这就回去。”贾琮躬身一礼道。

“啊?这么快啊?不是说三天吗?”一直低头挨训的陈远之闻言急道。

陈伯行瞪了他一眼,道:“学问一道,不可松懈,须知学无止境,既如此,你二人收拾一番便去罢。”

当晴雯和小如意得知贾琮马上就要回书院时,心中虽然不舍,却也不愿意耽搁贾琮的学业,只是细心的为贾琮收拾着包裹。

比起其他的丫鬟,例如迎春身边的秋珠,晴雯和小如意算是很幸运的了,上面有一个知冷知热,不把自己当丫鬟的主子,下面又没有什么活计要做,整日里只是在陈府里顽乐,而且大部分人也都敬着。

陈云瑶这段时间以来和晴雯相处的很好,隔三差五的送一些好吃的,好顽的过来。

小南和小北两个小丫鬟也没什么事要做,整日跟在小如意后面,小如意高兴她们就活蹦乱跳,小如意难过她们就耷拉着脑袋。

一起快乐,一起难过。

……

荣国府,荣禧堂。

贾琮离开后,迎春等人就回到了荣禧堂,贾宝玉已经不闹了,看到林黛玉就开始各种讨好,林黛玉好像在想什么,有些漫不经心,贾宝玉也不在意,依然喋喋不休的说着。

迎春低着头不说话,史湘云见贾宝玉和林黛玉亲近,觉得没意思,在一旁小声的和探春说话。

过了一会儿,会完客的贾赦来了,恭恭敬敬的给贾母请了安后,就坐到一旁等待吩咐。

贾母看了一眼贾赦,淡淡道:“老大,参将一事怎么样了?”

“一切都已妥帖,谢老太太成全。”贾赦恭声道。

“嗯,如今领了兵了,应当忠勤皇事,以后说不准还有机会往上提提。”

贾赦连忙起身给贾母跪下磕了一个头,道:“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对了,这还有一事,要和你商量。”贾母道。

贾赦有些疑惑,老太太什么时候跟自己商量过事了?连忙道:“老太太有事尽管吩咐便是。”

贾母对身后的鸳鸯道:“领着宝玉他们下去顽吧!在门外守着。”

鸳鸯引着贾宝玉等人下去后,偌大的一个荣禧堂只剩下贾母和贾赦两个人。

“琮哥儿今年多大了?”贾母淡淡道。

“比宝玉略小几个月,也有十岁多了。”贾赦回道。

听到贾赦把贾宝玉和贾琮放在一起比较,贾母心中不满,哼了一声道:“也不小了,该给娶妻了。”

古代大户人家的男子婚娶都很早,很多十来岁的时候就由父母给定了婚,只等年纪一到,便把女方娶进门。

贾赦一愣,他没想到贾母会跟自己说这件事,随即恭声道:“全凭老太太做主。”

贾母道:“我的意思给他分一些产业,出府另过吧!”

“可……可是……”贾赦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这一年来自己小儿子发生的变化,现在如此好学,看起来又不是蠢笨的,以后一个举人的功名肯定是跑不了的,他虽然不太喜欢贾琮,可却没想过让贾琮出府另过啊,那和扫地出门有什么区别?

“没什么可是,就这么定了罢。”贾母说着,用拐杖朝地上敲了两下,就见鸳鸯从外面走了进来。

“去把链二叫来。”贾母吩咐道,鸳鸯转身出去传话了。

不多时,贾琏就走了进来,无精打采,面色有些发青,步履有些蹒跚。

贾琏这段时间没有出去鬼混,一直守在王熙凤身边的事,贾母知道后很满意,见贾琏如此,脸色好了点,问道:“凤丫头呢?”

刚刚跪下的贾琏脸一红,连忙道:“睡下了,老太太若是用得着,孙儿这就让人把她叫来。”

贾母摆摆手道:“我找你来不是问这个,我问你,外面的那些田庄是你管着的吧?”

“是。”贾琏心中一紧,暗叫不好,不会是自己前段时间贪墨的那一千两银子被老太太发现了吧?

“你挑一个出来,嗯……”贾母想了想道:“挑一个大一点的吧!也不算亏欠了他。”

像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在外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的田庄,每一年会产出很多的粮食,蔬菜,瓜果等等,宁荣二府平时用的很多食材都是来源于此。

这些田庄分布在神京城的周围,大小不一,大一点的田庄有百十户佃农,数千亩田地,小一点的也有十几户佃农,数百亩田地。

这些田地或是肥沃,或是贫瘠,都由住在田庄里的佃户打理。

佃户就是佃农,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在给主家种地,在土地里艰难刨食,除去每年上交上去的钱粮,剩下的也只够温饱。

若是遇上大灾之年,或者是战乱,他们就会更苦,现在是太平年间,所以眼下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荣国府在外面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田庄,良田上万亩,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可对比其他一些国公府邸来说,却又要差一些。

远的不说,就说一脉相承的宁国府,它所拥有的田庄和土地是荣国府两三倍还有余。

这二十来个田庄和上万亩良田,在风调雨顺之年能为荣国府带来八九万两银子的收入,而这些银子也只够荣国府一年的开销。

这八九万两银子是几千个佃农辛苦劳作一年的成果,荣国府里面的人在大鱼大肉的时候,那些佃农却在吃糠咽菜,没有人会去为他们鸣不平,整个大刘都是如此,无可厚非。

见贾琏不解,贾母解释道:“你弟弟如今也不小了,如今又在外面读书,也算是大人,该出府另过了,我会从我的嫁妆里分一些东西给他,除此之外,你再挑一个田庄,别的不说,足够他嚼用一年,如此一来,我们也不算亏欠了他什么。”

贾琏闻言心中大喜,出府另过就是分家,给你一些东西,剩下的和你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如果贾琮真的出府另过,受益最大的还是贾琏。

因为再也不会有人和他争抢贾赦身上的爵位和官位,没有人会威胁到他,这些迟早都是他的。

贾琮如今表现如此优秀,作为嫡长子的贾琏也不是没有忧虑过,虽然这种事发生的几率很低,可只要有一丝的可能性,贾琏都不愿意看到。

“老太太,城南四五里处有一个田庄,如今住着五十来户佃农,也有两百来个人,种着七八百亩的地,前年我去过一趟,都是良田,肥沃的紧,最为合适。”贾琏娓娓道来。

他真挚的面容,不含一丝的作伪之色,不知道的还真的以为他在为贾琮着想。

“嗯,一年能有多少两银子的收成?”贾母问道。

“约摸四五百两。”

“那就这个罢,你现在就回去把那些地契和佃农们的身契全拿了,给你弟弟送过去,还有……”贾母说着,又用拐杖往地上敲了两下,传话完贾琏,一直在门口守着的鸳鸯走了进来。

“去取五十两金子来,别走账面,从我那个红箱子里取。”贾母吩咐道。

鸳鸯应了一声,转身去了里面,不一会儿就端着一个木盘走了出来,上面盖着一块红绸缎面。

贾母对贾琏道:“把这个也给你弟弟带过去。”

鸳鸯走上前,把手中端着的木盘交给贾链,贾琏接过后就下去了。

一直沉默的贾赦见木已成舟,也起身退下。

……

陈府,贾琮院。

贾琮刚准备离开,却被陈伯行打发来的人请去了盛安斋。

贾琮一进门,看见贾琏正坐在椅子上,时不时的往外张望着,心中奇怪,上前行了一礼道:“见琏二哥。”

贾琏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两个木盘,其中一个虽被一块红绸缎面盖着,却露出了一些金灿灿的东西。

贾琏心中虽然欣喜,面上却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说,纠结再三后才对贾琮道:“三弟啊,这些都是老太太给你的。”

说着,掀开一个木盘上的红绸缎面,露出几排金灿灿的金锭。

贾母怎么会无缘无故给自己东西?贾琮心中奇怪,又指着另一个盖着红绸缎面的木盘问道:“这又是何物?”

贾琏想起那一年能产出几百两银子的田庄,底气瞬间足了很多,脸上的尴尬之色也少了大半,像是揭开谜底,见证奇迹一般,吹嘘道:“这里是城南一个田庄的地契和所有佃农的身契。”

贾琮见此,心中了然,却依然问道:“不知道老太太给琮这些东西是何意?”

“呃,三弟啊,老太太的意思是你如今也不小了,可以出府另过了……”贾琏见贾琮沉默不语,连忙补充道:“这个田庄一年虽有几百两银子的产出,父亲还觉得有些亏欠于你,把西城的一家酒楼也送给你了,这是地契。”

贾琏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有些不舍的递给贾琮。

贾琮接过酒楼的地契,看了一眼后,对贾琏道:“劳烦琏二哥走一趟,回去还请后代我向老太太和父亲表示谢意。”

贾琏见贾琮接受了这些,点了点头,笑呵呵道:“好说,好说。”